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n协议和canopen

合集下载

CANopen协议CAN总线的通信协议

CANopen协议CAN总线的通信协议

CANopen协议CAN总线的通信协议CANopen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它基于CAN总线技术,为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标准化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CANopen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对象和通信过程。

一、CANopen协议的基本原理CANopen协议是建立在CAN总线之上的,因此首先需要了解CAN总线的基本原理。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机、多从机的串行通信系统。

它采用差分信号传输的方式,具有低成本、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CANopen协议基于CAN总线,定义了一系列的对象字典和通信服务,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设备可以根据对象字典的内容来读取和写入数据,也可以通过通信服务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二、CANopen协议的通信对象CANopen协议定义了丰富的通信对象,包括节点、对象字典和数据类型等。

其中,节点是CANopen网络中的实体,可以是主控节点或从节点。

主控节点负责整个网络的管理和控制,而从节点则负责执行具体的任务。

对象字典是CANopen协议的核心,它存储了设备的参数、状态和控制信息等。

对象字典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标识该对象的类型和属性。

通过读取和写入对象字典中的数据,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CANopen协议还定义了一系列的数据类型,如布尔型、整型、实型和字符串型等。

这些数据类型可以用于描述设备的各种参数和状态,同时也可以作为通信对象的数据格式。

三、CANopen协议的通信过程CANopen协议的通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化:CANopen网络在启动时需要进行初始化,包括网络配置、节点配置和通信参数的设置。

2. 启动:主控节点向从节点发送启动命令,从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命令进行初始化和配置,并报告自身的状态。

3. 数据传输:设备之间通过读取和写入对象字典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主控节点可以向从节点发送读取或写入对象的命令,从节点则根据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回复结果。

CANopen协议讲解

CANopen协议讲解

CANopen协议讲解CANopen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协议,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它是由CAN in Automation (CiA)组织开发和维护的,目前已成为工业领域最常用的开放式通信协议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CANopen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结构、数据通信方式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

1. CANopen协议的基本原理CANopen协议基于CAN总线,采用了面向对象的通信模型。

它将设备抽象为对象,每个对象具有唯一的标识符,通过读写对象字典中的数据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CANopen协议还定义了一套标准的通信服务和对象类型,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和交互。

2. CANopen协议的通信结构CANopen协议采用了主从式的通信结构,其中一个节点作为主节点,其他节点作为从节点。

主节点负责控制总线的访问和数据传输,从节点负责接收和响应主节点的指令。

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过报文进行,包括数据报文和远程帧。

3. CANopen协议的数据通信方式CANopen协议支持多种数据通信方式,包括点对点通信、广播通信和组播通信。

点对点通信是指主节点与特定从节点之间的通信,广播通信是指主节点向所有从节点发送相同的指令,组播通信是指主节点向特定组内的从节点发送指令。

4. CANopen协议的对象字典CANopen协议使用对象字典来存储设备的数据和配置信息。

对象字典是一个由多个对象组成的数据结构,每个对象包含了标识符、数据类型、访问权限等信息。

通过读写对象字典中的数据,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5. CANopen协议的应用领域CANopen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包括机械设备、工厂自动化、物流系统等。

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实时性能,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控制和监测应用。

CANopen协议还支持设备的配置和诊断功能,使得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更加方便。

总结:CANopen协议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协议,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canopen协议总结

canopen协议总结

canopen协议总结Canopen协议总结Canopen协议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它基于CAN总线技术,旨在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本文将对Canopen协议进行总结,从协议的特点、应用领域、通信原理以及协议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Canopen协议的特点Canopen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灵活性:Canopen协议可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通信需求,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通信方式。

2. 实时性:Canopen协议使用CAN总线作为物理层,具有快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和实时性。

3. 可扩展性:Canopen协议支持多种设备和功能的集成,可以灵活地扩展和配置系统。

4. 易于实现:Canopen协议的实现相对简单,开发者可以根据协议规范进行开发和调试。

5. 开放性:Canopen协议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可以由不同的厂商进行实现和定制。

