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

合集下载

中国杰出科学家事迹

中国杰出科学家事迹

中国杰出科学家事迹
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1. 钱学森(1911-2009):钱学森是中国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导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

2. 陈省身(1922-2008):陈省身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家。

他在量子场论、高能物理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陈省身猜想”和“陈省身定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 屠呦呦(1930-):屠呦呦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因其在中草药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领导团队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并将其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对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高锟(1952-):高锟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的“教父”。

他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主导研发了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5. 屠守锷(1933-2017):屠守锷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学家,为中国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著名的“屠氏地震划分法”,对中国地震带的研究和地震预测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不仅仅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也在国际科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简介-论文

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简介-论文
心研 制丹 参 新制 剂 的设 想 , 通过 l 0多 年 的 艰 辛 努 力 , 成功研 制 了“ 成分 明确 、 质量 可控 、 机 理 清楚 、 疗 效
确切 、 使 用安 全 ” 的丹 参 多酚 酸盐及 其 粉针 剂 , 相 关 技 术 获 得 了 中 国及 美 同 专 利 的 授 权 。 作 为 中 药 注 射 剂, 首 次 开展 了丹参 多 酚酸 盐 的多 成分 药 代动 力 学研 究 , 首 次 在 临 床 试 验 中采 用 国 际 标 准 运 动 试 验 证 实疗 效 , 并 首 次完 成大 规模 I v 期 临 床 研 究 。该 成 果 被 列 入 国 家 发 改 委 中 药 现 代 化 的 示 范 项 目 , 同时被 中国制 药行业 评 为最具 市 场竞 争力 医药 品种 , 并 获 得 了 国 家 技 术 发 明 奖 二 等 奖 等 科 技 奖 励 。2 0 0 6年 投 产至今 , 已创 造 巨大 的社 会经 济效 益 , 2 01 2年 销 售 额 突 破 2 0 亿元 , 2 01 3 年 预 计销 售额 突 破 3 0 亿 元 。该 项 成果 对我 国 中药现 代化 、 特 别 是 中 药 注 射 剂 的 研 究 具 有 显 著 的促 进 、 示范 和带 动作 用 。
导 多能 性 干细 胞 具有 与 胚胎 干 细胞 相 同 的多 能性 水 平 , 该 成 果 被评 价 为 “ 诱 导 多 能 性 干 细 胞 领 域 里程 碑式的1 二 作 ” ; 发 现 可 以鉴 别 干 细胞 多 能 性 的分 子 标识 及其 调 控 机 制 ; 实 现 了不 同胚层 细 胞 间 的转 分
主要 科技 贡献 : 中 药 现 代 化 研 究 对 我 国 的 人 口健 康 、 社 会 和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有 着 重 要 的 战 略 意 义 。 由 来 自上 海 药 物 所 科 研 人 员 组 成 的 丹 参 多 酚 酸 盐 项 目研 究 团 队 创 造 性 地 提 出 以 丹 参 乙 酸 镁 为 核

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来自各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经过严格评选,成功获得了这一殊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以及他们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为您展示当代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重要成果。

一、基础科学奖基础科学奖被授予在物理学、化学、数学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1. 物理学奖2021年度物理学奖被授予李政道教授和其他研究团队,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领域的创新研究。

他们的突破性发现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推动量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化学奖化学奖颁发给在化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2021年度化学奖被授予王阳明院士等一批杰出化学家,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为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催化转化做出了重要突破。

3. 数学奖2021年度数学奖被授予在数学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团队。

他们的成果不仅在纯数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这一成果为数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技术发明奖技术发明奖被授予在技术创新和工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1. 工程技术奖2021年度工程技术奖授予了一批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科学家和团队。

他们的成果在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等领域带来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信息技术奖在信息技术创新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团队获得了2021年度信息技术奖。

他们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应用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撑。

三、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被授予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个人和团队。

