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学习题集》-公选课
恢复生态学题目

一、選擇題1、下麵哪一個選項是2007年召開の第18屆國際恢復生態學大會主題( c)A 邊緣の生態恢復B 生態恢復の全球性挑戰C 變化世界中の生態恢復D 瞭解和恢復生態系統2、哪個是國際生態學學會提出の定義( a )A 維持生態系統健康及更新の過程B 強調恢復到干擾前の理想狀態C 研究生態系統退化の過程及原因D 生態學恢復の過程與機理、生態恢復與重建の技術與方法の科學3、國內外學者對恢復生態學及生態恢復定義不包括那個觀點( d)A 強調恢復到干擾前の理想狀態B 強調其應用生態學過程C 生態整合性恢復D 生態學恢復設計三、填空題1、恢復生態學屬於___應用生態學_____の一個分支。
2、1985年,___國際恢復生態學會__成立,標誌著恢復生態學學科已經形成。
1996年,第一屆世界恢復生態學大會在____瑞士____召開。
3、恢復生態學學科是以社會現實の______退化生態系統__為研究對象,並以_解決實際の生態環境_______為主要目の。
4、生態恢復の過程和機理研究,必須從不同の_空間組織層次_______上來進行,從宏觀の____景觀水準___到微觀の___分子_____,生態恢復の技術也從宏觀の__3s、遙感、全球定位系統_到微觀の_生物技術_____。
5、如何進行綜合整治、防止土壤退化、恢復和重建退化資源、保證資源の可持續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是__提高區域生產力______、___改善生態環境_____、____使資源得以持續利用____、經濟得以持續發展________の關鍵。
6、恢復生態學學科の主要應用特徵是__社會實踐______。
7、生態恢復實踐必須遵循_生態學規則_______,必須應用___恢復生態學理論_____來指導生態恢復實踐,而__恢復生態學理論の創新______將是成功進行生態恢復の基礎。
8、2000年召開の第12屆國際恢復生態學大會,主題是__以創新理論深入推進恢復生態學の自然和社會實踐______。
恢复生态学复习题

恢复⽣态学复习题恢复⽣态学第⼀章绪论1.⽣态恢复国际恢复⽣态学会(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先后提出三个定义⽣态恢复就是修复被⼈类损害的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态恢复就是维持⽣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态恢复就是帮助研究⽣态整合性的恢复与管理过程的科学,⽣态整合性包括⽣物多样性、⽣态过程与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泛的范围(1995)。
2.1985年,国际恢复⽣态学会成⽴。
3.近⼏届恢复⽣态学⼤会所关注的热点与趋势:强调⽣态恢复的实践性恢复⽣态学应以解决社会实践为⽬的,应该通过理论创新推进⽣态恢复的实践.强调以跨越边界的⽣态恢复。
跨越⾏政边界,就是跨学科的综合交叉性领域强调以⽣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上表达。
认为⽣态恢复具有⼯程设计的属性,强调景观设计。
强调全球变化中的⽣态恢复第⼆章恢⽣态学的理论基础与原理1.群落的性质(争论):1)有机体观点(organism viewpoint) :强调组成群落的各个种就是⾼度结合的、相互依存的,⼀个群落从其先锋阶段(pioneer stage)到稳定的顶极阶段(climax stage)与有机体⼀样有其出⽣、⽣长、成熟、繁殖与死亡。
在其特征⽅⾯群落这个⽣活史与植物个体⽣活史⼀样。
(建⽴了群落单元顶极理论monoclimax theory)(接⼒植物区系演替机制)(群落就是间断性的)2)个体性观点(individualistic viewpoint):成群落的种群具有“独⽴”性,即各个种都就是单独地对外界因素起反应,并作为独⽴的⼀员进⼊群落,它们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往往互相交织,⽽以不同的⽐例出现在不同的群落中。
梯度分析理论认为:种就是按照环境梯度分布的,每⼀个种都有各⾃的分布范围,没有两个种的分布范围就是完全⼀样的,由于⽣态因素的多样性与种群分布的⾮均匀性,种并不组成明显的集群,因此,群落不可能就是整齐的、均匀的、⽽就是连续存在的。
《恢复生态学习题集》-公选课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选项是2007年召开的第18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C)A边缘的生态恢复B生态恢复的全球性挑战C变化世界中的生态恢复2、哪个是国际生态学学会提出的定义()A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B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C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原因D生态学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3、国内外学者对恢复生态学及生态恢复定义不包括那个观点()A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B强调其应用生态学过程C生态整合性恢复D生态学恢复设计二、判断题1、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学退化的结果与原因、退化生态学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2、中国恢复生态学学会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三、填空题1、恢复生态学属于________的一个分支。
2、1985年,________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1996年,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在________召开。
3、恢复生态学学科是以社会现实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并以________为主要目的。
4、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必须从不同的________上来进行,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生态恢复的技术也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
5、如何进行综合整治、防止土壤退化、恢复和重建退化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键。
6、恢复生态学学科的主要应用特征是________。
7、生态恢复实践必须遵循________,必须应用________来指导生态恢复实践,而________将是成功进行生态恢复的基础。
8、200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1、恢复生态学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A 裸地B 荒漠化地C 盐碱地D 垃圾堆放场2、俗称的工业三废不包括()A 废油B 废水 C 废气 D 废渣二、判断题1、破坏是干扰的极端类型。
《恢复生态学习题集》-公选课分析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选项是2007年召开的第18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 C )A边缘的生态恢复B生态恢复的全球性挑战C变化世界中的生态恢复2、哪个是国际生态学学会提出的定义()A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B 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C 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原因D 生态学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3、国内外学者对恢复生态学及生态恢复定义不包括那个观点()A 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B 强调其应用生态学过程C 生态整合性恢复D 生态学恢复设计二、判断题1、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学退化的结果与原因、退化生态学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2、中国恢复生态学学会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三、填空题1、恢复生态学属于________的一个分支。
2、1985年,________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1996年,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在________召开。
