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牵引

合集下载

皮牵引

皮牵引

皮牵引1.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

2.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

3.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随时观察血运神经症状改变。

4.一般维持3-4周。

5.其牵引力通过皮肤、筋膜、肌肉,间接达于骨或关节。

6.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粘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不宜使用。

7.皮牵引操作前,应将局部皮肤洗净、剃除毛发。

皮牵引的护理皮牵引法此牵引是把胶布贴在皮肤上,通过牵拉胶布进行牵引。

因为牵引是通过牵拉皮肤再拉到皮下组织和骨骼,故又称间接牵引法。

此种牵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穿破骨组织,对肢体损伤小,痛苦少。

缺点是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容易把胶布拉脱。

所以,一般用于小儿或老弱患者的骨折牵引或关节炎症时矫正与固定。

护理1.对新牵引的患者,尤其皮肤牵引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循环。

患肢肢端可因纱布缠绕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引起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应仔细检查,及时报告,或松开绷带重新缠绕,可解除压迫。

2.对皮肤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3.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

4.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弓l绳上。

(2)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3)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向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4)牵引的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

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如坠落在地上或旁靠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也应及时纠正。

5.预防并发症(1)预防褥疮:牵引患者由于长期仰卧,尾骰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褥疮,所以应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

皮牵引的护理

皮牵引的护理
皮牵引的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皮牵引简介 • 皮牵引术前准备 • 皮牵引术后护理 • 皮牵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皮牵引简介
什么是皮牵引
定义
皮牵引是一种通过粘贴在皮肤上 的胶布条或牵引带进行牵引治疗 的方法。
目的
主要用于骨折、脱位的整复和固 定,以及关节挛缩畸形的矫正等 。
剃毛处理
根据手术需要,对患者手术部 位的毛发进行剃除,确保手术
区域无菌。
消毒处理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患者手术 部位皮肤进行消毒,降低感染
风险。
保护皮肤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 皮肤进行妥善保护,避免不必
要的摩擦和损伤。
03
皮牵引术后护理
术后皮肤观察与护理
皮肤颜色与温度观察
持续监测牵引部位的皮肤颜色和温度,确保无过度压迫导致缺血 的现象。
皮肤清洁与保护
定期清洁皮肤,避免污染和感染;同时使用专用敷料保护受压部位 ,减少摩擦损伤。
伤口渗液管理
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促进愈合。
皮牵引装置的管理与调整
装置稳定性检查
定期检查皮牵引装置的稳定性和 紧固度,确保其发挥正确的治疗
作用。
适度调整牵引力
根据医嘱和患者耐受情况,适度调 整皮牵引装置的牵引力,以达到最 佳治疗效果。
立积极的治疗心态。
04
皮牵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皮肤压疮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 定期翻身: 患者需要定期翻身,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
• 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摩擦进一步刺激皮肤。
皮肤压疮的预防与处理
• 使用减压垫: 在受压部位使用减压垫,减轻局部压 力。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
利用胶布粘在皮肤或泡沫海绵带包在肢体上,通过皮肤、肌肉间接牵拉骨骼。操作简便、 无创,易于接受。但牵引时间短,只能应用2~4周。皮肤牵引分为以下两种:①胶布牵引;② 海绵带牵引。 2.兜带牵引
利用布带或布兜拉住身体某处进行牵引:①枕颌带牵引;②骨盆带牵引;③骨盆悬吊牵引。
六、皮牵引的重量计算
• 皮牵引的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7,皮肤牵引的 牵引重量不超过5kg,牵引时间一般维持3-4周。①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
目录

皮牵引的概念

皮牵引的目的及适应症

皮牵引的禁忌症

皮牵引的装置部件

牵引的种类及方法

皮牵引的重量计算

皮牵引的护理常规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视频
一、皮牵引的概念
牵引是利用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重力的 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 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牵引分持续性皮牵引和 骨牵引两大类,其主要用于颈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及不稳定的胫骨骨折等。
七、皮牵引的护理常规
操作后的护理
1、生活护理
2、观察内容

3、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3、皮牵引的注意事项:
1).牵引时要保持患者处于正确的牵引体位。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 折牵引时,患肢须保持外展中立位。股骨上段骨折时患肢应尽量外展。
2).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时, 不利于骨折复位和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
二、牵引术的目的及适应症
• 目的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2.矫形治疗。 3.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畸形。 4.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预防畸形和病理性骨折。

