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教学案

人教a版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教学案
人教a版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教学案

人教A版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教学案

课题:§ 3.1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态与价值: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

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教学过程】

1. 课题导入

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胖与瘦、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在数学中,我们用不

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如何利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2. 讲授新课

1)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引例1:限速40km/h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不超过40km/h, 写成不等式就是:v乞40

引例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应不少于 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写成不等式组就是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问题1:设点A与平面:-的距离为d,B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贝U d -| AB |。

问题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 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

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元,怎样用不等

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

x _ 2 5

解:设杂志社的定价为x元,则销售的总收入为(8 0.2)x万元,那么不等关系

0.1

“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

x —2 5

(8 0.2)x_20

0.1

问题3: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的钢管截成500mm和600mm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所有上述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解:假设截得500 mm的钢管x根,截得600mm的钢管y根。根据题意,应有如下的不等关系:

(1 )截得两种钢管的总长度不超过4000mm ;

(2)截得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数量的3倍;

(3)截得两种钢管的数量都不能为负。

要同时满足上述的三个不等关系,可以用下面的不等式组来表示:

500^600^4000;

』3x>y;

| xZO;

I y"

3. 随堂练习

1、试举几个现实生活中与不等式有关的例子。

2、课本P82的练习1、2

4. 课时小结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

5. 评价设计

课本P83习题3.1[A组]第4、5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2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态与价值: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过程】

1. 课题导入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请同学们回忆初中不等式的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改变;

即若a b= a -c?b=c

(2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改变;即若a b, c 0 二ac bc

(3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若a b, c ::: 0= ac ::: bc

2. 讲授新课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能证明以上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证明:

1)°.° (a + c) —(b + c)

=a—b> 0,

a+ c > b+ c

2) T(a c)「(b c)二a「b 0 ,

实际上,我们还有a . b, b . c= a . c ,(证明:T a> b, b>c,

--a—b> 0, b —c > 0.

根据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得

(a—b) + (b —c) > 0,即a —c > 0,

??? a> c.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a b,b c= a c

(2) a b= a c b c

(3) a b,c 0= ac bc

(4) a b,c ::: 0= ac ::: bc

2、探索研究

思考,禾U用上述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的下列性质:

(1) a b,c d = a c b d ;

(2) a b 0,c d 0= ac bd ;

(3) a b 0,n N, n 1= a n b n;n a n b。

证明:

1)T a> b,

?- a+ c> b+

c.

?/ c> d,

…b+ c> b+ d.

由①、②得 a + c > b + d .

2)a b,c °—c b — ac bd c d,b 0= bc bd

3)反证法)假设n a 乞n b ,

则:若\a " = a ::: b 这都与a b 矛盾,

a = b

[范例讲解]:

例1、已知a b 0,c ::: 0,求证

c c

a b 1 证明:以为a b ? 0 ,所以ab>0,- ab 1 1 1 1 a b ,即一 ab ab

ba 由 c<0,得 c .-

a b 3. 随堂练习1

1、课本P82的练习3

2、在以下各题的横线处适当的不等号:

3 + ?、2 ) 2

[补充例题]

例 2、比较(a + 3) (a —5 )与(a + 2) ( a — 4)的大小。

分析:此题属于两代数式比较大小,实际上是比较它们的值的大小,可以作差,然后展开, 合并同类项之后,判断差值正负 (注意是指差的符号,至于差的值究竟是多少,在这里无关 紧要)。根据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来得出两个代数式的大小。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问题转化

为实数运算符号问题。

解:由题意可知:

ab (2)

(6 — 1) 2; (3) .5-2

- 5 ' ⑷当 a >b > 0 时,log 1 a.

2 log 1 b 2

答案:⑴v (2)v (3 )v (4 )v

(a + 3)( a —5) — ( a + 2)( a —4)

=(a2—2a —1 5) — ( a2—2a—8)

= —7< 0

■'■( a+ 3)( a — 5)<( a + 2) ( a —4)

随堂练习2

1、比较大小:

(1)(x+5) (x +7)与(x+6) 2

(2)x25x 6与2x25x 9

4. 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并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了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还研究了如何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作差法,其具体解题步骤可归纳为:

第一步:作差并化简,其目标应是n个因式之积或完全平方式或常数的形式;

第二步:判断差值与零的大小关系,必要时须进行讨论;

第三步:得出结论

5. 评价设计

课本P83习题3.1[A组]第2、3题;[B组]第1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课题:§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象法解一

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 ?情态与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

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教学过程】

1. 课题导入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教材P84互联网的收费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

x —5x::0 ................. (1) .....

