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真题和答案

2011中国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真题和答案
2011中国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真题和答案

2011地震勘探原理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

★地震子波:炮点激发后,发生弹性形变后,传播过程中震动图像稳定的地震波,一般具有2-3个极值相位,延续时间60~100ms。

★同向轴:各接收点的地震波属于同一相位震动的连线。

★虚震源:反射波反向延长与震源向分界面作垂线的交点叫做虚震源。

射线:认为波的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一点,又沿另一条路径传到别处,这种假象的路径,叫做通过某点的射线。

★VSP:垂直地震剖面,在井中观测地震波场,将井下检波器置于井中不同深度来记录震源所产生的地震信号。

★临界角:使透射波在下层介质沿界面滑行,并开始产生全反射现象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倾角时差:炮点两侧等偏移距的两个接收点接收到的地下同一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差。

虚反射:震源产生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产生反射,然后向下传播,再从地下界面反射回来的波叫做虚反射。

全程多次波: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的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向下在同一界面再次发生反射,来回多次。又称简单多次波。

鸣震:当海底比较平坦,反射系数比较稳定时,进入水层的能量产生多次反射造成水层共振的现象,叫做鸣震。

交混回响:海底起伏不平,由于地震波的散射和水层内多次波相互干涉,造成严重的干扰。★时距曲线:地震波到达各观测点的旅行时t与地表炮检距x的关系曲线。

动态范围:地震波振幅能量的变化范围。

★动校正: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得到的X/2处的t0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动校正。

★静校正:水平层状介质中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不总是双曲线,常使反射波时距关系偏离双曲规律的一个原因就是地表起伏和近地表速度的变化所造成的静态时移。对这种时移所做的校正称为静校正。

剩余静校正:对于某些陆上或浅水地区资料,常因地表速度的不规则性,产生静校正和动校正畸变,剩余静校正就是消除这种畸变,将所估计的剩余静校正量加到未经动校正的原始CMP道集上,在重新做速度分析,以改进速度分析,再做动校正。

★物理地震学:地震波的波动理论,认为绕射是基本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所有小面积元产生的绕射波的总和。

★几何地震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及其传播时间的关系,与几何光学相似,采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的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也叫地震波运动学。

★时间场: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到达任一点的时间可以表示成位置的函数,因而就可以确定一个标量场,这个标量场就叫做时间场。

★折射波:当界面下部介质波速大于上部介质,而且波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透射波会引起滑行波,在上部介质中会产生新的波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面波:只有在自由表面或不同弹性介质的分界面附近观测到,其强度随离开界面距离的加大而迅速衰减,这类波叫做面波。

直达波:有震源发出地震波向外传播,没有遇到分界面而直接到达检波点的波叫做直达波。 ★组合:可以视为一个滤波过程,单个检波器的信号为滤波器的输入,多个检波器组合后的信号作为滤波器的输出,这种地震采集的方式成为组合。

★多次覆盖:地震勘探中对于地下界面的每一个反射点采用多点激发多点接收的观测系统来实现对整个界面的多次追踪。

★水平叠加技术: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道集,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最后能得到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剖面的技术。 ★随机干扰相关半径:描述地震勘探中随机干扰的一个参数,是衡量随机干扰互相关的最大半径,通常取振幅自相关函数的第一零点对应的长度。

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亮点技术: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利用这些点来找油气的技术。

Gardner 公式:统计纵波速度与岩石完全含水饱和体积密度之间存在良好的定量关系,表示为41

31.0p v ?=ρ,成为加德纳公式。

★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

★叠加速度:对共中心点道集上的某个同向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的速度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对各道进行动校正,当取到某一个能把同向轴校正成直线的最好的速度。 ★等效速度:倾斜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改写为:

, 叫做倾斜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的等效速度。

★均方根速度:把非双曲线的时距曲线方程简化为双曲线关系是引入的一个速度概念。 层速度:地震勘探中,将某一相对稳定或岩性基本一致的沉积地层所对应的速度称为层速度。 正常时差: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 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与零炮检距观测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完全是由于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称为正常时差。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进行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om 之差成为剩余时差。

★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些地层或岩性的突变点(断层断棱,岩性尖灭点,不整合图起点),这些突变点就变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子波向四周传播。

★横向分辨率(纵向分辨率):地震记录或地震剖面上能分辨出的地层的最小厚度(地质体的最小宽度)。

★法线深度:在射线平面内炮点到界面的垂直距离。

★铅直深度:从地面垂直向下到达界面的深度。(真深度)

真倾角:倾斜界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叫做界面的真倾角。

方位角:侧线与倾斜界面的倾向在地面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偏移孔径:在排列长度或资料处理中参与偏移计算的数据的空间范围。

★偏移处理:把反射和绕射准确归位到产生他们的地下真实位置的反演过程。

★时间偏移:偏移算法不考虑射线偏折仅仅把速度定义为时间或者深度的函数的偏移算法。 ★深度偏移:在偏移算法中考虑射线偏折,把速度定义为空间位置的函数或者给定速度模型的偏移处理叫做深度偏移。

★部分偏移:它将非双曲线轨迹的两翼向上倾方向移动到看起来正好像零炮检距地双曲线轨

迹一样,结果使每一个经过NMO和DMO校正后的共炮检距剖面近似等价于零炮检距剖面。规格误差:时间偏移结果与绕射点真正位置之间的这种误差是所假设的模型(水平层状)与真实地层结构(界面倾斜)之间的本质差别造成的,这种误差叫做规格误差。

★层位标定:用测井和钻井资料所揭示的地质含义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判别和推测远离或缺少井控制地区地震反射信息的地质含义。

★调谐厚度:在时间振幅解释图板上,把相对振幅为最大值时所对应的地层厚度叫做调谐厚度。

时间厚度:地层顶底面反射时间之差,取决于地层的厚度和地震波的速度。

地震属性:地震数据中反映不同地质特征的分量或子集,是刻画或描述地层结构、岩性以及物性等地质信息的地震特征量。

★剖面闭合:在正交侧线的交点上,同一反射波的t0时间相等,成为剖面闭合。

Wyllie方程:表示流体速度,骨架速度,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共激发点反射时距曲线:放一炮,在一个多道检波器组成的排列上接收并得到的一张地震记录,此时只要地下存在着界面就可以得到相应反射波时距曲线,称为共激发点时距曲线。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在许多炮得到的许多张地震记录上,把属于同一反射点的道选出来,组成一个共反射点道集,从而可得到在界面上某个反射点的工反射点时距曲线。

