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配比计算表

合集下载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锚杆用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锚杆用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砂浆用途及说明:
此砂浆用于路基锚杆注浆,根据以往经验采用1:1的砂浆,水灰比为0.45。

一、材料:
1、水泥:丰城南方牌P.O42.5
2、细集料:丰城三鑫砂场(中砂,用时过2.36mm方孔筛)
3、水:饮用水
二、设计依据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
三、计算配合比
该砂浆采用体积法进行计算:
水泥密度假设为3.120g/cm3
砂子密度假设为2.580g/cm3
水密度假设为1.0 g/cm3
计算过程:V水泥+V砂+V水=1
m水泥/ρ水泥+ m砂/ρ砂+ m水/ρ水=1
m水泥/3.120+ m砂/2.580+m水/1.0=1
2.580m水泥+
3.120m砂+2.580×3.120×0.45m水泥=
3.120×2.580
结果证明此配合比7d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9.3%,满足设计强度要求,故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水=864:864:389=1:1:0.45。

自密实混凝土配比设计自动计算表

自密实混凝土配比设计自动计算表

1m3砼粗骨料的松散体积Vg0(m3)ρg0(kg/m3)石重量Mg(kg)表观密度ρg(kg/m3)粗骨料的密实体积Vg(m3)砂浆密实体积Vm(m3)空气含量(m3)0.6156********0.3470.6530.015一级二级三级砂浆中砂的体积含量砂骨料的密实体积Vs(m3)表观密度ρs(kg/m3)砂重量Ms(kg)浆体密实体积Ve(m3)设计强度等级fcu,k砂中细粉含量0.28~0.300.30~0.330.32~0.350.430.28126507440.372450.02标准差σ配制强度fcu,o水泥强度等级值fce,g水泥强度富余系数γc 水泥胶砂28d强度fce粉煤灰影响系数(γf)矿粉占胶材的体积掺量5.053.242.51.1649.30.750.20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γs)胶凝材料胶砂28d强度fb回归系数αa 回归系数αb 强度等级﹤C60砼的水胶比W/B 煤灰占胶材的体积掺量水泥表观密度ρc(kg/m3)1.0036.9750.530.200.340.203100煤灰表观密度ρf(kg/m3)矿粉表观密度ρk(kg/m3)胶凝材料表观密度ρb 按方法①求得V胶(m3)按方法①求得V水(m3)按方法②求得水W(kg)按方法②求得V胶(舍去)2200280028600.1800.1771810.177按方法①求得的配比水泥Mc(kg)336按方法②求得的配比Mc 343或者法②V胶=W/(W/B)/ρb 种类煤灰M F(kg)79煤灰M F(kg)81①AD在某掺量下应达到的减水率②AD在某掺量下应达到的减水率0.184掺量矿粉M K(kg)101矿粉M K(kg)1030.2780.262注意对比两种算法,应按0%水W 水(kg)177水W 水(kg)181该减水率下对应掺量该减水率下对应掺量V胶=W/(W/B)/ρb求得较妥10%砂Ms(kg)744砂Ms(kg)7440.03170.0300外加剂在2.0%掺量下减水率20%石Mg(kg)936石Mg(kg)9360.17530%AD(kg)16.38AD 15.7940%SP砂率0.44SP0.4450%水粉比0.88水粉比0.88作者:郑焕璋(汕头市灿林混凝土有限公司)日期:2013年8月18日容重(kg/m3)2373容重(kg/m3)2388碎石5~10碎石5~16碎石5~20碎石5~25碎石5~31.5碎石5~40αa αb 卵石0.490.13碎石0.530.2细石00碎石0.530.21016202531.540575548530519504485或者通过做试验,确定在该减水率下对应的掺量! 对③仅掺惰性石粉。

砼配合比和砂浆配合比excel自动计算表格

砼配合比和砂浆配合比excel自动计算表格

32508.75
系数 1000
试配强度 砂浆特征系数B 17.419 -15.09
砂浆特征 系数A
3.03
水泥强 度等级 (Mpa)
98.5 32.5
1 m³砂浆水泥用量 (㎏)
330.12 水泥和其他掺和料总的在300~400kg之间一般去350kg 石灰要求稠度在120±5mm之间,如不在则用石膏稠度换算表进行换算
270~330
1550.00
石灰 19.68
施工水平 试配M5~M7.5 M7.5~M10 M10~M15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 1,计算试配强度 设计强度 保证系数 强度标准差
砂浆强度标准差σ选用表
15
0.645
3.75
砂浆强度等级M 2.5
5
7.5
10
每立方米砂浆 水泥用量
200~230 220~280 280~340 340~400
2,计算水泥用量
施 优良 0.50

水 一般 0.62 平 较差 0.75
1m³水泥砂浆材料用表
每立方米砂浆 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砂浆 水用量
1m³砂子的 堆积密度值
270~330
1.00 1.25 1.50
1.50 1.88 2.25
2.00 2.50 3.00
15
3.00 3.75 4.50
20
4.00 5.00 6.00
石膏稠度
110
1 m³砂浆石灰用量 (㎏)
19.68 0.99
石膏稠度 (mm)
换算系数
30 0.85
40 0.86
50 0.88
60
70 80
90
0.9 0.92 0.93 0.95

混凝土水稳砂浆中水泥用量计算表

混凝土水稳砂浆中水泥用量计算表

混凝土水稳砂浆中水泥用量计算表水泥是混凝土、水稳和砂浆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用量的计算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水稳和砂浆中水泥用量的计算方法。

一、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计算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计算可以根据设计标号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进行。

