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介绍
土豆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知识要点总结和考点分析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考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考试要求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及简单应用。
第二部分知识点总结第1节质量一、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1、区别物体与物质.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
再举个例子,锤子钉子两个物体都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而构成的物质铁多少不同.(概念比较抽象,最好理解,实在理解不了先死记,到后期自然理解了)2、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m”表示。
(记住!)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1t=103kg 1kg=103g 1g=103mg(此处必考估算题,质量、长度、时间、温度、速度的估算值附后,记住!)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填空选择都可能出题,理解并记住!)二、质量的测量1、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2、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三、天平的使用(天平非常重要,大考小考都要考,中招不少于5分,先理解,划线的词句常填空)1、基本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或水平台面,填空)(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走高端”,哪儿高往哪个方向调),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注意: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砝码。
选择填空)测量环节要牢记: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另外:先估后测,先砝后游。
质量密度初中知识点总结

质量密度初中知识点总结一、质量密度的基本概念1. 质量密度的定义质量密度(简称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符号ρ表示,其定义为:ρ = m/V其中,ρ表示质量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2. 质量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体积的单位为立方米(m³),因此质量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
3. 质量密度的性质(1)质量密度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变化而改变。
(2)质量密度可以用来判断物体的物质成分。
(3)物体的质量密度与物体的温度、压强等条件有关。
二、测量质量密度的方法1. 浮力法测量质量密度(1)原理:根据浮力平衡的原理,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2)实验步骤:将待测物体放入液体中,测量它在液体中的浮力,再根据浮力与物体的重力平衡关系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水平衡法测量质量密度(1)原理:利用物体在空气和液体中的浸没情况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2)实验步骤:首先在水平衡器上称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将物体放入水中,根据物体在空气和水中的重力关系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 直接测量法测量质量密度(1)原理:直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2)实验步骤:先称量物体的质量,然后用体积计器或其他仪器测量物体的体积,最后通过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三、质量密度的应用1. 用质量密度鉴别物质不同物质的质量密度是不同的,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成分。
例如;金属、非金属及空气、水、酒精之间的密度相比。
2. 用质量密度解释物体的浮沉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沉落的现象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从而说明为何一些物体会浮在水中而另一些物体会沉下去。
3. 用质量密度分析混合物的成分当混合物的成分发生变化时,其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根据混合物的密度变化来分析混合物的成分。
四、质量密度的相关定律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九年级密度知识点