二、Canopen协议的应用领域Canopen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过程监控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驱动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Canopen协议还常用于机器人控制、物流系统、电力系统等领域,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调工作。

三、Canopen协议的通信原理Canopen协议的通信原理如下:1. 节点:Canopen网络中的每个设备称为一个节点,节点可以是驱动器、传感器、控制器等。

2. 对象字典:Canopen节点中存储了一个对象字典,用于存储数据和参数。

对象字典由索引和子索引组成,可以通过索引和子索引来访问和操作数据。

3. 进程数据对象(PDO):PDO是Canopen节点之间实时传输数据的机制,它可以通过预定义的COB-ID进行数据交换。

4. 服务数据对象(SDO):SDO是Canopen节点之间非实时传输数据的机制,它通过请求和响应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四、Canopen协议的优缺点Canopen协议具有以下优点:1. 可靠性高:Canopen协议使用CAN总线作为物理层,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特点。

CAN及CANOPEN协议解析

CAN及CANOPEN协议解析

各个通讯对象介绍
RPDO 有两种工作方式: 同步 接收到同步PDO消息后,在收到下一个SYNC消息时发送给应用程序。 异步 接收到PDO消息后,直接发送给应用程序。
各个通讯对象介绍
各个通讯对象介绍
与PDO相关的对象词典: 描述PDO数据类型的对象词典:
PDO入口参数的对象词典:
各个通讯对象介绍
下载(Download)是指对对象字典进行写操作,上传(Upload)指对对象 字典进行读操作。
各个通讯对象介绍
与SDO相关的对象词典: 描述SDO数据类型的对象词典:
SDO入口参数的对象词典:
各个通讯对象介绍
❖ 举例说明: 使用下面的SDO消息,值0x3FE将写到节点ID为2的对象字典中索引
为0x1801,子索引为3的对象中去,使用启动域下载协议,加速传输(2 字节数据):
CANopen主要特点介绍
❖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描述,具体设备模型为:
C
A
N 总
应用程序
对象词典
通讯接口
线
❖ 通讯对象: 过程数据对象PDO;服务数据对象SDO;特殊功能对象;网络管理对象NMT。 ❖ 对象词典: 包含描述这个设备和它的网络行为的所有参数。以EDS文档的形式存在。 ❖ 应用程序: 包括功能部分和通信部分。
使用下面的SDO消息,同样的对象字典中索引为0x1801,子索引为 3的对象将被读出,使用启动域上传协议,服务器使用加速传输方式应 答(2字节数据):
CAN及 CANOPEN协议
zspking
目录
❖ CAN与CANopen协议介绍; ❖ CAN协议简单介绍; ❖ CANopen协议介绍; ❖ CANopen对象词典; ❖ CANopen通讯机制; ❖ CANopen通讯对象;

canopen协议

canopen协议

canopen协议CANopen协议。

CANopen协议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层通信协议,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

CANopen协议的特点是开放、灵活、可靠,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通信需求。

本文将介绍CANopen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对象、网络结构和应用范围。

首先,CANopen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基于CAN总线的通信。

CAN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具有高速传输、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CANopen协议在CAN总线的基础上,定义了一套标准的通信对象和通信方式,包括PDO(Process Data Object)、SDO(Service Data Object)、NMT(Network Management)等。

这些通信对象和通信方式构成了CANopen协议的核心内容,为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

其次,CANopen协议的通信对象包括了各种设备状态信息、控制命令、数据传输等。

这些通信对象可以通过PDO和SDO进行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此外,CANopen协议还定义了网络管理对象,用于管理整个CANopen网络的状态和配置信息。