3、恢复生态学学科是以社会现实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并以________为主要目的。
4、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必须从不同的________上来进行,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生态恢复的技术也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
5、如何进行综合整治、防止土壤退化、恢复和重建退化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键。
6、恢复生态学学科的主要应用特征是________。
7、生态恢复实践必须遵循________,必须应用________来指导生态恢复实践,而________将是成功进行生态恢复的基础。
8、200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恢复生态学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A 裸地B 荒漠化地C 盐碱地D 垃圾堆放场2、俗称的工业三废不包括() A 废油 B 废水 C 废气 D 废渣二、判断题1、破坏是干扰的极端类型。
恢复生态学名词解释及恢复生态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恢复生态学: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强调生态恢复的应用生态学过程、强调退化生态系统的整合性恢复。
重建: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利用方式改良:改良立地的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改进:对原有的受损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修补:修复部分受损结构更新:生态系统的发育及更新再植: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及功能,或恢复当地先前土地利用方式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各种外营力的作用,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石质化退化:在干扰作用下,原本土壤连续覆盖的土地,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严重流失造成大片基岩裸露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土壤贫瘠化:土壤肥力减退的退化方式干扰因子:任何一种自然环境因子,只要对生命系统的作用强度超过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强度,就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态以及相应的环境发生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干扰,这种环境因子便被称为干扰因子第三章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种因子的量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演替:一个先锋植物群落在裸地形成后,一个植物群落接着一个植物群落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直到顶级群落的过程进展演替:群落的演替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阶段,达到中生性顶级群落。
沿着顺序阶段向着顶级群落的演替逆向演替:由顶级群落向着先锋群落退化演变的演替原生演替:指群落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次生演替: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脆弱性:含有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威胁、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域被认为是脆弱的生态系统管理:应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通过有效地生态系统管理,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使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具最高收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第四章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总称第五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草地退化:指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失调,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下降,稳定性减弱。
《恢复生态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文):恢复生态学课程名称(英文):Restoration Ecology学分数/学时数:3/3开课单位/开课学期:生科院/第五学期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面向专业:生态学课程负责人:彭少麟教授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门课程是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一定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熟悉当前恢复生态学的知识、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与手段,为进行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为社会实践上的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提供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结构主要参照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的学科基础读物,结合长期的生态恢复研究实践补充完善,包括恢复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恢复实践。
主要内容:一、恢复生态学理论1 恢复生态学导论2 恢复生态学定义3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和机理4 生态系统恢复的属性5 生态系统恢复的时间过程6 生态恢复的方向与目标生态系统7 生态恢复中的本地种与外来种8 生态恢复的监测与评价9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恢复实践的关系10 生态恢复规划11 生态恢复与其它生态环境实践的关系12 生态恢复的整合研究二、生态恢复实践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2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3 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4 退化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5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6 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7 废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8 城市垃圾生态系统的恢复课程内容简介(英文):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the basis of theory for liv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After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practical, the students know well the knowledge,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research