开平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开平有那些旅游景点

开平有那些旅游景点
开平市是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以下是开平市的一些旅游景点: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位于开平市南区神湾镇,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自然植物园,有大量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2. 岸头古村:位于开平市东区赤坎镇,是开平的一个传统古村,古老的建筑群落和石雕艺术广场是其主要景点。
3. 鸦片战争博物馆:位于开平市南区下川镇,是一座以鸦片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当时的历史文物和战争情景。
4. 禅城镇:位于开平市南区,是开平的中心镇,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南门、碉楼和寺庙等。
5. 长鞭岛旅游区:位于开平市东区长鞭镇,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海洋休闲为主题的旅游区,提供海滩、游艇、潜水等水上活动。
6. 广东口音博物馆:位于开平市南区白沙镇,是中国唯一以方言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广东口音的历史和演变。
7. 义和团活动遗址:位于开平市南区镇海堡,是中国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有许多与义和团相关的历史遗迹和纪念碑。
以上景点仅为开平市的部分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码头村、锁渡古镇等。
赤坎古镇调研报告

关于开平赤坎古镇的调研报告4月16日,我们全学院一起来到已经申遗成功的江门开平市赤坎古镇进行调研,一来到这里,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仿佛回到了古代,但是刚下车看到眼前的景色与网站的图片差距如此之大,心中还是充满落差感,但是在导游员的介绍下,我又慢慢的爱上了这个地方,下面我将从赤坎美食与赤坎的开发与保护进行阐述。
赤坎古镇的美食主要是小吃,其中具有特色的主要有麦芽糖,豆腐,姜撞奶,等等,还有煲仔饭,赤坎鸭粥等,而这些小吃都具有很浓的赤坎特色,第一,自家制作。
从当地居民的口中得知,我们在此吃到的所有小吃都是由当地的居民亲手人工制作,并且很多都是现做现卖,这也是吸引大家眼球的因素。
第二,自家经营。
从沿河的这一小美食街穿过,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东西出售,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是一个小商家,他们通过自己制作食物等,然后在自家门口出售,从当地居民的调查当中发现,这些小商家大部分都是由中年人或老年人经营,并且没有聘请员工。
第三,赤坎古味。
这里出售的美食在各大城市几乎都有卖,但是到此游玩的游客几乎都是大袋小袋的回去,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大部分人认为这里的小吃具有别具一格的香味,那就是浓厚的赤坎古味。
在城市化的越来越快的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也慢慢的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但是在这一座小镇上,我们看到确只有骑楼,几乎见不到一座现代式的楼房。
其实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保护工作。
第一,当地政府给居民的口号是:要守得主寂寞。
其实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却需要很大的毅力来实现,因为不仅是建筑,还有当地的各种工具和家具等等都需要延续下来。
第二,政府不断开发旅游资源,引导当地居民经营小生意。
这也是当地政府保护古镇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赤坎古镇的游玩当中,我们也有发现随着这里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这里也会需要大量的人员来进行维护,这也给当地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第三,保护与开发相统一。
据数据显示,到古镇参观的游客日益增多,这是喜事。
但当地政府也需要采取相应方案来抑制游客数量的大量增长,若要保持原汁原味的赤坎古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降低游客数量,同时不断提高游客质量,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保护工作很好的呼应。
有关开平碉楼的调查报告

有关开平碉楼的调查报告篇一:江门开平碉楼调查报告一、开平碉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江门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江门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合在碉楼上,使之成为留置于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
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本小组开展对江门开平碉楼的调研对于同学们了解江门的历史文化,融入江门生活,保护好、宣传和利用好开平碉楼,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次调查对碉楼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此深入开平碉楼,通过对开平碉楼现阶段的保护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当前开平碉楼在保护和维护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一研究对于保护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编制有关的保护规划,使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如何让世界遗产延年益寿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研究类型:抽样调查。
调查方式为统计调查为主,结合实地研究。
调查方法有问卷法为主,结合访问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结合理论分析。
调查范围为开平市部分村镇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作用以及其存在的意义;碉楼给周边村名居民带来的利益,居民对保护碉楼的态度以及当地政府对碉楼的重视程度;还有就是调查碉楼周边的环境情况,了解哪些地方具有发展潜力。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不少困难。
