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的繁殖与繁殖器官(三)

合集下载

植物学章节思考题

植物学章节思考题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二)
复习思考题
1.花药壁的发育过程如何药壁中的绒毡层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 重要作用 2.由孢原细胞发育为小孢子的过程如何成熟花粉的一般结构如何 3.什么是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胚珠的发育过程如何有哪几种类型 5.单胞 8 核、7 细胞胚囊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7 细胞胚囊各细胞的名称 和作用如何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三) 叶Ⅱ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离层和保护层离层与落叶有何关系落叶对于植物本身有何意 义 2.在干旱条件下,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3.在荫蔽生境中,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章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四)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器官的变态 (1 学时)
章节
第五章 植物的基本类群
复习思考题
1.植物界从其出现到如今经过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这与地球环境变 迁有何关系 2.什么是核相交替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有何区别 3.植物有性生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4.什么是个体发育什么是系统发育 5.被子植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歧分枝、分蘖、气孔器、内始式、居间生长、 髓射线、年轮。 2.为什么说合轴分支比单轴分支进化 3.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4.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何不同 5.试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是怎样进行增粗生长的它与单子叶植物茎的增 粗生长有何区别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 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 2.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3.荠菜和小麦胚的发育过程如何二者有何异同点 4.什么是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5.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

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

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植物是地球上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为它们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本文将详细探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的产生和发育来繁殖后代。

无性繁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后代与父母植株的基因组完全相同。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分枝繁殖:植物通过地下茎、匍匐茎或者分株等方式,将部分植株分离出去,形成新的独立个体。

(2)块根繁殖: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地下块茎的产生和发育,实现块根的分离和独立发展。

(3)放出芽和鳞片繁殖:某些植物可以通过放出芽或者鳞片的方式产生新的植株,这些新的植株可以独立生长。

(4)辅助生殖器官繁殖:一些植物在紧急情况下,会通过辅助生殖器官,如花梗的萌发、植物叶片的转化等方式进行繁殖。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结合与交融来繁殖后代。

有性繁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后代的基因组来自于父母植株的组合,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

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花的有性繁殖:大多数植物通过花朵进行有性繁殖。

花朵由雄蕊和雌蕊构成,其中雄蕊产生花粉,雌蕊包含子房和花柱,子房中包含胚珠。

花粉经过传粉的过程,附着在花柱上,花粉管会长入子房,与胚珠结合,形成受精。

随后,胚珠会发育成种子,最终从子房中释放出去。

(2)孢子的有性繁殖:一些植物通过产生孢子来进行有性繁殖。

孢子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发芽成为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进行配子体间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发育成新的植株,并最终释放孢子进行传播。

二、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主要包括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它们负责植物的有性繁殖过程。

1.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由雄蕊组成,其中包含花药和花丝两部分。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种子植物的繁殖

种子植物的繁殖
胞(大)和生殖细胞(小)。 * 二核晚期:生殖细胞进入到营养细胞内。有的植物
其花粉粒此时即发育成熟,可传粉。 * 三核期:营养细胞内的生殖细胞分裂一次产生两个
精细胞(精子)。有的植物此发育时期是 在花粉管中进行的。
花粉粒的结构: 二细胞花粉粒:
外壁:厚硬,有萌发孔,孢粉素、纤维素。 花粉粒壁
内壁:薄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蛋白质。
功能:(1) 合成、分泌趋化性物质引导花粉管;(2)花粉 管进入,释放内容物场所。
寿命短,常在受精前有一退化。
中央细胞特点 细胞最大,高度液泡化。有丰富胞质,细胞壁与卵器只 有质膜,与反足细胞有指状突起。
极核(次生核)常悬挂细胞中间或位于近卵器的胞质中,极核大 反足细胞特点:
(1) 变异大,不仅数目可变,结构也可变。 (2) 胞器丰富,含大量糖、脂、蛋白质,代谢活跃。 (3) 功能:一般认为与胚囊的营养吸收有关 。 (4) 寿命短,多数受精前、后退化
(
心皮: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胎座类型
边缘胎座 侧膜胎座 中轴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基生胎座 顶生胎座 片状胎座
离萼 合萼 副萼 离瓣 合瓣 无瓣 双被 单被 无被 两性 单性 无性
(三)花各部分演化
• 数目变化:多而无定数 少而有定数(花基数) • 排列方式变化:螺旋排列 轮状排列 • 对称性变化:辐射对称(整齐花) 两侧对称
色彩和香气;保护和助传粉。 雄蕊群:花冠内侧所有雄蕊的总称;是产生雄配子
体的场所。 雌蕊群:花中央所有雌蕊的总称;是产生雌配子体
和孕育种子的场所。
花被
雌蕊
雄蕊类型
• 四强雄蕊 • 二强雄蕊 • 单体雄蕊 • 二体雄蕊 • 三体雄蕊 • 多体雄蕊 • 聚药雄蕊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是植物世界中十分重要的话题。

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植物能够延续自己的物种,并进行适应环境的变化。

而生殖器官则是植物进行繁殖的关键器官,能够产生和传播植物的生殖细胞。

一、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自身的某些部分进行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它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和孢子繁殖。