means in restoration ecology for their rest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The course divides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theory of restoration ecology. The other i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actical. The content is as follow: 1 The Theory of Restoration Ecology1.1 introduction to restoration ecology1.2 defini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1.3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ecosystem degradation1.4 attributes of ecosystem restoration1.5 time process and scale1.6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ference ecosystem1.7 native and exotic species in restoration1.8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1.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al1.10 restoration planning1.11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tora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1.12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o larger program二、The practical of Restoration Ecology2.1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2.2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meadow2.3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farm ecosystem2.4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island ecosystem2.5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wet ecosystem2.6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of aquatic ecosystem7 restoration of abandon mine ecosystem8 restoration of crematory。
恢复生态学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恢复生态学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生态退化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答案:全球性问题2.景观是指答案:生态系统的组合3.恢复生态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哪个分支学科?答案:管理生态学4.下列哪个不属于生态廊道?答案:索道5.旧金山海湾生态恢复的评价指标是答案:生态指数6.下列哪一项不是按尺度划分的生态退化类型?答案:裸地型退化7.群落中的关键种可以分为几类?答案:78.对外来种的风险评估有4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惟有____是可行的答案:在引进时对每种生物进行试验检查9.干旱区植被恢复中,应特别注意:答案:要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演替顶级学说:答案:中性理论11.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中,激活生态系统的非生物作用过程,为生物群落恢复提供适宜的条件,属于答案:环境恢复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答案:功能多样性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种群分布格局答案:簇状分布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答案:人为设计理论15.恢复生态学是一门答案:应用学科分支学科交叉学科16.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答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人文、社会价值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恢复力生态系统的健康17.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案:空间特征遗传特征数量特征18.复合种群有哪些特征?答案:半隔离状态迁出迁入19.下列哪些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答案:文化传承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维持20.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有哪些?答案:多样性最小风险可行性优先性21.加拿大安大略沼泽湿地恢复中适应性管理的基本步骤包括答案:调整下一步策略开展恢复行动监测实施效果22.阿尔卑斯山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人为因素是什么?答案:旅游业发展土地利用变化23.湄公河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包括:答案:农业面源污染输沙模式变化过度捕捞水力工程建设24.太行山绿化林业生态工程关键技术包括:答案:树种配置技术绿化造林技术覆盖造林技术25.滇池污染治理的“六大生态工程”包括:答案: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26.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答案: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成群落环境27.可持续生态系统遵循的基本规律包括答案: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相互依存与制约规律协同进化规律28.污染效应的化学机制包括:答案:水解氧化29.生态学是研究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科学答案:错误30.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答案:正确31.外来植物不适于用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答案:错误32.群落是仅指同一物种的个体集群答案:错误33.群落有自己的内部环境答案:正确34.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答案:正确35.北美大平原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答案:错误36.合理放牧有助于干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答案:正确37.纳马夸兰地区恢复强调外来植物的使用答案:错误38.“轮封轮牧,半饲半放,补粮增效”是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的对策之一答案:正确39.群落恢复过程中,功能恢复会先于结构恢复答案:错误40.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答案:错误41.只有原始状态才能作为生态恢复设计的目标答案:错误42.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答案:正确43.中国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来自水污染。
恢复生态学教案选修课

