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第4节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合集下载

互换性第10章

互换性第10章
齿高 齿宽
直齿轮: 影响接触长度
实际齿轮在两个方 向上都存在误差
齿向误差
影响接触高度
齿形误差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1、齿向误差 DF
是指分度圆柱面上,齿宽工作部分范围内(端部倒角部分 除外),包容实际齿向线,且距离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向线之间 的端面距离。
F 是其最大允许值。
合格条件: DF F
2、齿距累积误差 DFp
是指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 的最大差值。
Fp 是齿距累积误差 DFp 的最大允许值。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必要时还应控制k个齿距的累积误差 DFpk ,即任意k个 齿距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的最大差值。k为2到小于Z/2 之间的整数。
D 合格条件: Fp Fp , DFpk Fpk
齿形误差 Df f 基节偏差 Df pb 齿距偏差 Df pt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1、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Df i
被测齿轮与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 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Df i 是在单啮仪上测得 的短周期误差
合格条件: Dfi fi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第一节 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二、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
1.误差来源
(1)几何偏心 e几 (2) 运动偏心 e运 (3) 机床传动 链的周期误差 (4) 滚刀的 加工误差与安 装误差
第一节 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2.误差的分类
(1)按周期分类 长周期误差 短周期误差
第一节 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按误差对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可将评定参数分为三个组: 第Ⅰ组:影响运动准确性的项目 第Ⅱ组:影响传动平稳性的项目

齿形的精度评定指标及检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齿形的精度评定指标及检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齿形的精度评定指标及检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齿形的精度评定指标及检测是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

在众多机械装置和传动系统中,齿轮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关乎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因此,对齿轮齿形进行精确评定和有效检测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齿形的精度评定指标及检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在第二部分将给出对齿形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并列举常用的评定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

接着,在第三部分将介绍齿形检测方法与技术,包括视觉检测方法和物理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进一步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将介绍测量系统及设备,包括其基本原理与构成,并详细介绍主要设备和仪器的特点,同时通过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来说明其实际价值。

最后,在第五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齿形的精度评定与检测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齿形的精度评定指标及检测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其背景和基本原理,并掌握常用的评定指标和检测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展示齿形检测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能力与价值。

最终,希望能够促进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

2. 齿形的精度评定指标2.1 定义和背景齿形的精度是指齿轮、传动带或链条等机械元件上齿的形状、尺寸以及与其他齿之间的配合准确性。

齿形的精度对于机械元件的正常运行和传动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评定齿形精度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保证工作可靠性的关键。

2.2 常用的评定指标在齿形精度的评定过程中,常用的指标包括:a) 圆跳动:圆跳动是描述旋转体上相邻两个齿顶(或两个齿谷)之间径向距离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可以直接反映出齿轮轴向方向上是否有不规则振动或偏心现象。

b) 齿顶间隙:描述相邻两个齿顶之间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异程度。

通过控制合适大小的间隙来保证正常配合和传动。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以滚齿为例来分析。
一、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是齿轮齿距分布不 均匀而产生的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来源于齿轮几 何偏心e1和运动偏心e2 。两者综合产生齿距累积总偏差。
1. 齿轮几何偏心
几何偏心e1 是指齿轮坯基准孔轴线与机床工作台上的 心轴的轴线的偏心(图10-4)。切齿时以心轴轴线为圆 心的圆上齿距分布均匀,由于e1 ,工作时以齿轮基准轴线 为圆心的圆上齿距分布不均匀(图10-5) 。
图10-28
§5 齿轮精度指标的公差(偏差允许值)及其精 度等级与齿轮坯公差
一、齿轮的精度等级及其标注
1. 齿轮的精度等级
Fp、fpt、Fα、Fβ、Fr 的精度等级各分0、1、2、3、…、12 十三级。Fi″、fi″的精度等级各分4、5、6、 …、12九级。 0~2级:远景发展;3~5级:高精度;6~9级:中等精 度;10~12级:低精度。
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1 §2 §3 §4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齿轮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非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及 其检测 §5 齿轮精度指标的公差(偏差允许值)及其精度等级 与齿轮坯公差 §6 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和轴线平行度公差 §8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
小结:进行圆柱齿轮精度设计时,为了其三项精度和 适当的侧隙需要,一般标注下列的公差和极限偏 差: ● 齿轮齿距累积总偏差Δ FP的允许值FP ● 齿轮单个齿距偏差ΔfPt的允许值(极限偏差)±fPt ● 齿轮齿廓总偏差ΔFα的允许值Fα ● 齿轮螺旋旋线总偏差ΔFβ的允许值Fβ ● 齿轮跨齿数k ,公称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 Ews Ewi
三、轮齿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齿轮精度标准及测量解决方案

