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部分学案

合集下载

学案2:区域地理 地图突破——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学案2:区域地理 地图突破——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①湄公河②昭披耶河(湄南河)③伊洛瓦底江④萨尔温江⑤布拉马普特拉河⑥恒河
⑦印度河⑧锡尔河、阿姆河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⑩尼罗河⑪青尼罗河⑫白尼罗河
⑬刚果河⑭尼日尔河⑮赞比西河⑯莱茵河⑰多瑙河⑱泰晤士河
⑲塞纳河⑳伏尔加河○21顿河○22乌拉尔河○23鄂毕河○24叶尼塞河
○25勒拿河○26密西西比河○27圣劳伦斯河○28亚马孙河○29贝加尔湖○30里海
○31咸海○32巴尔喀什湖○33死海○34纳赛尔水库○35维多利亚湖○36坦噶尼喀湖
○37马拉维湖○38日内瓦湖○39苏必利尔湖○40密歇根湖○41休伦湖○42伊利湖
○43安大略湖○44马拉开波湖○45的的喀喀湖○46乍得湖○47湄公河三角洲○48恒河三角洲
○49尼罗河三角洲○50莱茵河三角洲○51多瑙河三角洲○52密西西比河三角洲○53亚马孙河三角洲○54拉普拉塔河三角洲。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编制人:xxxx 审核人:xxxx 课时安排:2课时 使用班级:高二文科组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学习目标】1.记住世界海、陆所占百分比及海陆分布大势。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概念;记住世界主要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名称、轮廓特征和地理位置。

3.记住大陆上的洲际界线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4.能够在一般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辨识五种基本地形,能概括其特点并记住其典型代表。

5.能够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对世界主要的大陆、半岛、岛屿、河湖、洋、海、海峡进行空间定位。

课前预习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陆地占 %。

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注意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情况)请在下面三图中分别填出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图1二、世界陆地1。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

一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练一练图2世界最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极洲跨 半球亚、欧——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 运河、 海、 海峡南、北美-— 运河 亚、北美—— 海峡 南美、南极—— 海峡欧、非—— 海峡、 海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单位:万平方千米)请在下面各图中分别填出大洲或大陆的名称和重要经纬线的度数:图3练一练分布界线 大洲地形类型特点备注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山地海拔较高( m以上)很大峰峦,坡度山脉:呈条带状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的山地。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标题: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一、学习目标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经济状况,以及地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培养同学们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重点难点1、重点: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亚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差异。

2、难点:亚洲各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学习内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亚洲的水文特征和自然资源2、亚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差异亚洲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特点亚洲的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3、亚洲的宗教和文化差异亚洲的主要宗教和文化圈亚洲的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表现亚洲的文化交流和影响4、亚洲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亚洲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亚洲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亚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四、学习步骤1、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和经济差异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3、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和分析,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发现,加深对亚洲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在课后继续进行拓展学习,了解更多关于亚洲的宗教和文化差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亚洲亚洲是我们人类的发源地,是我们祖先最早居住的地方。

如今,我们重新踏上这片热土,探寻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一、位置与范围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

它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部与欧洲相连,北部与北冰洋为界。

亚洲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各大洲中唯一一个被赤道横贯的洲。

二、地形与气候亚洲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而死海则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导学目标: 通过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使学生对国内外的地理特点和优势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区域发展现象。

导学内容:一、国内特殊地域的地理特点中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地理特点的特殊地域。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地理特点:1.高原地区中国拥有辽阔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些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且地势起伏不平,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使得其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工业发达地区华东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工业发达地区的代表。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国内外区域发展现象的解释1.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繁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相对较早地引进外资和优势港口的存在,使得该区域经济迅速崛起。

同时,政府对该地区的政策支持以及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促进了该地区的繁荣。

2.美国的硅谷现象美国的硅谷地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集聚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

这得益于当地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氛围的培育。

3.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经济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其石油资源的丰富使得该国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

石油产业成为了沙特阿拉伯经济的支柱,也带动了该国其他产业的发展。

4.巴西的亚马逊雨林经济巴西拥有广阔的亚马逊雨林,该地区的热带气候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和木材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巴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总结:通过学习中国特殊地域的地理特点和国内外区域发展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和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地理特点为各个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带来了差异。

了解这些地理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国内外的地理优势和劣势,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地理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高三区域地理中国部分教案5篇

高三区域地理中国部分教案5篇

高三区域地理中国部分教案5篇高三区域地理中国部分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区域地理中国部分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20__年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程高考试测卷为指导,加强学习和研究,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核心,融入先进教学理念,不仅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生物知识、培养一定的生物技能,树立科学的生物观念,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探究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们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提高生物素养,培养合格公民。

