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一)
病虫害防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病虫害防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5分7=35分1相思茎腐病病原物是由侵入:O[单选题]A,叶片B,直接C,伤口(正确答案)D,顶芽2防治相思茎腐病的有效措施是:()[单选题]A,杀虫B,减少根部和茎部伤口的形成(正确答案)C,叶部喷药,D,什么也做不了3枝树青枯病的病原物是:()[单选题]A,真菌B,细菌(正确答案)C,病毒D,线虫4枝树轮斑病症状的识别特征:()[单选题]A,黑色病斑带轮生红色小点,B,黄色病斑带轮生粉红色小点C灰白色病斑带轮生黑色小点,(正确答案)D,红色病斑5根树青枯病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单选题]A,水流传播(正确答案)B,气流传播C,野生动物传播6枝树紫斑病的病斑特征:()[单选题]A,紫红色(正确答案)B,黄褐色C灰白色D,锈褐色7食叶性害虫严重为害与叶部病害大发生的明显区别是什么?()[单选题]A.树上都没有叶子B,食叶性害虫严重为害树上都没有叶子,叶部病害大发生则树上叶片还在但大量枯死(正确答案)C,两种情况叶片都没受大的影响二、多选题5分3=15分1校树生理性病害常见症状:()A,叶片发红(正确答案)B,勾头(正确答案)C萎蕉D,叶背出现锈色颗粒物(正确答案)2枝树青枯病主要识别症状:()A,青枯(正确答案)B,叶片缺刻C,白色絮状物D,菌脓(正确答案)3下列哪些病害危害容易在叶片上形成病斑:()A,溃疡病B,根腐病C,黄紫斑病(正确答案)D,轮斑病(正确答案)三、判断题(每题5分10=50分)1、全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已超过6000种。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2、枝树是没有害虫危害的树种。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3、林木害虫可分为4大类,即食叶害虫、吸汁害虫、钻蛀性害虫、地下害虫。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4、APP(中国)林务事业部经营区目前的主要害虫是食叶害虫、金龟子(蟒蜡)。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5、油桐尺蛾与油桐尺蟆是不同的害虫。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6、红火蚁是地下害虫。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1)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1)一、填空题1. 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2.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3. 子囊果可分为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四类。
4. 典型的锈菌生活史可分为5个阶段,按顺序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
5. 接触、侵入、潜育、发病四个时期是病害一次发生的全过程,称为侵染程序。
6. 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需要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三大条件。
7. 昆虫的头式可分为3种,即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8. 昆虫的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底膜三部分组成。
9. 昆虫的消化系统是从口腔到肛门,纵贯体腔中央的管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10. 昆虫的内分泌系统由脑、胸腺和咽侧体 3大内分泌器官组成。
11. 按照蛹的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12. 按照刺激物的性质,昆虫的趋性可分为3类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13. 在昆虫纲中,第一大目为鞘翅目,鳞翅目为第 2 大目。
14. 白蚁属等翅目,蝗虫属直翅目,蝉属同翅目,蜜蜂属膜翅目。
15. 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因素。
16. 天敌昆虫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两大类。
17. 常见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烟剂等。
18. 杀虫剂按作用类型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等。
19. 植物叶部炭疽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子实体呈轮纹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黏包子团出现。
20. 植物白粉病的症状最初常不明显。
病症初为白粉状,形状为近圆形斑。
21. 幼苗猝倒病的病原真菌有腐霉菌、立枯菌、镰刀菌、灰霉菌等。
22. 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危害种类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23. 我国常见的2种蝼蛄为华北蝼蛄、东方蝼蛄。
24. 尺蛾幼虫有 2 对腹足,爬行时常首尾相接,屈曲前进,犹如量地。
《森林病虫害防治》自测练习试题与答案单项选择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自测练习试题与答案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林业三害是指()。
A、森林病害、森林虫害、森林鼠害B、森林病虫鼠害、森林火灾、乱砍滥伐C、森林病害、森林虫害、森林火灾D、荒漠化、森林火灾、乱砍滥伐2、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标志着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全面走上依法防治的轨道。
