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周周清
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周周清4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 王明君容貌非常美丽,不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乞求,画工就丑化了她的容貌。 8.结合《木兰诗》,分别分析《木兰诗》与本文中的两个女性的形象。(4分) 木兰:为父分忧,吃苦耐劳,智慧勇敢;王昭君:清高正直,坚持自我。
【参考译文】汉元帝的宫女已经很多,于是就派画工去画下她们的模样,想要召 唤她们时,就翻看画像按图召见。宫女中相貌一般的人,都贿赂画工。王明君容貌 非常美丽,不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乞求,画工就丑化了她的容貌。后来匈奴来通婚, 向汉元帝求赐美女,元帝便拿昭君当皇族女嫁去。召见以后又很舍不得她,但是名 字已经告诉了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昭君就去了匈奴。
Guàn___灌__输 泛làn__滥___ pī_劈____成
Xiān__掀___起 lí__黎__明 埋zàng__葬__ Chún__淳___朴 谦xùn___逊_ fù_覆___灭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他在学校里”和“他在阅览室学习”两句中“在”的词性和用法是一样的。 B.“马莲花像一朵朵湛蓝色的小喇叭,对着都市的天空唱着动听的歌。”这句 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C.《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 “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 璧”。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1)乃令画工图.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C )(3 分)
A.蒙乃.始就学
乃.令画工图之
B.蒙辞以.军中多务 帝以.明君充行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美女于.汉帝
D.曲肱而.枕之 见而.惜之
七语文下周周清2、17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Array2.17一、积累运用:(共36分)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6分)Chàn()动精神抖( )sǒu jiǒng( )相毕露摩( )suō脸jiá( ) tuí( )唐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建筑大师贝聿铭与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B、对一个科学家来说:“还有什么比创造和发现更令人兴奋呢?”C、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D、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书“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
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当听到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一向稳重的老爸也不能自已....地欢乎起来。
B、黄山的重峦叠嶂,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C、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D、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即将播出,大家都拭目以待....。
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有无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我们进一步搞好学习的重要前提。
B、我们必须随时纠正和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C、读了这篇文章后,对我们教育太深刻了。
D、在校篮球比赛中,三班被我们班打败了。
5、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每空1分)①,禅房花木深。
②读书百遍,。
③,但余钟磬音④吴楚东南坼,。
⑤戎马关山北,。
⑥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成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⑦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⑧最能表现鲁迅高尚品格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3月10日)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5分)发绺.()惩.罚()摩挲.()恣.情()赫.然()焚.香()卜.问()遴.选()晶莹剔.透()轩.然大坡()初生之犊.()阖.户启箧.()()龌龊..循默()()二、看拼音写词语(15分)胸pú( ) 两jiá() tuó( )背 Zhòu( )纹biàn()子 tǎn()护地jiào( ) 抖sǒu()xiāng qiàn( )( ) 生之dú()lín()选yíng()系水xiè()diàn()定三、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20分)1.在她没来以前,-----------------------------,————————,————————————,-------------------------,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2.在这四年里,-------------,------------------,-----------------,--------------------。
3.前面是一条路,-------------------------,------------------------,----------------。
4.晚年手不释卷,------------,-----------------,----------------。
5.普性深沉有岸谷,---------------,------------------------------。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二单元 周周清(一)

第二单元周周清(一)[测试范围:第5、6课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30分)1. 默写。
(7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木兰征战多年,功勋卓著。
(5)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读书,就像是隐身地串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阅读感悟和体验。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zhì痛的爱国情怀……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变成了享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锲.( )而不舍气pò( )zhì( )痛(2)“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是( )(2分)A. 新鲜B. 少C. 鲜美D.鲜明(3)上面的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4)把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3. (名著题)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练习。
