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专题——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管理会计 第九章 标准成本

2、数量差异:
(实际工时耗用量-标准工时耗用量)× 标准小时工资率
A. 可控因素: 工艺技术、员工的熟练程度、生产组织不合理、 员工态度等
B. 不可控因素:原料的质量、设备问题、环境问题等 C. 生产部门为主要责任单位
例2: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 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为10元/件, 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元,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
数量 材料用量差异 (2) – (3)= 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
(QV)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1) – (3) 实际 – 标准 (TV)
五、成本控制程序
制定标准成本 编制责任预算
编制实绩报告 计算成本差异
修( 订反 未馈 来控 预制 算)
成本差异
拟订改进措施 业绩评价与考核
实际行动
( 反
调 节
馈当
控 制 )
直接人工 实际总工时
/ 每小时标准 分配率
=
变动制造费 用预算总额
直接人工 标准总工时
1、数量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差异原因:同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
2、价格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A. 主观原因:耗费增加 B. 客观原因:水电费价格上涨
例3:本月实际产量400件,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 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 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 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
三因素分析法
实际 分配率
×
实工际时(1)
标准 分配率
×
预工算时(2)
标准 分配率
×
实工际时(3)
标准成本法 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来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差异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首先,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可以清楚地看出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材料成本偏差、人工成本偏差、制造成本偏差等。
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操作不当等。
其次,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出问题的原因。
一旦发现了成本偏差,企业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差异分析,企业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避免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运气不佳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
最后,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一旦发现了问题及其原因,企业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比如,针对材料成本偏差,可以通过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减少浪费;针对人工成本偏差,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改进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总之,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不断地进行差异分析,不断地改进问题,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自身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4
Part One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组成及差异
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上图是人工成本差异分析,与材料差异分析是一样的,也包括数量和价格,但 是要清楚的是人工成本中的数量是指生产每一个产品的工作时间,即工时,计 划是100个,实际上是80个,正常情况下,工时按小时算,也就是以前完成这个 生产装配需要100个小时,现在需要80个小时,但是工资率的差异,依旧是人工 成本的价格差异,并不是用一个小时,价格是30或35,而是会界定这个工人或 者这道工序,一个小时给你的工资率是30,35,这个表格中工资率差异这一列标 准成本价格这一行中的30的意思是说原来制定的工资标准一小时给30块钱,但 是改变了工艺和工序之后,一小时给工人的工资是35。 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5
Part One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组成及差异
上图是费用的差异分析,铂略财务培训提示这里的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间接费用。举例,工厂的生产车间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是生产桌子, 一条是椅子。以桌子这条生产线为例,费用包括生产桌子这条生产线所耗费的 电,包括所分担的车间的水的费用,夏天的冷气,冬天的供热费用,车间主任, 车间的管理人员分摊到桌子的成本里再加上车间的厂房的折旧,生产线的折旧, 都要在当月生产的每一个桌子,椅子上分摊费用,这个费用就是制造费用,每 一项费用都可以直接分担到每一个产品中,把全月的这些总费用分摊到当月生 产的每一个桌子、椅子上叫做分配率,也就是生产一个桌子一个小时分配的这 个制造费用。表格分配率差异这一行中,在标准成本里是40,在实际成本中是 45是什么概念?原来测定生产这个桌子,每生产一小时要分摊这些费用是40, 但实际上经过更改这个工艺流程,每一小时会多分配5块钱,变成45。分配率会 增加,有的学员会问:只是螺丝的数量改变了,生产的装配的时间减少了,为 什么分配率要增加?如果就是单纯的从财务成本的核算角度来看,可能不会有 变化,因为整个车间的制造费用就是这么多,不会因为工时有多大的变化,也 就是车间主任的工资,桌子生产线的折旧,厂房的折旧还有水电费不会有太大 的波动。原因在于,实质上工时是减少的,每完成一个装配是100小时,现在变 成80,也就是说整个生产车间当月的实际生产工时减少了,但是整个车间的折 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并没有变,在整个公司,整个车间制造费用没有 变,生产的小时数减少了析就是说把刚才的用量差异(数量差异)用文 字和一个更具体的材料的用量的一个和数量差异的表格给大家展示材料的成本 差异分析,数量差异方面原来标准成本中数量是用50个,实际是用40个减少了 10个。原来一个螺丝的标准价格是20,少用10个是不是在数量上节约了200块 钱?但同时要看到虽然数量减少了,还有价格差异。标准的价格是20,但是工 艺改变后,实际的价格是30,这样就是一个螺丝要多花10块钱,实际上更改之 后一共要用40个,因为价格的上升,导致材料成本的上升是400。综合考虑是虽 然少用了螺丝10个,但是这个材料的成本是增加的,增加了200。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大家好,我是杨老师,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成本的管理的一些经验,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如果要说是分析差异呢,那么必须首先要有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基准的话,那你的差异分析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今天的内容也从这个展开。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第一块内容,标准成本的适用范围及建立,说到标准成本,就不得不说标准化。
标准化它其实很强大,代表低成本和可控制的商业地位。
一个生产的标准化和服务的标准化,现在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法宝。
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谁呢?大家想一想,对,就是福特,就是标准化的一个鼻祖。
在当今这个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环境里边,为了匹配上新制造技术和市场的迅速响应速度,采用标准成本法,其实是一个标准的管理工具了,特别是在汽配行业里面是特别常见的。
拿这个轿车前座椅安装的问题来说明。
轿车的前座椅呢,它被分解成了七道工序,进行这个安装的这个汽车,拿到流水线上这个速度平均依序地通过这个操作人员,整个工序的时间只有55秒,那如果一个工人在第四道工序,比如说,安装这个前座椅这个螺丝,他先去做第六道工序,那或者说他在40秒之后他还在从事第四道工序,一般来说他可能就超时了。
那这个工人的这个座椅安装,他就违背了标准作业的流程。
为了及时发现这种状况,并加以纠正,精确计量流水线,通过每道路工序的时间和长度,并按照这个通过的时间和长度呢,来做一些现场,标上不同的颜色作业区,如果工人他在超过作业区,进行上一道工序,就是监测器发现,报警,让你去赶紧纠正,细致到这种程度。
那么它除了,其实除了这个生产作业之外,其他的管理工作,比如说这个人员管理培训,建立新模型,更替生产线,设备迁移等等,它都是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的,比如说这个设备迁移,他将设备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以后,他就必须把这个分解为14个活动。
