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4 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必刷试题)-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4 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必刷试题)-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原卷版)

2021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专题4.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组基础巩固练1.(不定项)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交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2.(2018年山东烟台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4.如图甲、乙、丙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丙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B.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C.若丙细胞为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甲细胞着丝粒分裂前形成2个四分体5.(2018年河南安阳诊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丙A.甲过程可以发生在睾丸或卵巢中B.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中C.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乙、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甲的二倍6.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A.2种和2种B.4种和2种C.2种和4种D.8种和4种7.如图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模式图。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7.图 1 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 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染色体的类型可能是图 2 中 的( B )
【答案】 B 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如果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 换,则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 会产生四个染色体各不相同的精子,C 中的四个精子染色体没有 发生互换;A、D 中互换的染色体找不到互换部分的来源。
4.巧判配子的来源
命题点 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数量变化规律 10.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
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C 段 B.CD 段、GH 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1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同一双亲后代呈现多样性与 AH、HI 过程有关
2.与精子的形成相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 ) A.卵原细胞先进行减数分裂,再通过变形形成成熟卵细胞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 D.减数分裂结束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染色体 数目的一半 【答案】 A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经过变形,A 错误。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哺乳动物)
比较项目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场所
睾丸
卵巢(卵巢和输卵管)
细胞质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两次不均等分裂,一次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子(成熟配子)
相同点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相同
3.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时期
进行_有__性__生__殖__的生物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只复制_一__次__,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 特点
程中连续分裂_两__次__
结果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可以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二)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着丝粒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不分裂
2n→n,减半 4n→2n,减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减数分裂Ⅱ 分裂
n→2n→n,不减半 2n→n,减半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无
(三)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较
答案:C
[归纳拓展] 细胞分裂过程中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
微课题(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辨析比较 [系统深化知能]
实质
精子和卵细胞二者的_细__胞__核___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体__细__胞__中的数目
一、判断正误——从微点上澄清概念
1.染色体易位和数目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
观察到。
( √)
2.人类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 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场所 时间 细胞质分裂 是否变形
睾丸(曲细精管) 初情期 均等分裂 _变__形__
卵巢 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和初情期以后 卵母细胞_不__均__等_分裂;极体_均__等_分裂

高考生物总复习备考考点必背知识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总复习备考考点必背知识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11高三生物考点狂背系列: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附配套练习)考点脉络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考点狂背:1.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2.同源染色体 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4.四分体 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做四分体。

也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的时候。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

6.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点击冲A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减数分裂发生在A.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B.人的卵原细胞发育成卵细胞的过程中C.人的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中D.动物精原细胞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2.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3.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11个B.11对22个C.不成对的22个D.44个4.关于四分体正确的叙述是A.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B.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D.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5.下列三组数字为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及 DNA 在各期的变化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第组为 DNA 的变化值,第组为染色体的变化值,第组为染色单体变化值.A. 2, 3,1B. 1,2,3C. 3,1,2D.3,2,1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7.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有()处。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生物一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其特点是有丝分裂的二倍体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分裂成产生四个单倍体的细胞。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1.第一次减数分裂: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从二倍体细胞开始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的过程。

(1)分裂前:在有丝分裂的G1期、S期和G2期后,二倍体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的前期。

减数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前期相似,核膜逐渐消失,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

(2)分裂过程:a.配对:染色体以同源染色体为单位进行相互配对,形成四连体结构。

b.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换,称为交换。

交换后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发生重组,增加了基因组的多样性。

c.分离:染色体减数分裂纺锤体把四连体结构中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分离成两个单倍体的染色体组。

(3)终产物:第一次减数分裂的终产物是两个单倍体细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随机分布,从而增加了基因组的多样性。

这两个单倍体细胞称为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产物。

2.第二次减数分裂: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单倍体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

第二次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只是没有进行DNA复制。

(1)分裂前:两个单倍体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的前期,染色体逐渐凝缩。

(2)分裂过程:a.染色体缩短: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和增粗。

b.分离:染色体减数分裂纺锤体把每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分离成两个染色单体组。

(3)终产物:第二次减数分裂的终产物是四个单倍体细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

这四个单倍体细胞形成四分体。

二、受精作用受精是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相互结合,合成一个受精卵的过程。

1.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卵子形成):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称为卵子形成。