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和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

线性时不变系统:

(各种定理及其原理)

费马原理:地震波的任意介质中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时,总沿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传播,费马原理规定了波传播的唯一可实现路径,不论波正向传播还是逆向传播,必须沿同一条路径,因而借助于费马原理可说明地震波的可逆性原理。

惠更斯原理:在弹性介质中,可以把已知t时刻的同一波前上的每一个点看作从该时刻产生子波的新的点震源,经过Δt时间后,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原波前到t+Δt时刻新的波前。虚震源原理:波从O入射到A点再返回S点所走的路程,就好像是波由O点的虚点O'直接传播到S点一样。

斯奈尔定律: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上下层速度与入射透射角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波传播满足这样的一种关系的原理就是斯奈尔定律。

透射定律:透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的波速之比。

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2倍时,即:fs.max>=2fmax,则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采样定理又称奈奎斯特定理。

(各种英文简称)

CDP,共深度点(Common Depth Point)

CMP:共中心点(Common middle Point)

CRP:共反射点(Common Reflection Point)

DMO,倾角时差校正( Dip Move Out)

NMO:正常时差校正(Normal Move Out)

A 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关系(Amplitude Vary with Offset)

VSP,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e)

EOR,提高采收率(Enhance Oil Recovery)

S/N:信噪比,频谱中信号S与噪音N的振幅或能量的比值,称为信噪比。

Fresnel Zone:若在界面上o`点两侧的c,c`点产生的绕射子波与o`点产生的绕射子波到达o

点的时差为T/2,则认为c,c`以内的点产生的绕射子波在o点是加强的.

二.填空题

1、地震波的两大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把地震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时差与炮检距成_______;与地震波速,T0成________。

4、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面反射地震勘探中的规则干扰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道集记录。

7、影响共中心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8、反射波对比的四大对比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简称物探方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进行石油勘探的方法,根据所利用岩石物性的不同又可分为:重力勘探,利用岩石差别;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差别;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别;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差别。

10、______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

1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可将地震波分为_____ 、__ 等;按照传播空间范围可将地震波分为______与_______。按照极化方向可将地震波分为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又可分为横波与___ 。(纵横波,都是体波。)

12、偏移按照所基于的原理分为___ 和___ ,地震资料三维偏移按实现步骤可分为_____ 和___ 。

13、激发地震波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炸药震源和_____ 两大类。炸药震源的激发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组合的实现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主要利用有效波和干扰波在__________上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若将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则可将其看成是__ (本题选择“低通”、“带通”、“高通”之一)滤波器。

15、几何地震学的三大原理或定律是:____ 、____ 和____ 。

16、勘探石油的方法主要有三类:__ 、___ 和___ ,其中最后一种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

17、在干扰波调查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或三分量检波器观测。

18、对于由n个检波器组成的简单线性组合,当一个波的组合参量落入_____ 时该波能通过组合,当组合参量落入__________时该波被压制,当一个波的组合参量为________时该波被完全压制,随机干扰的信噪比可提高_______倍。

19、_________、资料处理和____ 是地震勘探的三个阶段,提高信噪比和______是地球物理学家终身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信噪比、消除干扰波,地震勘探中采用了___技术和_ 技术。

20、物体受到从小逐渐增大的力作用时经历三种状态,按顺序大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地震勘探上,多次波的识别标志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2、地震勘探中干扰波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3、静校正是指;

静校正量只与有关,与无关。

24、在讨论检波器组合的基本原理时,通常采用的研究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系统,把

______________信号作为滤波器的输入,________________信号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5、水平叠加剖面上常出现各种特殊波,如、

、等,这些波的同相轴形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质形态。

26、测定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上地震勘探主要使用对______敏感的_________检波器;海上地震勘探主要使用_______________检波器。

28、地震侧线______界面走向时,射线平面_________反射面,_____________地面。

地震侧线不垂直界面走向时,射线平面_________反射面,_____________地面。

29、根据速度垂向速度变化模型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0、折射波与反射波对比的不同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折射波在勘探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相对于陆地勘探来说,海上勘探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海上勘探的特殊干扰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地震勘探中侧线的布置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可控震源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检波器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一次静校正(野外静校正)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组合检波除了简单线性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对于多次波的压制,室外________________,室内___________________。

40、影响水平叠加效果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凹界面按其反射特点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三个深度和三个角度的关系:??=cos sin sin ψ?。三个深度的关系:法线深度和真深度关系:_____________,

44、折射时,时距曲线与t 轴交点的交叉时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5、在多次覆盖的观测中,每激发一次,排列和激发点移动的道间距树d=_____________。

46、在地震数据采集中,道间距要满足空间采样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石油地质学中将封闭的地质构造称为“油藏”,油藏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8、几何地震学的应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形成回转波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地震波振幅信息应用的两大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1、共激发点时距曲线与中心点的零点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衡量分辨率的三个准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有效波与干扰波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别用什么方法突出有效波而压制干扰波?(8分,每个小问题2分)

答:有效波与干扰波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 传播方向上的不同,使用组合法突出有效波而压制面波;(2) 频谱上的差异,使用滤波方法突出有效波而压制干扰波;

(3) 剩余时差上的不同,采用多次覆盖和水平叠加技术来突出有效波而压制多次波;(4) 遵循的统计规律不同,组合与多次覆盖方法对随机干扰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2、给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的定义及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提高分辨率的方法?(8分,定义问题4分;影响因素4分)

答:垂直分辨率是指在地震剖面上能区分相邻地层的最小厚度;水平分辨率是指在地震剖面上能区分相邻两个地质体的最小间距。影响垂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子波的频率成分;子波的带宽或延续时间;子波的相位特征;信噪比;炮检距与入射角;地层的吸收作用;表层影响。影响水平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偏移孔径,覆盖次数,采样率,偏移成像精度。

提高分辨率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野外采集参数(2)合适的处理方法:反褶积,反Q 滤波,谱白化处理。(3)子波零相位化(4)做好地震偏移归为工作(5)提高V 分析精度。