齿轮精度标准及测量解决方案
9
上端修形
下端 修形
三压力角评定
齿顶修形
齿根 修形
10
K形图评定
11
热前热后比较
12
热前热后统计表格
13
热前热后统计图表
14
热前热后统计图表
15
扭曲测量(多截面测量)
16
形貌测量
17
空齿并齿设定
18
全齿测量
19
四、智达公司的齿轮仪器产品
我公司针对现阶段国内减速机齿轮的设计和制造现状开发 了各类规格的测量仪器,为用户提供了经济可靠的齿轮测量解 决方案。
• GB/T10095.2-2001 完全等同 ISO1328-2:1997 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 径向综合偏差和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4
• GB/Z18620.1-2002 完全等同 ISO/TR10064-1:1992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一部分 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
• GB/Z18620.2-2002 完全等同 ISO/TR10064-2:1996
• 1、JL系列大规格齿轮测量中心 • 2、JLR系列极坐标(直角坐标)大规格齿轮测量中心 • 3、JA系列新一代电子展成齿轮测量中心 • 4、JD系列电子展成齿轮测量仪 • 5、JE系列经济型电子展成齿轮测量仪 • 6、JC型机械展成式齿形齿向测量仪 • 7、JS系列智能齿轮双面啮合测量仪 • 8、老仪器的改造
33
谢谢!
欢迎光临哈尔滨!
34
22
JA100 JA80 JA65 JA50 JA30
JA系列新一代齿轮测量中心
高端齿轮测量中心, 在成熟技术上,进行了软 硬件的全面升级,适用于 对高精度齿轮、齿轮刀具、 涡轮蜗杆、弧齿锥齿轮进 行快速、准确、全面检测

齿轮的精度指标

齿轮的精度指标
从加工误差来源可知,无论是径向误差还是切向误差都会引起 齿轮分度圆上的齿距累积总误差,因此,此指标既可以反映齿轮的 径向误差,又可以反映切向误差,是评定齿轮传动准确性的较全面 指标。齿距累积偏差则反映多齿数齿轮的齿距累积总误差在整个齿 圈上分布的均匀性。
在一般情况下要求满足:
f pt f pt f pt
本节将以上述国标为依据,按渐开线齿轮齿面的形状(齿廓)、 位置(齿距)、方向(齿线)的顺序分别讨论其精度要求。
2
1. 齿廓精度——齿廓误差主要影响传动平稳性(共3个指标)
(1)齿廓总误差 F 及其公差 F
F 是在齿廓的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廓迹线且距离为 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廓迹线之间的距离。
计值范围的长度 L ,约占齿廓有效长度的92%。齿廓有效 长度是齿廓从齿顶倒棱或倒圆的起始点到与配对齿轮或基本齿 条啮合的起始点之间的长度。
在一般情况下要求满足:
F F
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要求满足:
f f f f 且 f H f H f H
14
4. 可检精度(共5个指标)
以上各项是影响齿轮传动功能要求(合理侧隙除外) 的渐开线齿面的形状、位置和方向等单项几何特征参数的 精度。考虑到各单项误差的叠加和抵消的综合作用,还可 以采用以下几项精度指标。
f pk是在齿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轴线同 心的圆上(一般在分度圆上度量),跨越任意k个齿,实际齿距与 理论齿距的代数差。理论上它等于这k个齿距的各单个齿距偏差的代数和。
除另有规定,f pk值被限定在不大于1/8的圆周上评定。因此, 的允许值适用于齿距数k为2到小于z/8的弧段内。通常,取k= z/8就足够
齿廓误差可以用专用的渐开线检查仪进行测量。
5

齿轮检测标准

齿轮检测标准

齿轮检测标准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零部件,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

因此,对齿轮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齿轮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齿轮检测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齿轮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是外观检测,主要是检查齿轮的表面是否有裂纹、氧化、变形等缺陷。