(3分)《骆驼祥子》里除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厂主______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______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____以及教书的曹先生等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周周清

第二单元周周清(一)一、选择题(12分)1.下面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澎湃字贴哺育浩浩荡荡B.残白诧异喧闹一泄千里C.屏障惩罚懊悔遥遥晃晃D.缠绕祈祷耻辱纵身一跃2.【2018•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B.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敎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①黄皮肤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二、填空题。
(14分)1.用横线画出各项中画线字错误的读音,并改正。
(4分)A.劈开(pī)钥匙(chí)山巅(di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柏林(bó)督学(dū)气魄(b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踱步(dù)哽住(gěng)旷课(ku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狂澜(lán)溜冰(liù)捂住(w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0分)(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

A.渺茫 绝望 黎明 成功 胜利
B.渺茫 绝望 成功 黎明 胜利
C.绝望 渺茫 胜利 成功 黎明
D.绝望 渺茫 黎明 胜利 成功
12.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分)
A.“雄伟”“壮丽(zhuànglì)”“非常”“宁静”都属于形容词。
B.短语“黄麻起义”“天堂美景”“赤壁风光”“武穴酥糖”的结构都相同。
(2)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语言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记者的喜爱和________。
(3)我们只有经过________的推理论证,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A.溶解
推崇
严密
B.融解
பைடு நூலகம்
推崇
严密
C.溶解
崇拜
严格
D.融解
崇拜
严格
11.下列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8分)
孩子,一定要坚持,越不能坚持越要坚持。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________,成功前最________。 坚持住,你就会迎来________,迎来________,迎来________。
第五页,共5页。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 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可想像)
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 怀疑)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第一页,共5页。
(2)与书为伴,能够使我们的人格得到________,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3)今年入春以来,各地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湖水面都缩减了约五成,做好抗旱准备工作已经成为________的事情。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

七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姓名班级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奠.基(diàn)澎湃.(bài)鞠躬尽瘁.(cuì)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D.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B.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C.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深恶痛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坚民主自由C.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5.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
①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树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
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1)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七年级语文周周清二周周清二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二(分值80分)一、积累与运用(50分)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分 qí()水波 lín lín()翻来fù去()qiáo cuì( )一霎.()攲.斜()徘徊..()jué ( )别荫.蔽()dǎo ( )告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贮蓄攲斜睫毛响晴C.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取决荫蔽碣石菡萏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散步》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
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咏雪》写的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谢太傅”的女儿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D.《散文诗二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1)《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 ,北京人,当代作家。
著有小说《》散文《》等。
(2)《世说新语》是朝代组织编写的一部集。
(3)《金色花》作者是代表作诗集(4)《荷叶母亲》作者是著有诗集6.古诗默写(1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水,太阳的脸。
(2),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周周清(一)一、选择题(12分)1.下面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澎湃字贴哺育浩浩荡荡B.残白诧异喧闹一泄千里C.屏障惩罚懊悔遥遥晃晃D.缠绕祈祷耻辱纵身一跃2.【2018•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B.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敎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①黄皮肤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二、填空题。