通过这些通信对象,CANopen协议实现了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和协作。

再次,CANopen协议的网络结构通常是基于主从结构的。

在CANopen网络中,通常会有一个主控设备(Master)和多个从设备(Slave)。

主控设备负责管理整个网络的状态和配置信息,从设备负责执行主控设备下发的控制命令,并向主控设备报告自身状态信息。

这种网络结构能够很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协作需求。

最后,CANopen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CANopen协议被用于各种工业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协作,如PLC、传感器、执行器等。

在汽车电子领域,CANopen协议被用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CANopen通讯协议介绍

CANopen通讯协议介绍

CANopen通讯协议介绍CANopen是一种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它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用于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控制领域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方式,具有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CANopen协议在1994年首次发布,由CAN in Automation(CiA)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广。

它采用基于对象的通信模型,通过定义不同类型的对象和对象字典来进行数据传输和设备之间的交互。

CANopen协议定义了不同的设备和功能模块之间的消息结构、通信规则和参数设置等。

CANopen协议提供了一种灵活且可扩展的通信方式,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功能模块。

它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例如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电动机控制、安全系统和智能家居等。

CANopen协议适用于小型设备和大型系统,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对点连接或复杂的网络结构进行通信。

1. 对象导向:CANopen协议采用面向对象的通信模型,通过定义对象和对象字典来进行数据传输和设备之间的交互。

对象可以是实际的物理设备、功能模块或数据结构。

对象字典是一个集合,用于存储和管理不同类型的对象。

2. 报文结构:CANopen协议定义了不同类型的报文结构,包括同步报文、时间戳报文、心跳报文、PDO(Process Data Object)报文和SDO (Service Data Object)报文等。

这些报文用于不同的通信任务和数据传输需求。

3. 设备配置:CANopen协议支持动态设备配置,可以自动检测和配置新加入的设备。

设备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工具或主控设备进行配置和监控。

设备的参数设置和功能扩展可以通过SDO报文进行远程配置。

4. 网络管理:CANopen协议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从结构、多主结构和对等结构等。

它提供了网络节点的自动发现、节点状态监测、网络同步和错误诊断等功能。

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配置和监控。

CANopen协议

CANopen协议

CANopen协议协议名称:CANopen协议一、引言CANopen协议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协议,旨在提供一种标准化的通信方式,用于在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本协议旨在确保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并提供一套通用的通信规范,以便各种设备能够无缝地集成到CANopen网络中。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使用CAN总线作为通信介质的设备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等。

本协议规定了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结构、对象字典以及网络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1. CAN总线:指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信总线。

2. 设备:指CANopen网络中的任何节点,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3. 节点:指连接到CAN总线上的设备。

4. 对象字典:指CANopen设备中存储的对象集合,用于存储设备的参数、状态和控制信息。

5. PDO:指过程数据对象(Process Data Object),用于在设备之间传输实时数据。

6. SDO:指服务数据对象(Service Data Object),用于在设备之间传输配置和管理信息。

四、通信规范1. 通信速率:CANopen网络的通信速率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配置,常见的通信速率包括125Kbps、250Kbps、500Kbps和1Mbps。

2. 帧格式:CANopen网络中的通信帧应符合CAN 2.0A或CAN 2.0B的标准格式。

3. 网络拓扑:CANopen网络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包括总线、星形、树形等。

4. 节点ID:每个CANopen节点应具有唯一的节点ID,范围为1到127。

节点ID应根据网络拓扑和设备功能进行分配。

5. 网络管理:CANopen网络应支持网络配置、节点识别、节点状态监测和错误处理等功能。

五、对象字典规范1. 对象字典结构:对象字典应按照以下结构组织:- 索引(Index):用于唯一标识对象字典中的每个对象。

CANopen协议

CANopen协议

CANopen协议协议名称:CANopen协议一、介绍CANopen协议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协议,用于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该协议定义了一套标准的通信对象和通信机制,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相互交互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二、协议结构CANopen协议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网络管理(NMT):负责网络的初始化、启动和停止,以及节点的管理和配置。