第二是尺寸检测,包括齿轮的直径、模数、齿宽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是硬度检测,齿轮的硬度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第四是材质检测,齿轮的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强度和耐磨性。

最后是性能检测,主要是齿轮在实际工作中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其次,齿轮的检测方法也有多种。

外观检测可以通过目视和触摸来进行,尺寸检测通常需要借助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测量,硬度检测则需要硬度计等专业设备,材质检测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来进行,性能检测则需要模拟实际工作条件进行测试。

在进行齿轮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齿轮检测的标准化对于提高齿轮质量和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可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齿轮具有相同的质量水平,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同时,标准化的检测方法也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促进齿轮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齿轮检测标准是保证齿轮质量和机械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制定和执行相关标准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齿轮检测标准及相关内容,提高对齿轮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 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 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比变化,产生时快时慢的现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 •
e 2.运动偏心( y )
运动偏心是由于滚齿机分度蜗轮加工误差和分度蜗轮轴线
O2
与工
e 作台旋转轴线O有安装偏心 k 引起的。运动偏心的存在使齿坯相对于
滚刀的转速不均匀,忽快忽慢,破坏了齿坯与刀具之间的正常滚切运
动,而使被加工齿轮的齿廓在切线方向上产生了位置误差。这时,齿
• 一、主要影响运动准确性的项目及其检测
F • 切向综合总偏差(

i)
• 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检验时,被测齿轮一转内,齿齿
• 理沦圆周位移的最大差值,如图10 -4所示。
• 切向综合总偏差反映齿轮一转中的转角误差,说明齿轮运动的不均 匀性,在一转过程中,其转速忽快忽慢,做周期性的变化。
• 切向综合总偏差既反映切向误差,又反映径向误差,是评定齿轮运 动准确性较为完善的综合性的指标。当切向综合总误差小于或等于所 规定的允许值时,表示齿轮可以满足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使用要求。
仪器,因此它是目前工厂中常用的一种齿轮运动精度的评定指标。 • 齿距累积总偏差和齿距累积偏差的测量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e 具和齿坯本身的误差及其安装、调整误差。
• 1.几何偏心( j)
e • 加工时,齿坯基准孔轴线 O 1与滚齿机工作台旋转轴线O不重合而 发生偏心,其偏心量为 j 。几何偏心的存在使得齿轮在加工工程中, 齿坯相对于滚刀的距离发生变化,切出的齿一边短而肥、一边瘦而长。 当以齿轮基准孔定位进行测量时,在齿轮一转内产生周期性的齿圈径 向跳动误差,同时齿距和齿厚也产生周期性变化。 • 有几何偏心的齿轮装在传动机构中之后,就会引起每转为周期的速
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

小的数值。
ΔFβ是指在计值范围Lβ内,端面基圆切线方 向上的实际螺旋线对设计螺旋线的偏离量(图 10.6 )。
评定时螺旋线总偏差ΔFβ ,应在被测齿轮圆周上均布地测量 三个轮齿或更多的轮齿左、右齿面的ΔFβ,其中
ΔFβmax符合:
Fβm ax Fβ
合格
4. 齿轮侧隙的必检参数
(1) 齿厚偏差ΔEsn(Esns、Esni) ( 图10.10) ΔEsn= Sna–Sn Esns= Sns–Sn Esni= Sni–Sn

Ebni≤ΔEbn≤Ebns
则侧隙合格。 Wk
a
ΔEbn 应用于中小模数齿轮的侧隙评定。
小结
FP , FPk
2017
传递运动准确 性:
2019
f , F 载荷分布均匀
性:
P2 0t2 1
应掌握必检参
数 的 名 称 代 号
及其含义。
01
02
03
04
F 0 5 β 0 6
评定齿轮精度 的必检参数
-2
+1
+3
+3
+3
-4 Fpk 6
8
(1) p相平
p相i /81
(2)
fptfpitm
的代数 4值
ax
i1
( 3 ) 解-F 4P : ΔF PF 、P Δm fP t和 a ΔF FP Pm x k( k=i 3n 4 ) 列( 表2 计)算 6 如下
(4) 作F 业P思k 考 题F1P、ikm 3,的 a 作x 业题代 2(只 求数 偏4差)。值
对仪器仪表用齿轮:
侧隙要求很严格。
2 评定齿轮精度的偏差项目及其允许值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齿切向综合偏差 f i '
指被测齿轮一转中对应一个齿距范围内的实际圆周位移
与理论圆周位移的最大差值(图10-24 )