3、水平叠加剖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8分,第一个小问题6分;第二个小问题2分)

答:问题:1)在界面倾斜情况下,我们按共中心点关系进行抽道集,动校正,水平叠加。实际上是共中心点叠加而不是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这会降低横向分辨能力,同时,水平叠加剖面上也存在绕射波没有收敛,干涉带没有分解,回转波没有归位,在二维地震测线内,侧面波无法归位等问题。2)水平叠加剖面总是把界面上反射点的位置显示在地面共中

心点下方的铅垂线上。当地层水平时,这种显示方式是与实际情况符合的;但当地层倾斜时,反射点位置就偏离了共中心点下方的铅垂线,这是因为在地表沿测线接收地震波时,波的射线是在界面法线平面内传播的。当地层倾斜时,界面法线平面与铅垂面并不重合,地层倾角愈大,两者的差别愈大。时间剖面上记录点位置与反射点的位置不相符合,记录点的显示位置总是相对于反射点向界面的下倾方向移动,这种现象使水平叠加剖面出现某些假象,这是不利于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的。

解决办法:1)通过数学关系,如三个角度或三个深度的相互关系,换算得到地质分界面的正确空间位置;2)偏移处理,这是把反射和绕射准确归位到其真实位置的反演过程;3)作空间校正,恢复地质构造的真正形态。这是利用水平叠加剖面进行对比解释后,对绘制的目标层t0构造图进行空间校正的一系列工作过程。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地震资料地质解释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目前由于地震偏移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几乎不用了。

4、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综合图上可得到哪四种记录?这四种地震记录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说明共炮点和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异同点。(8分,每个小问题4分)答: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图上可得到共炮点、共反射点、共接收点和共偏移距四种记录。

1)共激发点和共接收点记录用于求激发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2)在野外作业中,共激发点记录实行记录质量的监控

3)在资料处理中,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然后速度分析,动校正,水平叠加,偏移处理最后形成得到资料解释的成果数据。

4)在速度分析和偏移处理中,为了增加数据量或提高处理质量,需要抽取共炮检距道集,用于特殊分析和处理。

共炮点和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异同点包括:相同点:(1)两者的反射波时距曲线都是双曲线;不同之处:(1)在两者的时距曲线中,极小点的位置不同:在共激发点时距曲线中,极小值点偏向界面的上倾方向;在共中心点反射时距曲线中极小值点始终位于中心点处。(2)公式中t0的含义不同,共激发点t0代表激发点处的垂直反射时间,而共中心点处t0代表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3)反映的界面长度不同,共中心点反映界面的一个点R或附近的一个小区间;而共反射点反射的一段界面的情况。

5、亮点技术与A VO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本质区别是什么?

所谓亮点是指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由于地下油气藏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亮点技术和A VO技术是的基本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即:界面的反射系数对反射波的振幅有直接的影响,界面的反射系数又决定于岩石的波速和密度,而密度和速度又与岩石的孔隙度和孔隙中的流体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是亮点技术是平面波垂直入射情况下得出的反射系数的结论,而A VO技术是基于佐普里兹方程简化计算反射系数,利用了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特点,可以说亮点是A VO中一个特例即入射角为零时的特殊情况,一般说来A VO技术对岩性的解释就要比亮点技术更可靠。

6、如何只根据共中心点道集记录求取均方根速度、叠加速度和层速度?

通过计算速度谱来得到叠加速度:对一组共中心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

用一系列不同速度V 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对道集内各道进行动校正;当取某一个V 能把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即将得到最好的叠加效果)时,则这个V 就是这条同相轴对应的反射波的叠加速度αV 。

对于水平层状介质(水平界面覆盖层是连续介质)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rms V ,然后利用Dix 公式求取层速度。若界面是倾斜的,覆盖层为均匀介质时,先要进行倾角校正,然后通过Dix 公式用均方根速度求取层速度i V 。

7、简述地震勘探中叠加速度的求取原理?

答:叠加速度求取得基本原理。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将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看成双曲线,用一个共同的式子来表示:

22

20

2a v x t t +=,式中a v 为叠加速度。 在实际的地震资料处理过程工作中,我们是通过计算速度谱来求取叠加速度的。即对一组共反射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对道集内各道进行动校正;当取某一个速度时能把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时,这个速度就是这条同相轴对应的反射波的叠加速度。

8、波动方程偏移有哪些方法?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波动方程偏移方法现在正在常用的是建立在波动方程基础上的三种方法,即Kirchhoff 积分法,有限差分法和F-K 法及其各种变形。

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的本质区别不是最终成果的输出形式,因为两者都可以输出垂直时间剖面或深度剖面。关键在于对速度函数的定义方式。如果速度只是时间的函数(或深度的函数),且不考虑速度的偏移,那就是时间偏移;如果速度结构用一个复杂的深度剖面来表示(速度函数由V(x ,z)给出),考虑速度的偏移,或给定一个速度函数那就是深度偏移

9、简述叠加剖面的一般特点?

答:经过水平叠加后得到的时间剖面相当于在地面各点自激自收到剖面,一般在地层倾角小,构造简单的情况下,能较直观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特征,同时也保留了各种地震波的现象和特点。

(1)在测线上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常常不是一一对应的。

(2)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振幅,同相轴及波形本身都包含了地下地层的构造和岩性信息,由于反射波同相轴是与地下界面对应的,一个界面的反射特性又与界面两边的地层岩性有关也就是说一个反射波的特点并不是与一个层简单对应,而是与界面两侧的介质参数有关。

(3)地质剖面反映沿测线铅直剖面上的地质情况,而时间剖面得到的是来自三维空间的地震反射层的法线反射信息,并不是显示在记录点的正下方。

(4)在构造复杂地区,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还会出现各种异常波,如绕射波和凹界面的回转波,这些波形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下界面情况。

10、沉积岩中速度分布通常具有哪些特点?

答:(1)在沉积岩中,速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取决于地层的沉积顺序及岩性特点,沉积岩的基本特性就是成层分布,从而决定了速度在剖面上的成层分布就成为沉积岩石的基本特点。

(2)速度与深度和地质年代有关,表现为速度变化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接近于垂直方向,速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速度垂直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3)由于工区地质构造与沉积岩性的变化,会引起速度的水平方向的变化,但一般变化不

大。只需要在精细处理的过程中才会考虑。

(4)构造的剧烈变化或遭到破坏也可以引起速度的突变。

11、简述叠前部分偏移的过程,并分析其优缺点?