2. 讲授新课

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象x2 -5x 0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2) 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x2 - 5x ::: 0的解集

怎样求不等式(1)的解集呢?

探究:

(1)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容易知道:二次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X")= 0,屜-5

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N =0,x2 =5

于是,我们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

(2 )观察图象,获得解集

画出二次函数y =x2_5X的图象,如图,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式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不等式 一、选择题 1.若a =20.5,b =log π3,c =log πsin 5 2π ,则( ).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2.设a ,b 是非零实数,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 2<b 2 B .ab 2<a 2b C . 21ab <b a 21 D . a b <b a 3.若对任意实数x ∈R ,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4.不等式x 3-x ≥0的解集为( ). A .(1,+∞) B .[1,+∞) C .[0,1)∪(1,+∞) D .[-1,0]∪[1,+∞) 5.已知f (x )在R 上是减函数,则满足f (11 -x )>f (1)的实数取值范围是( ). A .(-∞,1) B .(2,+∞) C .(-∞,1)∪(2,+∞) D .(1,2) 6.已知不等式f (x )=ax 2-x -c >0的解集为{x |-2<x <1},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为图中( ). A B C D 7.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 ??y x y x y x 2++- 则目标函数z =5x +y 的最大值是( ). A .2 B .3 C .4 D .5 8.设变量x ,y 满足?? ? ??5 --31+-3-+y x y x y x 设y =kx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1,3 4 ] B .[ 3 4 ,2] C .[ 2 1 ,2] D .[ 2 1 ,+∞) ≥0 ≤1 ≥1 ≥0 ≥1 ≤ 1 (第6题)

人教版必修5不等式单元测试题

2.已知x,y是正数,且 1 3.不等式>1的解集是() < x2+1 2,tan x+cot x的最小值是2;⑤3x+3-x的最小值 必修五数学不等式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不等式x2≥2x的解集是() A.{x|x≥2}B.{x|x≤2}C.{x|0≤x≤2}D.{x|x≤0或x≥2} 9 +=1,则x+y的最小值是() x y A.6 B.12 C.16 D.24 x-1 x+2 A.{x|x<-2}B.{x|-2b?ac2>bc2B.a>b?a2>b2C.a>b?a3>b3D.a2>b2?a>b 5.若a,b,c∈R,且a>b,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a+b≥b-c B.ac≥bc C. c2 a-b>0D(a-b)c2≥0 6.对于任意实数a,b,c,d,命题①若a>b,c<0,则ac>bc;②若a>b,则ac2>bc2;③ 若ac2b,则11 ;⑤若a>b>0,c>d>0,则ac>bd。 a 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7.已知a,b∈R+,且a+b=5,则2a+2b的最小值是() A.32 B.42 C.82 D.10 1x2+2 8.下列命题中,其正确的命题个数为①x+的最小值是2;②的最小值是2;③ x log x+log2的最小值2;④0