在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高三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高三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高三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高三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1、减数分裂
2、受精作用
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 前期:(n)
中期:(n) 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n)
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警示钟】 同样细胞图像不一样的细胞名称
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若为雄性动物精子形成过 程的图像,则是次级精母细胞;若为雌性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则是第一极 体。
【典题·剖析与精练】
【典题示范】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
【变式延伸】提升长句应答能力 (1)甲细胞中同一条染色体上A、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的__非__姐__妹__染__色__ _单__体__片__段__互__换__。 (2)图乙细胞名称为_精__细__胞__,判断的依据是:_该__动__物__为__雄__性__动__物__,图__乙__细__胞__内__没__有__ 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也__没__有__染__色__单__体__。
第2课 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素养目标】 1.通过比较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 并建立辩证统一的观点。(生命观念) 2.通过细胞分裂图像辨析及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
主干知识·多维自查
【主干·梳理与辨析】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进行_有__性__生__殖__的真核生物。 (2)时期:从_原__始__生__殖__细__胞__→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_一__次__,细胞连续分裂_两__次__。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_一__半__。
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6条染色单体 B.四分体时期染色单体发生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该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横联系·理脉络
关键语句·熟记忆
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 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 源染色体。 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 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 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 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 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 要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 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 要行为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 暂时加倍。 6.受精作用可以激活卵细胞,受精卵 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 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 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进行 有性生殖 的生物 时期 从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的生殖细胞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 ,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 染色体数目减半 场所 有性生殖器官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形成各时期的主要特点(连线)
【提示】 ①-b-Ⅰ ②-c-Ⅱ ③-a-Ⅲ ④-f-Ⅳ ⑤-d-Ⅴ ⑥-e-Ⅵ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解析】 图示为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根据图甲的 联会现象,可知该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的同 源染色体之间可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A项正确;图 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 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不同,B项 错误;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后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 期,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短暂,并无染色体的复制,C 项错误;丁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而此 时细胞中已没有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
(3)在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 胞是图________。
(4)上述A、B、C三个细胞可以同时存在于该动物 ______内。
【答案】 (1)4 A (2)A、B B 2 (3)间期DNA复 制 A、B (4)睾丸
【解析】 ①图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并没有分裂。 ②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纺锤丝牵引着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③图为减数第一 次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④图为减数第 二次分裂的中期。
【答案】 C
3.(2014·安徽高考)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 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 B
6.下面是某个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右面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 变化。分析回答:
A
B
C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条。表示细胞有 丝分裂的图是________。
(2)A、B、C三个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细胞________中,其中C有 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精是否变形
变形
一个精原细胞
结果

4 个精子
卵细胞形成过程 不均等分裂
不变形 一个卵原细胞
↓ 1 个卵细胞、 3个极体
归纳总结 (1)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后 分离。 (2)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数目不变。
由图可知,该时期细胞中存在联会形成四分体现象,为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1和2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的后期将会分离,C项正确;染色体1和3为非同源 染色体,染色体1和4也是非同源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过程 中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故染色体1和3不一定出现在 同一子细胞中,D项错误。
(4)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就会形成 几个四分体。
(5)每个四分体包含 1 对同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4 条 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8 个脱氧核苷酸链。
三、受精作用 1.概念: 卵细胞 和 精子 相互识别、融合成 为 受精卵 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 细胞核 与卵细胞的 细胞核 相互融 合,使彼此的 染色体 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 染色体 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 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 精子(父方) ,另一半来 自 卵细胞(母方) 。
【答案】 A
4.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 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能判断出图中同源染色体的 有无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有无。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不可 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A项错误;图中每条染色体 均含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故染色体数 目不可能是体细胞的2倍,B项错误;
【答案】 C
5.(2014·上海高考)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
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
数最多为( )
A.1
B.2
C.3
D.4
【解析】 正常情况下,人的卵原细胞有X染色体两 条,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着丝点不 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所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 X染色体条数仍为2条,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在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有X染色体1条或2条(后期着丝点分 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卵细胞或第二极体中X染色体只有1 条。B正确。
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细胞质分裂
()
③联会 ④交叉互换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 会、后分离。
【答案】 A
2.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示意 图,正确的描述是( )
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