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一)概念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间:发生在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过程中。
复制次数: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两次。
结果: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性染色体的'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的前期要配对。
2. 减数分裂过程图解染色体DNA数量变化3.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5.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A 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2n―〉n―〉2n―〉n。
B DNA数量变化规律:2n―〉4n―〉2n―〉n。
C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① I------〉②X 都为染色体,且都是一条染色体。
②有姐妹染色单体。
①比② 染色体之比为1:1 ,DNA之比1:2①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1 ②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2D 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的关系:着丝点数==染色体数E 四分体数与同源染色体数的关系: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F 四分体与联会的关系:①I I -------〉②X X联会同步四分体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辨析(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比较(二) 根据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辨析(三)根据细胞内染色体行为辨析(四)根据细胞内染色体形态辨析(五)若发现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可断定是产生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总之,减数第一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染色体行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中特有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它是指有性生殖细胞在体细胞分裂之外经历的一次细胞分裂过程。
下面对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减数分裂的定义和特点减数分裂,也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是一种有性生殖细胞分裂方式。
它的特点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间发生染色体交叉、同源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形成一个重组体、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排列在细胞赤道面、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
1.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前期、减数分裂中期、减数分裂后期)-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逐渐凝聚,成为可见体。
同源染色体间发生染色体交换,形成交换体。
-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赤道面,形成染色体板。
纺锤体形成,纺锤丝与染色体连接,将染色体拉向细胞赤道面。
-减数分裂后期: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个细胞,每个细胞中都含有一对染色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类似,但它是从前一次分裂的两个细胞入手。
它的特点是分裂产物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半数,每个细胞只有一对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的作用1.保持染色体数目稳定:有性生殖细胞产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使得有性生殖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避免染色体数目过多。
2.产生遗传多样性: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随机分离使得有性生殖后代的染色体组合和基因组合多样化,增加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3.交换等位基因:减数分裂中交换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交换,增加了基因的复合度,促进了物种进化。
四、减数分裂的调控减数分裂的调控主要通过激素和基因表达来实现。
前列腺素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激酶Cdc2的活性,促进减数分裂的进行。
内质网和囊泡系统参与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氧化还原、离子平衡等的调控。
同时,有多个基因参与减数分裂的调控,例如SPO11、Zip1等基因。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分子与生命活动、细胞的生命活动、遗传与进化以及生态系统。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核。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由脂质分子和膜蛋白组成,是细胞的外层界面,具有物理隔离作用、物质运输作用和信号转导作用。
3.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由细胞器和细胞基质组成,是细胞内物质代谢的场所。
4.核的结构和功能:由核膜、染色体、核仁组成,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活动,存储遗传信息。
5.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的能量工厂,进行细胞呼吸和ATP合成,有自己的DNA。
6.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内的光合作用场所,含有叶绿素颗粒,有自己的DNA。
7.中心体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细胞中的有丝分裂中心,参与有丝分裂过程。
二、生物分子与生命活动1.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是细胞内的能量来源,如葡萄糖和淀粉。
2.脂质: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能量储存物质,如脂肪、磷脂和固醇。
3.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细胞内重要的结构成分和功能分子,如酶、激素、抗体。
4.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存储遗传信息,如DNA和RNA。
5.ATP:腺苷酸三磷酸,是细胞内的能量分子,可以释放出能量供细胞活动使用。
三、细胞的生命活动1.细胞分裂:细胞内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的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变异形式,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3.细胞代谢:细胞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的总称,包括异化反应和同化反应。
4.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接收外界信号和内部信息的过程,包括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和作用靶点。
5.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借助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细胞能不断增大、分化、发育成为特定类型的细胞。
四、遗传与进化1.遗传单元:并非由染色体上的一个完整基因来指称,而是分布在染色体上的若干不同片段。
生物高一减数分裂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一减数分裂必背知识点生物学中的减数分裂是指染色体复制之后的两次细胞分裂,产生四个基因组不同的酸核子细胞。
这一过程是有严格的规律和步骤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生物高一减数分裂的必备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减数分裂又被称为卵子和精子的形成,它是生殖细胞和某些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生殖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
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具有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的生殖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类型根据参与的细胞数量和产生的细胞数量不同,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母细胞减数分裂。
1.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在动物体内,卵子的形成通过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来实现。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包括第一次减数分裂(卵母细胞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极体分裂),最终形成一个卵子和三个极体。
2. 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在雄性生物体中,精子的形成通过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来实现。
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也包括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最终形成四个精子。
三、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变化和事件。
1. 前期:染色体开始凝聚成为显微网状结构,核仁逐渐消失,细胞核膜逐渐解体。
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开始连接纺锤丝。
2. 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排列于细胞的赤道面上。
染色体的随机分布是基因重组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
3. 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在此过程中,细胞质逐渐分裂,产生两个互不相连的细胞。