9..设 x > 0, y > 0, xy = 4 ,则 s = x A.1 B.2 C. 2 2 D. 2g 12 . 若 关 于 x 的 函 数 y = x + 在 (0 , + ∞ ) 的 值 恒 大 于 4 , 则 ( ) 14 . 若 <0 , 化 简 y = 25 - 30 x + 9 x 2 - ( x + 2 ) 2 - 3 的 结 果 为 ( ) 15. 已 知 等 比 数 列 {a } 的 各 项 均 为 正 数 , 公 比 q ≠ 1 , 设 P = 3 2 < x < } B 、 {x | x < - 或x > } 17 、已 知 M 是 △ AB C 内 的 一 点 ,且 AB · AC = 2 3 ,∠ BAC = 30° ,若 △ MBC ,△ MCA 和 △ MAB 的 面 积 分 别 为 , x , y , 则 + 的 最 小 值 是 ( ) y + 取最小值时 x 的值为( ) y x 4 2 10.若 x, y ∈ R ,且 x 2 + y 2 = 4 ,则 2 x y x + y - 2 的最小值为( ) A. 2 - 2 2 B. 1 + 2 2 C.-2 D. - 1 3 11 . 设 M = 2 a ( a - 2) + 3 , N = ( a - 1)( a - 3) , a ∈ R , 则 有 ( ) A . M > N B . M ≥ N C . M < N D . M ≤ N m 2 x A . m >2 B . m < - 2 或 m >2 C . - 2< m <2 D . m < - 2 13 . 已 知 定 义 域 在 实 数 集 R 上 的 函 数 y = f ( x ) 不 恒 为 零 , 同 时 满 足 f ( x + y ) = f ( x )· f ( y ) , 且 当 x >0 时 , f ( x )>1 , 那 么 当 x <0 时 , 一 定 有 ( ) A . f ( x )< - 1 B . - 1< f ( x )<0 C . f ( x )>1 D . 0< f ( x )<1 x + 2 3 x - 5 A . y = - 4 x B . y = 2 - x C . y = 3 x - 4 D . y = 5 - x n a + a 9 , Q = a 5 a 7 , 则 P 与 Q 的大小关系是( ) A . P > Q B . P < Q C . P = Q D . 无 法 确 定 16 .已 知 不 等 式 ax 2 - 5x + b > 0 的 解 集 为 {x | -3 < x < 2}, 则 不 等 式 bx 2 - 5x + a > 0 的 解 集 为 ( ) A 、 {x | - 1 1 1 1 3 2 3 2 C 、 {x | -3 < x < 2} D 、 {x | x < -3或x > 2} → → 1 1 4 2 x y A . 20 B . 18 C . 16 D . 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8.若1 < a < 4, -2 < b < 4 ,则 2a - b 的取值范围是 19.若 x ∈ R ,则 x 2 与 x -1 的大小关系是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3.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 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基本不等式 等号成立条件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基本不等式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正方形的面积为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这时有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当 所以, ,即 4.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b ,可得 ,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

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 用分析法证明: 要证 (1) 只要证 a+b (2) 要证(2),只要证 a+b- 0 (3) 要证(3),只要证( - ) (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4)中的等号成立。 3)理解基本不等式 的几何意义 探究:课本第98页的“探究”

高中数学人教版_必修五_不等式_知识点最完全精炼总结

4.公式: 1.两实数大小的比较 ?? ? ??<-?<=-?=>-?>0b a b a 0b a b a 0b a b a 一.不等式知识要点 3.基 本不等式定理 ? ???? ??????? ? ?????????????????-≤+?<≥+?>≥+ ??? ????+≤+≥+?? ?? ???????? ?+≤??? ??+≤+≥+≥+2a 1 a 0a 2a 1a 0a b ,a (2b a a b )b a (2b a ab 2 b a 2b a ab 2b a ab )b a (2 1b a ab 2b a 2 22222 2 222倒数形式同号)分式形式根式形式整式形 式1122a b a b --+≤≤≤ +2.不等式的性质:8条性质.

3.解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 ??? ?<< >> ≠>)0a (b x )0a (a b x )0a (b ax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 解流程: 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 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 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解分式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 (4)解含参数的不等式:(1) (x – 2)(ax – 2)>0 (2)x 2 – (a +a 2)x +a 3>0; (3)2x 2 +ax +2 > 0; 注:解形如ax 2+bx+c>0的不等式时分类讨 论的标准有: 1、讨论a 与0的大小; 2、讨论⊿与0的大小; 3、讨论两根的大小; 二、运用的数学思想: 1、分类讨论的思想; 2、数形结合的思想; 3、等与不等的化归思想 (4)含参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0)x (g 0)x (g )x (f 0) x (g )x (f 0)x (g )x (f 0)x (g ) x (f 0 )())((21>---n a x a x a x

人教版必修5.3.4 基本不等式(一)

§3.4 基本不等式:ab≤a+b 2 (一)课时目标 1.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及其证明;2.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