1. 农业科技进步奖2021年度农业科技进步奖颁发给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科技创新人物事迹

科技创新人物事迹

科技创新人物事迹蒋民华,浙江临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蒋民华1956年毕业于xx大学化学系;1964~1978任xx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1979年赴联邦德国科隆大学做访问学者,历任xx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1993年任xx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1987~1998年,任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1996年任xx大学副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1996年,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2000~20xx年,任xx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在大学学习期间,蒋民华最感兴趣的两门课是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金刚石、石墨元素相同而性能迥异的事实引发了他对晶体的兴趣,原来晶体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那么重要,从而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求。

四年的大学生活他惜时如金,求知若渴,一个个不眠之夜、一张张圆满考卷使他成为学校为数不多的全优生之一,因而备受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在毕业留校后不久,校系领导选派他到厦门大学师从著名的晶体学家卢嘉锡先生进修晶体学。

卢先生渊博的学识和风趣生动的讲课开始将他带入奇妙的晶体世界。

如果说公式和群论还比较抽象,则制作大量晶体的宏观和微观模型以及接触晶体测量和测定晶体结构的实验,使他对晶体的微观特征——周期性和宏观特征——对称性及各向异性等有了较本质的认识。

到了学习晶体的物理性质时,则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记得卢先生讲了一个他印象很深的例子,利用晶体的压电效应来校表,几秒钟即可完成,而毋须24小时才见分晓。

原来晶体在科学技术上是那么有用。

血管里流淌着山海血脉的他,无法抑制住青春的萌动,青春热血激起他无限的创造欲望——制造这类技术晶体,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此,蒋民华心中萌发了制造这些技术晶体的强烈愿望,但那时他还从未与真实的晶体打过交道。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是中国科学院授予个人或集体的荣誉,不决定科学技术成果的权属。

第二章奖励范围第三条条例第五条所称“个人”指在推荐期间为院属单位的聘用人员。

对于同一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般只授予一个个人,但对于确属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组(可以分属不同院属单位)独立工作并形成同一成果,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最多可同时授予两个个人,否则作为集体授奖。

第四条条例第五条所称“集体”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主要完成人员组成的团队。

主要完成人员应主要是院属单位的聘用人员,也可包括国(境)内院外单位人员,最多不得超过20人,排名不分先后。

其中“突出贡献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做出可认定的突出贡献的人员,最多不得超过3人,排名不分先后。

第三章推荐受理第五条条例第八条所称“符合规定条件的科技专家”指具有研究员(教授)职称的同领域知名专家。

第六条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实行限额推荐。

院直属单位每届只能推荐1名候选者;5名及其以上推荐专家每届可联名推荐1名候选者。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不再推荐为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在上报材料之前,应征得候选者的同意。

第七条我院聘用人员或集体在院外单位单独或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若主要学术思想、技术路线和研究工作由我院聘用人员或集体提出并完成,享有知识产权,在征得有关单位同意后,可以推荐为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

第八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后方可推荐为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就同一重大成果推荐的候选者,当年若未当选,下届可继续推荐。

第九条院奖励办收到推荐材料后,须完成:(一)进行形式审查:《推荐书》内容是否完整、份数是否齐全;被推荐者做出的成果是否为近五年内完成的或显示影响的;推荐单位是否为院直属单位;推荐专家是否符合要求;被推荐个人是否为院直属单位聘用人员;被推荐集体人数是否超过20人;“突出贡献者”是否主要为院属单位的聘用人员;候选人是否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等。

[课外阅读]包信和院士:催化世界里的坚守

[课外阅读]包信和院士:催化世界里的坚守

[课外阅读]包信和院士:催化世界里的坚守今年1月份,中科院院士包信和获得了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向包信和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国科学报》记者想跟包信和约一个采访,他回复了一个致歉的短信:“年前工作日程安排已满,年后我们再联系。