不少调查者不太愿意和我们合作,有的人甚至认为我们在做欺诈性的传销,连让你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开平市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开平市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开平市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
近年来,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开平市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路径选择。
本文将从开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开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位置,素有“侨乡之魂、文化之源、农业之乡”之称。
开平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
开平市以丰富的侨乡文化、古老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旅游胜地之一。
1. 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平市拥有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历史古迹、温泉度假胜地等多种旅游资源,各具特色。
有闻名全国的开平碉楼、风景如画的北洛河生态风光带、以及温泉度假村等。
2. 多元的旅游产品:开平市拥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涵盖了侨乡文化体验、历史遗迹游览、乡村休闲度假等多个方面,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选择。
3. 交通便利:开平市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为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的出行条件。
4. 政府支持:开平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全域旅游是指纵向整合旅游资源,横向扩展旅游业态,将整个地区都变成旅游产品的概念。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核心是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游客满意度,实现全域旅游全方位发展。
1.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核心是整合资源,多元发展。
在开平市的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整合旅游资源:开平市应通过整合侨乡文化、历史遗迹、自然景观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
(2)协同发展:开平市各地区应进行合作,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共同打造开平市的旅游品牌,并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提升整体业态水平。
(3)提升服务水平:开平市需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打造宜游、宜居的旅游环境。
开平研究报告

开平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开平进行全面的研究,并探索其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开平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政府决策者、企业投资者和学术研究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以促进开平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开平的地理环境、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开平的居民对城市发展的认知和期望;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开平的经济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等。
同时,还进行了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2.2 数据来源本研究主要数据来源包括开平政府公开数据、统计数据、学术文献以及民调数据等。
其中,开平政府公开数据提供了开平的经济指标、人口数据和环境数据等;统计数据则提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规模等信息;学术文献则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历史背景等;民调数据则反映了居民对开平发展的态度和期望。
3. 开平的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3.1 地理环境开平地处广东省中部,东临珠江入海口,西濒北江,南靠南海。
其地理位置优势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开平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
同时,开平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3.2 城市规划开平积极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通过道路拓宽、公共交通建设等举措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通过新增公园、文化设施等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通过工业园区建设等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
同时,开平还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倡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3.3 基础设施建设开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大量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穿越开平,提高了交通便捷性。
同时,开平还建设了现代化的医疗机构、学校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满足了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4. 开平的经济发展4.1 经济概况开平经济以制造业为支柱,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等。