答:叠前部分偏移的过程是:

(1)首先做DMO校正,消除掉与倾角有关的时差,然后作正常时差校正和共中心点叠加,最后作叠后偏移。

(2)主要优点:叠加效果加强,不同倾角的同向轴都得到了加强,计算量比叠前偏移大大加强,还可以得到经过倾角校正后的速度。

(3)缺点:会增强多次波,常速假设对倾斜同向轴有压制作用;仍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只是改进了叠加效果。

12、试分析地震波场的主要信息及其地质含义?

答:地震波场的信息分为两大类:(1)地震波运动学信息:反射波同向轴,各种异常波同向轴信息,用来确定地下界面的空间分布,即构造解释。(2)地震波动力学信息:振幅,频率,吸收系数,波形和极化信息,用于研究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性,为地层岩性解释。

13、地震褶积模型是什么,主要应用是什么?

答案:用于正演方面:已知反射系数和子波求地震记录,在地震勘探中称为正演,合成地震记录是典型的一维正演,主要用于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的层位标定。

用于反演方面:已知地震记录和子波求反射系数,在地震勘探中称为反演,利用垂直入射反射波的反射系数公式可以求得波阻抗,用于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解释。

用于子波处理:已知地震记录和反射系数求子波,在勘探中称为子波处理,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之一,用于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一些算法。

14、如何进行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

答案:(1)反射波的对比追踪,(2)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3)绘制构造图(4)提交成果。

15、分析比较组合与多次覆盖对随机干扰的压制效果那个压制效果更好?好在什么地方?答案:在实际应用中,n次叠加的统计效应比n个检波器组合要好。

原因:组合是同一次激发的n个检波器信号的叠加,随机干扰是同一震源同一时间产生的;多次叠加接收的是不同震源,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随机干扰,而且CMP道集内的道间距比组内距大,从而更易满足不相关的条件。

16、组合与叠加的在方法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1)时差规律不同;组合把地震波看做平面波,组合的时差规律为线性,而叠加对各道进行动校正,校正后时差规律不是线性,例如多次波为抛物线规律。

(2)反映的反射点不同;组合为共激发点叠加,叠加为共中心点叠加,地下水平时,组合是实现的组内不同点的反射波叠加,叠加是实现不同炮,不同道的同一反射点的叠加。

(3)压制干扰效果不同;组合主要根据视速度的不同,压制速度较低的面波,不能压制与反射波相近的多次波,叠加根据动校正后的剩余时差压制,能很好的压制多次波。17、地震记录剖面层位标定主要办法,层位标定的主要步骤是?

答案:主要步骤:(1)根据测井和钻井资料的整理,时深转换,分层计算其反射系数序列;(2)选定或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地震子波,并与反射系数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3)将井旁道与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地质解释;(4)进行地震目标层位地质含义的对比解释,对各个井位进行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到体的解释。

主要方法:(1)平均速度标定法,通过时深转换将地震剖面由时间表示转换为深度表示,再与钻井或测井资料进行对比。(2)VSP资料标定法。零井源距,非零井源距以及三维VSP。(3)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

18、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标志?

答案:(1) 反射波同向轴突然错断(2)标准反射层同向轴局部变化

(3)反射同向轴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4)反射波同向轴产状突变,反射凌乱或出现空白带。(5)地震剖面上出现特殊波。

19、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的的基本原理?

答案:(1)用于把标量波动方程分解为上,下行波动方程,经算子展开后对上,下行波动方程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近似,再用有限差分法求近似解,以实现对地下波场的向下延拓成像。

(2)优点:对于速度横向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可以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缺点:各级近似方程都受到倾角限制。

四.计算题:

五.论述题:

1.简述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等效速度和叠加速度的定义、适用范围及相互间关系。

答: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用于时深转换;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双曲线所求出的波速;适用于偏移距不等于0的情况;等效速度-倾斜界面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用水平界面来替代所对应的速度;适用于倾斜界面均匀覆盖介质情况;叠加速度-对共反射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使用一系列不同速度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做动校正后的叠加效果对比,其中某个Vi的叠加能量最大或者说叠加效果最好,即为该同相轴的叠加速度。

几种速度间的关系:(1) 平均速度Vav与均方根速度Vr的关系为:Vav≤Vr;V av适用于x=0的自激自收情形,主要用于时深转换和叠后偏移,而Vr适用于x≠0的情形;从计算公式上看,层间旅行时大的地层中速度对V av影响大,而层速度大的对Vr影响大,Vr还考虑了层状介质的射线偏折效应,用于求取层速度(2) 均方根速度Vr与叠加速度Vs的关系为:水平层状介质时,V s=V r;倾斜均匀介质时,V s=Vφ,Vφ为等效速度,V r=V s cosφ。

(3) 均方根速度与层速度Vn的关系为:利用Dix公式由均方根速度换算层速度。

2.合成地震记录的主要方法和主要步骤?

根据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从原理上说,计算合成地震记录是不困难的,只要知道了地震子波波形和反射系数随深度(或t0时间)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计算了。但是要指出,第一,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资料并不是随手可得的;第二,这样的计算已包含了一些简化,如:①地层在横向上是均匀的,纵向(深度)上是由大量具有不同弹性特点的薄层构成。②地震子波以平面波的形式垂直向下入射到界面,所有各薄层的反射子波都与地震子波形状相同,只是振幅和极性的不同。③所有波的转换(如纵横波之间的转换)以及吸收、绕射等能量的损失都不考虑。

步骤:(1)利用钻井和测井资料(如声波、密度)的整理,深时转换,分层计算其反射系数序列r(t);(2)选定或从地震剖面中提取地震子波w(t),并与r(t)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s′(t)。子波提取办法:单波波形,理论子波,VSP初至波,复赛谱分析方法。

3、Zoppritz方程的由来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由波动理论可知,在应力和位移连续的边界条件下,如图1所示,P波入射到弹性界面时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的分配满足Zoeppritz方程:

M*A=C

式中:M 为Zoeppritz 矩阵,A 为振幅向量,C 为射线角函数向量。具体有:

????????????--=??????????????????????????????--???? ??----21112121221212211222121121112

12122111212121212cos 2sin cos sin 2sin 2cos 2sin 2cos 2cos 2sin 2cos 2sin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βρρβρρααβρρβρρααββααββααPS PP PS PP P S P P P S S S P S P S S S P T T R R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

式中,1P v 和1S v 分别为上层介质纵、横波速度,和2S v 分别为下层介2P v 质的纵、横波速度,1ρ和2ρ分别为上、下层介质的密度,1α和2α分别为纵波入射角和透射角,1β和2β分别为横波反射角和透射角。方程(*)是以入射角为函数给出了平面波的反射系数和透过系数及6个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PS PP PS PP T T R R 、、、分别为以位移振幅表示的反射P 波、反射SV 波、透射P 波和透射SV 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用途:利用Zoeppritz 方程可以得出好多具有物理意义的简化公式,在A VO 分析时得到好的效果,用于岩性识别和油气检测。即位移振幅表示的反射透射系数的关系。

4、试分析地震勘探中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质量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及其对地震资料的影响 (地震资料的质量指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从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到室内处理可采取多种方法以改进地震资料的质量。只要答出3种以上,分析得当即给满分。) 在野外采集阶段中:

①震源:通过对震源的试验。可选择炸药震源或可控震源,选择激发药量、激发岩性、激发井深等,主要是增加有效波的能量、提高地震子波的分辨率。最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②组合:通过组合可以压制传播方向与有效波传播方向不同的规则干扰波和随机干扰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但由于组合可看成是低通滤波器,因而可能会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x 1β介质2:2P v ,2S v ,2ρ 介质1:1P v ,1S v ,1ρ P 波透射

S 波透射 1α 1α 2α 2β 图1平界面的P 波反射和透射 图中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

③叠加:通过共中心点叠加技术压制剩余时差不为零的规则干扰波(如多次波等)和随

机干扰波,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但由于叠加可看成是低通滤波器,因而可能会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④偏移:通过偏移可使交叉同相轴分解、异常波归位,倾斜同相轴恢复形态,从而可以

提高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

⑤子波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即采用反褶积,反Q滤波,谱白化处理等技术。

⑥时间域或频率域滤波:提高信噪比。

5、请分析说明时间振幅解释图版的制作方法及用来确定储层厚度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时间-振幅解释量板是在研究调谐厚度时引入的一种图板。

它是利用合成记录作出的视厚度(最大波峰与最大波谷之间的差值)与实际厚度生成的曲线和相对振幅与实际厚度作出的曲线。

相对振幅曲线的特点是:厚度很大时,相对振幅是常数。随着厚度的减小,相对振幅先增加到一个极大值,然后以接近线性的方式减小到零。而极大振幅对应的实际厚度约等于四分之一波长,即调谐厚度。因此这种图板可以用来确定储层厚度。

但是在制作合成记录时我们所用的子波很难选取准确,同时在估计薄层的顶底反射系数时容易出现不精确,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中国海洋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海洋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 王燕华、侯进 2008 年6 月3 日 院系负责人签 字年月日 共 6 页第 2 页

5. (0681) 欲制备pH = 9.95的缓冲溶液,其中NaHCO 3和Na 2CO 3的物质的量比应为:…(C ) (K a (H 2CO 3) = 4.4 10-7,K a (HCO 3-) = 5.61 10-11) (A) 2 : 1 (B) 1 : 1 (C) 1 : 2 (D) 1 : 3.9 103 6. (3660) 在Mg(OH)2饱和溶液中加MgCl 2,使Mg 2+ 浓度为0.010 mol ·dm -3 ,则该溶液的pH 为 (K sp (Mg(OH)2) = 1.8 10-11 )……………………………………( C ) (A) 5.26 (B) 8.75 (C) 9.63 (D) 4.37 7. (3798) 有一原电池: Pt │Fe 3+(1mol ·dm -3),Fe 2+(1mol ·dm -3)‖Ce 4+(1mol ·dm -3),Ce 3+(1mol ·dm -3 )│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B )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Ce 3+ + Fe 2+ = Ce 4+ + Fe (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8. (6746) 电极反应ClO 3- + 6H + +6e = Cl + 3H 2O 的 m r G ?= -839.6 kJ ·mol -1, 则 ?(ClO 3-/Cl )= …………………………………………………( A )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 (A) 1.45 V (B) 0.026 V (C) 0.052 V (D) -0.05 V 9. (3717) 根据铬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知, ?(Cr 2+/Cr)为………………………… ( B ) Cr 3+ ───── Cr 2+ ───── Cr (A) -0.58 V (B) -0.91 V (C) -1.32 V (D) -1.81 V 10. (3971) 下列量子数组合,不能作为薛定谔方程合理解的一组是……………( C ) n l m (A) 5 3 -3 (B) 3 2 0 (C) 4 4 2 (D) 2 1 -1 11. 以莫尔法滴定Cl -时,指示剂为………………(A ) (A)K 2CrO 4 (B )铁铵矾 (C )荧光黄 (D)二苯胺 12. (4251) 下面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1)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2) 分析结果与平均值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3) 精密度是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4) 精密度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A )1,2 (B)3,4 (C)1,4 (D)2,3 13. (2756) 在一定酸度下, 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 时, 影响滴定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 ) (A) 酸效应系数Y(H) (B) 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C) 酸效应系数Y(H)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D) 配合物稳定常数K (MY)和K (NY)之比值 14. (2112) 为标定HCl 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 B ) (A) NaOH (B) Na 2CO 3 (C) Na 2SO 3 (D) Na 2S 2O 3 15. (1106)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B ) (A) mol/(L ·cm) (B) L/(mol ·cm) (C) mol/(g ·cm) (D) g/(mol ·cm) -0.41 V -0.74 V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考研大纲:87

中国地质大学xx2020考研大纲:87 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初试入学考试大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试卷结构 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15% 简答题约40% 论述题约45% 二、其他 要求学生能完整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系列重要内容如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进程,了解思想政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艺术、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导论 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 学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考试要求 1.理解和把握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概念及内涵。