1.如果a ,b ∈R ,那么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2.若a ,b 都为正数,那么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称上述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其中a +b 2 称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称为a ,b 的几何平均数. 3.基本不等式的常用推论 (1)ab ≤????a +b 22≤a 2+b 22 (a ,b ∈R ); (2)当x >0时,x +1x ≥2;当x <0时,x +1x ≤-2. (3)当ab >0时,b a +a b ≥2;当ab <0时,b a +a b ≤-2. (4)a 2+b 2+c 2≥ab +bc +ca ,(a ,b ,c ∈R ). 一、选择题 1.已知a >0,b >0,则a +b 2,ab , a 2+b 22,2ab a +b 中最小的是( ) A.a +b 2 B.ab C. a 2+b 22 D.2ab a +b 答案 D

解析 方法一 特殊值法. 令a =4,b =2,则a +b 2=3,ab =8, a 2+b 22=10,2ab a +b =83.∴2ab a +b 最小. 方法二 2ab a +b =21a +1b ,由21a +1b ≤ab ≤a +b 2≤ a 2+b 22,可知2ab a +b 最小. 2.已知m =a +1a -2 (a >2),n =????12x 2-2 (x <0),则m 、n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 B .m n . 3.设a ,b ∈R ,且a ≠b ,a +b =2,则必有( ) A .1≤ab ≤a 2+b 22 B .ab <1a +b 2 >0, ∴a 2+b 22>1,∴ab <12ab ,a 2+b 2>2ab ,所以,最大的只能是a 2+b 2与a +b 之一.而a 2+b 2-(a +b )=a (a -1)+b (b -1),又0a +b 2>0,∴ a 2+b 22>12 , ∴a 2+b 2>12 . ∵b -(a 2+b 2)=(b -b 2)-a 2=b (1-b )-a 2 =ab -a 2=a (b -a )>0,∴b >a 2+b 2,∴b 最大. 6.若不等式x 2+ax +1≥0对一切x ∈(]0,1恒成立,则a 的最小值为( ) A .0 B .-2 C .-52 D .-3 答案 B 解析 x 2+ax +1≥0在x ∈(]0,1上恒成立 ?ax ≥-x 2-1?a ≥??? ?-????x +1x max . ∵x +1x ≥2,∴-????x +1x ≤-2,∴a ≥-2.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最完全精炼总结

2012.3.26 4.公式: 1.两实数大小的比较 ?? ? ??<-?<=-?=>-?>0b a b a 0b a b a 0 b a b a 一. 不等式(精简版) 3.基 本不等式定理 ? ?? ? ? ??????? ? ?????????????????-≤+?<≥+?>≥+ ??? ????+≤+≥+?? ?? ???????? ?+≤??? ??+≤+≥+≥+2a 1a 0a 2a 1a 0a b ,a (2b a a b )b a (2b a ab 2 b a 2b a ab 2b a ab )b a (2 1b a ab 2b a 2 22222 2 222倒数形式同号)分式形式根式形式整式形 式1122a b a b --+≤≤≤ +2.不等式的性质:8条性质.

3.解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 ??? ?<< >> ≠>)0a (b x )0a (a b x )0a (b ax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 解流程: 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 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 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解分式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 (4)解含参数的不等式:(1) (x – 2)(ax – 2)>0 (2)x 2 – (a +a 2)x +a 3>0; (3)2x 2 +ax +2 > 0; 注:解形如ax 2+bx+c>0的不等式时分类讨 论的标准有: 1、讨论a 与0的大小; 2、讨论⊿与0的大小; 3、讨论两根的大小; 二、运用的数学思想: 1、分类讨论的思想; 2、数形结合的思想; 3、等与不等的化归思想 (4)含参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0)x (g 0)x (g )x (f 0) x (g )x (f 0)x (g )x (f 0)x (g ) x (f 0 )())((21>---n a x a x a x Λ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最完全精炼总结

2012.3.26 1.两实数大小的比较 ?? ? ??<-?<=-?=>-?>0b a b a 0b a b a 0b a b a 一.不等式(淮上陌客) 2.不等式的性质:8条性质.