A、《植物检疫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C、《森林植物检疫技术操作规程》D、《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3、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的危害特点是()。
A、伤口甚小,被害处有斑点B、吸吮花蜜或水C、造成植物组织残缺不全D、舐吸液体或微粒,污染植物4、昆虫成虫的足由基部向端部依次分为()。
A、基节、腿节、转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B、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前跗节和跗节C、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D、转节、腿节、胫节、基节、跗节、前跗节5、林木病害发生病变过程依次表现为()。
A、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B、组织病变→形态病变→生理病变C、形态病变→组织病变→生理病变D、组织病变→生理病变→形态病变6、金龟子成虫具有()。
A、趋光性和趋化性B、假死性和趋光性C、趋化性和假死性D、趋光性、假死性和趋化性7、紫纹羽病害的传染蔓延主要靠()。
A、菌丝束在土内或土表延伸侵染树根B、担孢子萌发侵入树根C、菌核传播D、人为伤口侵入传播判断1、森林病虫害防治已分化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2、昆虫可以通过其跗节和爪垫接触触杀性农药而中毒。
()3、碱性农药对具酸性中肠液的甲虫杀伤力小,同样,酸性农药对具碱性中肠液的蛾蝶类幼虫杀伤力亦小。
()4、昆虫的血液能运输养料、氧气及废物、,还有吞噬作用、愈伤作用。
()5、不完全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虫态。
()6、卵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骨蛋白和蜡质,具有高度不透性,一般杀虫剂较难侵入。
()7、昆虫产卵场所一般是在能供幼虫取食的场所。
()8、幼虫脱皮后变成蛹或成虫,这种脱皮称为生长脱皮。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之药剂药械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之药剂药械。
一、填空题1、根据农药原料的来源及化学性质分为农药、农药和农药。
(答案:无机、有机;生物)2、根据农药防治对象及用途分为、、、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7大类。
(答案: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3、根据农药性能特点分为性农药、性农药和性农药。
(答案:广谱;专一;选择)4、合理使用农药的原则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
(答案:对症下药;适时用药;交互用药)5、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常用的植物源农药有:、、0.3%印楝素乳油、0.2%莪术醇杀鼠剂、雷公藤杀鼠剂。
(答案:1%苦参碱液剂;1.2%苦烟乳油)6、农业部决定2007年全面禁止、、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
(答案:甲胺磷;对硫磷)7、《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管理的意见》强调,既做到科学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又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当前森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答案:化学药剂)8、《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管理的意见》强调,加强药剂药械的管理,有利于提高防治,加大防治;有利于扭转当前的局面,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答案:生产力(能力);科技含量;灾后救灾)9、《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管理的意见》强调,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要逐步禁止使用、药剂,杜绝假冒伪劣农药。
(答案:高毒;高残留)10、《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管理的意见》强调,当前在食叶害虫的防治上,要重点推广已在林业上正式登记的、、1.2%苦烟乳油,以及卡死克等脲类制剂。
(答案:Bt;阿维菌素)11、《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管理的意见》强调,在蛀干害虫的防治上,要重点推广、康福多等无公害防治药剂。
(答案:绿色威雷)12、《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管理的意见》强调,在森林害鼠防治上,要重点推广、、大隆等产品。
(答案:杀它仗;C型肉毒素)13、《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管理的意见》强调,在应用天敌防治上,要重点推广、、、花绒坚甲、大唼蜡甲等寄生、捕食性天敌和食虫益鸟。
林业害虫防治基础与实践考核试卷

3.论述在林业害虫防治中,为什么应该采取综合防治策略,而不是依赖单一防治方法。
4.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气候条件对林业害虫发生和扩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D
4. A
5. C
6. D
7. A
8. D
B.害虫成虫期
C.害虫产卵期
D.害虫越冬期
9.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物理防治?()
A.引入天敌
B.喷洒农药
C.人工捕杀
D.施用微生物农药
10.哪种树种容易遭受害虫侵害?()
A.桉树
B.柏树
C.榉树
D.樟树
11.下列哪种害虫属于刺吸性害虫?()
A.天牛
B.蚜虫
C.螟虫
D.红蜘蛛
12.林业害虫防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五、主观题(参考)
1.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和利用微生物防治。优点:环保、无污染、可持续,能有效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维护生态平衡。
