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运用(45分)一、看拼音,写字词。

(6分)1.1941年秋,rì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五位战士诱敌深入,英勇歼敌。

最后,他们yìlì()在xuán yá()边,高喊着壮烈豪迈的口号跳了下去。

2.群众huìjí()到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庄严xuān b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会场上bào fā()出热烈的掌声。

二、选择题。

(8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冲峰奋战雄伟惊天动地B.沸腾射击拒离居高临下C.棋盘检阅拦杆排山倒海D.坦克旗帜山涧粉身碎骨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B.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照亮了前进的路。

C.表演一结束,台下就响起了翻江倒海般的掌声。

D.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C.孩子们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D.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欣赏了优美的舞蹈。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C.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D.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破旧的一本书。

三、选词填空。

(5分)肃立肃静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升旗的时候,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3.加点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糊墙缝糊弄 模糊B.勉强顽强强词夺理
C.远征难难友灾难D.投奔直奔奔向小康
4.观察“寇”字的金文字形 ,由此猜测,此字部件“攴”最可能的含义是( )
A.手拿武器B.直立水鸟C.三寸长舌D.旗帜飘扬
5.选填在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语文是姿态万千的白云, 让人;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
C.在回答小学生“作文写得好靠什么”时,王老师说:“古人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英勇的八路军战士负隅顽抗,终于等来了援军,一举击败了日寇。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作家王蒙: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更多的是一种浏览,在速度和精力集中的程度上,与读纸质书是不一样的。这种网络的浏览,有助于信息的民主化、文化的普及和各种信息的传播,但同时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简单的量化,并缺少深度,缺少思考。所以我尤其希望我们的青年人,坚持认真阅读,坚持经典阅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更有系统和深度。
①如今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 ②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
③所以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找回到书本 ④曾经易如反掌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
11.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出行”, 这三个词语中,“绿色" 的意思相同,词语的结构也相同。
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金丽红: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增加了阅读的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娱乐化容易让读者忽略阅读的本质,趋于浅薄,而深阅读、重阅读必定是归于纸质传媒的。中国是出版大国,但不是阅读大国。纸媒出版人多出些好书,对阅读内容就有主流的引导。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60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4分)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6分)1.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第次围剿,而开始实行转移,进行长征。

2.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次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红军在1937年月开始长征。

(一共走了里路。

4.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长征是。

二、看拼音,写词语。

(5分)huì jí gǔ wǔ qí zhì xié shāng sù jìng()()()()()rì kòu dǐng fēng xuán yá tiào wàng háo mài ()()()()()三、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

(6分)斩钉()()排()倒()()颜()色居高()()粉()碎()()天()地四、默写《七律·长征》。

(4分)五、把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5分)1.__________,死而后已。

2.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3.__________,当以死守,______。

4.__________未敢忘忧国。

六、选词填空。

(6分)连续继续相继1.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向紧跟在后面的敌人射击。

2.村里的孩子()失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3.战士们昂首挺胸,()从悬崖往下跳。

站立挺立屹立4.五位战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远去的方向。

5.无论天气怎样寒冷,梅花总是在雪中傲然()。

6.感冒发烧两天之后,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不稳。

七、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4分)1.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

()2.郝副营长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怎能忘怀? ()3.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犹如千万颗星星在闪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横线上,要求规范、正确、整洁。

(5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答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每组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3分)1.A.逶迤(yí) B.磅礴(páng) C.岷山(mín) D.沉着(zhě)答案:B2.A.崎岖(qū) B.擎着(jìng) C.电钮(niǔ) D.诞生(dàn)答案:B3.A.屹立(yì) B.瞻仰(zhān) C.璀璨(càn) D.围歼(wéi)答案:D三、看拼音,写词语。

(8分)2019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据外国媒体预测,中国将用大手笔举行阅兵式。

