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背诵情况统计表

合集下载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共2套)(含答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共2套)(含答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一)一、动手动脑来填空。

(9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1.由3个十,5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读作(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84厘米=()米1.35千克=()克3.05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8千米65米=()千米3.一个工厂原有煤x吨,烧了t天,每天烧a吨,还剩()吨煤没有烧。

4.将5.087扩大到它的100倍,再缩小到它的110是()。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则它的一个底角是()。

6.下面的小数分别在哪两个连续的整数之间?()<21.58<()()<0.12<()7.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总数为1339724852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人。

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是2.8,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9.先观察,再填空。

19+9×9=100118+98×9=10001117+987×9=10000( )+9876×9=10000010.三(2)班有35人订了《数学报》,有18人订了《语文报》,其中有9人既订了《数学报》又订了《语文报》,三(2)班一共有()人订了报纸。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每题2分,共10分)1.2a=a2 () 2.468×99=468×100-1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4.任何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都不可能小于90°。

() 5.0.6和0.7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

() 三、精挑细选。

(每题2分,共10分)1.0.28添上()个它的计数单位后是1。

A.72 B.27 C.282.下列长度的三组线段中,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5 cm,8 cm,3 cmB.17 cm,15 cm,3 cmC.1 dm,5 cm,0.07 m3.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是3 cm和5 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统计 》习题2-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统计 》习题2-人教版(含答案)

《统计》习题21.光明小学开展了“传承古诗词文化”背古诗比赛活动,下面是四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参加背诵古诗比赛情况记录单男生:30 36 38 38 30 36 30 24 32 24女生:40 34 32 41 30 34 38 40 30 41(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四年级一班同学故事背诵情况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我认为四年级一班生队背诵情况好.(填男或女)2.以下是对三年级部分男、女生跳绳达标情况抽查的成绩记录单.请将数据整理填在下表(1)成绩优秀的共人.(2)本次一共抽查了人.3.实验小学准备为鼓号队购买服装,下面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女生:12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男生:126 132 126 137 141 130 141 134 128 137请你将队员们的身高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4.下面是某小学六甲班30位同学的视力情况记录单.男生视力情况记录单女生视力情况记录单(1)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2)根据这些同学的视力情况,你有什么想说,请写下来.5.下面是华新、华美两个水果店某天各种水果销售量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1)哪个水果店的销售情况好?(2)两个水果店的销售总量相差多少?(3)你对销量低的水果店有什么建议?6.下面是甲、乙两个超市四个月的营业情况统计表,(1)甲超市在月份的营业额最髙。

(2)甲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比乙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多万元.(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7.下面是三(1)班和三(2)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三(1)班参加的人数最多.三(2)班参加的人数最多.(2)三(2)班参加调查的一共有人.(3)三(1)班参加声乐组的人数比三(2)班参加声乐的少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8.根据统计表提供的内容回答问题.(1)全校有女生人.(2)年级的人数最多,年级的人数最少.(3)全校男生比女生多人.(4)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9.下面是实验小学参加科技小组人数的统计表:男生人数统计表女生人数统计表(1)将上面的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2)请你求出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10.学校进行朗读比赛,四年级一班和二班各10名选手参加比赛,成绩如下:一班:94 86 90 68 78 76 100 93 76 60二班:88 97 99 66 78 100 92 100 94 86①将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再填写如表.班级分数人数四年级一班、二班同学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②二班的李军同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他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7,他的成绩在~分之间.③杨洋认为一班的成绩更好些,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试分析统计表说明你的理由.④四年级三班和四班也各有10名选手参赛.小明是三班选手,班级平均分是88.6;小月是四班选手,班级平均分是90.2.小泉分析:小明的竞赛成绩一定比小月低.你同意吗?写出你的理由.11.王叔叔元旦乘火车从郑州出里程千米发去旅行,途经徐州、南京,最后到达无锡.结合图、表回答问题:①徐州到无锡的里程是千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计算.)②火车从郑州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5千米,行驶7时后,距离最近.答案1.解:(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如下表四年级一班同学故事背诵情况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我认为四年级一班女生队背诵情况好.(填男或女)故答案为:2,4,2,2;0,3,2,5;女.2.解:(1)4711+=(人)答:成绩优秀的共 11人.(2)473111110818++++++=+=(人)答:本次一共抽查了 18人.故答案为:11,18.3.解:把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表如下:4.解:(1)根据统计填表如下:(2)答:这个班同学近视率还是比较高的,我想对这个班的同学说,一定要科学用眼,按时做眼保健操.5.解:(1)华美水果店的销售情况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背和选背课文及过关统计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背和选背课文及过关统计表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过关统计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和选背内容语文园地一(必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语文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语文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语文园地四(必背)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语文园地六(必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语文园地七(必背)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截,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语文园地八(必背)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4.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古诗三首(必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选背)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睛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品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一年级古诗背诵情况统计表