2.营林防治应用于选用抗虫树种、合理混交造林和保持森林卫生等。重要性:通过改善森林结构和提高森林自身抗虫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害虫的发生。
3.综合防治策略结合多种防治方法,能全面考虑害虫发生规律和生态环境,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A.修剪枝条
B.喷洒农药
C.植被恢复
D.砍伐森林
20.下列哪种害虫在我国林业害虫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A.桉蝙蛾
B.蚜虫
C.松毛虫
D.螟虫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森林病虫害防治》自测练习试题与答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自测练习试题与答案一、填空1、目前我国危害较严重的十大森林病虫鼠害有()、()、杨树蛀干害虫、()、()、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松叶蜂及森林害鼠等。
2、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针是()。
3、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森林经营者责任制是指()。
4、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四率”是指()、()、()、()。
5、昆虫的触角分为3部分,从基部开始依次叫()节、()节和()节。
6、昆虫的成虫一般有1对复眼,其功能是();昆虫通常还有()个单眼,其作用是()。
7、咀嚼式口器由上唇、()、()、()和舌五部分组成。
8、昆虫每个胸节分四面,分别称为()板、()板和()板;腹节是由()板和()板组成。
9、翅脉在翅上的分布形式称为(),翅面上由纵脉和横脉及翅缘围成的小区称()。
10、昆虫飞行时前后翅是靠()、()和()连接起来的。
11、昆虫的产卵器一般由3对产卵瓣组成,分别称为()、()、(),但常有一对退化。
12、昆虫体壁从内向外依次由()、()和表皮层组成;表皮层依次分为()、()和上表皮;上表皮一般()、()和最外层的()。
13、昆虫体型外长物包括()、()、()、()、距及微毛、微小突起;皮细胞腺有()、()、胶腺、()、()、()等。
14、昆虫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其中消化道又分为()、中肠和(),中肠液的()对杀虫剂在体内的溶解度有重要影响。
15、昆虫呼吸系统包括气门、气管和(),气门是气管在身体()上的开口,昆虫的呼吸是靠()作用由()进入虫体来完成的。
16、昆虫的背血管前端为细长管道是动脉、后段是心脏,由()组成;昆虫血液为黄、绿或灰色,组成包括()和()。
17、昆虫的排泄器官主要有()、()和()。
18、昆虫的神经系统由()系统、()系统和()系统组成。
19、初孵不久的虫体比卵大得多,是因其()未形成,身体柔软,幼虫()来伸展体壁的结果。
20、昆虫的性比一般说来是在()左右。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试题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试题一、填空题:每题一分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3、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林木和林木种子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
4、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分为一级和二级。
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危及人类健康、从新传入林业有害生物,以及首次在范围内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为一级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
一级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以外的其他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为二级突发林业生物有害事件。
5、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的大敌。
据统计,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类;年均发生面积1.6亿亩,已超过年面积;年致死树木4000万株,等于损失掉年造林面积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880亿元,相当于全国林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
6、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规定的检疫对象,划定和保护区,对林木种苗进行检疫。
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根本方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
8、森林经营者应当选用,营造,实行科学育林,提高防御森林病虫害的能力。
发生森林病虫害时,有关部门、森林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及时进行。
发生严重森林病虫害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防止蔓延,消除隐患。
9、森林植物检疫是以为依据,通过、和手段,对生产和流通中的某些感染特定病虫害的植物和植物产品采取和限制措施,以防止这些病虫杂草和其它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国家农、林业生产安全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林业病虫害防治与管理考核试卷

7.诱虫灯
8.监测预报
9.生物农药
10.生态环境保护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化学防治优点:快速、高效、操作简便。缺点:环境污染、抗药性产生、对人畜不安全。合理使用:选择高效低毒农药、按照推荐剂量、避开敏感时期、交替使用不同类型农药。
2. ABC
3. ABCD
4. AB
5. ABCD
6. ABC
7. BD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
12. AB