九年级密度知识点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紧密程度的表征。
在九年级物理学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理解与应用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密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九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密度知识。
1. 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般用符号ρ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密度(ρ) = 质量(m) ÷体积(V)。
密度的单位一般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千克/立方米(kg/m³)。
2. 密度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计算物体的密度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质量可以通过称重器等工具来测量,而体积则根据不同物体的形状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2.1 固体的密度计算对于规则形状的固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简单几何形状,可以通过测量其各边长后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体积。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V) = 长(a) ×宽(b) ×高(c)。
将测量得到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密度值。
2.2 液体的密度计算液体的密度通常是通过称量器称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并根据密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可以称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并使用测量容器的刻度来确定液体的体积。
将称量得到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密度值。
3. 密度的应用密度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与密度相关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3.1 物体浮力密度的概念与物体的浮沉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液体中所排斥物体体积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浮力和物体所受重力相平衡的原理,可以通过密度的计算来判断物体是否能够浮在液体中,或者沉没至何种深度。
3.2 物体的分离与筛选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一特性可以被应用于物质的分离与筛选。
例如,通过调节密度梯度可以将不同密度的液体或颗粒物质分离开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一、密度的概念与公式密度的概念: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大,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小,通过密度可以判断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密度的公式:密度的数值是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通常用ρ表示,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³)。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使用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性质1.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种类。
2.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3. 密度与压强有关。
当物质被外力挤压变形或被压缩时,会使密度增加。
而当外力减小或取消时,密度也会趋于恢复原状。
三、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实验室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比重法、水银柱法、测量密度计法和容积法。
2. 通常情况下,比重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比重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某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通过量取某物质质量和在水中排开体积来测定物质的密度。
3.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比重尺和比重瓶可以方便地进行密度的测量。
比重尺是一种浮标测量仪器,可以利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来测定物质的密度;比重瓶也是一种测定密度的工具,通过特定的设计,可以直接通过称量并且量取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1. 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金融领域的黄金密度测定、工程建筑领域的材料密度测定、生产工艺领域的流体密度测定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密度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食材的成熟度;在交通运输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船只和飞机的载重能力;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密度测量身体内部的组织情况。
3. 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哎呀呀,同学们!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初中物理里超重要的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吧!
先来说说质量,这东西就像我们的体重一样,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比如说,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小苹果,西瓜就比苹果质量大,因为它里面含的物质多呀!那质量会变吗?一般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是不会变的,不管你把它拿到月球上还是火星上,它的质量都不会变哟!这就好比,你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你还是你,不会变成别人,对不对?
再讲讲密度,密度就像是物体的“个性标签”。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就像水和油,它们倒在一起会分层,为啥?因为它们密度不同呀!水的密度大,油的密度小,所以油会漂在水上。
那质量和密度有啥关系呢?这就好比是人和人的身高体重关系。
质量相当于体重,密度就像是身体的“紧实程度”。
同样质量的两个东西,如果一个体积大,一个体积小,那体积小的密度就大,体积大的密度就小。
比如说,同样是1 千克的棉花和铁,棉花体积大得吓人,铁就小小的一块,这不就说明铁的密度比棉花大多了嘛!
还有啊,我们怎么测量物体的密度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就行啦。
然后再测量物体的体积,规则的物体好算,像长方体、正方体,用公式就能算出来。
不规则的物体呢,比如说小石块,就得用量筒,通过排水法来测量。
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个铁块质量是多少,密度是多少,求体积”,这时候可别慌,只要记住密度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把数字带进去算就行啦!
总之,质量和密度可是初中物理里很重要的知识点呢,搞清楚它们,物理学习就能更上一层楼啦!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哟!。
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结构图

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结
构图
在生活中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包括天平,而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托盘天平和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的结构包括一个托盘和一个横梁,使用前需要观察天平的平衡和指针位置。
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将其放在水平面上,将被测物体放在托盘上,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然后使用砝码进行称量。
在使用天平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不要超过天平的量程,使用正确的砝码,避免将潮湿或腐蚀性物品放入天平上进行称量。
密度是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别不同物体。
密度只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常用的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也可以用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
示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密度单位包括千克每立方米和克每立方厘米,两者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单位换算:水的密度是1000Kg/m3=1g/cm3;空心、实心:一铝球质量是108克,体积为60cm3,则铝球是实心的。
铜的密度为8.9×10³Kg/m³,表示的意义是每立方米的铜质量为8.9千克。
若是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0cm³,将空心部
分注满酒精后体积为60cm³,对应的质量为48克(酒精密度
为0.8×10³Kg/m³)。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铝球总质量为108.0克。
铝的密度为2.7×10³Kg/m³,则3m³的铝质量为8100千克。
初三物理力学--质量和密度

图3-3-1
如何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 录数据的表格,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1. 2. 3. 。 。 。
如何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小石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 录数据的表格,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1.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 。 。
:
1g=1000mg
1t=1000kg
1kg=1000g
3、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典型例题分析
1.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在的位置 C.物体的状态 D.所含物质的多少
2.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 kg=__________ t=_________mg.月球的质 量约为7.4×1025 g=__________ t=__________kg.
质量与密度
团长:Duck
2015-12-27
定义: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 量 单位及换算:Kg(国际单位) t、g、mg
状态 和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 、 位置 而改变。 测量工具 天平的结构与使用
知 识 框 架 ︓
质 量 和 密 度 密 度
质量的测量:
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图3-3-2
典型例题分析
【例】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1 g,它的体积是100 cm3,试问 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 大?(ρ 铁=7.9×103kg/m3)
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归纳

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归纳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一:质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二: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 kg/m3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介绍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介绍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⑴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③固体的密度=m/(abc)
⑵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
③把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液面到达V
④固体的密度=m/(V-V)
⑶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
②把容器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③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④液体的`密度=(m-m)/V
⑷用天平、玻璃杯和水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
②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
③在玻璃杯中装满液体,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④液体的密度=(mm)/(mm)(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