一年级古诗背诵情况统计表
46、小儿垂钓
47、赠刘景文
48、画鸡
49、登幽州台歌
50、敕勒歌
51、秋浦歌
52、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53、秋风引
54、田家
5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6、闻雁
57、登柳州峨山
58、马诗二十三(其四)
59、马诗二十三(其五)
60、送灵澈上人
61、送方外上人
62、渔歌子
63、终南望余雪
6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5、夜雪
66、《除夜》
67、《春雪》
68、《田家元日》
69、诗曰
70、生查子元夕
71、《正月十五夜灯》
72、《青玉案元夕》
73、《上元竹枝词》
74、笠翁对韵一
75、笠翁对韵二
76、小儿语
77、治家格言一
78、治家格言二
79、名贤集一
80、名贤集二
81、逢老人
82、幼女词
83、陶者
84、题画
85、关山月
一年级上学期古诗背熟情况统计表
背诵内容
背诵情况(很熟练)
背诵情况(比较熟练)
背诵情况(不太熟练)
1、咏鹅
2、古朗月行
3、风
4、画
5、春晓
6、静夜思
7、登鹳雀楼
8、悯农(一)
9、悯农(二)
10、草
11、相思
12、乐游原
13、游子吟
14、塞下曲(一)
15、塞下曲(二)
16、七步诗
17、鹿寨
18、梅花
19、夏日绝句
86、棉花
87、小松
88、神童诗一
89、神童诗二
三字经
弟子规
俗语100句
成语100个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1)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1)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统计图中一格代表()万辆。

A. 10B. 50C. 1002.()城市18——25岁女青年平均身高高。

A. 上海B. 武汉C. 成都3.花坛里三种花的种植面积情况统计图如下,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应该是()。

A. B. C. D.4.关于选用统计图,下面说法合适的是()A. “二孩”政策后,为统计本区每个月新生儿出生变化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

B. 要统计一袋牛奶里的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

C. 要了解超市每月销售额和利润额数据,选用折线统计图。

D. 以上都合适。

5.下面是六(1)班同学“十一”度假方式统计表.度假方式旅游探亲访友在家休息其它人数151762A. 条形B. 折线C. 扇形6.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所示),( )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A. B. C.7.观察图,跳绳的有30人,跑步的大约有()人.A. 60B. 90C. 120D. 1608.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的直条表示60人,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00人.A. 10B. 15C. 209.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A. 一格表示60人B. B等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C. A等人数比C等人数少30人10.红星小学在读书活动中调查“你最喜欢看哪类书”,四年级60名学生的回答情况如下表:下面统计图与上面表格的信息最相符的是()。

A. B. C. D.11.下面是阳光小学和实验小学学生四到六年级近视人数统计图。

根据统计情况估计一下,哪个小学的近视人数更多?A. 阳光小学B. 实验小学C. 不能确定12.下面是英才小学四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四年级参加哪种课外小组的人最多?A. 书法小组B. 文学小组C. 手工小组二、填空题13.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最好绘制成________统计图。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22年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22年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一、填空题。