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

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是中国第一处有关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从开平碉楼的旅游者满意度出发,找出开平碉楼的发展优势以及有待提升之处,为其长远旅游服务质量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有效合理的建议。
标签:开平碉楼;侨乡文化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17江门作为中国的第一侨乡,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开平碉楼集中展示了侨乡文化的光辉史记。
众所周知,在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古村落”项目申遗成功,光荣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晋升成为中国第一处有关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
开平碉楼,从作为江门的地方性标志建筑,腾飞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各界人士都为其保护和发展共同发力,尤其是在旅游方面更为重视。
从开平碉楼的旅游者满意度出发,找出开平碉楼的发展优势以及有待提升之处,为其长远旅游服务质量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有效合理的建议。
1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特点旅游者的满意度最主要的是对开平碉楼的期望值与实际体验开平碉楼后的感知效果的差距的大小。
如果旅游者实际体验的感知质量和价值高于旅游者的期望值,那么旅游者是满意的;如果旅游者的感知效果低于期望值,那么旅游者则会产生不满意的感觉。
所以侨乡文化—开平碉楼的旅游文化体验满意度的高低与旅游者的主观收集信息的期望以及实际游览开平的感知有着密切的联系。
侨乡文化—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整体性和模糊性。
满意度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主观性,也就是说不同个性的旅游者即使是同时到达开平碉楼,在他们完成全部游览時,也会有各自不一样的感知效果。
比如说,侧重于文化研学的旅游者,他们会更加侧重了解开平碉楼的建筑、历史和风情人文;侧重于休闲娱乐的观光旅游者,则更多的会注重吃住行的旅游体验质量。
所以对于开平碉楼而言,可能较多的满足的文化旅游,则研学旅游者会有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对休闲娱乐的旅游者而言带来的是较低的满意度。
整体性的研究是依靠江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探讨旅游者对江门市的总体城市的旅游印象以及总体“吃住行”方面的旅游体验感知。
开平碉楼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平碉楼考察报告篇一:江门开平碉楼调查报告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发展与保护摘要:开平碉楼是开平市特有的,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鼎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西合璧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它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人们对开平碉楼现状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保护意识急需加强。
为此本小组深入开平碉楼,通过对开平碉楼现阶段的保护状况以及人们对碉楼保护意识的调查分析,分析当前开平碉楼在保护和维护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一研究对于保护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编制有关的保护规划,使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概括性地总结开平碉楼的概况,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碉楼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开平碉楼保护与发展调查分析一、前言开平碉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江门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江门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合在碉楼上,使之成为留置于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
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本小组开展对江门开平碉楼的调研对于同学们了解江门的历史文化,融入江门生活,保护好、宣传和利用好开平碉楼,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次调查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此深入开平碉楼,通过对开平碉楼现阶段的保护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当前开平碉楼在保护和维护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一研究对于保护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编制有关的保护规划,使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如何让世界遗产延年益寿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家乡美之开平碉楼旅游资源介绍

04 【开发建议浅论】
7 保证法规的护力
省人大制订的《广东省旅游管理 条例》使旅游产业今后的规划与 建设趋向规范化、科学化。开平 碉楼现存1800多座,具有开发价 值的景点数量不少,鉴于广东许 多地方景点盲目建设,布局失调 的问题,有必要完善品牌保护章 法,做好规划。 在“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 产工作中,政府已投入了大量财 力、物力,并产生了名牌效应, 建议由政府牵头,委托由文化或 其它法人单位向有关部门申请 “开平碉楼”旅游专利,以免日 后被人滥用资源品牌,进行私自 无序的开发,低价倾销等产生不 良效果。
开阳高速、国道325、省道367横贯全境,