二、工作措施(一)加强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1、认真备课按照学校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生物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讨教法,认真研究新高考模式,研究教学及复习的对策。

2、认真上课①立足课堂,用好45分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在课堂上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为主,使学生能主动地、自觉地、探索性地去学习知识,同时配以一定量的课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②上好公开课,鼓励多听课,互相促提高3、认真批改作业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力争做到课堂作业全批全改,课堂练习全批全改,对少数差生力争面批,课后练习力争多批。

4、认真辅导学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针对新高考模式,我们必须继续调整教学思路,进一步优化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切实做好培优工作。

在补差方面,任课老师关心差生,使他们的生物成绩有所提高,特别是困难学生。

5、认真作好反馈检测认真组织好对知识点的检测,选题要有针对性,认真批阅,认真讲评,认真分析总结,以便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二)、关注课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质量积极实施生物课堂改革,友善用脑,落实 271 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课堂效率得以提升。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篇一: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能用等高线图上表示它们的形态。

2、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学习,掌握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系的分布4、掌握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读图和画等高线图,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难点: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读图提问法、作图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清楚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那陆地表面和海底表面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疑惑。

2、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板书】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的地形形态特征【板图】教师一边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一边地逐一把五种基本地形用素描手法画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特征。

【总结】教师把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板书】1.山地海拔较高,高于500米起伏大,坡度陡峻2.丘陵海拔较低,低于500米坡度和缓3.高原海拔较高,高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峭4.平原海拔较低,低于200米地面平坦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岭环绕(讲解完毕,板图画好)【作图】教师示范山地的等高线图,其余的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

【提问】我们在分析地形时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总结】 1.海拔、地势起伏2.地形的种类和分布【承转】陆地地形多种多样,海底地形怎样呢?【板书】二、海底地形【讲解时边讲边板书】讲解大陆架概念,作用及富含的资源,大陆坡、洋盆、海沟、海岭等的形态。

区域地理导学案

区域地理导学案

第一篇区域地理读图基础第一章地球知识——经纬网(一)总第21课时本章第1课时整理:郑海涛【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判断两点间相对方位、移动后,出发点与终点的位置问题【课时】1课时【自主学习】(10分钟)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到5页,结合地图册,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赤道椭球体。

2.大小:赤道半径: km极半径: km平均半径: km赤道周长:约 km地球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二、地轴、两极和赤道1.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的模型,是标准的圆球。

2.地轴和两极。

(1)地轴:(假想的)地球的旋转轴。

地轴北极一端始终指向星附近。

(2)两极:地轴与地表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极,相反的另一点为极。

(3)赤道:地球表面同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全长约万千米。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一)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对比:读实用地图册P1,完成下表)东半球 西半球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1.区分0°经线和180°经线的两侧经度分布2.半球的划分(读实用地图册P2填写右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E 和 W ,从 向 到 是 半球; 从 向 到 是 半球。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以 是 半球; 以 是 半球。

4.低中高纬划分: 低纬 中纬 纬度温度带划分: 热带 温带 寒带 四、经纬网1、概念: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称为经纬网。

2、基本类型:(1)赤道投影的经纬网(侧视图)(2) 极点投影的经纬网(俯视图)(3)圆柱投影的经纬网【合作探究】(20分钟)经纬网的基本常识及其应用(一) 1、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训练1:①、读下图1-2填写表格: ° 0 2020404060708015° 25° 5°0°60°130140D甲乙②完成以下四幅图的训练要求。

区域地理第一课讲解教案

区域地理第一课讲解教案

区域地理第一课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区域地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掌握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

3. 能够分析和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区域地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

3. 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差异,激发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兴趣。

2. 概念解释。

介绍区域地理的概念,即研究地球表面上不同地理区域的空间分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域发展规律的学科。

并结合具体案例,解释区域地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貌、气候、植被、水系、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学科特点。

介绍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包括综合性、系统性、地域性和实证性四个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区域地理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特点。

4. 区域特点分析。

以中国为例,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状况。

5. 案例分析。

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

可以选择一个国家、一个省份或一个城市作为案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发展状况和问题挑战,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区域地理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理区域的联系和互动,以及如何促进不同地理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课堂练习。

1. 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包括该地理区域的地貌、气候、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调查本地区的居民对地理环境和发展状况的认知和评价,分析调查结果并撰写报告。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 世界地理概况[目标定位]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3.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人文地理状况。

4.掌握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陆地和海洋1.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①____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②______半球。

2.七大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全部在北半球的是③ 洲全部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赤道穿过南美洲、④ 、亚洲和大洋洲四个大洲3.四大洋:按面积大小顺序依次是太平洋、⑤________、印度洋和北冰洋。