(20 分)24m,若将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不变,面积是(______)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2m。

2.130□672≈130万,□里最大应填(________);240□890≈241万,□里最小应填(________).3.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7,万位上是9,千位上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

这个数是(________),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________)万。

4.如下图(单位:厘米)所示,平行四边形CD边上的的高是(________)厘米。

5.如下图,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cm,估计这个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约是(________)cm2。

6.小明1分钟可以吹2个气球,一天他总吹了10个气球,那么他吹气球吹了________分钟。

7.商店有两种不同价格的皮球:一种是35元/个,一种是65元/个,笑笑有200元,她最多可以买(______)个皮球。

8.551×61的积是(_______)位数,积的末尾有(_______)个1.9.钟面上(_____)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钟面上(_____)时整,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10.一个数除以73商是6,且有余数,余数最大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共 10 分)11.过一点能画( )条射线。

A.一B.二C.无数12.从上面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A.B.C.D.13.根据“神舟十号”飞船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指标“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的温度为21℃±4℃,则返回舱的最低温度是()。

A.4℃B.17℃C.21℃D.25℃14.把3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5米,得到的是一条()A.直线B.线段C.射线15.把54看作50来试商,商可能( )。

A.偏大B.偏小C.不变三、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成都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成都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成都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第三季度的平均月产量是()。

A. 195B. 190C. 1852.笑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右图所示的统计图。

笑笑可能进行的调查内容是()。

A. 你最喜欢什么宠物B. 你有几只宠物C. 你的宠物几岁了3.关于选用统计图,下面说法合适的是()A. “二孩”政策后,为统计本区每个月新生儿出生变化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

B. 要统计一袋牛奶里的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

C. 要了解超市每月销售额和利润额数据,选用折线统计图。

D. 以上都合适。

4.一组调查数据被呈现在一扇形图里,下面条形图()与这个扇形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