13. ABCD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
18. ABC
19. ABCD
20. ABC
三、填空题
1.生态
2.预防为主
3.生物
4.安全
5.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2.生物防治应用: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优势: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长期效果稳定。
3.预防措施重要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减少防治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方法:选用抗病虫害树种、加强林地管理、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4.长期目标: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策略: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加强病虫害监测、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提高林分多样性。
A.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B.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C.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D.实现病虫害的彻底根除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一)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一小括号1分,共20分)
1. 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四个虫态。
2.地下害虫主要有()类、()类、()类、金针虫类和蟋蟀类等。
3.昆虫属于()界、()门、()纲。
4.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按测报内容分()、()、()()、()预测。
5.地老虎类属于()目、()科昆虫,可以用()液诱杀其成虫。
6.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分为()剂和()剂。
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2.昆虫属于生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
3.蝼蛄的前足为步行足。
()
4.日本松干蚧危害幼树,可造成轮枝软化下垂和树干弯曲。
()
5.真菌的繁殖方式为裂殖。
()
6.油松疱锈病的转主寄主是芍药和山芍药。
()
7.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的状况叫世代。
()
8.天蛾幼虫脱皮2次属于3龄幼虫。
()
9.影响病原菌侵入期最大因素是温度。
()
10.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上吸收养分。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汇总。
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病害中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病毒
2、下列植物病害中完全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病害
3.白粉菌的分类依据是()。
A、附属丝的形状,闭囊壳内含子囊数目的多少
B、附属丝的形状,菌丝的颜色
C、菌丝和闭囊壳的颜色
D、分生孢子产生的数量多着生位置
4.锈菌按顺序产生的五种类型孢子是()。
A、性、夏、锈、冬、担孢子
B、性、锈、冬、夏、担孢子
C、性、锈、夏、冬、担孢子
D、性、冬、夏、锈、担孢子
5.植物真菌病害的主要典型病症是()。
A、菌浓、枯萎、小叶、缩叶
B、猝倒、立枯、腐烂、枯枝
C、粉状物、霉状物、疱状物、毛状物、盘状物、粒状物、点状物
D、肿瘤、萎蔫、溃疡、花叶、畸形
6.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裂殖
B、芽殖
C、复制
D、两性生殖
7.下列昆虫中能进行孤雌生殖的是()。
A.蝴蝶B 蚜虫C 蜜蜂D 蝗虫
8.在下列各组昆虫中都属完全变态的是()。
A.蝶、蝇、甲虫、蝗虫
B.蜂、蝽、蚊、蝉
C.蛾、甲虫、蚊、蜂
9.石硫合剂在休眠季节的使用浓度为()
A 0.1—0.2波美度
B 0.3—0.5波美度
C 3—5波美度
10.害虫感染后僵硬而死,后期尸体长出白毛,是下列哪种杀虫剂所致()A 苏云菌杆菌B 白僵菌C 病毒
四、问答题(回答下列各题。
每题8分,共40分)
1、何谓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
2、如何理解害虫发生期预测?
3、金龟类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填空题
1.卵、幼虫、蛹、成虫
2.蛴螬、蝼蛄、地老虎
3.动物、节肢动物、昆虫
4.根据环境预测、根据害虫基数预测、根据害虫形态指标预测
5.鳞翅、夜蛾、糖醋
6.保护剂、治疗剂
二、是非题
四、问答题
1.是以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为依据。
采用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比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体躯分头、胸、腹3个体段。
2.发生期预测,预测某种森林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危害期,对具有迁飞,扩散习性的害虫,预测迁出或迁入本地的时间。
为害虫防治时期的选择提供依据。
3.○1林业技术防治,苗圃地秋末深耕可增加蛴螬的越冬死亡率;避免使用未腐熟的厩肥;在蛴螬危害高峰期灌小,可溺死部分幼虫。
○2人工防治,在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光,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于傍晚振落捕杀成虫。
秋季耕翻时人工捕捉幼虫。
○3化学防治,种子与50%-75%辛硫磷2000倍液按1:10拌种防治蛴螬。
成虫盛发期喷25%西维因粉1000-1500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