”直到2月24日,《中国科学报》记者接到包信和的电话:“我们约在晚上6点可以吗?”这个采访从预约到见面,隔了一个多月。

过去的一年里,包信和还收获了周光召基金会颁发的“基础科学奖”,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看得见的是荣誉证书,看不见的是我们研究组在催化研究领域的多年坚守。

”包信和在实验室包信和荣获2015 年度中国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甲烷在催化作用下活化脱氢▲包信和荣获“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天然气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催化剂是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既能加快也能减缓)、而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就好像“有情有义的一对情人,往往需要媒婆来推进一下,走向婚姻殿堂的进程就能加快,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也有此功效。

”包信和形象地解释道,“所以催化剂又往往被俗称为触媒。

”大多数化工过程都是催化过程。

今天,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化工产品。

我们日常用的塑料、纤维、建筑材料等等都是经催化过程得到的产物。

通常,这些化工产品都来自于石油。

由石油经催化裂解反应提炼出烯烃,再生产出其他下游产品。

因此,烯烃,特别是乙烯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但是与国际上烯烃主要生产国(美国和中东国家)通过低碳烷烃生产烯烃相比,我国的烯烃主要由石油炼制获得的中间馏分石脑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环境压力很大。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凸显,探索高效环保的催化反应过程已经不仅关系到民生,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

当前,用储量相对丰富、价格低廉的天然气替代石油,生产液体燃料和基础化学品,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研发重点,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天然气直接转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与过程。

数学界泰斗吴文俊院士的故事

数学界泰斗吴文俊院士的故事

数学界泰⽃吴⽂俊院⼠的故事数学界泰⽃吴⽂俊院⼠的故事 导语:吴⽂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作出了重⼤贡献。

他引进的⽰性类和⽰嵌类被称为“吴⽰性类”和“吴⽰嵌类”,他导出的⽰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是上世纪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突破之⼀,下⾯是yuwenmi⼩编为⼤家整理的名⼈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2017年5⽉7⽇7时21分,⾸届国家最⾼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俊院⼠因病医治⽆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吴⽂俊1919年出⽣于上海,1940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学位,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学、中科院数学所、中科院系统所、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

他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

吴⽂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作出了重⼤贡献。

他引进的⽰性类和⽰嵌类被称为“吴⽰性类”和“吴⽰嵌类”,他导出的⽰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是上世纪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突破之⼀,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计算机证明⼏何定理的“吴⽅法”,被认为是⾃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作。

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其⼯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俊:数学⼤师中的“⽼顽童” 吴⽂俊院⼠,37岁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起获得⾸届国家⾃然科学奖⼀等奖;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峰;世纪之交,捧得⾸届国家最⾼科技奖…… 吴⽂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贡献。

他引进的⽰性类和⽰嵌类被称为“吴⽰性类”和“吴⽰嵌类”,他导出的⽰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

他的⼯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突破之⼀,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
历届国家最高 科技奖的获得 者简介
2000年 吴文俊(1919— ,世界 著名数学家),袁隆平(1930— , 杂交水稻之父)
吴文俊:著名的数学 家,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 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 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 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 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 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 吴示嵌类,至今被国际同 行广泛引用。
王振义(1924.11.30-)内科血液学专家。江 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 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 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 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 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 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 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 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 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 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 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 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 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 金怡濂(1929— ,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 家)
金怡濂:我国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 的著名专家,是我 国巨型计算机事业 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 刘东生(1917—2008 ,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 (1932—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王永志:我国航 天技术专家,也是我 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 创者之一。同时,作 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学 术和技术带头人,他 带动了中国载人航天 技术的发展。
2010年史昌绪(1920-,著 名材料科学家),王振义 (1924-,内科血液学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
推荐书
推荐单位或专家姓名:
联系人:联系电话:
专业评审组:
重大成果类型:A B C (在对应类型 画√)
年月日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推荐书》填写说明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必须详实、准确、客观地填写《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推荐书》。