想想那时的情景,就非常兴奋:长安街上人山人海,旗帜飘扬,各军的军长、政委领头,各兵种的士兵穿着的制服,坦克、车以相等的距离前进,飞机在隆隆声中飞过了天空。

这时人群沸腾了,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四、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日寇山涧悬崖斩钉截铁B.壮烈豪迈屹立粉身碎骨C.汇集制服雄伟排山倒海D.一致攀登五颜六色答案:B五、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奔”,和“直奔会场”的“奔”读音相同的是()。

(2分)A.东奔西走B.疲于奔命C.奔向小康D.奔走相告答案:B六、下列成语中,和“排山倒海”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惊天动地B.横七竖八C.悬崖绝壁D.五颜六色答案:A七、选词填空。

(2分)肃静安静宁静平静1.乡村的夜晚多么宁静啊!2.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3.“无罪”的裁决震彻了整个肃静的法庭。

4.自课上,教室里非常安静。

八、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判断其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标准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标准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测评卷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

(4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3分)A.围歼.(qiān)电钮.(niǔ)B.璀.(cuǐ)璨沉着.(zhé)C.逶.(wēi)迤岷.(mǐn)山D.瞻.(zhān)仰擎.(qíng)着2.看拼音,写词语。

(8分)lè qù dòu fu yǎn lián shān jiànxié shāng qízhì wán bì yí zhì3.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8分)婆娑( )( ) 孤芳( )( ) 斩钉( )( ) 热( )( )腾居高( )( ) 粉( )碎( ) ( )( )一发( ) ( )倒海(1)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比喻情绪高涨。

( )(3)把自己比做仅有的花朵而自我欣赏。

比喻自命清高。

( )(4)一根头发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比喻极其危险。

( )4.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面对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守卫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给了的敌人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热血报国的中国守军,受到了全国各地的慰问和声援。

A.横行霸道军容整肃英勇抵抗 B.英勇抵抗喜出望外顽强坚守C.英勇抵抗横行霸道顽强坚守D.军容整肃惊恐万状喜出望外5.选词填空。

(4分)既……又…… 即使……也…… 因为……所以……所以……是因为…… 无论……都……(1)( )说你今天留下了遗憾,( )你来迟了,没有听到《月光奏鸣曲》的现场演奏。

(2)( )多么远的剧场,我( )场场必到,直到演出结東。

(3)蒙娜丽莎的微笑( )让人感觉得到舒畅温柔,( )让人感觉得到略含哀伤。

(4)(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 )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6.判断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rì kòu()在侵华战争中zhì zào()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仇恨让国人反抗的心fèi ténɡ()起来了。

2.请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不要()。

(2)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3)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3.补充词语。

全神()注斩()()铁昂()()胸居高()下惊()动()排()()海4.名句默写。

(1),乌蒙磅礴走泥丸。

(2),死而后已。

(3)位卑未敢。

(4)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5),视死忽如归。

5.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开国大典》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调和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跳下悬崖—诱敌上山—顶峰歼敌”的顺序来写的。

()6.主题讨论。

很多学生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再去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了。

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少50字)二、阅读理解7.课内阅读。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提擎)着红旗,有的(提擎)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陈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3)从画波浪线的部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8.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①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lónɡ zhònɡ xǐ yuè fèi ténɡ qí zhìyì lì zhì fú zhì zào tǎn kè二、选择题。

(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wēi)磅.礴(bànɡ)憧.憬(chōnɡ)B.崎.岖(qí)山坳.(yòu)擎.着(qín)C.电钮.(niǔ)瞻.仰(zhān)围歼.(jiān)D.岷.山(mín)伪.装(wěi)璀.璨(chuǐ)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眺望B. 悬涯C. 豪迈D. 攀登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律”的第七笔是“横”。

B.“索”是上中下结构,第五笔是“撇折”。

C.“沸”的第五笔是“横”。

D.“贯”是独体字,第三笔是“横”。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用尽全身气力把手榴弹扔向敌人。

B.五个战士虽然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但是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C.五位壮士居高临下,陆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D.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三、用表示“说”的词语填空。

