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新旧世界的对比
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史

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史① 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1)最早栽培葡萄酒的地区是小亚细亚的里海和黑海之间,伊朗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种植葡萄的国家,因为在伊朗出土的距今7000年前的陶罐中,所装物质经分析就是葡萄。
(2)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是埃及,在埃及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古墓壁画上,就绘有酿造葡萄酒的图案。
(3)欧洲最早种植与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是希腊,公元3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就极为兴盛。
(4)公元前6世纪,希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地区逐渐传播。
(5)15—16世纪,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美洲、亚洲。
② 葡萄酒的发展1)欧洲葡萄酒的发展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
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
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在美锡人(Mycenae’s)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后来,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
《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
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所以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也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
然而这两大产区,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世界所需。
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
葡萄酒基础知识

5. 白葡萄酒是在不锈钢的酒罐或橡木酒桶里发酵的。为了 保持新鲜的口感,应尽快装瓶,底部酒要过滤
红葡萄酒
1.破皮去梗:红酒的颜色和紧涩口味主要来自葡萄皮中的红色素和单宁 等,所以必须先破皮让葡萄汁液能和皮接触释出这类物质。 2.浸皮与发酵:完成破皮去梗后葡萄汁和皮会一起放入酒槽中,一边发 酵一边浸皮。较高的温度可以加深酒的颜色,但过会杀死酵母并丧失 葡萄酒的新鲜果香,所以温度的控制必须适度(30℃)。发酵产生的 CO2会将葡萄皮推到酿酒槽顶端,无法达到浸皮的效果,可用邦浦淋 洒,机械搅扮或用脚踩碎葡萄皮块和葡萄酒充分混和。浸皮的时间越 长,释入酒中的酚类物质、香味物质、矿物质等越浓。发酵完后,酒 槽中液体的部份导引到其它酒槽。固体的部份则还须经过榨汁的程序 。 3.榨汁:葡萄皮榨汁后所得的液体浓稠,单宁含量高,酒精低。部份将 加到葡萄酒中。 4A. 橡木桶培养:所有高品质的红酒都经橡木桶的培养,有补充红酒的 香味,提供适度的氧气使酒圆润和谐等功用。培养时间依据酒质而定 ,较涩的酒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两年。 4B.酒槽培养:适合年轻就饮用的红葡萄酒通常只在酒槽中培养,培养 过程主 要为了提高稳定性、使酒成熟,口味更和谐。 澄清装瓶:红酒是否清澈跟品质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了美观,或使酒更 稳定,还是会进行澄清及过滤的程序。
五、佳酿得成
葡萄酒的成分
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汁,经过发 酵酿制而成,它的基本成分有单宁、 酒精、糖份和酒酸等。 单宁:TANNING单宁含量决定葡萄 酒是否经久耐藏。单宁高的耐久存, 单宁低的要尽快喝掉。 酒精:通常葡萄酒的酒精度介于716.2度之间,因为酒精度一旦超过 了16.2度,酵母就停止活动了。酒 精度最高的葡萄酒产生于法国的罗 纳河谷地区。
