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方案】重庆市铜梁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0)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T143-2018

2018-07-15 发布
2018-10-1 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0/ T 143........................................................................................................................................................... I 引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符号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5.17•【字号】渝府办发〔2018〕65号•【施行日期】2018.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6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5月17日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8年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据市气象局降雨趋势预测,201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5月、9―12月,全市大部地区偏多1―2成;6―8月,东北部偏多1―2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少1―2成。
预计汛期有7―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综合我市地质灾害形成环境、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2018年重大工程建设情况,结合全年降雨预测情况分析,预计2018年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常年略偏高,较2017年略偏低。
其中,从区域看,我市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略高于常年,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
从时间看,4―5月,东北部和东南部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常年略微偏高,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6―8月,东北部发生地质灾害数量较常年偏多,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9―12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常年接近。
2018年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等主要暴雨时段地质灾害群发可能性较大,同时要注意防范10月上旬连阴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建设活动中边坡切坡、隧道等地下硐室开挖因不规范作业诱发边坡失稳、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耀州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耀州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4.27•【字号】铜耀政办发〔2018〕30号•【施行日期】2018.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耀州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铜耀政办发〔2018〕3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铜川市耀州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4月27日铜川市耀州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认真做好2018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巩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成果,着力提升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陕政发[2014]71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和年度降水趋势,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防治原则和工作目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专结合、群测群防,谁引发、谁治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五项原则,紧密结合耀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灾能力和防治水平,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区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情况。
2015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376起(灾情63起、险情313起),死亡3人,为历年最低。
全市共成功预报和处置灾险情371起,紧急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3703人,避免人员伤亡3615人。
(二)地质灾害主要特点。
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因灾造成的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6%,其次是危岩崩塌,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16%。
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1%。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开县、万州、武隆、巫山、涪陵、合川等区县,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8.6%。
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其次是人类工程活动,其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366起,占地灾总数的97.3%。
二、2016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我市2016年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重。
与常年同期相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偏多2―5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汛期有10―1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经综合分析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我市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叠加全年降雨预测情况,预计我市2016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重。
分区域预测,渝东北和渝东南部分地区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高于常年,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分时段预测,5月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与常年相当,6―9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数量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多,9―12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常年同期相当;分灾害规模类型预测,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以中小型滑坡、崩塌为主,局部强降雨也可能诱发大型地质灾害,隧道施工、采矿挖掘、边坡切脚、堆土加载等工程建设活动可能诱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大中型地质灾害和地下水疏干等地质环境问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3•【字号】渝办发[2011]153号•【施行日期】2011.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11〕15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特制订本方案。
一、2010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灾情情况。
201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450起(滑坡360起、崩塌70起、泥石流7起、地面塌陷13起),其中25起造成27人死亡、10人失踪、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700万元。
2010年地质灾害主要特点:一是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2009年降低了约50%。
二是与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关系密切,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的5―7月,共计429起,约占全年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5%,其中黔江区、江津区、潼南县、彭水县及城口县等5个强降雨集中的区县(自治县)共发生地质灾害325起,占全市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2%。
三是城市、交通、矿山等工程建设区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继续下降。
四是因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较2009年大幅下降,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较2009年减少约75%。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我市按照“早部署、明责任、抓督办、重落实”的思路,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金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4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4篇(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是指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灾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轻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一般步骤和内容:1. 了解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地质调查和监测数据等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规模。
2.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规模,结合地质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制定防治目标和策略: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策略,包括减灾、防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4. 制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案: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和预警方案,确保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等,提高其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并加强维护和管理工作。
6.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7. 建立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和速度,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 落实责任和监督机制: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9. 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并通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灾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同时要注重科学决策和灵活应对,确保有效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4篇(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分为六个阶段:1. 阶段一:确定工作目标和范围- 定义地质灾害的种类和范围,确定防治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 了解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制定工作目标和防治策略。
(0)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T143-2018

2018-07-15 发布
2018-10-1 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0/ T 143—2018
目
次
前 言 ............................................................................................................................................................. I 引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符号 .................................................................
【优质文档】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课件 1 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18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X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201X年,全县因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2起。
其中,滑坡2起,直接经济损失101万元。
在全县共同努力下,未出现因地质灾害而发生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二、2018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一)降水趋势预测。
2018年,全县总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气候值1569.1mm),为1500~1630mm,预计2018年汛期为4~6月,期间有降水集中期,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小流域洪涝、山洪发生几率较高。
汛期结束期预计在6月下旬中期。
(二)地质灾害发灾趋势预测。
根据各乡(镇)地质灾害排查统计,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75处(详见附件1)。
其中,滑坡942处、崩塌29处、泥石流4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详见附件2),威胁群众7243人,潜在经济损失8086.2万元。
降雨是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大雨、暴雨、较长时间持续降雨时,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人为工程活动是另一个主要诱发因素,采石场易诱发崩塌、公路边坡开挖易诱发公路边坡滑坡、居民临近坡脚建房开挖坡脚易诱发滑坡等。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为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重点保护对象和重点防范期(一)重点防范区域1. 可能发生边坡失稳及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2. 地质复杂、人口密集、工程活动强烈的区域;3. 地形复杂、危险斜坡多的区域;4. 可能产生小规模崩塌或因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
(二)重点保护对象1.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 危险斜坡的楼房;3. 人口密集的城镇和学校;4. 交通干线和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方案】重庆市铜梁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方案
2015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2015年度汛前地质灾害排查结果,特制定《重庆市铜梁区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及2015年汛前排查情况
(一)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2014年,全区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处,涉险人数451户1612人(其中滑坡40处,涉险人数169户468人;危岩44处,涉险人数207户913人;不稳定斜坡13处,涉险人数40户150人;地面塌陷3处,涉险人数35户81人)。
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地质灾害治理等措施,全区共有2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符合《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销号技术要求(试行)》中的销号条件,进入销号程序,剩余7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需继续实施防治。
(二)2015年度汛前排查情况
通过拉网式排查,经专业地质队伍实地复核,截止2015年3月底,全区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80处(遗留地质灾害隐患点79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涉险人数410户1310人,其中:滑坡35处,涉险人数164户496人;危岩32处,涉险人
数99户298人;不稳定斜坡10处,涉险人数33户114人;地面塌陷3处,涉险人数114户402人。
二、2015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一)成灾及诱发因素分析
在总结以往地质灾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是由斜坡上的松散土体在降雨的作用下受自重影响产生滑动引发的;崩塌多分布于坡顶、陡崖地带,是坡顶、陡崖受外倾结构面的影响及水的作用和差异风化作用产生滑塌引发的;地面塌陷则是小型岩溶塌陷或对隧洞等进行地下开挖所引发的。
(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预测今年我区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仍将以降水为主,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
汛期(5至9月)仍将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须重点防范因降雨引发的滑坡、崩塌和坡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以崩塌为主,其次为滑坡、地面塌陷。
各类对地质环境破坏强烈的工程建设项目应注意整个项目施工期或矿山开采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
根据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分布特点和2014年度地质灾害发生分布规律,结合2015年汛前地质灾害排查结果与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预计今年我区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需要重点防范的区域如下:
重点镇街:蒲吕街道、旧县街道、安居镇、白羊镇、庆隆镇和太平镇,上述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
重要交通干线:319国道虎峰段和铜永公路沿线的高、陡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