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专业 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土力学》考试大纲
试卷结构:
概念题与选择题 约占 20%
论述题
约占 40%
计内容 土的三相组成、粒组划分、颗粒级配的测定、颗粒级配的表示方法、土按颗粒级配的分类;矿
物类型、矿物成分与粒组之间的关系;水的类型与特征、土中气体;土粒的比表面积、粘粒双电层、 影响扩散层厚度的因素;土粒的连结、土的结构类型。
1.理解地基应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均匀地基的自重应力、成层地基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在竖向集中荷载作用、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作用、矩形面积水平均布荷载作用、矩形 面积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圆形荷载作用、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方法。理解影响 地基附加应力的因素。 3.掌握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4.理解有效应力及孔隙水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概念,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公式、自重应力作 用下的两种应力、渗流作用下的两种应力、附加应力、孔隙水压力系数求解公式。 5.理解应力路径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的加载应力路径。 四、地基变形计算 考试内容 地基变形计算的基本概念;土压缩变形的本质、压缩定律、变形模量、前期固结压力及其确定 方法、现场压缩曲线;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按应力历史计算、按 变形模量计算、按沉降机理计算;饱和土一维渗透固结理论。容许沉降量及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考试要求 1.理解地基变形计算的基本概念。 2.理解土的压缩变形的本质,掌握土的压缩定律、变形模量、前期固结压力及其确定方法,了 解现场压缩曲线。 3.理解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按应力历史计算、按变形模量计 算、按沉降机理计算;掌握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方法。 4.掌握饱和土一维渗透固结理论。了解比奥固结理论。 5.掌握容许沉降量等概念,理解减小建筑物沉降危害的措施。 五、土的抗剪强度 考试内容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土的抗剪强度、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直接剪切试验、 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大型直剪试验、饱和粘性土剪切试验方法;抗 剪强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考试要求 1.掌握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及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2.掌握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 标的方法。 3.了解抗剪强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及如何选用抗剪强度指标。 六、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考试内容 挡土结构物上土压力的类型;静止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朗肯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被 动土压力计算;库仑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被动土压力计算、库尔曼图解法及工程应用;朗 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之间的比较:分析方法、适用条件、计算误差、指标的选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挡土结构物上土压力的三种类型。 2.理解并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理解库尔曼 图解法及其工程应用。 4.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之间的比较:分析方法、适用条件、计算误差、指标的选 用。 七、土坡稳定性分析 考试内容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对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对于指导相关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矿产资源找寻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应用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考试 MPAcc入学考试复试《会计综合》复试大纲(2022年考试适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考试  MPAcc入学考试复试《会计综合》复试大纲(2022年考试适用)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会计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财务会计考试内容1.会计总论: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

2.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3.存货: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的计量。

4.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5.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处置。

6.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

7.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8.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9.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利润。

10.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

11.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概述、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或有事项的列报。

1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1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考试要求1.会计总论:了解财务报告的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假设;掌握会计处理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含义、使用范围等;掌握会计信息质量一般要求的具体内容;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以及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内容、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要素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了解会计确认的含义、标准,掌握各会计要素确认标准,能应用其标准对某一项目是否能作为某一会计要素进行判断;了解会计计量的含义和内容,清楚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各会计计量属性,尤其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了解会计报告的含义、内容。

2.金融资产:掌握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熟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

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会计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会计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模版: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会计综合》考试大纲
(包括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部分)
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会计学约40%
管理会计30%
财务管理约30%
(二)题型比例
1.名词解释约10%
2.简答题约30%
3.案例分析题、计算及账务处理题约60%
会计综合
第一部分:会计学
一、总论
4.理解会计对象是什么,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以及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内容、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要素与会计报表的关系。
5.了解会计的基本方法。包括会计方法的内容、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方法体系中的地位。
6.清楚目前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尤其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要求的具体内容。
二、会计处理方法
八、投资
考试内容
投资的特点及分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持有期间、处置的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具体运用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考试要求
1.了解投资的特点和分类;
2.熟悉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3.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7.掌握各类财产尤其是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8.了解财务报表的意义、种类
9.掌握各类财务报表(主要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六、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考试内容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账务处理 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存款的账务处理 外币业务的基本内容 应收款项的分类与计价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应收款项减值的确认及账务处理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源于:地质考研命题组
地质考研白皮书
知识点整理
科目代码:809 科目名称:综合地质学适用范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砂岩:是由直径为0.01mm-2mm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其中砂的含量超过50%,是机
械沉积作用的产物。

2.似斑状构造: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
产物,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基质是显晶质的,这种结构称为似斑状构造。

3.沉积作用: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
所经
4.历的搬运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5.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

6.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酸性火成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
耐磨损,在地壳上分布最广,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7.玄武岩:一种基性喷出岩,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
长石和单斜辉石。