法定产区葡萄酒,级别简称 AOC, 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 ——AOC在法文意思为“原产地控 制命名”。 ——原产地地区的葡萄品种、 种植数量、酿造过程、酒精含量等 都要得到专家认证。 ——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 酿制,绝对不可和别地葡萄汁勾兑。 ——AOC产量大约占法国葡萄 酒总产量的35%。
比较新世界与旧世界葡萄酒的同异

比较新世界与旧世界葡萄酒的同异葡萄酒,一如它即温文尔雅又可渐入佳境的特性,一如它内含厚重又蕴涵着天地人和之道,玩味十足。
与葡萄酒交个朋友吧,空闲之余,无不适合。
用其抚摸情绪,渐进微醺之时,一切繁花看似半开为最美,让灵魂都能够小憩片刻。
用其会友,其玩味及文化品位,也定能连气氛都有一种格调的高贵。
酷爱葡萄酒的红酒客们不可否定一杯完美葡萄酒的诞生,需要最适宜的地理位置:北纬30~52度,南纬15~42度之间;最适宜的气候和阳光:阳光照射太少会酸,太多那么过甜;最适宜的土壤:沙砾般贫瘠的土地;最适宜的湿度:看得见河流的地址才能酿出好酒。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气质、追求和妄图。
有人把有着悠长历史,口味复杂的老世界葡萄酒比喻为绅士,而口味清新,包装独特的新世界葡萄酒比喻为雅痞。
新世界雅痞PK老世界绅士,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址呢?到底谁将独领风流呢?来吧,踏上旅程,运用你的味蕾与心灵在葡萄酒的新新世界之间游荡,以寻觅你心中最完美的那一杯完美佳酿吧。
一、身世之争:世家大族PK时期新贵就像人的个性受成长环境阻碍一样,新老世界的葡萄酒的口味也因身世不同而存在庞大不同。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组成了葡萄酒的“身世”。
美国、澳洲、新西兰等,多数新世界国家葡萄酒产地,比起新世界,气候条件相对稳固,葡萄酒风格上的无鲜明转变。
老世界国家因气候多变造成了好坏年份的鲜明不同。
另外,文化进展和历史传承造就新新世界在酿酒理念上的不同。
集中体此刻新世界传统、保守;新世界革命、创新。
老世界中的经典--法国,推崇Terroir精神,昔时康帝园(DRC)为了维持自己独特的 Terroir,连葡萄苗圃(微博)都不肯引种外来的。
如试图混合其各名园的珍品来制造极品,老康帝公爵定会晕厥,以为是痴人说梦的疯子。
相反关于新世界,那么没有体会束缚,勇于创新。
只是,一些新概念还不能被部份或全数新世界同意。
像一些澳洲酒厂,从各地精选上好葡萄酿制完美的葡萄酒,尽管是好酒,尽管屡屡在品评竞赛中获奖,但仍很难被传统的老世界尊崇。
新世界和旧世界葡萄酒对比

新世界与旧世界葡萄酒对比一、什么是新世界,旧世界这个理论源于著名英国葡萄酒作家,Mr. Huge Johnson 在1971年提出来的。
他首先将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生产国家一分为二,那就是旧世界葡萄酒 Old World 与新世界葡萄酒 New World。
,旧世界葡萄酒源自于中亚高加索山脉。
经考古学家出土之葡萄酒瓮证明人类葡萄酿酒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后来传抵埃及、希腊与罗马等地,再随宗教传遍东西欧洲国家。
葡萄酒是古代重要经济作物,先民经由观察葡萄于各种土地生长的情形,了解到唯有寻找到适合耕种葡萄的贫瘠田地,才能酿造出酒精度高、质量优异、易于保存且口味丰郁之葡萄酒。
数千年来,位于旧世界各产区也因气候环境差异,逐渐发展培育出各地特性之葡萄品种,酿制出蕴含当地特有风味之葡萄酒。
新世界葡萄始于哥伦布(1502)发现新大陆,随欧洲新移民潮带到当地种植的欧洲葡萄品种,传抵至南美洲,开始致力于葡萄的耕种与酿造。
早期发现欧洲种葡萄无法种植在美洲本土,经数年培育后及枯萎死亡,被当地原生之葡萄根瘤病芽虫啃噬根部;除了在少数气候特殊干燥的南美洲国家例如智利与阿根廷外,欧洲种葡萄在美国几乎无法生存。
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由嫁接的方式,将美洲种做为树根占木,葡萄能顺利躲过当地之根瘤病芽虫的吞噬,葡萄耕种这才正式于美洲落地生根。
随后沿着英法的殖民步伐,葡萄酒又传播到了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二、旧世界与新世界主要的区别在欧洲的旧世界葡萄酒产区,无一不是经过数千年的实验种植,天然地培育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之葡萄品种,让葡萄树自然生长,让自然去酝酿酒的滋味与风华,这样的理念一直是欧洲高级葡萄酒的精神,也是旧世界酿酒的精神所在。
