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一、二、三类麦田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1.01.27•【字号】鲁农技字[2011]1号•【施行日期】2011.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鲁农技字〔2011〕1号)各市农业局(农委):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抓好小麦生产,对于“十二五”期间全省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

但由于小麦播种以来,全省基本没有有效降水,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导致小麦苗情较为复杂,给春季小麦管理和正常转化带来一定难度。

为加强对全省春季麦田管理的技术指导,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组织专家在多次考察会商的基础上,制定了《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抓好春季麦田管理的紧迫感、责任感,结合《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有关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的旱情、苗情、墒情,突出抗旱保苗,分类指导,强化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培训和落实,为确保小麦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

附件: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附件:2011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今年我省小麦生产,由于秋种期间各级干部群众高度重视,政策技术落实到位,加之全省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小麦播期比较集中,播种质量较高,全省小麦出苗整齐,苗量普遍比较充足,播种、出苗质量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全省5390.3万亩小麦冬前苗情总体较好,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一类苗面积明显增加。

全省一类麦田面积占46.06%,比上年增加12.87个百分点;二类麦田面积占36.29%,比上年减少6.8个百分点;三类麦田面积占12.69%,比上年减少10.1个百分点;旺苗面积占4.96%,比上年增加4.05个百分点。

小麦种植区域划分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

小麦种植区域划分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

小麦种植区域划分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中国小麦分布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形成明显的不同种植区。

早在l936年依气候及小麦生产状况把中国小麦分为7个区域,其中6个冬麦区,l个春麦区。

l937年又根据l00多个小麦品种在8省9个地点进行3年区域适应性试验的结果,把6个冬麦区归为3个主区。

这是中国小麦区分最早研究。

80年代以来,全国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有关小麦区划的资料不断丰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为此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在原有的东北春麦、北部春麦、西北春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北部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西南冬麦以及华南冬麦l0个麦区基础上,重点对区属范围及分区走向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与调整。

依据中国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小麦栽培特点,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小麦种植区,便于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小麦生产。

1、东北春麦区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

2、北部春麦区北部春麦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

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

全区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l%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

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全国各麦区中为最低,且发展很不平衡。

西部河套灌区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地的产量水平较高,向河北省的张家口、山西省的雁北及陕西省的榆林等地区均为低产区。

3、西北春麦区西北春麦区以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青海省东部部分地区。

麦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总产量达5%左右。

单产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而居各春麦区之首。

地区间差异大,其中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及宁银引黄灌区的单产较高。

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_高兴祥

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_高兴祥

Ni/N ,Ni 为样方中第i 种 杂 草 的 密 度,N 为 样 方 中 杂 草 的 总 密 度;辛 普 森 (Simpson)指 数 D =Pi2;均 匀 度 (Pielou)指数J=H/ln S,试验数据在 Microsoft Excel上处理。
将各地区 RA≥1.0的杂草的 RA 与所分布地 区 构 成 矩 阵,采 用 DPS 软 件 对 地 区 之 间 杂 草 群 落 的 相 似 性 测 度 进 行 系 统 聚 类 分 析 并 生 成 树 状 图 ,聚 类 方 法 采 用 最 短 距 离 法 ,数 据 不 转 换 ,距 离 测 度 采 用 欧 氏 距 离 。
1.2 调 查 方 法 及 样 点 分 布 根据山东省不同 区 域 地 貌 特 点、气 候 特 性 等 方 面
的差异,按照顾耘和 顾 松 东 的 [19] 方 法 将 山 东 省 分 为 7 个区域,分别为胶东 丘 陵 区、胶 潍 河 谷 平 原 区、鲁 北 滨
海区、鲁中山区、鲁南 山 区、鲁 西 南 平 洼 区 和 鲁 西 北 平
根 据 小 麦 田 杂 草 的 优 势 度 、出 现 频 度 及 其 在 各 地 区 的 具 体 发 生 情 况 ,可 以 将 山 东 省 的 小 麦 田 杂 草 划 分 为 3 种
94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14)
Vol.23,No.5
类 型 ,即 优 势 杂 草 、区 域 性 优 势 杂 草 和 一 般 杂 草 。 优势杂草是指在山东省各地区均有分 布,优 势 度 和 发 生 频 度 均 较 高,对 小 麦 生 长 发 育 及 产 量 影 响 显 著 的 杂
山 东 省 要 发 展 与 环 境 相 容 的 小 麦 田 综 合 控 草 措 施 ,实 现 对 杂 草 的 可 持 续 治 理 ,就 必 须 掌 握 全 省 各 地 小 麦 田 杂 草分布现状和分布规律。所以本课题组对山东省17地市(分为 7 个区域)小麦田 346个调 查 地 杂 草 分 布 进 行 了

山东省积极组织安排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

山东省积极组织安排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

山东省积极组织安排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发布日期:2010年2月20日来源:节水农业技术处2009年秋种期间,山东省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加之入冬时间早、寒潮次数多、气温降幅大、低温时间长,造成小麦个体发育不足,群体偏少,苗情复杂,给春季麦田管理增加了难度。