4. 末期:细胞核膜重新形成,细胞质分裂完全,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同的细胞。
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细胞分裂的形式,但二者之间存在许多明显的区别。
1. 分裂细胞数目: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细胞,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细胞。
2. 染色体数目:有丝分裂中,产生的细胞包含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即为二倍体。
而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为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减半。
3. 志向: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形式,保持染色体数量不变,主要用于生长和修复组织。
2024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和特点1. 减数分裂,又称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或雄性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2.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由二倍体的细胞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步骤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过程。
1.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I)减数分裂I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其中无丝分裂更为常见。
(1)无丝分裂:无丝分裂包括早期分裂期、中期分裂期、晚期分裂期。
- 早期分裂期:核分裂膜破裂,染色体凝缩。
- 中期分裂期:重组子发生,染色体交换配对、交叉互换。
- 晚期分裂期: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等待分离。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包括早期分裂期、中期分裂期、晚期分裂期和细胞质分裂期。
- 早期分裂期:核分裂膜破裂,染色体凝缩。
- 中期分裂期:重组子发生,染色体交换配对、交叉互换。
- 晚期分裂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等待分离。
- 细胞质分裂期:纺锤体发育成熟,染色体分离至两个极点。
2.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II)减数分裂II与有丝分裂相似,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再复制。
减数分裂II的结果是每个母细胞形成四个细胞,其中每个细胞含有一个单倍体的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在染色体的行为、结果和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
1. 染色体的行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 结果:有丝分裂产生两个一模一样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3. 功能:有丝分裂用于生殖细胞的无性生殖,减数分裂用于生殖细胞的有性生殖。
四、减数分裂的意义和作用1. 遗传多样性:减数分裂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和交换,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2. 保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减数分裂可以保持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不变,避免染色体数目的翻倍。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记忆口诀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记忆口诀1.有关细胞膜的记忆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无心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3.矿质元素(N、P、K)的作用蛋(N)黄(缺氮时叶子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子暗绿),(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杆细弱)4.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区分A、生长激素缺失或者过多时的症状一头生(生长素)猪(侏儒症)不老实,将它的肢端(肢端肥大症)锯(巨人症)了去胰岛素中两种细胞的作用,阿(A)姨长得很高--即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5.八种必须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甲携来一本亮色书6.色素层析(上到下)胡也(叶),ab也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记忆口诀1.减数分裂口诀性原细胞作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各西东,染色一复胞二裂,数目减半同源别,精质平分卵相异,往后把题迎刃解。
2.有丝分裂间期:间期胞核很完整,(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形不清。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双体(染色体、纺锤体)现,染色体排列很散乱。
中期:丝点赤道排列齐,形态数目最清晰。
后期:丝点分裂姐妹离,暂时加倍奔两极。
末期:双体消失膜仁现,胞板中央正扩展。
3.遗传图谱的判断常隐: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常显: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X隐: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显: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高中生物知识点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一、减数分裂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3.特点: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4.过程: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5.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
2.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进行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有时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细胞的每个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5)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在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级的时候,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6)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7)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布。
(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9)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的两级移动。
(10)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随着细胞的分裂,染色体进入子细胞中。
这样,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
(11)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成为精子。
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
3. 相关概念(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总结

细胞凋亡 由细基胞因编程性死亡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
过程。又称
为
。是一种
自然生理过程。
意义:
维持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稳定、抵御 干扰。
细胞坏死:
由不利因素造成的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
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 的作用,细胞中 遗传物发质
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 的恶性增殖 细胞。
程。
活性降低
①细积呼变吸 小,细胞的新陈增代大
核细谢膜胞膜速率减染色慢质 → 皱纹。
②细胞内多种酶
→白
发。
③细胞内的 逐渐累积 → 老
细胞衰老的原因
自由基学说 : 细胞氧化反应和辐射等有害刺激产生的自由基
破坏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端粒学说 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缩短一截,端
抑癌基因: 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细胞的全能性: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根本原因: 细胞核有全套遗传物质 全能性大小: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干细胞: 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举例: 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
细胞衰老
细胞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
复杂变化,导减少致功能下降的过
必修一第六章知识要点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 越小 ,细胞的物 质 运输效率 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 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核中的DNA 不会随细胞的体积扩大而增加。
细胞增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
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生物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体积,还靠细胞分裂增加数目。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的限制: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能力越弱。