2.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4.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认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等。 考试要求 1、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2、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3、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 4、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内涵。 5、了解企业文化理论特别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地位和功能 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功能等。考试要求 1、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2、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3、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地温梯度:指深度每增加100米时所升高的温度,以℃表示。 软流圈:地下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的地震波速低速层,是一个具软塑性和流动性的层次。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的性能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形成凹凸不平的破裂面称为断口。 相对地质年代:表示地质事件和各种地质体发生或形成的先后顺序或新老关系,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且,总是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下部,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上部。即原始产状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或称叠置原理。 化石:埋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 生物演化律: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相同时期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岩性(矿物组成)的不同导致风化速度不同,使岩石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称为差异风化。 球形风化:在裂隙发育的岩浆岩和厚层砂岩地区,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表面趋于圆化(球状)的现象。 风化壳: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残积物:陆地表面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以后,各种矿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可迁移的成分从原矿物中迁移出来随流水带走,剩下的物质残留在原地称为残积物。 片流:沿斜坡无固定水道的面状流水。 洪流:由片流汇集到沟谷中形成的有固定水道的水流。 坡积物:片流将洗刷破坏的物质从山坡上部搬运到山坡下部较平缓地带堆积形成坡积物。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水体,井和泉是它的人工和天然露头。 河流的袭夺:向源侵蚀作用较强的水系把分水岭另一侧侵蚀作用较弱的水系上游或其支流袭夺过来,叫河流的袭夺。 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下蚀)达一定深度后,接近某一水面时,下蚀作用即停止,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 牛轭湖:河流截弯取直后,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 冲积物的二元结构: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洪水期限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砂,覆盖在河床冲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床冲积物,上部为细砂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冲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三角洲: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命 题 专 用 纸(首页) 学年第 2学期 试题名称 : 大学物理III2-B 共 2 页 第1页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名 分数 题1:有三平行金属板A,B,C,面积均为200cm 2,A 和B 相距 4.0mm,A 和C 相距2.0mm 。B,C 都接地,如图所示。如果A 板带正电-7C ,略去边缘效应,问B 和C 板的感应电荷各是多 少?以地的电势为零,则A 板的电势是多少?(15分) 题2:简述平面电磁波的特性。(15分) 题3:用波长为590nm 的钠光垂直照射到每厘米刻透镜有5000条缝的光栅上,在光栅后面放置焦距为20cm 的会聚。试求(1)第一级与第三级明条纹的距离;(2)最多能看到第几级明条纹;(3)若光线以入射角30度斜入射,最多能看到几级明纹? (15分) 题4:在康普顿散射中,入射光子的波长是,反冲电子的速度为0.60c (c :光速),求散射光子的波长和散射角。(15分) 题5: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折射率为n=,设光在棱 镜中不被吸收。问(1)何种偏振光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完 全入射棱镜?(2)若入射光束从棱镜右侧折射出来,其 强度保持不变,则棱镜的顶角是多少?(15分) 题6:已知粒子在一维矩形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 数为:(15分) ()a x a x 23cos 1πψ= (-a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心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心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复试科目与人数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无机化学》考研大纲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无机化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四大化学平衡理论、重要元素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考察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20%;填空20%;问答30%;计算30%。 四、考试内容 1、化学基础知识 气体定律及其应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稀溶液依数性的定量关系及其应用。 2、化学热力学初步 各种状态函数的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断及温度影响;反应热的测量。 3、化学反应速度 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反应速率理论。 4、化学平衡 可逆化学反应的特性;标准态,经验和标准平衡常数表示方法,平衡移动原理和计算。 5、酸碱解离平衡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缓冲溶液;盐的水解平衡常数、水解度和水解平衡的计算;强电解质溶液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6、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定义、溶度积原理、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溶度积对溶解度的影响、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沉淀生成、溶解和转化。 7、氧化还原平衡 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应用;原电池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物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物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复试科目与人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高等数学④816普通物理学 招生人数8人 复试时间地点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8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11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3),郑树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12俄语:走向俄罗斯,王四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13日语:新编日语(1-4),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14德语:大学德语(1-2),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修订版 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修订版 299 MBA联考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610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 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3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各版均可 63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严强、王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 633俄语综合:大学俄语(东方5—6),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一版 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 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36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 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第五版 639专业综合(含民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 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 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概论,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42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 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美学原理,王旭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第三版 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47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

地大考研法语语法复习4

地大考研法语语法复习4

5、Imparfait未完成过去时 1)Formation构成 由直陈式现在时第一人称复数去掉词尾-ons, 换成词尾:-ais, -ais, -ait, -ions, -iez ,-aient 特殊形式: commencer je commen?ais nous commenc i ons manger je mang e ais nous mang i ons étudier j’étudiais nous étudi i ons voir je vo y ais nous vo yi ons 2)Emploi用法 A. 表示过去的某一段时间延续进行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其起迄时间不明) e.g. Sa famille habitait dans une vieille maison quand il était tout petit. Elle était paysanne avant d’entrer à l’université. B. 重复发生或具有习惯性的过去动作 e.g. L’été dernier, je me levais de bonne heure et j’aidais ma mère à faire des courses. C. 描写过去时间里的人物、景色、故事背景 e.g. Il était minuit. Il faisait froid. La ville était calme. D. 在主从复合句中使用,表示过去和另一个动作同时发生,其中一个动作正在进行(用未完成过去时),另一个动作突然发生(用复合过去时) e.g. Ma soeur faisait ses devoirs quand vous lui avez téléphoné. 若两个都是正在进行的动作,则均用未完成过去时 e.g. Les enfants jouaient pendant que (while) leur père réparait la voiture. E. 用于si引导的感叹句,表示愿望、遗憾等,相当于英语中的if only

2015年地大行管考研状元复习笔记最权威的辅导资料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中国地质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7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包括解xie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382分)、李chang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372分),霍学员(二本,育明1对1学员,389分)、田xinyu学员(二本,育明1对1学员,364分)。 更有8+2(少干)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通过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共管理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注:中国地质大学是211学校,工科类的学校,考试难度并不是非常大,难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难度相当,关键是掌握住地大自主命题专业课的考试信息、出题的