2. 数据通信(SDO):用于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支持读取和写入操作。

3. 远程过程调用(RPC):允许节点之间进行远程过程调用,实现对远程节点的控制和操作。

4. 紧急消息(EMCY):用于传输设备故障和错误信息。

5. 时间同步(SYNC):用于同步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时间。

6. 节点配置(NMT配置):用于配置和管理节点的参数和功能。

7. 心跳(Heartbeat):用于监测节点的状态和活动性。

三、通信对象CANopen协议定义了一系列的通信对象,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 输入和输出(I/O):用于传输数字量和模拟量数据。

2. 字典对象(Dictionary Object):用于存储和传输设备的参数和配置信息。

3. 状态机(State Machine):用于控制设备的状态和行为。

4. 网络管理(NMT):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中的节点。

5. 紧急消息(EMCY):用于传输设备故障和错误信息。

6. 时间戳(Timestamp):用于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

四、协议通信机制CANopen协议采用基于事件驱动的通信机制,使用COB(Communication Object Identifier)来标识和区分不同的通信对象。

通信对象可以通过SDO(Service Data Object)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也可以通过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进行远程过程调用。

1. SDO(Service Data Object):SDO用于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支持读取和写入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ican协议和canopen
篇一:•canopen协议讲解
根据ds301的内容进行介绍
1、can总线
can标准报文
2、canopen应用层协议
canopen协议不针对某种特别的应用对象,具有较高的配置灵活性,高数据传输能力,较低的实现复杂度。

同时,canopen完全基于can标准报文格式,而无需扩展报文的支持,最多支持127个节点,并且协议开源。

一个标准的canopen节点(下图),在数据链路层之上,添加了应用层。

该应用层一般由软件实现,和控制算法共同运行在实时处理单元内。

一个标准的canopen节点
canopen应用层协议细化了can总线协议中关于标识符的定义。

定义标准报文的11比特标识符中高4比特为功能
码,后7比特为节点号,重命名为通讯对象标识符(cob-id)。

功能码将所有的报文分为7个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至低依次为:
网络命令报文(nmt)
同步报文(sync)
紧急报文(emeRgency)
时间戳(time)
过程数据对象(pdo)
服务数据对象(sdo)
节点状态报文(nmterrcontrol)
7位的节点号则表明canopen网络最多可支持127个节点共存(0号节点为主站)。

下表给出了各报文的cob-id范围。

nmt命令为最高优先级报文,由canopen主站发出,用以更改从节点的运行状态。

sync报文定期由canopen主站发出,所有的同步pdo根据sync报文发送。

emeRgency报文由出现紧急状态的从节点发出,任何具备紧急事件监控与处理能力的节点会接收并处理紧急报文。

time报文由canopen主站发出,用于同步所有从站的内部时钟。

pdo分为4对发送和接收pdo,每一个节点默认拥有4
对发送pdo和接收pdo,用于过程数据的传递。

sdo分为发送sdo和接收sdo,用于读写对象字典。

mterrorcontrol报文由从节点发出,用以监测从节点的运行状态。

状态机
canopen的每一个节点都维护了一个状态机。

该状态机的状态决定了该节点当前支持的通讯方式以及节点行为。

初始化时,节点将自动设置自身参数和canopen对象字典,发出节点启动报文,并不接收任何网络报文。

初始化完成后,自动进入预运行状态。

在该状态,节点等待主站的网络命令,接收主站的配置请求,因此可以接收和发送除了pdo以外的所有报文。

运行状态为节点的正常工作状态,接收并发送所有通讯报文。

停止状态为一种临时状态,只能接收主站的网络命令,以恢复运行或者重新启动。

canopen节点状态转换图
canopen节点状态转换条件
3、devicemodel
communication提供通信对象和传输经过底层的数据的适当功能;
objectdictionary对此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对象,通信对象和状态机的行为有影响的所有数据项的集合。

application由在处理环境方面的设备功能组成。

设备应用在数据条目中的完整描述在对象字典中叫设
备子文件(deviceprofile)
4、od
每个节点维护一个对象字典(objectdictionary,od)。