A. B. C. D.5.一个花园里种了三种花。

每种花的占地面积如下图所示,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应该是( )。

A. B.C. D.6.只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是()。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7.如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身高.图表中没有学生的名字,已知小刚最高,小丽最矮,小明比小红高,请问小红的身高是()A. 150厘米B. 125厘米C. 100厘米D. 75厘米8.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A. 一格表示60人B. B等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C. A等人数比C等人数少30人9.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所示),统计图( )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A. B. C.10.2003年A、B、C、D、E五种轿车的产量分别为6.8、4.9、4.7、4.5、3.9万辆,下面哪个图更能真实地反映它们产量上的差距?A.B.11.下面是五一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纵向条形统计图,将它转化成横向条形统计图,正确的是哪一个?A.B.12.下面是英才小学四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四年级参加哪种课外小组的人最多?A. 书法小组B. 文学小组C. 手工小组二、填空题13.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________人,照这样计算,6格表示________人,要表示120人需要画________格.1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口算比赛,下面是他们1分钟口算比赛情况统计图.①这是________统计图.②________的口算速度最慢.________与________的口算速度最接近.③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________ %.④四人的口算平均速度是每分钟答________道题.⑤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15.兴隆百货上半年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图.①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________台.②六月份比五月份多销售________%.16.某农户承包的柑橘园,近5年的种植面积如下:2007年的种植面积是2003年的________倍。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数据的分析》测试题(含答案解析)(4)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数据的分析》测试题(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小明在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时,列出的公式如下222221(7)(8)(8)(8)s x x x x n⎡=-+-+-+-+⎣2(9)x ⎤-⎦,根据公式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数据个数是5B .数据平均数是8C .数据众数是8D .数据方差是152.某天7名学生在进入校门时测得体温(单位℃)分别为:36.5,36.7,36.4,36.3,36.4,36.2,36.3,对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 .众数是36.4B .中位数是36.3C .平均数是36.4D .方差是1.93.某专卖店专销售某品牌运动鞋,店主对上一周中不同尺码的运动鞋销售情况统计如下: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4.在某次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给选手圆圆打分,得到互不相等的五个得分.若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x ;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y ;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z ,则( ) A .y z x >>B .x z y >>C .y x z >>D .z y x >>5.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 )是180,184,188,190,190,194.现用两名身高分别为185cm 和188cm 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84cm 和190cm 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 A .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小 B .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大 C .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小 D .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大6.某手表厂抽查了10只手表的日走时误差,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这1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单位:秒)是( )A .0B .0.6C .0.8D .1.17.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 4,4,5,5,x ,6,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4,4 B .4,5 C .5,4D .5,58.为了解某电动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千米),抽检了10辆车统计结果是:200、210、210、210、220、220、220、220、230、230,则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20,220 B.220,210 C.200,220 D.230,2109.某校书法兴趣小组20名学生日练字页数如表所示:这些学生日练字页数的众数、平均数分别是()日练字页数23456人数26543A.3页,4页B.3页,5页C.4页,4页D.4页,5页10.在学校的一次年级数学统考中,八(1)的平均分为110 分,八(2)的平均分为90分,若两个班的总分相同,则两个班的平均分是()A.80分B.99分C.100分D.110分11.帅帅收集了南街米粉店今年6月1日至6月5日每天的用水量(单位:吨),整理并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极差是6 B.众数是7 C.中位数是5 D.方差是8 1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3人每人采集4件,4人每人采集3件,4人每人采集5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A.3件B.4件C.5件D.6件二、填空题13.甲、乙、丙、丁四人各进行了6次跳远测试,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0.65,S乙2=0.55,S丙2=0.50,S丁2=0.45,则跳远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14.甲、乙两名同学参加“古诗词大赛”活动,五次比赛成绩的平均分都是85分,若两人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2甲=1.25和S2乙=3,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15.若一组数据6,x,2,3,4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16.数据-3、-1、0、4、5的方差是_________.17.已知7,11,8,8,8,6,7,6,9,10.这10个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18.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岁.19.小明本学期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分别是135分、135分、122分.如果这3项成绩分别按30%、30%、40%的比例计算,那么小明本学期的数学平均分是_____.20.