其实就学理来说,贫瘠的土地刺激了葡萄树根部向下寻找水源,但是树根越往土地里钻,所带来的大量矿物质不但造就葡萄酒属于土地的特殊风味,葡萄本身也因根部吸取之水分稀少,使得糖份浓度相对提高,本身也因带有丰富矿物质而使葡萄酒有了属于土地的芬芳。
葡萄酒的新世界和旧世界区别 总结

葡萄酒的新世界和旧世界区别总结葡萄酒的新世界和旧世界区别葡萄酒新世界和旧世界区别概念差异级别区别最近,在与一些酒友闲谈时,常被问及如何认识旧世界与新世界葡萄酒的话题。
我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此概念的定义,二是两个世界葡萄酒的差异,三是发展趋势。
一、概念界定据说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葡萄酒作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
中国大陆翻译出版的他的《葡萄酒故事》中见到诸如“传统产酒国”与“新兴的酒生产国”的字样,讲述了几则有关欧洲“旧世界”产酒国和“新世界”如美国、澳大利亚的故事,对这一概念未做明确的界定(或许在其他著作中有更明确的描述也未可知)。
从约翰逊的字面描述来理解,这是一个按产酒(葡萄酒下同)国地理位置来区分酒的风格的概况。
古老的欧洲产酒国为“旧世界”,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奥地利,自然也包括匈牙利、希腊等中东欧国家和地区。
与此相对应的“新兴”产酒国统称为“新世界”,包括南非、美国、智利与阿根廷、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个人理解:约翰逊的上述区分(概念)是一个并不准确的概念,界定之初并不清淅,比如土耳其与塞普路斯的葡萄酒是旧世界概念所指的吗?中国和日本的葡萄酒是约翰逊所指的“新世界”吗?其实这种初始界定的背后有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地域政治——文化观念,“新世界”指的是原欧洲殖民地国,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至二十世纪的初已全部独立,成为新兴国家。
“新”指的是脱离“旧”的宗主国而成为“新”的国家。
政府新了,政治新了,但文化传统未必彻底脱离,脱胎换骨了,仍然有着“血缘”关系,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旧的传统的“土壤”改良了,新移民在新大陆的文化基因必然发生新的变异。
于是就产生第二方面的意思——两个世界的酒的风格有差异。
二、差异有何在?归纳几点:1、旧世界酒的风格是恪守传统,崇尚传统,以法国酒为代表。
从葡萄品种的选择,葡萄的种植到(采收、压榨、发酵、调兑、陈年)酒的酿造各环节,基本上尊崇几百年仍至上千年的传统,甚至是家族传统。
葡萄酒PPT

里鹏酒庄(Château Le Pin) 是一个坐落于庞美罗 (Pomerol)高原中部的小葡萄园。庞美罗是在波尔多吉伦特 河(Gironde) 入海口的右岸。庞美罗还从未有一个正式的官方 分级。尽管如此,里鹏酒庄的葡萄酒依然与波尔多最优质的 葡萄酒定价相当。备受崇尚的里鹏葡萄酒,成为了“小葡萄 酒”或微型葡萄酒中第一个被人们用于收藏的葡萄酒。这些 葡萄酒颠覆了传统葡萄酒的分类。里鹏酒庄建立于1979年。 当年,蒂恩潘(Thienpont)家族(比利时葡萄酒零售商)从洛 比夫人(Madame Laubie)那购买了这座酒庄。洛比家族是 在1924年拥有这块土地的。从1980到1990年初,葡萄酒成为 了现今波尔多的代表之物,里鹏葡萄酒不但在价格上挑战柏 图斯(Pétrus)的在葡萄酒界的霸权主导地位,更在品质上也 狠下工夫。它的稀有量,令人难忘的名字,低调朴实的标签 以及它富有魅力的打造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一流品质, 都为它在短短几年内就飞上云霄成为精华之极品注入了强有 劲的力量。