二、世界的地形1.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平原、⑥________、丘陵、盆地五种类型。

2.海底地形:包括⑦________、大陆坡、岛弧、⑧________、洋盆、洋中脊、海岭等主要类型。

三、世界气温与降水 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a .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⑨_________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b .年变化⎩⎪⎨⎪⎧最热月:北半球陆地为⑩ 月,海洋为8月最冷月:北半球陆地为1月,海洋为⑪ 月(2)气温的分布a .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⑫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⑬b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⑭________、洋流等。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a .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常年湿润区。

b .降水季节差异很大:如⑮________区、冬季多雨区。

(2)降水的分布a .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⑯ 地区降水少中纬度⑰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⑱b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亚洲⑲______和南部,欧洲以及⑳____________。

2.世界人种(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北亚、北亚和东南亚、南亚部分和美洲。

(2)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21____洲、美洲、非洲北部、○22____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3)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23______。

3.世界的发展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24__________和○25__________。

【问题思考】1.想一想:赤道穿过哪些大陆和大洲?2.说一说:影响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3.议一议:同为北纬30°穿过的地区,为何东亚人口稠密而北非人口稀疏?探究点一重要海峡的地理位置、地理意义(2011·泰安模拟)读图,回答(1)~(3)题。

(1)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1.从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形状特点可判断:①为________海峡,两侧同属于____洲,联系大西洋的北海和比斯开湾;②为________海峡,两侧同属于________洲,但联系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两大洋;③为________海峡,两侧同属于______洲,联系________和________;④为____海峡,两侧分别属于_____洲和_____洲,两侧为______和__________同属于印度洋。

位于中纬度的是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位于低纬度的是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2.写出下列重要的海峡或运河的名称。

探究点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读“亚欧大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图中①、③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3)描述图中①、②、③三地之间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4)结合下列所给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箭头表示③地冬季的风向B.乙图中④⑤两地分别与①②两地气候类型相同C.丙图表示的是①地气温和降水的资料D.丁图是②地夏季常见的天气系统【反思归纳】1.①位于欧洲西部,为____________气候,形成________________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于海洋上盛行西风的影响,气温和降水变化____,全年____________。

③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________气候显著,为____________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低纬度海洋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内部干冷气流影响,寒冷干燥。

2.①地常年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均匀。

②地深居内陆,全年受海洋气流影响小,降水稀少。

③地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大,降水较多。

所以降水自沿海的①、③地向内陆的②地递减。

3.甲图中的箭头为______风,而③地冬季为________风。

乙图中④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所以气候类型分别对应相同。

丙图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资料图。

丁图是高气压(反气旋),而②地夏季往往形成热低压(气旋)。

一、选择题1.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2011·广州模拟)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题。

2.某两大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洋流的名称是(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C.本格拉寒流 D.秘鲁寒流4.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C.6~8月 D.9~11月5.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2011·天津重点中学联考)图甲是某著名湖泊,图乙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6~8题。

6.图乙所给的信息说明( )A.4、7两月的水位差比1、4两月的水位差大B.4、7两月的水域面积差比1、4两月的水域面积差大C.4、7两月的水量差比1、4两月的水量差大D.4、7两月的盐度差比1、4两月的盐度差大7.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湖泊夏季水量增加C.①以内湖底泥沙淤积D.①、②之间湖底泥沙淤积8.与③河段河流水文特征不符合的是( )A.淡水水质 B.夏季断流C.冬季凌汛 D.夏季洪涝(原创题)下面是“世界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C.丙与丁 D.甲与丁10.B地某跨国公司欲在海外建分公司,关于C、D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C具优势,劳动力、土地都便宜B.C具优势,当地资源丰富C.D具优势,劳动力、土地都便宜D.D具优势,该地气候适宜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界。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30°W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是什么?(3)B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12.(2010·上海地理)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

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后反思】答案课前准备区①北②南③欧④非洲⑤大西洋⑥高原⑦大陆架⑧海沟⑨正午过后(约14时) ⑩7⑪2 ⑫递减⑬降低⑭地势⑮夏季多雨⑯两极⑰沿海⑱少⑲东部⑳北美洲东部○21欧○22亚○23南部○24发达国家○25发展中国家问题思考1.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2.(1)大气环流:季风控制区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副高控制区降水少;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影响区降水多。

(2)天气系统:锋面控制区降水多(江淮梅雨,贵阳冬雨);气旋经过区降水多(西欧冬季),台风(热带气旋)经过区(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反气旋控制区降水少(我国江淮伏旱)。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地理位置:沿海多,内陆少。

(5)洋流:暖流影响区降水多。

3.东亚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而北非受副高或信风的影响,形成了沙漠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