山东省农业厅提出了春季麦田管理五项技术措施,要求各地要及早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小麦生产第一线,根据当地苗情、墒情、病虫草情及气候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狠抓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为确保山东省小麦生产再夺丰收提供技术支撑。

(一)顶凌划锄镇压,促弱苗转壮划锄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灭草等效果。

针对今年小麦苗情较差、个体偏弱的特点,各类麦田应把划锄作为早春麦田管理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早春划锄的有利时机为顶凌期,即在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

拔节前力争划锄1~2遍。

划锄要注意质量,早春第一次划锄要适当浅些,以防伤根和寒流冻害,随气温逐渐升高,划锄逐渐加深,以利根系下扎,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去除杂草。

春季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减少水分蒸发。

因此,对于吊根苗、旺长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土壤悬松的地块,一定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起控旺转壮作用。

另外,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

(二)分类指导,科学施肥浇水1.三类麦田主抓返青肥水。

三类麦田一般每亩冬前群体小于45万,多属于弱苗类型。

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

对墒情较差,群体偏小的地块,墒情差是主要矛盾,在早春小麦返青期就要进行肥水管理。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3.02.02•【字号】鲁农技字〔2023〕4号•【施行日期】2023.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鲁农技字〔2023〕4号各市农业农村局:为指导各地切实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夯实夏粮丰收基础,我厅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参照执行。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2月2日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2022年秋种期间,全省各地抓住墒情适宜有利时机,加大培训宣传指导力度,积极推广机械深耕、宽幅适期精量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全省小麦适期播种面积大,整地播种质量较高,冬前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结构合理。

据调查,一、二类苗面积占比89.5%,比去年同期提高38.5个百分点,全省平均亩茎数64.2万、单株分蘖2.8个、单株次生根4.4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7.5万、1.1个、1.9条,全省总体苗情长势显著好于去年,优于常年,丰产基础较为扎实。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去年11月下旬以来多次寒潮降温天气导致部分麦田遭遇不同程度冻害;部分麦田出现旺长,后期发生倒伏风险增大;部分麦田病虫害越冬基数较高,春季病虫害偏重发生隐患较大。

针对当前我省小麦苗情特点,春季田间管理应坚持“防春冻、防春旱、早除草、控旺长”策略,因地因苗施策,搞好分类管理,构建麦田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

一、适时镇压划锄,增温保墒控旺长春季麦田镇压是提墒、保墒、增温、抗旱、控旺的有效措施。

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

对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及旱地麦田,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增温保墒,避免早春寒潮降温冻伤麦苗;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

201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山东省农业厅鲁农技字[2013]3号文件

2013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山东省农业厅鲁农技字[2013]3号文件
5 4 9 0多 万亩 小麦 ,群 体 比较 合理 ,个 体健 壮 。据 越冬 前
般是 先压后 锄 , 以达到 上松 下实 、 提 墒保 墒增温 的作 用 。 二 、突 出分类 指导 ,搞好 各类 麦 田田 间管理
( 一 )一类 麦 田
调查 汇总 分析 ,全 省小麦 平均 亩茎 数 6 3 . 1 万 ,平均 单株 分蘖 3 . 1 4 个, 单株 叶片数 5 . 0 5 个, 三 叶 以上大蘖 1 . 8 7 个,
对 长势 过 旺麦 田在返 青 期 以后 进行 镇 压 ,可 抑制 地 上 部 生长 , 起控 旺转 壮作 用 。 另外, 镇压 要和 划锄 结合起 来 ,

耕 深 松 、足 墒播 种 、播 后 镇压 等 关键 技 术措 施 的落 实 , 全 省 小麦 适 期播 种 面积 扩 大 ,播 种质 量 提 高 ,基本 实 现 了一 播 全苗 ,出苗 整齐 一 致 ,冬 前苗 情 总 体较 好 。全 省
单株 次生根 4 . 2 2条 。分别 比上年 减少 3 . 3万 , 0 . 3个 , 0 . 3 片 ,0 . 2个 ,0 . 7条 ;比常年增 加 了 3 . 0万 ,0 . 1个 ,0 . 2
类 麦 田的群 体 一般 为每 亩 6 0~ 8 O 万 , 多属 于壮 苗。 在 管理 措施 上 , 应注 意促控 结合 , 以提 高分 蘖成 穗率 ,
定要 及 早组 织广 大 农 民在 早春 表 层 土化 冻 2厘 米 时 ( 顶
晚 茬麦 只 要墒 情 尚可 ,应尽 量 避免 早 春浇 水 , 以免 降低 地 温 ,影 响土 壤 透气 性 延 缓麦 苗 生长 发育 。 一 般 应 在 返青 期 追肥 ,使肥 效 作用 于 分蘖 高 峰前 ,以便 增加 春 季 分 蘖 ,巩 固冬 前 分蘖 ,增 加 亩穗 数 。一 般情 况下 ,春 季追 肥应 分 为两次:第一 次 , 于返青 中 期, 5 厘 米地温 5  ̄ C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大地类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大地类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大地类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三大含义名编编编名称类号号称号名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