4.公式: 3.解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 3.基 本不等式定理 ? ???? ??????? ? ?????????????????-≤+?<≥+?>≥+ ??? ????+≤+≥+?? ?? ???????? ?+≤??? ??+≤+≥+≥+2a 1a 0a 2a 1a 0a b ,a (2b a a b )b a (2b a ab 2 b a 2b a ab 2b a ab ) b a (2 1b a ab 2b a 2 22222 2 222倒数形式同号)分式形式根式形式整式形式11 22a b a b --+≤≤≤+??? ? << >> ≠>)0a (b x )0a (a b x )0a (b ax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流程: 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 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 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解分式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 (4)解含参数的不等式:(1) (x – 2)( – 2)>0 (2)x 2 – (2 )3 >0; (3)2x 2 +2 > 0; 注:解形如2>0的不等式时分类讨 论的标准有: 1、讨论a 与0的大小; 2、讨论⊿与0的大小; 3、讨论两根的大小; 二、运用的数学思想: 1、分类讨论的思想; 2、数形结合的思想; 3、等与不等的化归思想 (4)含参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 ??用图象 分离参数后用最值函数、、、3 21 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 22(3)210x a x a +-+-??>0)x (g 0)x (g )x (f 0) x (g )x (f 0)x (g )x (f 0)x (g ) x (f 0)())((21>---n a x a x a 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式练习题及答案一

不等式练习题(一) 1、若a>b ,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a 11< B 、1 D 、0lg()a b -> 2、若-10 D 、02 123≥--+-x x x x 4.已知二次不等式210ax bx ++>的解集为{} 21x x -<<,则,a b 的值为( ) 112 21 D.122.,.,.,A a b B a b C a b a b =-=-=-=-==-== 5.方程2210()m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110 000444....A m B m C m m D m m >->-<<><>或或 6.若223121(),()f x x x g x x x =-+=+-,则(),()f x g x 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x g x B f x g x C f x g x D >=<随x 的值变化而变化 7、不等式x x 283)31 (2-->的解集是 8.若 0112,,x y ≤≤-≤≤则4z 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 9.已知不等式2 40x ax ++<的解集为空集,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0、已知14x y -<+<且23x y <-<,则 23z 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1.(1)已知函数231()log ()f x ax ax =-+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231()log ()f x ax ax =-+的值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5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基本不等式:2b a ab +≤ (第一课时)”说课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不等式:2 b a ab +≤”是高中课本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的最后一节,其主要内容是:两个不等式“如果R b R a ∈∈,,那么ab b a 222≥+”和“如果0,0>>b a ,那么2 b a ab +≤”的推导和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接触过“作 差比较”等一些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在第三章的最后安排了这一节。学生在经历过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后,在这一节,学生将更进一步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不等关系,基本不等式是比较大小、处理最优化问题的重要的数学工具,利用这个工具,学生将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是第一课时,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两个不等式的 推导、理解和不等式的初步应用。课本对不等式的推导采用了“作差比较法”,“作差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所以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 这两个不等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容易混淆和忽略,所以两个不等式“成立的前提条件不同和等号成立的条件相同”,也是教学的重点。 如何通过对这两个不等式的变形、拓展,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不

等式的结构,并能初步地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下一个课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优解的学习”作好铺垫,这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的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和方法;理解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初步利用两个不等式解决问题,熟悉其变形式。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结果的汇报以及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对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比较、论证、转化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掌握不等式的结构特点和运用不等式的适当变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类比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自然科学,会欣赏“数学美”。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主要是探究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小组讨论汇报、开放式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关系,探讨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式全章教案集

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式全章教案集 课题: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情态与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教材P84互联网的收费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 50x x -< (1) 2.讲授新课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象2 50x x -<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2)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250x x -<的解集 怎样求不等式(1)的解集呢? 探究: (1)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容易知道:二次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120,5x x ==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120,5x x == 于是,我们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 (2)观察图象,获得解集 画出二次函数2 5y x x =-的图象,如图,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当 x<0,或x>5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此时,y>0,即2 50x x ->; 当0>++<>或

