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0403
学科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5月10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至少修18学分)S20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2 36 I
S20025
S2002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
1 18 I
S00010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4 120 I - II S19008 教育经济学 2 32 II
S19022 教育管理学 2 32 II
S1902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32 I
S19026 教育财政学 2 32 II
S19027 教育发展战略 2 32 II
S19058 教育管理比较 2 32 I
选修课(至少修10学分)S19025 教育管理实务 1.5 24 II S19023 公共经济学 1.5 24 II S19051 院校研究 1.5 24 I S19009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1.5 24 I S19015 比较高等教育 1.5 24 II S19060 教育哲学专题研究 1.5 24 II
课程内容提要。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4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学科代码120100
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5月15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每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般不少于3个,不超过10个。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六、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文件(武汉)中地大(汉)研字[2017]34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工作的通知各培养单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学校“十三五”研究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加大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决定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范围和内容全部博士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或领域)的培养方案;专业、层次相同的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适用同一培养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学科及研究方向、学制、学习年限及毕业学分、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必修环节、科研与论文、培养方式等。

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按照《关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和《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简称“原则意见”)(见附件3、6)进行修订。

二、具体要求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体现各学位点研究生培养特色和优势、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性环节,一旦修订生效,各学位点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要求如下:1. 加强组织领导。

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学术分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 要充分调研论证。

各学位点应充分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同学科的培养模式,针对本学位点在专项评估或自评估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在考虑本学科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同时,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使本学科的培养方案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3. 已获得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学科,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制订;未获得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学科,按已获授权的二级学科点制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按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制订。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学科代码040100
学科名称教育学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4年6月16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每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般为3—6个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1603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7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网络(UGIS & CityNet)该研究方向是基于3S技术,研究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格局演变动力学机制、城市空间信息的图形表达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理论和数据更新技术。

城市网络是基于GIS和MIS技术的市政网络管理系统,目前以城市水务网络、燃气网络、供配网络和通信网络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

薛重生樊文有龚国清8国土资源调查与信息技术(land & resourcesresearch and informationtechniques)该方向研究目标是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国土资源区域调查方法和遥感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和地学专题制图理论和区域数据库构建的理论方法系统。

张志袁国斌龚国清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在城市规划、环境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设计、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GIS 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本门学科方面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至少修18学分)S09005S09004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3 70 1S10002 硕士生英语 4 140 1-2S11002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altivariateStatistical Analysis3 60 1任选一S11013 矩阵理论(Matrix Theory) 3 60 1S11016 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3 60 1S11017 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 3 60 1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12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代码:081601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名称: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代码:081830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代码:081602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培养方案-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培养方案-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800
学科名称地球物理学
填表日期:2014 年2 月18 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每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般为3—6个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使用规范的语言。

严格按《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中的规定撰写,并打印。

学位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使用规范的语言。

严格按《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中的规定撰写,并打印。

学位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5217学科名称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2年5 月 1 日一、学科(专业)简介(简单介绍学科专业点的设置时间、发展状况、国内外地位;主要研究领域和特色;师资队伍和著名学者;主要实验室和设备;项目状况(项目经费、来源等)和主要成果;已培养研究生情况及就业方向;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

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

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目前,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本学科点有刘光鼎院士等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有“工程地球物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设备齐全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和各种方法实验室。

承担国家973、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种项目数百项,近五年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

就业方向为能源、固体矿产、水利、交通、环境工程等部门。

二、学科方向序号 学科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学术骨干(按拼音排名)1 应用地球物理(重磁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测井)研究重磁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注重地球物理新方法及在实践中应用的研究,拓展地球物理的应用领域。

昌彦君、邓世坤顾汉明、刘江平李振宇、李永涛潘和平、师学明王书明、夏江海徐义贤、许顺芳於文辉、张玉芬朱培民、张胜业罗银河2 资源地球物理研究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测井、重磁、遥感等地球物理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学科代码081100
学科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11月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每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般为3—6个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学科代码:081100
学科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学科代码120100
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5月15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每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般不少于3个,不超过10个。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六、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