8.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9.流面: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搞糟,是片状、板状矿物及扁平捕掳体、析离体作平行排列形
成的流面构造。

10.倾角:倾向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所夹锐角。

11.变质作用:现存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及化学活动流体的参与导致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
第1 页(共15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考研历年考试复试试题及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考研历年考试复试试题及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与题型比例简答题 30%论述题 70%二、其他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一、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考试内容大气环境、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综合防治技术。

考试要求1、了解大气环境的结构、组成、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类型;2、掌握大气中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氟化物、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在大气环境中发生机制,对环境、人体、其他生物的危害;3、了解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风、湍流、温度层结与逆温、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与干绝热递减率、大气稳定度等)的基本概念及如何影响大气污染的扩散;4、掌握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重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过滤除尘器、电降尘器及湿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气态污染物的控制(吸收、吸附、催化转化等)的原理、装置。

二、水(含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考试内容水体污染、污染物、水质指标;水处理方法;废水处理工艺。

考试要求1、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概念、地下水污染物迁移途径及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过程。

2、掌握地下水污染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法。

3、掌握水体污染的概念,污染源及污染物的分类、性质(耗氧有机物、富营养物质污染、有毒有机物污染);4、掌握水质与水质指标的概念及水质指标的分类及常用的主要水质指标的含义(pH 、固体悬浮物、COD 、BOD 、DO 、有毒有害物,细菌总数等),水体的自净作用机理;5、掌握各类水(含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及其原理;三、噪声污染与防治考试内容噪声、噪声污染的控制技术考试要求1、掌握环境噪声的主要特征、噪声源的概念及按噪声源来分类的各种噪声;2、掌握噪声污染的控制技术(吸声、消声、隔声);3、了解环境噪声的综合整治对策。

四、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考试内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考试要求1、掌握固体废物的性质、来源、分类与特点;2、掌握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脱水与干燥等方法);3、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考试 复试科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大纲(2022年考试适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考试 复试科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大纲(2022年考试适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比例二、试卷结构1、简答题约50%2、论述题约50%三、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人口增长与人口经济思想考试内容:古典人口经济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凯恩斯人口论、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

考试要求:1.了解威廉·配第、魁奈、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人口经济思想。

2.理解凯恩斯人口观的两个阶段。

3.掌握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和两个公理,两个级数的假设、三个命题和两种抑制;掌握马克思的两种生产原理和“过剩人口”思想。

(二)微观人口理论考试内容: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口迁移理论。

考试要求:1.了解人力资本的概念及投资方式、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与供给。

2.理解生育孩子的成本和收益、家庭规模的决定机制。

3.掌握人口迁移的基本规律、经济原因和迁移效应。

(三)宏观人口理论考试内容:适度人口论、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老龄化理论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考试要求:1.了解适度人口论(动态经济适度人口、静态经济适度人口)、人口转变的阶段划分。

2.理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其经济影响。

3.掌握人口数量变化、质量变化和人口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四)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考试内容:环境资源的价值、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及其选择。

考试要求:1.了解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陈述偏好法等评估方法。

2.理解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及其选择。

3.掌握环境资源的概念及其价值构成。

(五)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考试内容: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的存量与流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考试要求:1.了解可耗竭资源、可更新资源等分类。

2.理解存量和流量的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和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环境经济政策考试内容:最优污染水平、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问题、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

考试要求:1.了解最优排污水平的概念、环境经济政策的一般形式和基本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应用地球物理》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重磁勘探部分约35%
电法勘探部分约25%
地震勘探部分约30%
测井部分约10%
(二)题型比例
简述题25%
论述题75%
二、其他
应用地球物理
一、重磁勘探
考试内容
1、重磁法勘探基本原理与应用领域。

2、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区分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数字滤波和平均场方法。

3、空间延拓、分量变换、磁异常磁化方向变换,以及重磁异常的导数换算方法与运用。

4、掌握重、磁法勘探正反演基本原理与解释方法。

5、掌握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中重磁勘探方法的应用。

6、复杂几何形体重磁异常模拟计算:复杂几何形体重磁异常模拟计算的思路和常用的方法,常用2D和3D形体的正演问题。

7、重磁法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过程。

8、重磁异常反演:位场反演基本思路和常用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重、磁勘探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野外数据采集过程。

2、掌握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原理,能够对主要转换处理方法公式进行推导。

3、掌握重、磁法勘探正反演基本原理与解释方法。

4、掌握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中重磁勘探方法的应用。

5、了解学科前沿研究结果及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二、电法勘探
考试内容
1、电法勘探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2、岩石的电学性质:岩石的导电性、介电性、导磁性、电化学活动性。

3、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视电阻率的基本概念、电剖面法、电测深法和电阻率法的应用实例。