一、封面要求
1、推荐单位应填写单位名称、联系人及电话、拟推荐专业评审组和重大成果类型,并加盖单位公章。

2、推荐专家应填写姓名、联系人及电话、拟推荐专业评审组和重大成果类型。

3、专业评审组:按照4个专业评审组负责评审的范围选择某一专业评审组。

4个专业评审组分别挂靠院基础科学局(评审范围:数学、物理(含核物理)、核科学技术、化学、纳米科技、天文学和空间科学、力学、大科学工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评审范围: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医药、农业生物学、环境生物学)、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评审范围:地球科学、农业项目、国土资源与利用、遥感、大气海洋、生态环境)和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评审范围:信息科技、先进制造、材料科学、化工过程、先进能源、工程科学、交通、空间技术、光电科学、专用项目)。

4、重大成果类型:A(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B(在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显著社会效益);C(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社会效益)。

二、推荐意见
1、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应推荐院属单位近五年来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成果(即亮点科技成就)的个人。

如单位推荐,只填写“一、推荐单位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如专家推荐,只填写“二、推荐专家意见”,每位专家应单独填写推荐意见、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和专业领域,并亲笔签名。

2、根据不同类型的重大成果,按下述要求撰写推荐意见:
A、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应重点叙述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科学技术贡献、论文论著情况、知识产权情况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书刊中的引用和评价情况;
B、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重大成果:应重点叙述主要技术创新成就、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与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情况;
C、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重大成果:应重点叙述主要科技工作的基础积累、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和社会效益。

三、装订要求
《推荐书》按A4格式打印、竖装,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为4号字。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
推荐书
推荐单位或专家姓名:
联系人:联系电话:
专业评审组:
重大成果类型:A B C (在对应类型 打√)
年月日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推荐书》填写说明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必须详实、准确、客观地填写《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推荐书》。

一、封面要求
1、推荐单位应填写单位名称、联系人及电话、拟推荐专业评审组和重大成果类型,并加盖单位公章。

2、推荐专家应填写姓名、联系人及电话、拟推荐专业评审组和重大成果类型。

3、专业评审组:按照4个专业评审组负责评审的范围选择某一专业评审组。

4个专业评审组分别挂靠院基础科学局(评审范围:数学、物理(含核物理)、核科学技术、化学、纳米科技、天文学和空间科学、力学、大科学工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评审范围: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医药、农业生物学、环境生物学)、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评审范围:地球科学、农业项目、国土资源与利用、遥感、大气海洋、生态环境)和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评审范围:信息科技、先进制造、材料科学、化工过程、先进能源、工程科学、交通、空间技术、光电科学、专用项目)。

4、重大成果类型:A(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B(在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或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显著社会效益);C(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社会效益)。

二、推荐意见
1、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应推荐院属单位近五年来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成果(即亮点科技成就)的集体。

如单位推荐,只填写“一、被推荐集体的基本情况;二、推荐单位意见;四、突出贡献者主要科技贡献;五、协作单位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如专家推荐,只填写“一、被推荐集体的基本情况;三、推荐专家意见;四、突出贡献者主要科技贡献;五、协作单位意见”,每位专家应单独填写推荐意见、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和专业领域,并亲笔签名。

2、根据不同类型的重大成果,按下述要求撰写推荐意见:
A、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应重点叙述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发明的科学技术贡献、论文论著情况、知识产权情况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书刊中的引用和评价情况;
B、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重大成果:应重点叙述主要技术创新成就、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与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情况;
C、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活动重大成果:应重点叙述主要科技工作的基础积累、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和社会效益。

3、突出贡献者人数不超过3人,须每人填写《突出贡献者主要科技贡献》。

三、装订要求
《推荐书》按A4格式打印、竖装,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为4号字。

一、被推荐集体的基本情况
四、突出贡献者主要科技贡献
五、协作单位意见
(注:如不同意推荐集体突出贡献者和主要完成者人选,请写出具体意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