难点、以及最新变化的信息。其中科目三大家可以选考610高等数学或者619管理学概论,工科背景跨考的话选择610是有优势的,但是要尽量考到120分以上,地大的录取分数线近几年都是维持在360分以上。育明每年都有二本、三本的学员考上,也可以帮助学员发表论文,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育明教育!考研咨询热线400-6998-626 ,QQ1559022430 2015年地大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9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第十一版),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37行政管理学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三版),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公共政策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初试备考须知 一、出题老师简介 赵连荣:女,1965——,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近年来教学工作情况: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学原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认证,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市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 二、复习方法和经验推荐 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14年8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对书中提到的大标题概念要能记住属于哪一章哪一类内容。 三、强化提高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做到识记基本概念,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能基本做到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做到举一反三。 四、冲刺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要对基本问题的答题模式驾轻就熟,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育明教育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复试结束了,本来昨天想写的,实在有点累,上午体检,下午面试,晚上数学,一条龙。写点面试的经历吧,2点到海洋楼有个美女助理拿来一袋号码纸,让抽签,据说有92个,猜我抽到几号了? 91号!不一会老师们都进场了,分了4个面试房间,按号面试,其实人数没这么多,还剩了一些号码。 本着看一看的态度,等了一会,看面试的同学一个接一个进出,大家得到了一点信息,先英语,应该是别人的专业论文上摘的一部分先读,再翻译,然后是专业知识,读图,回答问题。最后就是自我介绍之类的聊聊。 每个人10分钟左右吧,由于我的体检还没弄完,晚上还有数学加试,就想早点面试,于是果断抢了个空号进去面试里面是实验室,一排桌子,对面有几个老教授把,也不是很老,中年吧,还有个美女助理,进去问好之后一个教授示意我坐在对面然后拿着一叠打印的论文,用英语给我说,大概意思就是:这有六个段落,从里面选一个,读一遍,然后试着翻译一遍。 那个老师的口音有点汉语英语的味道,倒也不难听懂(个人觉得汉语口音英语,有点抑扬顿挫的感觉,外国人口音感觉是直的,比较顺畅。)我选了一段,然后他把论文给我,看了一遍大概有四五句,有几个专业词汇完全搞不懂,就第一句翻译的马马虎虎把,然后我说有两个单词不知道,把剩余的翻译完。又让我选个图片,图片都是盖着的,上面是地质图,下面有几个问题。 我选的那个感觉比较简单吧,问题是1.图中有哪些不整合,属于什么类型的?2.岩浆岩产出的时代。3,图中有哪些褶皱?轴面产状是什么?属于里查德分类中那种类型?4,简述构造演化史 那个图上有一个褶皱,向斜加背斜,一个断层,一片岩浆岩,一个角度不整合,一个平行不整合。感觉考的挺全的。 然后我看了一会,一一回答,只有轴面产状不知道,然后老师们提问,有个老师问你如何确定岩浆岩的产出时代,这个很简单,图中岩浆岩覆盖了二叠,然后被侏罗覆盖,所以是三叠的。那个老师又问岩浆岩侵入会有什么效应,我就说周围的岩石会变质,如果侵入断层/节理会形成脉状体,如果侵入两个岩层之间有时会形成整合的侵入体,然后有个老师就问这个叫什么?我说岩席或岩盆吧。 然后一个老师问我褶皱轴面产状,我说不知道,他让我再看看,然后我说了一个,也不知道对不对,然后他又问我理查德分类属于哪一类,还有理查德分类的依据,这个倒是知道,然后有个老师就说做个自我介绍吧,用汉语的,不用英语。

中国海洋大学933环境学复习资料

933环境学(初试大纲) 考查目标 《环境学》是我校为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主要考察学生对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兼顾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环境基本规律、环境学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概念。 2.掌握环境污染含义、特征及作用机制。 3.掌握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全球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5.掌握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6.具有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可使用计算器。 3.考试题型 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 考查内容 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3.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4.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及控制方法。 5.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6.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7.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别。 8.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翻译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MTI),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复试科目与人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招生人数40人 复试时间地点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地球科学概论 代码: 一、考试性质 本门课程考试主要内容涵盖地球科学涉及的各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学、水文学、环境地学、天文地学等的基本知识。注重考察地球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要理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卷时间:分钟 题型比例:满分分。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约占,实验、实习及其综合应用约占,其余为综合分析与论述题。 三、考查要点 序论。 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构成、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任务和研究方法及意义宇宙中的地球 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运动,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圈层 地球圈层结构、性质、物质组成、运动方式用其相互关系。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相对、绝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表,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发育与演化。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类型及其基本含义、影响因素,地质作用的过程与环境条件特点、形成产物,地质作用与资源、能源形成关系。 矿物、岩石 矿物、岩石基本概念。常见矿物、岩石组成、结构和构造等基本特征及其肉眼鉴定方法与程序。三大岩类的转变过程。 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系统 构造运动的概念、类型、在地质作用中的表现形式与地质图和野外分析方法。地球动力系统的综合分析。 地球资源与环境 与矿床有关的主要基本概念、成矿作用及其类型,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地质环境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四、参考资料 汪新文等主编,地球科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矿物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矿物学 代码: 一、考试性质 通过本门课程的考试,了解考生掌握结晶学与矿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考试试卷

2011年度《大学物理I2》(《热学》)期中考试试卷 1.一热平衡系统的华氏温度值与它的绝对温度值相同,问该系统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2.用一活塞式抽气机将体积为V0的钟罩中的空气从压强p0抽至p1需要T分钟,已知抽气过程中温度不变,电机的转速为R转/分钟,求出抽气机的抽气速率(即每分钟抽出空气的体积)。 3.将1mol范德瓦耳斯气体中的(a)体膨胀系数α,(b)压强系数β,(c)等温压缩系数κ用方程中的参数a、b表示出来。 4.单位时间穿过单位核反应堆面积的中子个数为J=4x1016/(m2s), 该中子系统的温度为300K,并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求出中子的数密度n及压强P。 5. 体积为V的容器储有气体,气体从器壁上面积为A的小孔逸出。设气体逸出后即被抽走 而无法返回并设温度不变,求出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6. N个假想气体分子其速率分布如图所示,f(v)为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v)在v>5v0 时为0。(a)根据N和v0求出a;(b)速率在2v0和3v0间隔内的分子数为多少?(c)速率在2v0和3v0间隔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7.证明由N个粒子组成的气体系统,不管其速率分布函数f(v)的具体形式如何,其平均速率不会大于访均根速率。 8.气体分子为刚性4原子分子,处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a)求出这种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分别是多少?(b)温度为T时,该种分子的平均能量是多少? 9.证明压强与黏度系数之比近似地等于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的碰撞次数。 10. 已知空气的导热系数κ0=5.6x10-3/(m s K),玻璃的导热系数κ1=0.016/(m s K)。(a)当室内温 度为20o C,室外温度为-20o C,窗玻璃厚度3.0mm,这时外流热流J=?(b)保持上面的有关参数,但现在用所给的玻璃作了双层玻璃窗,两层玻璃之间有7.5cm厚的空气层,求出这时从房间内传出的热流J’。 第6题图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机械工程是工学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工程研究生教育一个领域。 复试科目与人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12机械设计或工程材料 招生人数17人 复试时间地点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应用地球物理》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重磁勘探部分约35% 电法勘探部分约25% 地震勘探部分约30% 测井部分约10% (二)题型比例 简述题25% 论述题75% 二、其他