拉菲庄是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贵族创园于1354年,在十 四世纪已相当有名气。到了1675年她由当时世界的酒业一号人 物希刚公爵(J. D. Segur)购得。希刚当时在酒界叱咤风云, 他同时拥有顶级的历史名庄拉图(Chateau Latour)、木桐 (Chateau Mouton)和凯龙世家(Chateau Calon-Segur)古 丹妮(Chateau Goldeny)。法王路易十四曾说希刚家族可能是 法国最富有的家族。在十七世纪,法国基本上是勃艮第 (Burgundy)酒的天下。而当时上流社会的著名“交际花”法 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迪却对拉菲情有独钟。令拉菲往往成为 凡尔赛宫贵族们的杯中佳物。1755年希刚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 去世后,拉菲产权进入了一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但拉菲酒 的品质依旧不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 罗斯柴尔德爵士 (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四百四十 万法郎中标购得。该家族拥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 拉菲庄的质量和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声誉维持至今。
红酒产地新世界旧世界

红酒产地新世界旧世界新世界红酒产区简单来说,新世界葡萄酒产区是指产酒历史非常短的国家或地区(只有几百年历史)。
所以基本说来,除了中东和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可以被称之为新世界葡萄酒产区。
如今,一些意想不到的国家也开始生产葡萄酒了,比如说靠近北极圈的冰岛(Iceland)。
随着新世界葡萄酒产区的增多,新世界葡萄酒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主要的新世界葡萄酒产国有: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中部以及北部地区)、南非(南非葡萄酒正脱颖而出,不容错过)、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及加拿大等。
旧世界红酒产区旧世界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主要是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生产的葡萄酒被成为旧世界葡萄酒。
除此之外,很少耳闻的希腊葡萄酒也属于旧世界葡萄酒。
旧世界·法国酒拥有两千年酿酒工艺,品质经典,被投资客和收藏家追捧的世界名酒多是法国的列级名庄。
旧世界·德国酒德国是雷司令的故乡,酒香馥郁,口感清爽,酒精度低。
适合不太能喝酒的人及刚入门者。
旧世界·西班牙酒葡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产酒量排第三。
酒品感觉惊艳,仿佛处于过去与未来的交替中。
旧世界·意大利酒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出口量与法国并列前茅。
气泡酒、混合葡萄酒等较为有名。
红酒旧世界PK新世界一、产区划分“旧世界”是指欧洲的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西班牙等,还包括北非和中东的一些古老国家。
葡萄酒酿造起源于旧世界,旧世界国家的葡萄种植和酿造历史比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国家要久远得多。
考古学证明,葡萄酒酿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
世界上一些最流行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和葡萄酒质量控制法规都起源于旧世界。
“新世界”是指欧洲之外的新兴葡萄酒生产国,包括美国、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阿根廷等。
新世界国家一般都是在16世纪之后才开始酿酒的,其葡萄种植和酿造技术都源于旧世界国家。
新旧世界葡萄酒等级划分

新旧世界葡萄酒等级划分“旧世界”生产国:1.法国:GRAND CRU--列级名庄/特级名庄IER CRU--一级名庄CRU BOURGEOIS--中级酒庄/明星庄AOC--法定产区酒VDQS--准法定产区酒/优良地区餐酒VDP--地区餐酒VDT--日常餐酒2.意大利:DOCG--优质法定产区DOC--法定产区(相当于法国的AOC)IGT--没有按法定产区规定所产的酒,但由于酿酒者的自由度较大,所以很多IGT品质非常优秀,不少佼佼者是最高质的意大利极品,价格和品质直追法国列级名庄VDT--普通等级酒,其中也有不少不俗的酒3.西班牙:VDM分级中最低的一级,这是使用非法定品种或方法酿成的酒,属于产区及品种都不受限制的葡萄酒,这一等级的酒,常常由来自不同产区的葡萄酒混合而成。
VC较VDM高一级,可以标示葡萄的产区,但同样没有严格的生产方式规定。
酒标用VinoComarcalde+产地来标注。