该对象字典保存了节点信息、通讯参数和所有的过程数据,是canopen节点的核心数据结构。

上层应用程序也主要通过读写对象字典和canopen应用层进行交互。

canopen对象字典为两级数组结构,通过索引(16bits)和子索引(8bits)来编址。

设备子文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象字典的描述,对象字典在slave节点中一般是在设备初始化写好的不会修改,而在master节点中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动态修改,不修改的od一般存在Rom中,而修改的存在Ram 中。

篇二:canopen协议
一、canopen总线结构
广播命令
二、通信类型
canopen有三种通信方式:
主/从通信方式
服务器/客户端通信方式
生产商/顾客通信方式
2.1主/从通信方式(nmt)
对某一特点功能而言,一个网络中只有一个主机,其他全为从机。

由主机发送请求信号,从机发送相应信号(如果需要)
主机发出命令,从机作出响应,但不回送数据
主机发出命令,从机作出响应,同时回送数据确认
2.2服务器/客户端通信方式(sdo)
这种关系指发生在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之间,客户端发送命令,服务器执行后,回答客户端
2.3生产商/顾客通信方式(sync、timestamp、emcy)
这种通信方式有push和pull两种模式,网络中在这一个生产厂,0或多个顾客。

2.3.1push模式
厂商发送命令,顾客执行,不需回送数据
2.3.2pull模式
厂商发送命令,顾客执行,回送证实数据
三pdo传送模式
pdo分为tpdo(发送pdo)与Rpdo(接收pdo)两种,pdo的传送模式有两种:同步传送与异步传送。

同步传送又分为周期传送与非周期传送
3.1同步传送
由某一个同步应用在网路上周期性的发送同步对象,及
发送sync帧,该同步应用可以是主机也可以是从机pdo通信参数中的传输类型说明传送模式与触发方式,tpdo:传送类型同时说明其传送率,以基本传送周期的倍数表示。

传送类型为0时,表示当某事件发生后,收到一个同步对象帧(sync)时,立刻进行数据传输。

(非周期传送)传送类型为1时,表示当每收到一次同步对象帧(sync)时,传送一次数据。

(周期传送)
传送类型为n时,表示当每收到n次同步对象帧(sync)时,传送一次数据。

(周期传送)
Rpdo:接收是在收到sync信号后,运行接收,独立于传输参数定义的传送率。

传输类型252为非周期传输,在接收到同步对象后进行采样但不发送,在接收到请求该数据的远程帧后发送。

3.2异步传送
tpdo:异步传送与sync无关,
传输类型253-255为异步传输,定义为此三种类型的tpdo在接收到远程帧或规定的事件发生后进行传输。

3.3触发模式:
触发方式有三种
3.3.1事件触发方式
对于周期性传送,接收到的sync报文达到设定数量,
相当于出发事件,引起一次发送。

对于非周期性传送由设备子协议设定的事件触发发送
3.3.2定时器触发
当设定的时间达到后,触发一次发送
3.3.3远程帧触发
在收到其他设备发送的远程帧后,启动一次异步传送
3.4pdo协议
pdo的通信模式相当于厂商/顾客的通信模式,包含如下参数:
pdo数量:1~512,
用户类型:厂商/顾客
数据类型:由pdo映射确定
禁止时间:n*100ns
索引20h描述pdo的通信参数,索引21描述pdo的映射参数
3.4.1写pdo
使用厂商/顾客模式的push形式,厂商主动发送pdo
3.4.2读pdo
使用厂商/顾客模式的pull形式,某一顾客发送远程帧,传送发送pdo,这是可选模式,所有的pdo都可以接收,。

这种模式若pdo发送的数据量l大于pdo映射定义的数据量n,取前那个数据,若pdo发送的数据量l小于pdo映射定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