应用地球物理 一、重磁勘探 考试内容 1、重磁法勘探基本原理与应用领域。 2、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区分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数字滤波和平均场方法。 3、空间延拓、分量变换、磁异常磁化方向变换,以及重磁异常的导数换算方法与运用。 4、掌握重、磁法勘探正反演基本原理与解释方法。 5、掌握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中重磁勘探方法的应用。 6、复杂几何形体重磁异常模拟计算:复杂几何形体重磁异常模拟计算的思路和常用的方法,常用2D和3D形体的正演问题。 7、重磁法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过程。 8、重磁异常反演:位场反演基本思路和常用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重、磁勘探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野外数据采集过程。 2、掌握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原理,能够对主要转换处理方法公式进行推导。 3、掌握重、磁法勘探正反演基本原理与解释方法。 4、掌握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中重磁勘探方法的应用。 5、了解学科前沿研究结果及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二、电法勘探 考试内容 1、电法勘探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2、岩石的电学性质:岩石的导电性、介电性、导磁性、电化学活动性。 3、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视电阻率的基本概念、电剖面法、电测深法和电阻率法的应用实例。 4、充电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充电法的基本理论,充电法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5、自然电场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自然电场法的基本理论,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6、激发极化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主要介绍激发极化法的基本理论,正演计算及应用实例。 7、电磁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电磁法的基本理论,常用的频率域电磁法和时间域电磁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实例。 8、电法勘探数据反演理论基础:电法反演问题的描述,广义反演问题和电法非线性反演问题的线性化反演的基本方法。 9、电测深曲线数字解释法:层状介质电测深的正演计算思路和一维反演的算法实现,滤波方法计算层状模型视电阻率数值计算的计算思路及算法实现,广义线性反演在电测深数据的反演实现。 10、频率域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与解释:频率测深的基本思想及其实现技术,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观测数据的反演方法。 11、时间域电磁测深法数据处理与解释:瞬变电磁测深法的基本工作方法、层状模型瞬变电磁测深响应的计算方法。 考试要求 1、熟悉常用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基本概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电法勘探数据反演理论基础,了解广义反演方法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各种反演方法的反演算法。 3、了解滤波方法计算层状模型视电阻率ρs数值计算的计算思路。

2021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复习经验: 英语 英语的话,当你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你就该准备了。 ⑴单词 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参考书可以用《一本单词》,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 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蛋核英语公众号的名师讲解。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考研英语很bt,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你要做bt里的超级战斗机,请大家加油↖(^ω^)↗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可以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要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 作文我是跟着木糖英语公众号走的,觉得用处很大,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 分值小,做题时放在最后做,实在没时间做,全选A也会有分数。当然平时可以多练习,不至于到时候慌乱。 ⑸新题型 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⑹翻译 翻译一般得分都很低,尽力去练习,遵循“信达雅”原则。 政治 我用的复习资料是李凡《政治新时器》系列。政治学习可以不用太早,因为容易忘,一般是大纲出来以后开始复习,在暑假如果学英语学累了,也可以选择听一些老师讲的政治网课,有的老师讲的很有意思,完全不会觉得而在背东西,就是在讲故事一样的。到了大纲出来以后,你就要开始了解知识体系了。政治不

能掉以轻心,我听很多人说他们裸考都能考五十多,我觉得如果完全什么都没学的话是不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数的,特别是你的报考院校是较好的大学的时候,你不能有任何一门课拖后腿,政治过线很简单,可是要让它拉分就有难度了。政治最为重要的是选择题,大题分数都拉不太开,因为大家都背了,但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特别拉分。你一道大题十分,一个大题最少两个小题,一小题五分,你还不可能拿满分,而一个多选就两分,你最对了,别人做错了,你们一个多选的分差就是四分,所以选择题一定好好好重视,不要只背大题,不顾选择题。 关于专业课我下面给出一份粗略的复习时间表。 6月初 过第一遍专业课,自己做笔记。按照我的经验,第一遍看书基本上是抓瞎,毕竟本科四年完全没接触过这类专业书籍,可能接触过,不过完全没印象。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深呼吸放松,安慰自己反正不是我一个人,毕竟跨考的不少,然后采取正确的合适的读书方法:首先看大纲,这几年大纲都没有变化,大家买一本上一年的大纲就可以,看大纲对应的科目的大标题,根据大标题揣摩每一具体科目究竟围绕哪些内容展开的,接下来看对应的书目,看书的目录和前言,大家不要不拿豆包不当干粮,目录和前言会清楚明白地告诉你这本书的主题、指导思想、框架和大体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本书里,这些目录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些内容有什么异同点,弄清楚这些,一本书的精髓就领略到了,现在应该不至于抓瞎了。 然后,一个章节一个章节仔细地看,先看大的标题,接着看二级标题,接着看三级标题,然后看具体内容,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就动手画一画写一写记一记,btw,这里帮助大家预习一下新知识,这几种方法分别对应着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超级棒的阅读技巧,大家再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以致用。大家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解,现在这个时间不理解,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做真题的大题时尤其需要理解加上自己的阐述。这样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要争取看完第一遍书,过程简直。这里就不吓唬大家了。 6月初-8月初 缩短一个月的时间,按照第一遍看书的方式过完第二遍书。大家千万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往后做真题时会发现,选择题里会有一道两道三道题目考察的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