VDLT较VC高一级,规定少而且简单,相当于法国的地区餐酒。
酒标用VinodelaTierra+产地来标注。
VCPRD法定产区的高级葡萄酒,酒标用VinodelaTierra+产地来标注。
4.德国:最著名的白葡萄酒生产国,冰酒、甜白葡萄酒的故乡.德国-GERMANYQMP--优质法定产区酒根据糖度不同,QMP分为6个级别:TROCKENBEERENAUSLESE--精选干颗粒贵族霉葡萄酒EISWEIN--冰葡萄酒BEERENAUSLESE--精选贵族霉葡萄酒AUSLESE--贵族霉葡萄酒5.葡萄牙:波特酒的故乡Vinho de Mesa:日常餐酒,是最普通的葡萄酒。
Vinho Regional:地区餐酒。
IPR(Indicacao de ProvenienciaRegulamentada):相当于法国的VDQS。
DOC(Denominacao de Origem):最高级别的酒,相当于法国的AOC6.匈牙利:匈牙利是巴尔干地区和东欧诸国中最引人注目的葡萄酒生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界葡萄酒
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还有南非、智利、阿根廷、新西兰等,基本上属于欧洲扩张时期的原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生产的葡萄酒被称为新世界葡萄酒。
.1定义2特点▪地域▪文化▪创新▪品质
.3区别▪ 1)历史不同▪ 2)方式不同 3)工艺不同▪ 4)法规不同▪ 5)包装不同▪ 6)酒标差别
.▪ 7)规模不同
.4酿造工艺
.定义
老(旧)世葡萄酒(欧洲):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还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主要是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生产的葡萄酒被成为旧世界葡萄酒。
旧世界葡萄酒注重个性,通常种植为数众多,各种各异的葡萄。
在葡萄园管理方面主要依赖人工,并严格限制葡萄产量来保证葡萄酒的质量。
新世界葡萄酒: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还有南非、智利、阿根廷、新西兰等,基本上属于欧洲扩张时期的原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生产的葡萄酒被成为新世界葡萄酒。
新世界葡萄酒更崇尚技术,多倾向于工业化生产,在企业规模,资本,技术和市场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新世界酒庄还大规模地把休闲旅游引入酒庄,更利于向葡萄酒爱好者推广葡萄酒文化。
中国作为葡萄的新兴市场,其葡萄酒也被认为是新世界的葡萄酒。
特点
地域
新世界国家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还有南非、智利、阿根廷和新西兰等欧洲之外的葡萄酒新兴国家。
著名的产区有美国的加州,其精华区为纳帕谷(Napa Valley),该区所产的顶级CabernetSauvignon 红酒,在两度美法顶级酒盲品对决中打败法国顶级酒,让美国酒因此而声名大噪。
还有凭借结冰葡萄酿制的冰酒而闻名全球的加拿大以及源自法国罗讷河谷而在澳洲发扬光大的西哈葡萄酿造的澳洲葡萄酒等。
文化
与旧世界产区相比,新世界产区生产国更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肩负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目标。
新世界酒庄是消费主义文化,大多轻松直白,果香在开瓶之际就浓重而澎湃。
其实,在很多细节上都可以感受到新世界葡萄酒的新意,甚至能够在新世界葡萄酒的酒瓶上看到漫画和三维标签。
而对于精品葡萄酒,包装上的差别也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趋势。
以前一般都是使用传统的软木塞,开始采用螺旋塞。
另外,采用有机种植是近年来新世界酒庄的一个趋势。
创新
更为关键的是,新世界不仅仅新,它也一直在努力变化。
从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到精耕细作的家族式经营,从模仿旧世界的酿造工艺,到开发因地制宜的发酵技术……这些变化也让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这些新兴葡萄酒产酒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世界产酒国是无规可循的。
虽不像法国等欧洲国家从法律上对葡萄酒的等级进行划分,但新世界国家也有自己的分级制度。