省道274和省道275纵穿而过,由此构成 了开平市“三横两纵”的陆上交通大动 脉。 “十二五”期间,开平市政府大力推进 珠三角城际轻轨开平段、西部沿海铁路、 江门“横一”干线高速公路、中开高速 公路、江罗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 施项目的规划建设,逐步实现珠三角交 通一体化。
碉楼之乡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正式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 界遗产,现在市境内仍分布有1800多
艺术之乡
涌现了大批在粤剧、书画、雕塑、电 影、摄影、音乐等领域卓有建树的艺 术家,例如红线女、胡根天、罗工柳、 关曼青等。
万人,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 座具有独特历史文化风貌的碉楼。
基础设施
交通设施方面,2014年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省道S273高 铜线、县道台蚬线等路面修复工程,以及国道G325线交流渡大桥等桥梁修建工程。 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完成25.3公里。 文体设施方面,城区建有现代化体育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人民公园等设 施,市民的文娱生活丰富。 商业服务设施方面,建有益华广场、东汇城等大型购物中心,以及潭江半岛酒店、 三埠假日酒店等星级商务酒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力村碉楼群
位于开平市塘口镇。
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自力村有铭石楼、养闲别墅、居安楼、安庐、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逸农庐、叶生居庐、官生居庐、澜生居庐、龙胜楼、球安居庐、耀光别墅、湛庐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自力村碉楼群既保留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又将外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派,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
2001年国务院公布开平碉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广东最美的乡村"示范点和"广东省最佳旅游景区"。
2007年6月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马降龙碉楼群
距开平市区15公里,隶属开平市百合镇,由黄氏家族的永安、南安和关氏家族的庆临、河东、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
永安村最早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建村之初,这一带为河滩地,原名“丰岁”,寓意岁岁丰收。
1949年后取名“马降龙”。
黄关两族的海外乡亲众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亚。
马降龙碉楼群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
身临其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令人有置身桃源仙境之感。
2001年国务院公布开平碉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的50个地方”金奖、“广东最美的乡村”示范点和“广东省最佳旅游景区”。
2007年6月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立园
华侨园林中一颗熠熠生辉、蜚声中外的明珠。
是国家AAAA级景区。
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是一位爱国爱乡的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花园别墅,建园历时十年,于民国25年(1936年)建成。
目前已从原园区的11900平方米扩大到199980平方米。
该园集传统园艺、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对中国园林古典建筑艺术兼收并蓄,又将西方别墅建筑特色融合贯通,达到中西合璧之化境。
园内布局分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三部分,彼此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桥亭和通天回廊连成一体,更显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位于开平市立园景区内的梦幻岛是一个大型的婚纱摄影基地,一个充满温馨与情趣的童话世界,是婚纱摄影的首选基地。
岛内设有:城堡、树屋、木桥、荷兰风车、罗马广场、亲水平台、天主教堂、花棚、五间不同风格木屋、卵石小河等。
完全是一个西式的童话世界,与古典雅致中西合璧的立园遥遥对望。
岛内更种植大量进口名花:熏衣草、荷兰郁金香、波斯菊、美人樱、马樱丹、洋牡鹃、富贵菊、万寿菊、孔雀草、情人玫瑰、三色堇、石竹、洒金、彩叶草、情人菊、等等。
立园是开平的爱情圣地,爱与世界永恒,将梦幻岛打造成一个大型的婚纱摄影
圣地是投资者的一大心愿。
新人们纷纷在风格木屋前拍摄婚纱照。
岛内百花齐放,如同充满梦幻的童话世界。
岛内设有:城堡、树屋、木桥、荷兰风车、罗马广场、亲水平台、天主教堂、花棚、五间不同风格木屋、卵石小河等。
完全是一个西式的童话世界,与古典雅致中西合璧的立园遥遥对望。
岛内更种植大量进口名花:熏衣草、荷兰郁金香、波斯菊、美人樱、马樱丹、洋杜鹃、富贵菊、万寿菊、孔雀草、情人玫瑰、三色堇、石竹、洒金、彩叶草、情人菊等等。
岛内的荷兰风车及大片熏衣草花海,熏衣草优雅清澈的香味扑鼻而来,宛若置身于欧洲名镇。
赤坎古镇
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南国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侨乡古镇。
堤西路古民居多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由侨胞、乡村祖尝、商号老板兴建。
楼高一般2至3层,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的结合体,即在传统“金”字瓦顶及青砖结构的基础上,融入当时先进的西洋混凝土建筑材料。
整齐而风格各异的骑楼是其一大特点。
把赤坎打造成珠三角的“乌镇”有着350多年历史、曾经是潭江流域著名的商埠、拥有保存完好的长达2公里的700多间风格独特的骑楼的赤坎古镇,由于风情颇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广州、老香港,先后吸引了大家熟悉的《醉拳2》、《一代宗师》、《让子弹飞》、《秋喜》等数十部影视剧来此电影《一代宗师》上映后大热,各地纷纷掀起一股“宗师热潮”,而《一代宗师》的取景地:开平赤坎影视城、立园云眉也在这股热潮中绚丽登场。
电影中七成的场景取景于此,包括叶问家、金楼、佛山街道、香港武馆街、武馆、大帅府、一线天白玫瑰理发馆等。
因电影的火爆,两大取景地再次成为游客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