若一组数据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a ,方差是b ,则1232323,23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某校为了了解初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单位为小时),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图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 人,扇形统计图中的m = ,条形统计图中的n = ;(2)求统计调查的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平均数和方差.22.某学校倡导全校1200名学生进行经典诗词背诵活动,并在活动之后举办经典诗词大赛,为了解本次系列活动的持续效果,学校团委在活动启动之后,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一周诗词背诵数量”,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如图所示.大赛结束后一个月,再次抽查这部分学生“一周诗词背诵数量”,绘制成统计表:一周诗词背诵数量3首4首5首6首7首8首人数101015☆2520(1)求本次调查抽取的学生人数,并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2)活动启动之初学生“一周诗词背诵数量”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首;(3)估计大赛后一个月该校学生一周诗词背诵6首(含6首)以上的人数比活动启动之初一周诗词背诵6首(含6首)以上的人数多了多少人?23.某区举办中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各学校分别派出一支代表队参赛.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规定85分及以上为“合格”,95分及以上为“优秀”现将A,B两个代表队的竞赛成绩分布图及统计表展示如下: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A队88906170%30%B队a b7175%25%(2)小明的成绩虽然在本队排名属中游,但是竞赛成绩低于本队的平均分,那么小明应属于哪个队?(3)从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队内成绩的整齐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你认为集体奖应该颁给哪一队?24.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口罩成为人们防护防疫的必备武器.西安某药店有3000枚口罩准备出售,从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口罩,根据它们的价格(单位:元),绘制出如图的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图①中m的值为________;(2)统计的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众数为________;(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这3000枚口罩中,价格为1.8元的口罩有多少枚?25.为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某地对九年级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求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总数和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为1.5小时的学生数;(2)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中位数;(3)该校共有3500名学生,请估计该地九年级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26.某学校开展了“远离新冠珍爱生命”的防“新冠”安全知识竞赛.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80,86,99,96,90,99,100,82,89,99;抽取的八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没有低于80分的,且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4,90.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 ,b ,c 的值;(2)计算d 的值,并判断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的竞赛成绩更稳定?请说明理由; (3)该中学七、八年级共2160人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参加此次竞赛活动获得成绩优秀(x≥95)的学生人数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方差公式,众数的定义以及平均数的求法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根据方差的公式可知样本容量为5,故A 正确;样本的平均数为:78889=85++++ ,故B 正确;样本的众数为8,故C 正确;样本的方差为:()()()()()22222212788888898558=s ⎡⎤=-+-+-+-+-⎣⎦,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样本容量、平均数、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样本容量、平均数以及众数.2.C解析:C 【分析】按照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这组数据为36.5,36.7,36.4,36.3,36.4,36.2,36.3, ∴平均数0.10.300.100.20.136.47x ++-+--=+=36.4,∴选项C 正确;∵36.3,36.4都出现了2次, ∴数据的众数为36.3和36.4, ∴选项A 错误;∵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为36.2,36.3,36.3,36.4,36.4,36.5,36.7, ∴数据的中位数为36.4, ∴选项B 错误;∵方差为2222220.10.300.100.10.247175S ++++++==, ∴选项D 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集中趋势特征量的计算和离散度特征量的计算,熟记定义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 【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销量大的尺码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详解】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众数.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4.B解析:B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x 、y 、z 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x ,此时x 的值最大;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y ,则此时的y 一定小于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z ,故x z y>>,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算术平均数的含义.5.A解析:A【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众数的定义即可得.【详解】185188373+=,184190374+=,374373>,∴由平均数计算公式得: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的平均数变小,换人前的众数为190,换人后队员的身高为180,185,188,188,190,194,其众数为188,∴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的众数变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熟记公式和定义是解题关键.6.D解析:D【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解答.【详解】这1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是031422311.11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熟记公式及正确理解表格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结合题意进行求解.【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4455677x++++++=5,解得:x=4,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4,4,4,5,5,6,7,则众数为:4,中位数为: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8.A解析:A【分析】根据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求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详解】数据220出现了4次,最多,故众数为220,重新排序后为:200、210、210、210、220、220、220、220、230、230,排序后位于第5和第6位的数均为220,故中位数为22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与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9.A解析:A【分析】人数最多的即为众数,通过平均数的公式可求解平均数.