反映单个齿距偏差和齿廓偏差等单齿误差的综合结果
取测得的各个 f i ' 的最大值作为评定值。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图10-24 切向综合偏差曲线
Φ-被测齿轮转角; Pz -被测齿轮实际圆周位移对理论圆周位移的偏差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齿轮径向跳动可以用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来测量
图10-26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
o-切齿时回转中心;o’-齿轮基准孔 中心;r-齿槽与测头的接触点所在
的圆周的半径;e1-几何偏心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齿轮径向跳动
Fr
的数值
齿轮径向跳动的数值大体上由两倍几何偏差组成,添加 单个齿距偏差和齿廓偏差的影响。 被测齿轮径向跳动合格条件: Fr Fr
一转内双啮中心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图10-28)
合格条件: Fi" Fi"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 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f i
指在被测齿轮一转中对应一个齿距角范围内的双啮中心
距变动量,取其中的最大值 f i"max 作为评定值(图10-28)
合格条件: f i"max f i"
指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检测时(两者回转轴线的 间距为公称中心距),在被测齿轮一转内,被测齿轮分度圆 上实际圆周位移与理论圆周位移的最大差值(图10-24) 反映齿距累积总偏差 Fp 和单齿误差的综合结果 合格条件是: Fi ' Fi
Hale Waihona Puke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二、齿轮径向跳动及其检测
齿轮径向跳动 Fr 是指将测头相继放入被测齿轮每个
齿槽内,于接近齿高中部的位置与左右齿面接触时,从 该测头到该齿轮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差 (图10-26)。 可以使用球形测头或圆锥角等于两倍标准压力角的圆 锥形测头,测头的尺寸应与被测齿轮模数的大小相适应。
第5章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
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1 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2 齿轮上影响四项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3 齿轮的应检精度指标、侧隙指标及检测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5 齿轮精度指标的公差及其精度等级 §6 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和轴线平行度公差 §7 齿轮侧隙指标的公差和齿轮坯公差 §8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
样测量齿轮误差可忽略
不计。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Fi '
和 f i ' 可分别用来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和齿轮
传动平稳性的精度。
Fi 和
'
f i ' 的合格条件是:
Fi ' 不大于切向综合总公差:Fi ' Fi ;
f i ' 不大于一齿切向综合公差
fi 'max fi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图10-28 径向综合偏差曲线图
e1 -几何偏心; a"-双啮中心距变动;
Fr -齿轮径向跳动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径向综合总偏差可用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仪来测量
测量齿轮的精度应比 被测齿轮的精度至少
高四级,这样测量齿
轮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径向综合偏差的测量 效果相当于测量齿轮 径向跳动。 图10-29 双啮仪测量原理
第5章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一、切向综合总偏差和一齿切向综合偏差及它们的检测 二、齿轮径向跳动及其检测 三、径向综合总偏差和一齿径向综合偏差及它们的检测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一、切向综合总偏差和一齿切向综合偏差及它们的检测
切向综合总偏差 Fi '
图10-27 齿轮径向跳动测量过程中指示表示值的变动
∆r-指示表示值;z-齿槽序号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三、径向综合总偏差和一齿径向综合偏差及它们的检测
径向综合总偏差 Fi" 径向综合总偏差:是指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检测
时(前者左、右齿面同时与后者齿面接触),在被测齿轮
1-固定滑座;2-被测齿轮;3-测量齿轮;4-可移动滑座;5-记录器;6-弹簧;7-指示表
第1章绪论
谢谢大家认真听讲!
§4 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指标及其检测

切向综合偏差用齿轮单 面啮合综合测量仪来测 量
仪器特点:具有比较装置, 测量基准为被测齿轮基
准轴线。
测量齿轮精度应比被测齿 轮精度至少高四级,这
图10-24 单啮仪测量原理图
1-被测齿轮;2-测量齿轮; 3-被测齿轮分度圆摩擦盘; 4-测量齿轮分度圆摩擦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