(医学课件)皮牵引

(医学课件)皮牵引
4. 牵引针眼感染 ① 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滴酒精每日俩 次, ② 避免牵引针滑动移位 一旦移位要消毒处理 ③ 继发感染时积极引流,必要时换位牵引
27
5,关节僵硬 牵引期间应鼓励和协助病人进行主动
和被动活动包 括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动和按摩等,以
促进血液循环 维持肌肉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28
6. 足下垂 腓总神经损伤和跟腱挛缩 ① 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 ② 应用足底托板:足底垫起,置踝关节于功能位 ③ 加强足部的主动和被动活动 ④ 经常检查局部有无受压,听取主诉。
体位,发生便秘可使用开塞露。番泻叶30克 代茶饮 。
30
9压疮: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
压力
压疮
剪切力
摩擦力
31
压疮发生的后果 :
1,给病人增加痛苦。2,
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
3,延长患者的住院天
数。
4,
增加护理难度。 5,严
重的并发症: 感染,
败血症等。
压疮发生前 的预防措施 比发生之后 外用治疗更
为重要!
32
压疮的护理措施
对年龄大的 营养不良,消瘦的病人给予卧气 垫床。在患肢制动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屈曲健 侧膝关节,以健侧下肢足底及双侧上臂的手掌 或肘部为支点,支撑起下段躯干,使臀部离开 床面,此法简便易行对预防褥疮。在骨突起部 位,如肩背部、骶尾部、双侧髂嵴、膝踝关节、 足后跟等处放置棉圈、气垫等,并定时按摩, 翻身,每日温水擦浴,保持床铺干燥、清洁。 若皮肤受压发红,减少受压时间,勤翻身。严 重的可以使用可贝尔褥疮贴。并加强营养。
骨科牵引病人的护理
1
牵引术
牵引的定义 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
抗牵引力使骨折或脱位达到整复和维持复 位。对于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 引达到治疗目地。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PPT课件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PPT课件
利用胶布粘在皮肤或泡沫海绵带包在肢体上,通过皮肤、肌肉间接牵拉骨骼。操作简便、 无创,易于接受。但牵引时间短,只能应用2~4周。皮肤牵引分为以下两种:①胶布牵引;② 海绵带牵引。 2.兜带牵引
利用布带或布兜拉住身体某处进行牵引:①枕颌带牵引;②骨盆带牵引;③骨盆悬吊牵引。
7
六、皮牵引的重量计算 • 皮牵引的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7,皮肤牵引的 牵引重量不超过5kg,牵引时间一般维持3-4周。①
5
四、皮牵引装置部件
• 皮牵引装置由皮牵引带和牵引架组成,皮牵引带由全棉制品 布类、海绵、锦纶带、尼龙搭扣、松紧带和金属环制成。牵 引架包括滑轮、重锤等。
6
五、牵引的种类及方法
主要分为皮肤牵引术、骨牵引术。根据牵引力设置和工具的使用分为:①滑动牵引;②固 定牵引;③托马斯牵引;④平衡牵引;⑤布朗牵引;⑥垫枕牵引;⑦枕颌牵引;⑧骨盆悬带牵 引;⑨骨盆牵引带牵引。其中使用较多的牵引术如下: 1.皮肤牵引
8
七、皮牵引的护理常规
9
10
11
12
13
操作后的护理
14
1、生活护理
15
2、观察内容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7
3、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8
19
3、皮牵引的注意事项:
1).牵引时要保持患者处于正确的牵引体位。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 折牵引时,患肢须保持外展中立位。股骨上段骨折时患肢应尽量外展。
2).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时, 不利于骨折复位和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皮牵引的护理技术
1

皮牵引带牵引

皮牵引带牵引

皮牵引带牵引
【目的】
皮肤牵引是将牵引力直接加于皮肤,间接牵拉骨骼。

【用物准备】
皮牵引带(根据肢体的粗细选择)、棉垫、牵引架、线绳、牵引锤。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2.在皮牵引带上、下两端垫上棉垫,用皮牵引带裹敷患肢,注意松紧适度。

3.将皮牵引带调整至肢体功能位置,保持持续牵引。

【注意事项】
1.牵引过程中应观察皮肤情况,防止皮肤出现水疱、破溃和褥疮。

2.牵引带应松紧适度,太松易滑脱,太紧妨碍血运,应经常观察牵引肢体循环状况。

3.保持牵引有效,观察肢体位置是否正确,牵引是否有效,即牵引绳、牵引锤是否有效地悬吊在滑车上。

如有情况及时处理,保证牵引持续有效地进行。

4.注意患肢保暖,在保暖加盖被时应注意不将盖被压在牵引绳上,以免抵消牵引力。

5.做颌枕带牵引时,应注意下颌处皮肤的干燥及清洁。

在吊带与皮肤之间可衬一块纱布。

如因进食、饮水受潮湿时可及时更换。

男性病人应经常剃胡须,以免刺激不适。

6.牵引重量要适度,重量过小会影响畸形的矫正和骨折的复位;重量过大会因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

皮牵引的护理措施

皮牵引的护理措施

皮牵引的护理措施简介皮牵引是一种医疗护理手段,常用于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疾病或损伤。

通过牵引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达到稳定骨折或关节,并减轻疼痛、促进康复的目的。

在进行皮牵引时,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皮牵引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等内容。

术前准备在进行皮牵引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病史和体格检查在进行皮牵引之前,医护人员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过去的疾病史和手术史等。

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了解其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牵引力度。

2.评估骨折或脱位情况在进行皮牵引之前,需要对患者的骨折或脱位进行评估。

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骨折部位和类型、关节脱位程度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合适的牵引方式和力度。