恢复生态学教案选修课贵州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恢复生态学授课教师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曹国璠课堂理论教学所在单位授课时间农学院2023年3月7日第3-4节2023年3月8日第5-6节各专业本科生第一章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发展历程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第一章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第一节: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第二节:国际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国内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恢复生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国内外发展历程,明确恢复生态学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为恢复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难点为恢复生态学的内涵及目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课后小结: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程课程名称:恢复生态学授课教师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曹国璠课堂理论教学所在单位授课时间农学院2023年3月7日第3-4节2023年3月8日第5-6节4学时各专业本科生第二章: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体系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第二章: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第一节:生态学基本理论第二节: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第三节:恢复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恢复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明确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自身的理论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为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难点为自我设计理论的核心。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课后小结:恢复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课程名称:恢复生态学授课教师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曹国璠课堂理论教学所在单位授课时间农学院2023年3月7日第3-4节2023年3月8日第5-6节4学时各专业本科生第三章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第三章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第一节:健康生态系统和退化生态系统第二节: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第三节: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第四节:中国脆弱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特征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退化生态系统和健康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和过程,了解我国脆弱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选项是2007年召开的第18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C)A边缘的生态恢复B生态恢复的全球性挑战C变化世界中的生态恢复2、哪个是国际生态学学会提出的定义()A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B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C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原因D生态学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3、国内外学者对恢复生态学及生态恢复定义不包括那个观点()A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B强调其应用生态学过程C生态整合性恢复D生态学恢复设计二、判断题1、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学退化的结果与原因、退化生态学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2、中国恢复生态学学会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三、填空题1、恢复生态学属于________的一个分支。
2、1985年,________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1996年,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在________召开。
3、恢复生态学学科是以社会现实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并以________为主要目的。
4、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必须从不同的________上来进行,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生态恢复的技术也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
5、如何进行综合整治、防止土壤退化、恢复和重建退化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键。
6、恢复生态学学科的主要应用特征是________。
7、生态恢复实践必须遵循________,必须应用________来指导生态恢复实践,而________将是成功进行生态恢复的基础。
8、200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1、恢复生态学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A 裸地B 荒漠化地C 盐碱地D 垃圾堆放场2、俗称的工业三废不包括()A 废油B 废水 C 废气 D 废渣二、判断题1、破坏是干扰的极端类型。
()2、退化生态系统,甚至是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或裸地,即使方法正确,其生物多样性也不能逐渐恢复。
()3、干扰强度和干扰频度是决定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根本原因。
()4、生态系统的退化总是使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
()三、填空题1、退化生态系统可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表现出其退化特征。
2、裸地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________主要是自然干扰形成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形成的裸地;而________则多是人为干扰造成的,如________、________等。
3、陆生自然生态系统在破坏和干扰下,主要形成6种退化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我国石漠化的自然地理分布主要有三个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引起土壤贫瘠化的因素不少,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工业“三废”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干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8、自然干扰因子主要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规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________和________是决定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根本原因。