【详解】日练字3页的人数有6人,最多,故众数为:3平均数=22364554634 2654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众数和平均数的求解,本题的平均数类似于求解加权平均数.10.B解析:B【分析】设一班总人数为m,二班总人数为n,总成绩为y,根据已知条件列式即可;【详解】设一班总人数为m ,二班总人数为n ,总成绩为y , 则110y m =,90y n =, ∴11090m n =,得到911m n =, ∴两个班的平均分9110901109018011999201111n n m nn m nn n n ⨯++====++. 故答案是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知识点,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 【分析】根据极差、众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依次计算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解:由图可知,6月1日至6月5日每天的用水量是:5,7,11,3,9. A .极差1138=-=,结论错误,故A 不符合题意; B .众数为5,7,11,3,9,结论错误,故B 不符合题意;C .这5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5,7,9,11,中位数为7,结论错误,故C 不符合题意;D .平均数是()57113957++++÷=,方差()()()()()2222221577711737975S ⎡⎤=-+-+-+-+-⎣⎦8=.结论正确,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重点考查了极差、众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根据图表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3人每人采集4件,4人每人采集3件,4人每人采集5件, ∴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是(4×3+3×4+5×4)÷11=4(件).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用到的知识点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关键是找出权重,根据公式列出算式.二、填空题13.丁【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可得【详解】解:∵S甲2=065S乙2=055S 丙2=050S丁2=045∴S丁2<S丙2<S乙2<S甲2∵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跳远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答案为:丁【点睛】本解析:丁.【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可得.【详解】解:∵S甲2=0.65,S乙2=0.55,S丙2=0.50,S丁2=0.45,∴S丁2<S丙2<S乙2<S甲2,∵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跳远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答案为:丁.【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14.甲【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求得答案【详解】∵S甲2=125S乙2=3∴S 甲2<S乙2∴甲的成绩比较稳定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即方差越大其数据波动越大即成绩解析:甲【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求得答案.【详解】∵S甲2=1.25,S乙2=3,∴S甲2<S乙2,∴甲的成绩比较稳定,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即方差越大其数据波动越大,即成绩越不稳定.15.2【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x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数据6x234的平均数是4∴(6+x+2+3+4)÷5=4解得:x=5∴这组数据的方差是(6-4)2+(5-4)2+(2-解析:2【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x 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数据6,x ,2,3,4的平均数是4,∴(6+x+2+3+4)÷5=4,解得:x=5,∴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5[(6-4)2+(5-4)2+(2-4)2+(3-4)2+(4-4))2]=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和方差,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也考查了平均数. 16.2【分析】根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详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故答案为:92【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问题解题时利用平均数与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析:2.【分析】根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详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1)04515x -+-+++== 方差是2222221[(31)(11)(01)(41)(51)]9.25s =--+--+-+-+-=.故答案为:9.2.【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问题,解题时利用平均数与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7.4【分析】先计算出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平均数∴方差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求方差掌握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4【分析】先计算出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平均数72118362910810x ⨯++⨯+⨯++==, ∴方差()()()()()()2222222178211888368298108 2.410s ⎡⎤=-⨯+-+-⨯+-⨯+-+-=⎣⎦, 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求方差,掌握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由图得到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及对应的人数再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即可得答案【详解】由图可知:13岁的有2人14岁的有6人15岁的有8人16岁的有3人17岁的有2人18岁的有1人∵∵足球队共有队员2+6解析:15【分析】由图得到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及对应的人数,再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即可得答案.【详解】由图可知:13岁的有2人,14岁的有6人,15岁的有8人,16岁的有3人,17岁的有2人,18岁的有1人,∵∵足球队共有队员2+6+8+3+2+1=22人,∴中位数是11名和第12名的平均年龄,∵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1名和第12名的年龄分别是15岁、15岁,∴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15岁,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求中位数时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数据有偶数个,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等于是解题关键.19.8【分析】按照所给的比例进行计算即可小明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成绩=平时测试×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详解】小明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成绩=135×30+135×30+122×40=1298(分)解析:8【分析】按照所给的比例进行计算即可,小明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成绩=平时测试×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详解】小明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成绩=135×30%+135×30%+122×40%=129.8(分).