3.术前准备皮肤在进行皮牵引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

首先,清洁患者的皮肤,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分泌物。

然后,用抗菌剂对皮肤进行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

4.准备牵引设备在进行皮牵引之前,需要准备好牵引设备。

牵引设备通常包括牵引架或床架、软带、皮牵引套等。

确保牵引设备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术中操作在进行皮牵引时,需要遵循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牵引力度在进行皮牵引之前,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力度。

通常,牵引力度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格等因素来判断。

对于成人患者,牵引力度通常为10%至15%的身体重量,对于儿童患者,牵引力度通常为5%至10%的身体重量。

2.正确安装牵引设备在进行皮牵引之前,需要正确安装牵引设备。

首先,将牵引架或床架按照说明书进行组装和调整。

然后,将软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并连接到牵引架或床架上。

最后,根据医生的要求,调整牵引力度和角度,确保牵引能够起到稳定骨折或关节的效果。

3.观察患者的病情在进行皮牵引时,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疼痛程度、局部肿胀、皮肤红肿等情况。

皮牵引——精选推荐

皮牵引——精选推荐

皮牵引技术一、适应症(一)治疗创伤1.使骨折复位,矫正骨折缩短移位。

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旋转移位。

2.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

3.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

(二)治疗骨科疾病1.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

2.使患有骨结核、骨髓炎、瘤样病损或骨肿瘤的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3.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4.矫正或辅助矫正脊柱侧弯畸形。

5.使肢体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6.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有利于软组织修复。

7.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三)术前及术后的辅助治疗1.术前牵引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脊柱侧弯畸形的术前牵引,有利于术中矫形复位,还可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2.术后牵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截肢术后和腕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后牵引。

3.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

4.便于病人的护理。

二、禁忌症肢体肿胀明显或局部软组织条件不允许。

三、操作规程1、术前评估(1)是否有相应的器械和用品。

(2)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师完成。

2、知情告知操作前做到全面、准确、通俗告知,向患者家属充分说明目前的病情、及治疗的目的、意义。

3、操作前准备牵引用具主要包括牵引床、牵引架、牵引绳、牵引重量、牵引扩张板、靠背架、床脚垫、牵引弓、胶布等。

4、操作程序皮肤牵引利用紧贴皮肤的胶布条或海绵带对肢体施加牵引力。

牵引重量不超过5kg,它主要包括胶布牵引和海绵带牵引2种,由于胶布牵引的并发症较多,因此现在较多采用海绵带牵引。

(1)胶布牵引:主要有小腿胶布牵引、长腿胶布牵引、上臂胶布牵引、前臂胶布牵引、长臂胶布牵引、双下肢悬吊牵引、Dunlop牵引和Russell牵引8种,多用于四肢牵引。

胶布宽度为5~7cm,长度较肢体远端长8cm,在胶布中央贴一块比肢端稍宽,且有中央孔的扩张板,从中央孔穿一牵引绳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皮牵引术后如何护理
(1)皮牵引后应注意牵引力线,抬高床脚,增加反牵引力,防止身体下滑,保持牵引有效。

(2)观察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有无痛苦表情及血液循环障碍等,如系3岁以下儿童皮牵引多用胶布,故应经常检查牵引胶布有无松动下移或脱落,有无水疱,水疱大者应抽吸或做相应处理,若发现牵引肢体有大片水疱或广泛起疱,渗出物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师做相应处理。

其他则用下肢牵引带牵引,应经常检查牵引带的松紧是否合适,有无下滑,防止勒伤皮肤。

(3)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3千克,否则牵引力过大,易损伤足跟皮肤或引起水疱,影响继续牵引治疗。

(4)牵引期间应每日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如牵引位置、力线是否正确;包扎松紧度是否合适;牵引绳与滑轮是否合槽;重锤是否离地;扩张板是否与床架接触等。

(5)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用软枕或将普通毛巾折叠分别垫于膝关节和踝关节下,防止关节僵直和压伤皮肤。

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定时观察患肢足背伸、跖屈功能,定时按摩腓骨小头处皮肤,防止腓总神经受压,引起足下垂。

(6)每日检查皮肤完整性,定期用清水擦洗患肢,定时按摩骶尾部、足后跟、外踝等骨突部位,防止受压。

(7)观察肢端末梢血液循环,每2~4小时打开牵引套一次,随即徒手由下至上向心性按摩患肢数分钟,待放松20~30分钟后再予以固定,以免影响血循环、压迫局部皮肤。

(8)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运动、肢体功能锻炼、关节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9)嘱患者及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不能随便增减牵引重量。

下肢皮牵引后应注意什么?
(1)避免压迫腓总神经:因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有腓总神经通过,位置表浅,极易受压,受伤之后导致足背伸肌无力,发生垂足畸形。

因此,护士要做到:严密观察,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发现异常积极采取措施,并报告医师;对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定时巡视,主动检查该部位有无受压,观察足背伸跖屈功能,积极防范。

(2)防止皮肤完整性受损: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2.5~3千克,防止牵引过重损伤踝及足后跟皮肤。

要求每2~3小时按摩骨突出部,足跟应悬空或垫软垫,必要时用1%碘酊涂抹骨突出部和足跟1~2次/日,或者贴防褥疮膜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