11、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1、退化生态系统2、土壤侵蚀3、石漠化4、干扰因子5、人类干扰6、人类破坏7、无效干扰8、有效干扰9、垃圾堆放场10、矿山废弃地11、正干扰12、负干扰13、维持性干扰第三章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变量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变量()A 物质B 能量 C 物种 D 时间2、影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主导因子是什么()A光照B温度C降水量D 土壤3、演替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动态过程,演替顶级学说是早期最重要的演替理论,它不包括以下哪种假说()A单元顶级学说 B等级演替理论 C多元顶级群落理论 D顶级配置假说4考虑生态恢复应了解当地种群结构,某种群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部分布为()A 随机分布B 均匀分布C 集群分布 D 成丛分布5、Connell等讨论了演替的三个机制,不包括哪一个机制()A 忍耐机制B 平衡机制C 促进机制D 抑制机制二、判断题1、Odum认为,演替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它是沿着合乎道理的方向进行的,因此是可预测的。
()2、生态恢复过程最重要的理念就是通过自然恢复,促使退化生态系统进入自然的演替过程。
()3、群落的演替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的阶段,达到中生顶级群落的过程。
()4、演替是群落自然恢复的阶段,所以是不可控制的,演替的最终走向具有自我平衡性质的稳态。
()5、Clements的单元顶级学说是影响最广的演替理论,这个学说设想一个地区的全部演替都会聚为一个单一、稳定、成熟的植物群落,这种顶级群落的特征值取决于气候。
()6、Connell等提出的中度干扰理论认为,当干扰的速率足以产生一个供移植的断层且超过新种的移植速度时,生物多样性达到最大。
()7、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生态系统生态位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8、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环境因子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环境变化了,尤其是群落内小气候的变化能反映系统的脆弱程度。
()9、第一生产力是决定整个生态系统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生态指标。
()三、填空题1、生态系统的基本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原生演替过程的物质变化规律常用来作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________与________的参照系。
3、根据原生质地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4、热力学三大定律也适用于________。
5、________是群落和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必要条件。
6、群落从发生向顶级阶段的演替具有一定的规律,即总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演替,这一系列的演替过程就是一个演替系列。
7、演替都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阶段,最后达到和该地区气候条件最协调、最平衡状态的植被,即演替的顶级群落。
8、适应对策演替理论是Grime提出的,他通过对植物适应对策的详细研究,将植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基本对策种。
9、物种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产生脆弱性的两个基本过程。
10、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越________,系统的脆弱性就越________。
11、生态系统综合变化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1、主导生态因子 2、耐性定律 3、最小量定律 4、生态位 5、生态位原理 6、演替 7、原生演替8、生态系统管理9、顺行演替10、复生11、单元顶级学说 12、C对策种 13、S对策种 14、优势顶级群落15、多元顶级学说 16、模糊演替网络 17、抑制作用理论 18、复原性 19、抗性第四章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一、选择题1、生态恢复的目标不包括()A 提高生态效益B 恢复植被和土壤C 提高动物活性D 构建合理景观2、Daily通过计算退化生态系统潜在的直接利用价值后认为,湿热地区耕作转换后,其土壤恢复需要多少年()A 4-8年 B 5-40年C 5-100年D 50-10年3哪一个不是判断生态恢复的标准:A 入侵性B可持续性C生产力D营养保持力二、判断题1、研究植物所吸收的光和有效辐射(APAR)是研究植被净第一生产力的基础。
()2、Cairns描述了6种不同类型生态恢复的定义,并认为这些类型划分将对建立充满活力的恢复生态。
()3、面向目标的定义是构成生态恢复的原因。
()4、生态恢复的程序第一步是进行生态系统状况调查。
三、填空题1、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应该涉及生态、社会、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生态恢复的策略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利用多时相要高数据,可以对植被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Jackson对面向过程的生态恢复作了较为详细的定义,定义包含4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生态恢复的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1、面向过程的生态恢复2、生态合理性3、面向目标的生态恢复4、D级恢复5、蒸散第五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富营养化湖泊的分类列哪项不属于富营养化湖泊的分类()A 可逆性B 不可逆性C 滞后性D 互补性2、评价指标标准可采用通用方法和国家标准来分级,分为五级,处于第三级的是()A 健康 B 比较健康 C 一般病态 D 疾病3、下列哪项不属于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A 物理修复B 化学修复方法C 微生物修复D 动植物修复4 、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不包括()A 内陆淡水沼泽B 红树林湿地C 北方泥炭湿地D 河岸湿地5 、农田湿地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共有的特点是()A 脆弱性B 目的性C 高效性D 过渡性二、判断题1、河流生态恢复必须提倡清洁生产,大力控制污水的排放和处理。
因此控制排污是水污染防治的一大原则。
()2、湖泊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是由于外部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引起的,它必然促进水体中初级生产者的大量繁殖。
()3、进行林分改造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经济有效的措施。
()4、土坑法是一项有效促进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土坑区土壤容重大于无坑区。
5、物理修复适用于小面积污染农田,在严重污染地区不宜采用。
()三、填空题1、项目评估的主要影响因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项目进行评估的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土坑法,可以部分解决该地进行生态恢复的主要生态限制因子,即________和________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