比如美国,其在借鉴原产地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本国葡萄酒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自身需求的美国葡萄酒产地(AVA)制度。
AVA产地制度,成功保护和规范了葡萄酒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产业化在新世界也许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全部。
在一些著名的优质产区,各个酒庄对酿制流程和工艺上的要求甚至比旧世界还要严格。
比如在纳帕谷,采用人工采摘葡萄的酒庄就有很多,在第一时间过滤掉不好的葡萄,保证酿造的品质。
同时,因为纳帕谷在1986年就已经成为了美国第一块农业保护区,因此它拥有全世界葡萄酒产区范围内最全最严格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规则。
品质
在葡萄酒品质方面,新世界葡萄品种可以自由混搭酿造,大多以市场口味为导向。
新世界酒的风格更多的是突出创新和改革,在实验中改进,在继承传统中创新。
近代酿造业技术从原来单纯保护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到现今以科技提升葡萄酒质量。
消费者喜欢什么口味,就给他们什么口味的酒,并采用物美价廉的营销策略,抢占旧世界葡萄酒市场。
因自然条件、人为因素等的差异,新旧世界各大产区的葡萄酒在酿酒观念以及葡萄酒的风格、口味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旧世界的逐步融合,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新旧世界产区在各自的土地上以各自的方式共同为全世界人民酿造着最美味的葡萄酒。
区别
1)历史不同
旧世界历史悠久,其生产酒庄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新世界比较短,最长也就二三百年。
2)方式不同
旧世界亩产限量比较严格;新世界较为宽松。
而且在方式上,旧世界讲究精耕细作,注重人工;新世界以机械化为主。
在这一点上可以看看劳斯莱斯,纯手工生产,但价值却高的很。
3)工艺不同
旧世界以人工为主,讲究小产区、穗选甚至粒选,产品档次差距大,比较讲究年份;新世界以工业化生产为主,产品之间品质差距不大。
4)法规不同
旧世界有严格的等级标准,以法国就为例,每一瓶葡萄酒的正标上都标注等级,一目了然。
新世界也有相关法规,但不如旧世界严格。
5)包装不同
旧世界沿袭传统,一般很少有华丽或怪异的包装,而新世界包装多样,讲究外在。
6)酒标差别
旧世界的酒标信息复杂,包含各项元素,便于消费者认知,而新世界酒标信息简单,不易从酒标信息中了解酒的好坏。
7)规模不同
旧世界得生产单位比较小,有的甚至每年只有几百箱的产量,而新世界有可能达到几十万吨。
酿造工艺
新世界的葡萄酒酿造技术抛开了旧世界的繁文缛节,大胆地对酿酒工艺进行创新,加入了更多科技成份,使用更新的技术来使葡萄酒达到更好的平衡。
无论那一年葡萄收成如何,新世界的葡萄庄主们都会利用他们的新办法来使葡萄酒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
他们的酿酒哲学是每年都保持恒定的品质。
而旧世界的酿酒师们则执着得多了,特别是法国的名庄,仍然坚持着他们严格的葡萄酒酿制工艺,他们更推崇手工工艺,像对待高级定制服一样一针一线地手工缝制。
例如,一颗一颗地手工采摘葡萄,在年份不好的时候,甚至不出正牌酒,以保证其最高的品质。
他们的酿酒哲学是每年都保留葡萄酒独自的个性。
在新世界,一株葡萄大约可产一公斤的葡萄、酿出半公升的葡萄酒,而在法国的名庄,同样的土地生产的葡萄远远不及新世界国家,贵腐葡萄酒的酿造则更甚,一株葡萄最终只可酿出一杯葡萄酒。
在法国,法律规定酒农不能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对葡萄秧浇水,施肥次数应控制在最少,法国人认为人工的痕迹越少,越证明葡萄酒的珍贵,葡萄酒是“上帝的礼物”,是自然的产物,天成为贵。
而在新世界国家,浇水、施肥便没有规定得如此严格了,他们更相信聪明的“人为”更能体现智慧的成果。
当然,现在许多旧世界国家因为成本过高,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有见及此,一些旧世界的葡萄酒酿造商也渐渐融入新的技术来弥补人工的不足,既有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又有新技术的支持和完善。
旧世界和新世界的葡萄酒各俱鲜明的特色与个性,两者的竞争,势必更有利于葡萄酒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