1. 根繁殖根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根系进行繁殖的方式。

一些植物的根部能够生长出新的根系,这些新的根系可以分别发育成独立的植株。

例如,薯蓣植株的地下茎能够不断发出新的根系,形成薯蓣植株的族群。

2. 茎繁殖茎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茎部进行繁殖的方式。

一些植物的茎部能够长出侧枝,这些侧枝可以生长成独立的植株。

例如,蔓延的草莓植株会长出须状茎,须状茎上会形成新的草莓植株。

3. 叶繁殖叶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叶片进行繁殖的方式。

一些植物的叶片能够生长出新的植株,这些新的植株可以从叶片的边缘、裂片或者细胞中形成。

例如,虎皮兰的叶片能够长出新的植株,这些植株会在叶片离开母体植株后生长。

4. 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方式。

植物通过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的结合形成孢子,孢子能够长成新的植株。

例如,蕨类植物的胚囊会形成孢子,孢子会飘散到外界去落在合适的环境中发芽,长成新的蕨类植物。

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繁殖的方式。

它可以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两种形式。

1. 内受精内受精是指在植物体内进行的受精过程。

雄配子体通过花粉管生长进入雌配子体的胚囊进行授精。

授精后,雌配子体中的卵细胞与雄配子体融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胚胎。

最终,胚胎会形成种子,种子具有保护和传播植物后代的功能。

2. 外受精外受精是指在植物体外进行的受精过程。

植物通过花朵吸引传粉者,传粉者会将花粉带到其他花的柱头上,从而实现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的结合。

例子包括了花草的花朵开放,吸引昆虫飞入进行授粉的过程。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人工营养繁殖
脱离母体的营养器官,具有再生的能力,能在离体的部分长出不定根、不定芽,从而发展成为新的独立生活的植株。在生产上,人们为了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种,或是创造新的品种,往往采用各种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 分离繁殖(division):由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匍匐茎等长成的新植株,人为地加以分割,使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在适当场所任其发育长大的方法,称为分离繁殖。 如野生的洋槐、杨、银杏、香蕉、小麦、水稻等植物都可采用分离法繁殖。
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部分,在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一个新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1、自然营养繁殖
借助鳞茎繁殖的植物种类很多,如洋葱、百合、水仙、蒜、风信子等。
用块茎繁殖的习见种类,有马铃薯、菊芋、花叶芋属等。用球茎繁殖的常见植物,有慈姑、茡荠等
植物的有性生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性生殖的配子,可以是从不同生活条件下生长的两个个体,或是在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上形成。所以,配子所带的遗传性可以不尽相同,融合后形成的合子以及以后发展形成的新个体,也就包含了两性配子所带来的遗传特性。因此,新的个体可能更富于生活力,更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由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来增加个体数目
利用孢子进行的繁殖,又称为孢子繁殖
由雌雄性细胞的融合产生合子,继而发 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①、自然营养繁殖 植物体在自然情况下不经人工辅助,就能产生新的植株,一般多借助于块根、鳞茎、球茎、块茎、根状茎等变态器官来进行; ②、人工营养繁殖经过人们的辅助,采用各种方式以达到繁殖个体、改良品种或保留优良性状为目的营养繁殖。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方式有分离繁殖、扦插、压条、嫁接等几种。

植物学: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植物学: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 官
第四章 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 第一节 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 • 第二节 植物的繁殖 • 第三节 花 • 第四节 雄蕊的结构和发育 • 第五节 雌蕊的结构和发育 • 第六节 开花和传粉 • 第七节 受精作用 • 第八节 种子和果实 • 第九节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节 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
E、雌蕊群:
由雌蕊(变态叶,也叫心皮)组成, (子房+花柱+柱头)
the carpel(心皮): • 心皮是能产生大孢子(macrospore)的变态叶
• 单雌蕊:只有1个心皮 • 复雌蕊:两个以上心皮--------离生与合生 • 所有雌蕊统称雌蕊群 (gynoecium)
雌蕊pistil
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蔷薇科
7、 性别分化与性的多态性
性别分化:每朵花在芽期均具有雄蕊和雌蕊原基,但 在器官形成过程中,某种原基会停滞在某一个发育阶 段,从而导致单性花的发生。
性多态性:两性花(72%),单性花或中间类型(28%)
并非所有花都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a. 完全花各部分齐全;不完全花缺少其中的部分。 b. 两性花(perfect flowers)具雌雄蕊(和花被) c. 雄花( staminate) 只具雄蕊(和花被) d. 雌花( pistillate) 只具雌蕊(和花被)
• 植物的繁殖方式: (1)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2)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3)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1、种子繁殖
郁金香
2、特殊的根、茎、叶

植物学-题 1-4 章

植物学-题 1-4 章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体2 .细胞器3.组织4.胞间连丝5.纹孔6.传递细胞7.细胞周期8.穿孔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3.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4.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5.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6.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7.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8.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在G1 期进行。

()9.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后期。

()10.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1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12.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13.“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14.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15.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三、填空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和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

3.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4.纹孔膜是由和组成的。

5.纺锤体由构成。

6.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

7.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

8.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9.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10.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1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

12.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

13.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14.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形。

四、选择填空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A.一.微丝 B .核糖体 C.叶绿体 D .内质网2.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一、胚珠的发育 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大孢子的发育;受精 和传粉;受精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胚珠的发育
成熟胚珠的结构
胚 珠 的 结 构 和 发 育
胚珠的类型
1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大孢子的发生
从孢原细胞到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 从大孢子母细胞到大孢子
经过3次有丝分裂
7个细胞8个核型胚囊 (为成熟的胚囊)
雌配子体
卵细胞1个(n) 助细胞2个(n) 中央细胞1个(含2极核或次生核) 反足细胞3个或反足细胞群(n)
胚囊的形成
从 大 孢 子 到 成 熟 胚 囊
子房壁胎座上 产生一团突起
基部:向上扩展形成珠被 珠心 (内外珠被、珠孔、合点)
组织 靠珠孔的细胞长大为胞原细胞(2n)平分周裂
有丝
周缘细胞(2n)
形成珠心的一部分
分裂
长大
减数
近珠孔端的3个
造胞细胞 ( 2n)
胚囊母细胞 (胚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