(14分)1.用横线画出各项中画线字错误的读音,并改正。
(4分)A.劈开(pī)钥匙(chí)山巅(di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柏林(bó)督学(dū)气魄(b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踱步(dù)哽住(gěng)旷课(ku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狂澜(lán)溜冰(liù)捂住(w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0分)(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岑参《逢人京使》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题(7分)1.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读新闻】阅读下面的资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9月6日,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新浪微博发起这样的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截至9月23日,“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万阅读量,6万余条讨论。
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了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析图案】一段时间,一款“爱国”主题的T恤为不少时尚青年所追捧。
下面是该T恤上的图案,请你说说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题(15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家住黄河边①“黄河没底海没边。
”我家住在黄河边,小时候常常跟着大人去黄河滩玩,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我们对黄河又喜欢又害怕,常常听说有些人在水里游泳而溺水而死。
②黄河岸边的水很浅,但是很多漩涡掩盖在浑水下面,一不小心就会将人卷进去,没有得救的机会,所以说“黄河没底”,其实是人们心里没底。
记得有一次,我们都在河边大豆田里锄草,不知谁说了一句:“看谁能游到河对岸,那才真有本事!”很多人看看宽阔的河面,不敢下水,有的人下水游了一段,就赶忙往回拐。
而善于游泳的父亲说:“我试一试!”话音一落,只见父亲很镇定地下了水,勇往直前,我们都替他捏着一把汗,不一会儿,父亲就游到了河对岸,站在岸边,向我们招手。
稍作休息后,又一个猛子跳下水,游了回来,顺利上岸,我们大呼小叫,不亦乐乎,村民们纷纷向父亲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③河水拍打着岸边,岸边都是黄沙,几经拍打,河岸就塌下去了,我们这边的滩地就减少了,河对岸的滩地就增加了,年年有变化。
我们村里的人爱说一句话“别把黄河看成一条直线了”。
小时候村里有一个出名的“懒汉”,总是靠吃救济粮过日子,母子二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村民都出去打工,“懒汉”就凭着一身力气,不但自食其力,还盖起了新房,娶了媳妇,有了儿子。
他知道村里人喜欢看戏,就买来DVD唱戏机,每天晚上村民们都聚在他家的院子里看曲剧《卷席筒》、豫剧《朝阳沟》等。
乡亲们都说:“谁也没有想到,‘懒汉’还有这样好的生活!原来都想着他会一辈子打光棍。
”④在黄河滩玩耍,我们常常看见小鲤鱼,像和我们媳戏,等我们慢慢地接近它时,小鲤鱼一跃而起,跳得远远的。
歇晌的时候,父亲给我们讲《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四条小鲤鱼在黑鲤鱼的带领下,勇敢地出发了,跳过龙门,就能变成一条大龙,像云彩一样可以游到天上去。
可是龙门太高了,水浪太大了,一条小鲤鱼冲过去,跳到半空中,又落下来了,另一条小鲤鱼跳上去,把那条快要落下来的小鲤鱼顶上去,弹得很高,弹到龙门那边去了,一条顶着一条跳着,最后,金色的小鲤鱼自己也让浪头给弹过去了,它们到达了天堂一样的地方。
”我不止一次地坐在黄河岸边,幻想着自己就是一条金色的小鲤鱼。
⑤我们家乡是旱塬,人畜饮水都很困难,家家有旱窖,靠天下雨,收集雨水。
有一年,黄河滩上来了一群人,打了机井,建了抽水站。
高高的黄河崖上铺了管道,村里建了大池塘,清清的水顺着渠道,流到大池塘里,我们村的人都来看,比过年还热闹,挑着担子给自家挑水,人人喜笑颜开。
我曾经沿着抽水站的管道坡走过很多次,有一次我问母亲机井的水咋能抽上几百米高的旱塬上?”对于我的疑问,不识字的母亲说:“你要好好学习,就会懂得这个道理,长大了也当个公家人,给人民办好事。
”⑥如今离开老家多年,但黄河岸边的美好回忆在我心里却永远挥之不去。
(有删改)1.文章第①段用俗语开头有什么妙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的第④段能删去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表达了哪些主题?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3分)解析:A“字贴”应为:“字帖”;B“残白”应为:“惨白”,“一泄千里”应为:“一泻千里”;C“遥遥晃晃”应为:“摇摇晃晃”。
2.B(3分)解析:A项有误,应在“纷纷”的前边补充上“网友们”;C项有误,“了解、学习”与“环保意识”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也参与其中”。
故答案为B。
3.A(3分)解析:先有黄土地,才能有人,有人才能创造出文化,所以答案应选A。
二、填空题1.A.chíshi B.bò pò C.dù duó D.liù liū(每项1分,共4分)2.(1)弹琴复长啸(2)惟解漫天作飞雪(3)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4)双袖龙钟泪不干(每空2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题1.(1)“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青年爱国热情。
(3分)解析:解答此题,先要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新闻的主要事实和意义;然后从材料中筛选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归纳,语言简明即可。
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青年爱国热情。
(2)该图案以象征中国的华表作为字母“I”,用含有中国地图的心形图案喻示“爱”,外加一个英文单词“YOU”,(2分)巧妙地表达了“我爱你,中国”的主题。
(2分)解析:本题运用【徽标类题答题法】。
徽标就其构成而言,可分为图形徽标、文字徽标和复合徽标三种,考题中一般要求介绍内容、解释含义及设计意图等。
首先要读题干弄清徽标产生的组织或背景,其次要观察徽标的构成,然后结合徽标产生的背景来解读含义及设计意图。
解题方法:①观察分析徽标的构图元素:外形、色彩等;②解说徽标时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③由表及里揭示意义:联想——意义、寓意;④语言表述规范得体。
本题图案中的华表形似字母“I”,心形图案喻示“爱”,外加英文单词“YOU”,自然凸显主题。
四、阅读题1.①引出对黄河边有关事情的叙述和回忆;②用俗语开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点出了黄河的特点。
(每点1分,共3分)2.不能。
理由:①这段是作者对发生在黄河边趣事的美好回忆;②这段能够充分表现主题:难忘的美好回忆;③这段是第①段中“我们对黄河很喜欢”的补充。
(判断1分,理由3分,共4分)3.示例一: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鲤鱼可爱的样子。
示例二: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较为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小鲤鱼可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