他每个活动内容、时间、顺序,他都有精确的规定,那么从此可见,这个丰田它把这个标准化确实是做到了一个非常精致、精确这样一个程度。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业务运营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本文将介绍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意义、方法和应用。
首先,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水平,对单位产品或单位劳动时间所规定的成本。
标准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生产经营的状况,找出问题的根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成本控制的效果,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其次,可以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和考核。
再次,可以为企业的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最后,可以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依据,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可以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分析是指对某一时期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主要用于发现问题和原因。
动态分析是指对一段时期内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主要用于发现问题的趋势和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生产领域,可以通过对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进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在销售领域,可以通过对销售差异进行分析,找出销售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在成本控制领域,可以通过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总之,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业务运营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管理会计学第9章 标准成本法

根据例9-4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编 制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期末成本差异 的账务处理
随着产品的出 售以及产品成本的 结转,期末对所发 生的成本差异也应 进行结转和处理。
直接处理法
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 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 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 损益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 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例9-4
中盛公司本期预算 固定制造费用为2 400元, 预算工时为1 000小时, 实际耗用工时1 200小时,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2 600元,标准工时为1 100小时。
例9-4
(1)根据公式可求出标准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例9-4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 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例9-5
假设中盛公司“在产 品”和“产成品”账户均 无期初余额,本期投产的 甲产品200件已全部完工, 并已全部出售。每件销售 价格为1 000元,其他资料 见例9-1至例9-4。
例9-5
则上述几笔分录如下:
例9-5
例9-5
递延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 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 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小刘为什么购进大量的原材料?你认为这种行为就是 价格目标吗?如果不是,那么目标又是什么? 2.小刘应该被解雇吗?解释原因。
案例二
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0 000元,预算工 时为4 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2 800小时,实际制造费用 为11 200元,标准工时为4 200小时。
9.4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相应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当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超支差异;当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节约差异。
第二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
第三条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四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
第六条企业应成立由采购、生产、技术、营销、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跨部门团队,负责标准成本的制定、分解、下达、分析等。
第七条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取得标准成本制定所需要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第三章应用程序第八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一般按照确定应用对象、制定标准成本、实施过程控制、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以及修订与改进标准成本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为了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根据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确定应用对象。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批次或不同步骤的产品。
第十条企业制定标准成本,可由跨部门团队采用“上下结合”的模式进行,经企业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企业一般应结合经验数据、行业标杆或实地测算的结果,运用统计分析、工程试验等方法,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就不同的成本或费用项目,分别确定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二)确定每一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三)汇总不同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
第十三章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案例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十三章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案例案例一贝姆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P材料:8Kg,1.60元/Kg 12.80元R材料:4Kg,2.80元/Kg 11.20 24.00元直接人工:3小时,10.00元/小时30.00变动制造费用:3小时,2.00元/小时 6.00固定制造费用:3小时,8.00元/小时24.0084.00元产品A的标准售价为每件100元。
20×2年8月份的预算生产及销售量是3 000件,而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是72 000元。
标准成本并不包括总额20 000元的预算行政、销售及分销费用。
8月份的实际业绩如下:产销量 2 800件销售额 284 800元购入的直接材料:P:19 000Kg,成本为30 000元,实际耗用材料24 100KgR:14 000Kg,成本为41 000元,实际耗用材料10 100Kg直接人工8 600小时,成本为96 400元已知上述人工成本中闲置时间占3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16 400元固定制造费用73 800元行政、销售及分销费用20 800元所有存货按标准成本计价。
要求:1.计算下列差异:(1)售价差异(2)销量差异(3)材料价格差异(4)材料用量差异(5)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6)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9)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2.编制一份8月份的营业利润调节表,由预算利润调节至实际利润。
附加资料:(1)闲置时间差异3 000元(U)(2)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00元(F)(3)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5 600(U)3.“预算与标准是类似的,但它们又不一样。