4、充电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充电法的基本理论,充电法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5、自然电场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自然电场法的基本理论,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6、激发极化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主要介绍激发极化法的基本理论,正演计算及应用实例。

7、电磁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电磁法的基本理论,常用的频率域电磁法和时间域电磁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实例。

8、电法勘探数据反演理论基础:电法反演问题的描述,广义反演问题和电法非线性反演问题的线性化反演的基本方法。

9、电测深曲线数字解释法:层状介质电测深的正演计算思路和一维反演的算法实现,滤波方法计算层状模型视电阻率数值计算的计算思路及算法实现,广义线性反演在电测深数据的反演实现。

10、频率域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与解释:频率测深的基本思想及其实现技术,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观测数据的反演方法。

11、时间域电磁测深法数据处理与解释:瞬变电磁测深法的基本工作方法、层状模型瞬变电磁测深响应的计算方法。

考试要求
1、熟悉常用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基本概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电法勘探数据反演理论基础,了解广义反演方法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各种反演方法的反演算法。

3、了解滤波方法计算层状模型视电阻率ρs数值计算的计算思路。

4、了解频率测深的基本思想及其实现技术,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观测数据的反演方法。

熟悉大地电磁测深的工作原理,了解视电阻率的定义方法以及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

5、了解瞬变电磁测深法的基本工作方法、层状模型瞬变电磁测深响应的计算方法。

6、了解学科前沿研究结果及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三、地震勘探
考试内容
1、地震勘探方法概述:主要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地震勘探方法的应用领域。

2、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地震薄层中波的干涉效应、调谐效应。

3、面波的形成与传播:瑞雷面波及其特点。

4、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野外工作概述,组合法及水平多次覆盖方法及其原理。

5、地震反射资料的数字处理流程,预处理基本内容。

6、校正和叠加处理:动校正,包括动校正量的计算方法、动校正的实现、动校正中的波形畸变问题及其处理;静校正处理基本内容;水平叠加处理。

7、数字滤波处理: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包括滤波器的物理特性和数学模型、数字滤波的概念;地震滤波器的物理性质,包括线性系统、物理可实现性、滤波器的稳定性、非时变系统、最小相位或最小能量延迟、褶积滤波的运算及其物理意义;一维频率滤波,包括理想滤波器基本原理和类型、数字滤波器的特殊性;二维视速度滤波,包括二维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二维滤波的实现。

8、反滤波处理:反滤波的基本概念、最小平方反滤波、预测反滤波、其它反滤波方法。

9、偏移成像处理:叠后偏移的基本概念、绕射扫描叠加偏移、波动方程偏移、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克希霍夫积分偏移。

10、叠加速度谱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11、二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解释流程、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及其解释、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地质构造图的绘制。

考试要求
1、掌握地震勘探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野外数据采集过程。

2、掌握组合法和水平多次覆盖方法及其原理。

3、掌握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及地震薄层中波的干涉效应、调谐效应。

4、掌握瑞雷面波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5、掌握地震反射资料的数字处理流程、各主要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处理目的。

6、掌握各种速度的概念,理解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了解地震波速度测定方法和地震波速度的应用。

7、掌握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方法、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

8、了解学科前沿研究结果及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四、测井
考试内容
1、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微电极测井、侧向测井。

2、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的成因、曲线、影响因素、应用。

3、感应测井:感应测井原理、基本理论、线圈系的探测特性、理论曲线分析、多线圈系介绍等。

4、声波测井:声学基础、声波速度测井、测井曲线的应用、声幅测井。

5、放射性测井:自然伽玛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原理、影响因素、应用。

6、地层倾角测井: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7、成像测井及其它测井: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超声(电视)成像(USI)、多极子阵列声波成象测井其它成象测井方法简介(核磁共振成像测井(MRIL)、阵列感应成象 (AIT)测井、方位电阻率成象测井)。

8、综合测井解释:储集层(碎屑岩剖面、碳酸盐岩剖面、膏盐剖面)、确定地质参数、测井交会图技术、评价油气层的基本方法、测井资料分析沉积环境、油田测井资料解释实验课
9、井中地球物理介绍:井中电法、井中磁法、井中电磁波等基本测量方法介绍、基本解释方法介绍。

考试要求
1、掌握各种常规测井方法(包括:电阻率、侧向、自然电位、感应、声波、自然r能谱及中子测井等)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初步应用;
2、掌握各种具体测井数据的定量评价储集层针对性应用;
3、了解目前成像测井(包括:超声成像、微电阻率扫描、核磁、阵列声波、阵列感应等)新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基本应用。

4.了解目前成像测井(包括:超声成像、微电阻率扫描、核磁、阵列声波、阵列感应等)新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基本应用;
5.了解井中电法、井中磁法、井中电磁波等基本测量方法和基本解释方法。

6.了解学科前沿研究结果及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