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诗歌客观选择.

历年高考诗歌客观选择.
历年高考诗歌客观选择.

诗歌鉴赏客观选择题

8.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

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

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c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

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

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

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

味无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0.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

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

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1.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

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0—11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0.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d )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

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11.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

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

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 d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1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c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9.对下列古诗句中红字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10.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传统节令是( c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重阳

B.七夕

C.中秋

D.元宵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

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

响的变化。

9.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

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b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仁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马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

胧着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

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

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b)

10.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首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前劝憧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英上白铜鞮。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题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9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d)

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会触发的怀乡之情。

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4分)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一、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历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

写默性名句解年高考语文理2017 全国卷丨 分值:5分,每空1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语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1)句的“澹”“竦”不能写错。 全国卷Ⅱ 分值:5分,每空1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5 / 1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_____”)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2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答案】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1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2【解析】

。名庐”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匹”“句默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给出上句填写下句,另一种是给出情境进行填空。本 题属于后一种。Ⅲ国卷全 分。5分,每空1分值: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以积土成山、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1()《荀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生蛟龙设喻,引出两句写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答案】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 昏黑。2(【解析】 15 / 2 还要一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本题名句名篇的考查是一组理解型默写,方面要理解原文内容,另一方面要注意字形书写正确,如本题中要注意等字的正 确书写。漠”焉善”“”“俄”““卷京北 分)分,每空1(分值:6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 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王维《晓行巴峡》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①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_____,_____诗云:披绣闼,“《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②王勃。”, _____ ,_____俯雕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______”去。______,【答案】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①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②15 / 3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③ 卷东山 分)6分,每空1(分值: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与“小人中将(1)《论语.述而》“君子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及小结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及小结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 江苏卷)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5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三、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2007江苏卷) 鹧鸪天送 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 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完整word)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推荐文档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

历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

写默性名句高考语文理解2017年 全国卷丨 分值:5分,每空1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语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1)句的“澹”“竦”不能写错。 全国卷Ⅱ 分值:5分,每空1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解析】 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匹”“庐”。另一种是给出情境进行填空。一是给出上句填写下句,名句默写一般分为两类,本 题属于后一种。Ⅲ国卷全 1分。分值:5分,每空)《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1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2(引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 年高考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卷)柳梢青·送卢梅坡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容具体说明。【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鉴赏资料】: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

婉动人。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卢梅坡,南宋诗人,过在京城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 真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江苏历年高考名句默写题汇总(2004-2017)

江苏历年高考名句默写题汇总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2004江苏)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2005江苏) ⑶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2006江苏)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2007江苏)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2008江苏)

壁赋》) 子·第六十四章》)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2009江苏) 秦娥娄山关》)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2010江苏) 学》) 轼《水调歌头》)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2011年)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 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 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6)____________ ___,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7)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_______________,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2012年)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13年) (1)至人无己,_____ ____,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 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 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 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 ______。(李煜《虞美人》)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 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 ____。(陆游《游山西村》) (8)祸兮福之所倚,_____ _____。(《老子》五十八章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14年) (1)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高考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的解读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的解读技巧(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它的形象塑造、语言特色,亦或 它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应当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一部作品 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出的观点态度,才是它的最大 艺术价值之所在。所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是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当然也是设计高考古典诗 歌鉴赏题的主要出发点。 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 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 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 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下面,试以2007年全国及分省命题的多份高考试卷为例,就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的解读技巧作些初步探讨。 一、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 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 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 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中,有不少意象的符号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们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象征。所以,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符号意义,我们必须了解。如抒愁写恨时,常用“水”、“雨”等 意象来表达,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如:柳永 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 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 如2007年全国Ⅰ卷,鉴赏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 雨暗十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 火试断茶,诗酒趋年华),在依题回答“作者在词中要表现 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时,就得抓住“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意象)。因为作 者选择的这些意象,体现了其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无不 与本词所表现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无法排遣而又极力 想暂时排遣”的主旨相契合。 再如2007年浙江卷,选用了三首诗歌:唐人刘禹锡的《乌衣巷》、金人吴激的《人月圆》及元人赵善庆的《中吕

诗歌鉴赏历年高考题

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 江苏卷)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解析:第16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1)解答此题,关键是写出边塞地名和征人的戍边生活,就能说明“为什么说是一首边塞诗”。 (2)解答此题,能够理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特点,就能把握题意。回答时要扣住“岁岁”“复”,“朝朝”“马策”“刀环”,“白雪”,“黑山”等进行思考归纳。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5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清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 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 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 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 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2)清冷、幽静孤单、寂寞 析: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把环 境渲染得如些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3)"为拂绿琴埃" 析:明确知音的典故,一个弹琴,一个听琴,可以确定具体的句子。 三、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汇总 【答案】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江苏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诗经·卫风·氓》) (2)故不积跬步,。(《荀子·劝学》)

(3)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4),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5)沙鸥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6)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7)浴乎沂,,咏而归。(《论语·先进》)(8),辣手著文章。(杨继盛名联) 【答案】 (1)载笑载言 (2)无以至千里 (3)秋月春风等闲度 (4)高低冥迷

(5)锦鳞游泳 (6)五十弦翻塞外声 (7)风乎舞雩 (8)铁肩担道义 天津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答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周公吐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惟江上之清风;休说鲈鱼堪脍; 浙江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历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 全国卷丨 分值:5分,每空1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语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1)句的“澹”“竦”不能写错。 全国卷Ⅱ 分值:5分,每空1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解析】 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匹”“庐”。名句默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给出上句填写下句,另一种是给出情境进行填空。本题属于后一种。 全国卷Ⅲ 分值:5分,每空1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 的观点。 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 本题名句名篇的考查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还要一方面要理解 原文内容,另一方面要注意字形书写正确,如本题中要注意“善”“焉”“俄”“漠”等字的正确书写。 北京卷 (分值:6分,每空1分)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 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古诗词鉴赏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

古诗词鉴赏(6)2018 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 (有详尽解析) 一、(2018年全国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 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 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 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解析】“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 符合题意。 (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二、(2018年全国II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 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 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 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 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 答案:(1)D【考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感情类题目 【解析】尾联“烛光相射飞纵横”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诗人纵横走笔的气势,所以纵横的是诗人走笔,不是烛光。故选D。 (2)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答案】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⑵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 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 ,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三、(2009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高考名言名句积累

高考名言名句积累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爱国,热爱民族,热爱传统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文天祥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顾炎武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日知论》 二、热爱生命,感恩,传承,爱心,与人为善,给予,热情 泰戈尔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世界时,我们才真正生活在这世上。 泰戈尔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断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形式表现出来 萧伯纳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汪国真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叶燮 譬之一草一木,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乔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 雨果 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 孟子 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 海明威 我期望理解,但是也慢慢地感受到了一种责任,给予比接受伟大,去爱比被爱伟大。塞缪尔厄尔曼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 艾丽丝门罗 灵魂里的一滴仇恨,会扩散开来毁掉所有色彩,就像白牛奶里的一滴黑墨水(《爱的进程》) 梅特林克 死者不像生者那样极易失去爱,他们珍藏着我们的爱,直至我们也化为黄土。 三、珍惜时间,享受时间,时间、生命的可能性 叔本华 内心丰富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但需要与之相反的宁静的闲暇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 思想感情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二)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 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思想情感分类2】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汇总 2018年高考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 全国卷丨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全国卷Ⅱ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答案】 (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全国卷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京卷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__。”

近五年高考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回顾

近五年高考真题及答案回顾 杜甫、李商隐、李煜的诗词或入选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015年·新课标Ⅰ卷名句默写★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参考答案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