”试解释及详细阐述上句话,特别是预算和标准两者之间的异同。
案例二美声公司是一家小规模的公司,其业务是安装小轿车的音响。
所有的音晌配件都是按相同价格购入,但如果配件遗失或损坏,偶然也需另行购买。
所有音响的安装时间预算也是一样,收费也固定是504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工时总数 ”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 术条件下,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或是实 现的最大生产能力 ,故又称 “产能标准 ”, 通常用生产工人工作小时数或机器小时数 来表示。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
即标准人工工时,也称工时消耗定额。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
指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按照产品加 工的工序确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生 产工人工时数。包括加工所需的工时,必 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 用的时间等。
便于分清各部门责任 便于控制成本 便于决策 便于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的类型
标准成本( standard cost) 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 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 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与预算成本的关系:单位与总额的关系。 一般分两种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的类型
1、理想标准( ideal standards) 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 为基础,利用现有的规范和设备能够 达到的最低水平的标准。 不允许有任何浪费、废品损失、机器 故障、工时无效等情况的出现。 是企业的最高奋斗目标,一般很难达 到,实际很少采用。
制造费用
标准费用 =
× 标准
标准成本 分 配 率 工时
例一
某企业计划期内生产 A产品的产能标准为 9 000直 接人工小时,预计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 36 000元, 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 187 200元,其中,变动制造 费用预算为 72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 115 200元。
有关生产 A产品的标准如下:制造每件 A产品的 直接人工标准工时为 10小时,直接材料的标准用 量为 6公斤,每公斤标准价格为 10元。
一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的最高产量,即 产能标准。 二是按预算产量和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所确定的 预算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通常以预算期生产能 力利用程度加以估算,相应的生产量标准 一般选择预算产量标准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
制造费用用量标准
指标准工时用量,一般为直接人工小时,也可 能是机器小时。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确定
产品的标准成本是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组成。
应分别根据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来计算:
标 准 成 本 =“价 格 ”标 准 × “用 量 ”标 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
由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和直接材料用量标 准决定。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即材料标准(计划)价格(即单位成本), 一般以合同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各种变动情 况,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
指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的数量多少,通常称 为材料标准(定额)用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
根据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现有技术条 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成本降低要 求,考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避 免的损耗(切削、边角余料),制定单位 产品各种原材料的消耗标准。
直接材料 标准成本 =
直接人工
标准小时 =
×标 准
标准成本 工 资 率 人工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
由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用量标准 决定。
制造费用价格标准
即标准费用分配率。一般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 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
标准费用 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
分配率
生产量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
生产量标准:一般用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 小时表示,它有两种涵义: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 标准价格 标准用量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
由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和直接人工用量标准 决定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
即标准工资率。计件工资制下就是单位产品支 付的工资。计时工资制下就是工人每一工作小 时应分配的工资,即小时工资率。
标准小时 预计支付工人工资总额
工资率 =
标准工时总数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
标准成本的类型
2、可达到的标准( attainable standards) 指企业以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器正常运行 和材料正常使用情况下应达到的标准。 考虑了不能避免的次品、损失、浪费、机 器故障、非生产时间等。 一种使执行人员达到标准并非轻而易举, 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既先进合理,又切 实可行、接近实际的成本。广泛采用。
要求:确定 A产品的标准成本。
首先应根据所给资料计算标准小时工资 率及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标准小时工资率 =36 000/9 000=4元 /小时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72 000/9 000
=8元 /小时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115 200/9 000
=12. 8元 /小时
根据上述资料及 计 算 结 果 确 定 A产 品 的 标 准成本。列表计算如下:
第八章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一节 标准成本系统
标准成本系统的内容
标准成本系统( standard cost system), 也 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
是围绕标准成本将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 相结合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系统的内容 标准成本制定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
上述成本差异又可进一步分为 “价格 差 异 ” 和 “用 量 差 异 ”两 种 类 型 。
价格差异( price variance)
指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 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价格 标准 实际 实际产量下
差异 = 价格
价格
的× 实际用量
标准成本差异的类型
用量差异( usage variance)
标准成本差异的类型
由于料、工、费三大成本项目的标准都由 “标准用量 ”和 “标准价格 ”构成 ;而实际中 表现为 “实际用量 ”和 “实际价格 ”。 因而 , 每一成本项目的总成本差异(弹性预算差 异)都可概括为:
成本项目 总成本差异
=
标用准量×
标准 价格
用实量际×价实格际
标准成本差异的类型
A产品标准成本
项
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合
计
价格标准
10 元 /公斤 4 元 /小时 8 元 /小时
12. 8 元 /小时
用量标准
6 公斤 10 小时 10 小时 10 小时
标准成本
60 元 /件 40 元 /件 80 元 /件 128 元 /件 308 元 /件
第三节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