人教版必修5不等式单元测试题

必修五数学不等式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不等式x 2≥2x 的解集是( ) A .{x |x ≥2} B .{x |x ≤2} C .{x |0≤x ≤2} D .{x |x ≤0或x ≥2} 2.已知,x y 是正数,且 19 1x y +=,则x y +的最小值是( ) A.6 B.12 C.16 D.24 3.不等式x -1 x +2 >1的解集是( ) A .{x |x <-2} B .{x |-2b ?ac 2>bc 2 B .a >b ?a 2>b 2 C .a >b ?a 3>b 3 D .a 2>b 2?a >b 5.若,,a b c R ∈,且 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 b b c +≥- B.ac bc ≥ C. 2 0c a b >- D 2()0a b c -≥ 6.对于任意实数,,,a b c d ,命题①若,0,a b c ><则ac bc >;②若a b >,则22 ac bc >;③若22 ac bc <,则a b <;④若a b >,则 11 a b <;⑤若0,0a b c d >>>>,则ac bd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7.已知,a b R + ∈,且5a b +=,则22a b +的最小值是( ) A.32 B.42 C. 82 D. 10 8.下列命题中,其正确的命题个数为①1x x +的最小值是2221x +2;③ 2log log 2x x +的最小值2;④ 0,2 x π << tan cot x x +的最小值是2;⑤33x x -+的最小值 是2. A.1 B.2 C.3 D.4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典题精讲(34基本不等式)

新课标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典题精讲(3.4基本不等式) 典题精讲 例1(1)已知0<x < 31,求函数y=x(1-3x)的最大值; (2)求函数y=x+x 1的值域. 思路分析:(1)由极值定理,可知需构造某个和为定值,可考虑把括号内外x 的系数变成互为相反数;(2)中,未指出x >0,因而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需分x >0与x <0讨论. (1)解法一:∵0<x < 3 1,∴1-3x >0. ∴y=x(1-3x)= 31·3x(1-3x)≤31[2)31(3x x -+]2=121,当且仅当3x=1-3x ,即x=6 1时,等号成立.∴x=6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2 1. 解法二:∵0<x <31,∴3 1-x >0. ∴y=x(1-3x)=3x(31-x)≤3[2 31x x -+]2=121,当且仅当x=31-x,即x=61时,等号成立. ∴x=6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21. (2)解:当x >0时,由基本不等式,得y=x+x 1≥2x x 1?=2,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 当x <0时,y=x+x 1=-[(-x)+) (1x -]. ∵-x >0,∴(-x)+) (1x -≥2,当且仅当-x=x -1,即x=-1时,等号成立. ∴y=x+x 1≤-2. 综上,可知函数y=x+ x 1的值域为(-∞,-2]∪[2,+∞). 绿色通道: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积的最大值,关键是构造和为定值,为使基本不等式成立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 变式训练1当x >-1时,求f(x)=x+ 1 1+x 的最小值. 思路分析:x >-1?x+1>0,变x=x+1-1时x+1与11+x 的积为常数. 解:∵x >-1,∴x+1>0.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题型总结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通常情况下,均需分类讨论,那么如何讨论呢?对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一、按2 x 项的系数a 的符号分类,即0,0,0<=>a a a ; 例1 解不等式:()0122 >+++x a ax 分析:本题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044222 >+=-+=?a a a ,故只需对二次项 系数进行分类讨论。 解:∵()044222 >+=-+=? a a a 解得方程 ()0122 =+++x a ax 两根,24221a a a x +---=a a a x 24 222++--= ∴当0>a 时,解集为?? ? ???????+---<++-->a a a x a a a x x 242242|22或 当0=a 时,不等式为012>+x ,解集为???? ?? >21|x x 当0+-a a ax ax 分析 因为0≠a ,0>?,所以我们只要讨论二次项系数的正负。 解 ()()032)65(2 >--=+-x x a x x a ∴当0>a 时,解集为{}32|>?; 例3 解不等式042 >++ax x 分析 本题中由于2 x 的系数大于0,故只需考虑?与根的情况。 解:∵162-=? a ∴当()4,4-∈a 即0a 或4-?,此时两根分别为21621-+-=a a x ,2 16 22---=a a x ,显然21x x >, ∴不等式的解集为?? ? ???????----+->21621622a a x a a x x 〈或 例4 解不等式()()R m x x m ∈≥+-+01412 2 解 因,012>+m ()()2 223414)4(m m -=+--=?,所以当3±=m ,即0=?时,解集为???? ??=21|x x ; 当33<<-m ,即0>?时,解集为?? ? ???????+--+-+>1321322 222m m x m m x x 〈或; 当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