故答案为129.8.【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20.4b【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数据x1x2…xn的平均数是a∴数据2x1-32x2-3…2xn-3的平均数是;∵数据x1x2…xn的方差是b∴数据2x1-32x2-3…a 4b解析:23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是a,∴数据2x1-3、2x2-3、…、2x n-3的平均数是23a-;∵数据x1、x2、…、x n的方差是b,∴数据2x1-3、2x2-3、…、2x n-3的方差是224b b⋅=,故答案为:23a-;4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与方差,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公式和变化规律:若在原来数据前乘以同一个数,平均数也乘以同一个数,而方差要乘以这个数的平方,在数据上同加或减同一个数,方差不变.三、解答题21.(1)40,25,15;(2)平均数:7,方差:1.15【分析】(1)根据5h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m和n的值;(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平均数,计算出方差.【详解】解:(1)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有:4÷10%=40(人),m%=10÷40×100%=25%,即m=25,n=40×37.5%=15,故答案为:40,25,15;(2)由条形统计图可得,x=140×(5×4+6×8+7×15+8×10+9×3)=7,s2=140[(5﹣7)2×4+(6﹣7)2×8+(7﹣7)2×15+(8﹣7)2×10+(9﹣7)2×3]=1.15.【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及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平均数和方差,熟练掌握概念和求法是解题的关键.22.(1)45,图见解析;(2)4.5首;(3)450人【分析】(1)根据5首的人数和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圆心角的度数,可以求得本次抽取的学生人数,然后可以计算出4首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中位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大赛后一个月该校学生一周诗词背诵6首(含6首)以上的人数比活动启动之初一周诗词背诵6首(含6首)以上的人数.解:(1)20÷60360=120人, 背诵4首的学生有:120×135360=45(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活动启动之初学生“一周诗词背诵数量”的中位数是(4+5)÷2=4.5(3)☆=120-10-10-15-25-20=40人,1200×(402520161311120120++++-)=450(人) 所以,大赛后一个月该校学生一周诗词背诵6首(含6首)以上的人数比活动启动之初一周诗词背诵6首(含6首)以上的人数多了45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3.(1)87a =,85b =;(2)B 队;(3)A 队【分析】(1)结合条形图中的数据,再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2)由A 队的中位数为90分高于平均分88分,B 队的中位数85分低于平均数87分可得答案(3)从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及方差的意义即可解答【详解】(1)B 对成绩的平均分702803856904952100387236423a ⨯+⨯+⨯+⨯+⨯+⨯==+++++ 中位数8585852b +== (2)A 队的中位数为90分高于平均分88,B 队的中位数为85分低于平均分87, ∴小明应属于B 队.(3)应该颁给A 队.理由如下:①A组的平均分和中位数高于B队,优秀率也高于B队,说明A队的总体平均水平高于B 队;②A队的中位数高于B队,说明A队高分段学生较多;③虽然B队合格率高于A队,但A队方差低于B队,即A队的成绩比B队的成绩整齐.所以集体奖应该颁给A队.【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读懂题意,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以及方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24.(1)28,(2)1.5元,1.8元;(3)960【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m%的值,从而可以得到m的值;(2)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质量为1.8元的约多少枚.【详解】解:(1)m%=1﹣10%﹣22%﹣32%﹣8%=28%,即m的值是28,故答案为:28;(2)本次调查了5+11+14+16+4=50枚,中位数是:1.5元,众数是1.8元;故答案为:1.5元,1.8元;(3)3000×32%=960(枚),答:价格为1.8元的约960枚.故答案为:960.【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5.(1)500人,120人;(2)1小时;(3)1400人【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以求得被调查学生总数和1.5小时的学生数;(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用样本中超过1小时的比例乘以总人数3500,即可得该校九年级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详解】解:(1)由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得,0.5小时的有10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0%,故被调查的人数有:100÷20%=500(人),1.5小时的人数有:500×24%=120(人);(2)由(1)可知被调查学生500人,∴中位数是第250和251对应的数的平均数,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中位数是1小时;(3)∵12080500+×3500= 1400(人), ∴该地九年级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约为1400人.【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26.(1)a =40,b =94,c =99;(2)52,八年级的成绩较稳定,见解析;(3)估计参加此次竞赛活动获得成绩优秀的学生有972人【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可求出“D 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a 的值,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可求出b 、c 的值;(2)先求出七年级的方差,再根据方差进行分析得出答案;(3)求出样本中的优秀率,进而得到总体的优秀率,再求出总体中的优秀人数.【详解】解:(1)∵八年级成绩在“C 组”的有3人,占3÷10=30%,∴“D 组”所占的百分比为1﹣10%﹣20%﹣30%=40%,∴a =40,∵八年级10名同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94,∴中位数是94,即b =94,∵七年级10名学生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9,∴众数是99,即c =99 ,∴a =40,b =94,c =99;(2)()()()2222180-9286-92399-9210S ⎡⎤=⨯+++⨯⎣⎦七 =52 ,即:d=52, ∵50.4<52,∴八年级的成绩较稳定;(3)抽取的10名八年级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有 10×40%=4(人),抽取的10名七年级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有5人,∴抽取的2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共有9人∴2160×920=972(人) 答:估计参加此次竞赛活动获得成绩优秀的学生有972人.【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以及样本估计总体,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