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灌指有水源保证和汇集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常溉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111水旱轮作地。

田耕11望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天112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农田1用水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地浇113一般年景能下常灌溉的耕地。

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旱114地括没有灌溉设施,公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菜115指常年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大棚用地。

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

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含其亩圃),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达到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园12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地果指由耕地改121园为果园,但121K可调整果园作层未被破.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大地类(续上表)指用于水库、水工建筑的土地水利指人工修建总库容≥万立方米,正常蓄水库水面271设水位以下的面积施27指除农田水利用地以外的人工修建的沟用水工建筑渠(包括渠槽、渠堤、护堤林)、闸、272地坝、堤路林、水电站、扬水站等常水位用地岸线以上的水工建筑用地指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墓葬特等用地殊28 用指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包括军事设施281地军事指挥机关和营房等用地.。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鲁农技字〔2022〕3号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鲁农技字〔2022〕3号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各市农业农村局:为指导各地切实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有效促进春季小麦苗情转化升级,我厅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2022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1月26日2022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受去年秋汛影响,今年我省小麦晚播面积大,长势总体偏弱,是近年来弱苗比例最高的一年。

但入冬以来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土壤底墒足,小麦带绿越冬,多数麦苗较冬前增生一个分蘖。

春季麦田管理要以“促弱转壮、保蘖成穗、构建合理群体”为主攻方向。

重点是立足早管理,镇压划锄,促苗早发;肥水早施,促苗情转化;预防为主,抓好重大病虫草害防治。

一、适期镇压划锄,增温保墒促早发返青期麦田土壤解冻后,各类麦田及早进行镇压,破碎坷垃,沉实土壤,减少透气跑墒,促进根系生长;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

为避免机械损伤,镇压应在晴天午后进行。

早春镇压后,应精细划锄1~2次,达到上松下实的效果。

二、科学运筹肥水,促苗情转化升级返青期、起身期和拔节期是小麦春季生长的三个关键时期。

各地应因地因苗制宜、分期分类管理,突出抓好肥水运筹,促分蘖增穗、促苗情转化升级。

(一)水浇地麦田管理1.返青期肥水管理。

三类麦田重点是促弱转壮,促根增蘖,提高成穗率。

可在土壤返浆期借墒开沟追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

拔节期进行第二次追肥。

2.起身期肥水管理。

二类麦田应在起身期追肥浇水,亩施尿素14~16公斤,促进分蘖成穗,提高亩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一、二、三类麦田划分标准
如何调查小麦的基本苗及总茎蘖数?
1、小麦苗情分类
对苗情进行分类是为了根据苗情长势确定管理措施的一种方法。

不同地区因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产量水平、以及采用品种类型和生产中常用栽培措施等多方面的不同,所定指标可能不同。

一类麦:越冬和返青期亩茎数在60—80万,其中三叶大蘖在40万以上;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5-7条,起身、拔节期亩茎数80-120万个,单株分蘖4-6个。

二类麦:越冬和返青期亩茎数在45-60万之间,其中三叶大蘖在20-40万之间;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3-6条,起身、拔节期亩茎数60-80万个,单株分蘖3-4个。

三类麦:越冬和返青期亩茎数在45万以下,单株分蘖1-2个,次生根2条以下,起身、拔节期亩茎数50万以下,单株分蘖3个以下。

2、小麦基本苗和总茎数的调查方法
小麦基本苗和总茎数是调查单位面积内的基本苗数和总茎数,在生产中一般以亩为单位调查。

调查方法也有多种,下面列出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取样:对一块小麦田,一般可以采用梅花型取样(麦田中间取一
个点,四角各取一个点),或采用S取样(在麦田划S型线路,在这个线路上取若干个点)两种方法。

样点调查:可以采用一米双行的方法。

即:选相临两行小麦,量一米的长度,数出这个范围内的所有基本苗或总茎数(以个为单位),然后除以行距(以寸为单位),就可以得出亩基本苗或亩总茎数(以万/亩为单位)。

合计:把各个样点的调查数平均,就是这块地的亩基本苗或亩总茎数。

3、基本苗计算方法
在小麦生产中,行距一般习惯用寸表示,如是五寸等行距、六寸等行距、3*7寸大小行等。

所以公式用丈、寸等计算比较方便。

1亩等于60平方丈,等于600000平方寸;一米等于30寸公式来源:一米双行调查数(个)乘以,(600000平方寸/亩除以(30寸*行距(寸)*2),再除以10000个/万个。

这个公式简化后就是:一米双行调查数(以个为单位)/行距(以寸为单位)直接得出的数就是亩基本苗,单位是(万/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