②受细胞的核质比的制约: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但也并不是说,细胞越小越好(原因是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和100多种酶促反应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细胞增殖的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
2、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细胞增殖的方式(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形成)。
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过程: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1)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复制合成数不变)(2)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①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3)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最清晰,便于观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5)末期:(两消两现细胞板)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7.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区别:①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②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植: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动:细胞中央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9、有丝分裂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变化规律四、无丝分裂1、实例:蛙的红细胞2、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3、过程:先核缢裂,后质缢裂。
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2)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着色。
(4)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
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2、方法步骤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因为间期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分裂期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可能观察到细胞由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第二节细胞的分化一、细胞分化1、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特点:(1)普遍性:普遍存在于生物界,是个体发育的基础(2)稳定性:分化后的细胞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3)不可逆性(4)不变性:分化后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
3、原因: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结果: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
5、意义:(1)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2)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二、细胞的全能性:1、定义: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即: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3、实例:(1)植物组织培养(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克隆技术:动物已分化的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4、全能性大小比较:①受精卵>卵细胞>体细胞②植物体细胞>动物体细胞③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三、干细胞1、定义:动物和人体内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
2、种类: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单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1)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
(2)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3)对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幼年个体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衰老(老年人个体中每天都有新细胞产生)。
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如:头发变白,酪氨酸酶活性下降(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他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为什么老年人皮肤上会长“老年斑”?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
衰老细胞中出现色素聚集,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三、细胞的凋亡1、本质: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2、定义: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3、实例: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的阶段;胎儿手的发育;蝌蚪尾部的消失4、细胞凋亡的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稳定环境,抵御外界干扰。
5、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它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生理过程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它是细胞的一种病理性死亡。
如:骨细胞坏死,神经细胞坏死等等…….第四节细胞的癌变一、癌细胞:1、定义: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二、致癌因子1、种类(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2)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
(3)病毒致癌因子:如致癌病毒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为什么会有癌症: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注意: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至少5-6个)突变的结果,是一种累积效应。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1、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器官:高等生物的有性生殖器官动物:睾丸、卵巢植物:花药、胚囊4、时期: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5、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6、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睾丸。
(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数目相同。
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补充精原细胞的数量。
)2、过程: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n)变形4个精子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卵巢2、过程: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个第一极体(小)(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个卵细胞(大)+ 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减Ⅱ减Ⅰ减Ⅱ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同点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不同点场所睾丸卵巢分裂方式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子细胞个数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子细胞种类1个精原细胞4种精子1个卵原细胞1种卵细胞+3种极体是否变形有变形过程无变形过程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1)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2)减II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原因是该时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
(1)染色单体在间期出现,原因间期时进行染色体的复制,结果一条染色质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变成了一条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质,而染色质数量没有增加。
(2)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原因减II后期,染色体上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形成2条子染色体,即染色单体为0。
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时期体细胞形成形成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染色体复制次数一次一次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联会、分离有联会、分离子细胞数目 2 4类型体细胞有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半相同点都有纺锤体的出现,染色体复制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
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七、几组概念的比较:1、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的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有四条染色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