(不能重复,不能含“说”字)(4分)1.冬天快要到了,小松鼠们聚在一起():“怎样贮存粮食呢?”2.“小心,你后面有一辆车!”妈妈()。

3.老师耐心地()我:“沉迷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使你的视力受损。

”4.“我的手工作业还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出去玩了。

”我()了好朋友的邀请。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7分)昂首()()惊()动()()()山河排()倒()()七()八满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1.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第②单元测试卷一、读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7分)1.城楼檐下,八zhǎn()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两边的石lán(),八面鲜艳的旗zhì()迎风招展。

2.融化的雪水像玉龙一样,从高xuán()的山jiàn()、从峭壁断崖上奔腾而下。

3.在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的战士们带着对日kòu()的满腔仇恨投入到一次次战斗中。

二、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逶迤磅薄沉着B.抡起爆炸旗织C.璀璨围歼瞻仰三、运用查字典知识填空。

(3分)“副”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副”的解释有:A.居第二位的,辅助的。

B.附带的或次要的。

C.相称,符合。

D.量词。

在“农副产品”“副主席”“名副其实”三个词语中,“副”字的意思依次是()。

四、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12分)斩()()铁()山()海千()一发惊()动()昂()挺()自言()()1.“自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这种构词方式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昂()挺()”这样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词语中与“当机立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4.一阵阵____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般的掌声从会场上爆发出来。

所填词语含有夸张的手法,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分)1.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底下学习。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旗,我凝视您,想到先辈们为革命浴血奋战的身影;国旗,我凝视您,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旗,我凝视您,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6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0分)
一条条小溪在shān jiàn()中欢快地流淌,不断地huì hé()壮大,在高高的xuán yá()上倾泻而下,发出hōnɡ lōnɡ lōnɡ()的巨响,ténɡ qǐ()一阵阵水雾。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释义,填序号。

(6分)
老:①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

②在某些方面有经验、老练。

③很久以前就存在(跟“新”相对)。

④长久。

⑤很,极。

1.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

()
2.先生近来很忙吧,老.没见到你了!()
3.她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

()
三、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后的括号里打“√”。

(8分)
1.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2.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
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四、按要求写句子。

(4分)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改为“被”字句)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改为转述句)
五、默写名言诗句。

(8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2. ,死而后已。

3.捐躯赴国难, 。

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10分)
六、下列哪些诗句表现的是爱国精神?()(4分)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语言运用。

(6分)
《开国大典》向我们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小记者,要你采访参加庆典的观众,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再想象一下你采访的观众会如何回答。

记者问:
观众答: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54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4分)
血凝红叶
峡谷中,(座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简朴简陋)的小草房。

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

”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

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

朔(sù shuò)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志哀)。

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zhuó zháo)手写赵一曼传记的作家,随手采摘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着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悲伤悲壮)的历史来: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

在哈尔滨,她惨遭百
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

在赴死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

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bó pō)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

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

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起些什么,从而带走我们对英雄的思念。

我采撷了一片柞树叶,珍惜地把它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做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音、词语,打“√”。

(8分)
2.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3.在听作家讲赵一曼的故事时,“我们”为什么都沉默?(5分)
4.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树叶珍藏起来?(6分)
九、作文。

(30分)
仿照《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写一写学校的某项活动。

第二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一、山涧汇合悬崖轰隆隆腾起
二、1.⑤ 2.④ 3.②
三、3.(√) 4.(√)
四、1.大批敌人被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引上了狼牙山。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告诉同志们,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五、1.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
2.鞠躬尽瘁
3.视死忽如归
六、CD
七、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您希望祖国以后有什么变化吗?
当然是希望祖国科技日新月异,让咱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八、1.坐简陋 shuò致哀 zhuó沉重悲壮 pō
2.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雪的洁白和叶子的火红。

3.“我们”为烈士悲痛,为她的故事感慨。

4.柞树叶生长在赵一曼被捕的地方,它是英雄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历史见证,英雄的血浇灌了它,它的红色象征着英雄为民众洒下的热血。

所以“我”采撷了这珍贵的红叶,把自己对英雄崇敬、思念的无限深情寄托在红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