1.混凝土设计标号:混凝土设计标号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标号要求使用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根据设计标号可以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从而计算水泥用量。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设计要求或实验室试验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的用量比例、砂子的用量比例和石子的用量比例。

通过配合比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kg)= 混凝土体积(m3)× 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比例例如,工程设计要求使用C30的混凝土,该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2.5:3.5、假设需要浇筑体积为10m3的混凝土,那么计算水泥用量如下:水泥用量(kg)= 10m3 × 1/7 × 1000kg/m3(水泥的密度为1000kg/m3)= 1428.57kg因此,该工程需要使用1428.57kg的水泥。

二、水稳中水泥用量计算水稳是公路、桥梁等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主要由水泥、砂子、石子、碎石等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水稳中水泥的用量计算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配合比进行。

1.水稳设计要求:水稳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不同强度等级和配合比要求不同的水泥用量。

2.水稳配合比:水稳配合比是指水稳中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设计要求或实验室试验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稳配合比包括水泥的用量比例、砂子的用量比例、碎石的用量比例和水的用量比例。

通过配合比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kg)= 水稳体积(m3)× 水稳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比例例如,工程设计要求使用P10的水稳,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碎石:水=1:1.5:3:0.4、假设需要铺设面积为100平方米,厚度为0.2m的水稳,那么计算水泥用量如下:水稳体积(m3)=面积(平方米)×厚度(m)=100m2×0.2m=20m3水泥用量(kg)= 20m3 × 1/5.9(水泥的用量比例)× 1000kg/m3(水泥的密度为1000kg/m3)= 3389.83kg因此,该工程需要使用3389.83kg的水泥。

砂浆配比自动计算表

砂浆配比自动计算表

70.7 ×70.7 4998 17.82 4.8

配 70.7 ×70.7 4998 12.34 3.3 3.1 70.7 ×70.7 4998 15.13 4.1 4.4

70.7 ×70.7 4998 10.78 2.9
70.7 ×70.7 4998 15.76 4.3
f2= 5.0
κ= 1.15

70.7 ×70.7 4998 7.92 2.1
70.7 ×70.7 4998 10.75 2.9
材料
水泥 河砂
每m3材料 试 用量(㎏) 配 每盘理论 一 用量(㎏)
129 1.29
1350 13.50
每盘实际 准 (用量(㎏)
1.29
14.82
) 基 实测稠度(㎜) 第一次
试 每m3材料
配 二
FX-J-1046
砂浆配合比原始记录
№:201200001
任务单编号: 104611-252
试验日期
2012.1.3
温度 20.0 ℃
抗压强度
设计要求
水泥
河砂
原 掺合料 材 料 外加剂
砂浆类 别
混合砂浆
品种等 级
P.O
42.5R
细度模 数
2.38
品种
/
强度等级 M 5.0
稠度:
富余系数 1.0
松散体积密度
计算公式
fm.o=κf2= 5.75 MPa
配合比计算
α =
3.03
β= -15.09
Qc=1000(fm.o-β)/α·fce=
129 ㎏
保水率(%)
70.7 ×70.7 4998 8.7 2.3 试

M7.5砂浆配合比报告自动计算表格

M7.5砂浆配合比报告自动计算表格

制件日期
抗压日期
抗压强度值(MPa )

水泥 砂 水 外加剂
7d
28d
7d
28d
验 结
A
208 1680 220 / 1900年01月00日 1900年01月07日 1900年01月28日 5.1
8.9

B
245 1680 223 / 1900年01月00日 1900年01月07日 1900年01月28日 8.8
第 5 页共 5 页
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JB010507
试 验
送检单位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水泥厂家
试件尺寸及数量 养护方法及条件
报告编号: BG-2016-SPB-000
XX
工程名称
XX
委托编号
/
试验依据
JGJ/T 98-2010、JGJ/T 70-2009、JTG E30-2005
报告日期
室温XX℃ 相对湿度XX%
判定依据
GB50203-20l1
设计强度等级
水泥砂浆稠度测定仪GL01050016、秒表、容量筒、振动台GL01050003、BC-300电脑恒应力试验机GL01040012、 电子天平GL01070012
施工稠度(mm)
广西华润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P·C32.5
集料产地种类
7.07×7.07×7.07cm、18个
外加剂厂家
/
外Hale Waihona Puke 剂品种、掺 量温度XX℃ 相对湿度XX%
拌和及捣实方法
机械拌合及机械拌合
理论配合比
WT-2016-000 1900年01月28日

砂浆配合比计算表

砂浆配合比计算表
8.5
试配1
试配2
试配3
□人工搅拌
□机械搅拌
□人工捣固
□机械捣固
绵阳市京基实业有限公司砂浆事业部实验室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 设计要求 水泥 砂 掺合料 原材料 水 塑化剂 调节剂 f2 计算公式 fmo=kf2 9.375 Qc=1000(fmo-β )/α *fce 配合比计算 序号 材料 每方理论 用量(kg) 试拌理论 用量(kg) 试拌实际 用量(kg) 实测稠度(mm): 每方理论 用量(kg) 试拌理论 用量(kg) 试拌实际 用量(kg) 实测稠度(mm): 每方理论 用量(kg) 试拌理论 用量(kg) 试拌实际 用量(kg) 实测稠度(mm): 实测容重(kg): 保水率(%): 实测容重(kg): 保水率(%): 实测容重(kg): 保水率(%): 水泥 砂 掺合料 水 塑化剂 调节剂 备注 70.7*70.7 70.7*70.7 试配3 70.7*70.7 70.7*70.7 4998.5 4998.5 4998.5 4998.5 配合比选定 材料 名称 每m3 用量 重量比 试验仪器:SB34 JJ100电子天平、SB157 TC30K电子天平、15L标准砂浆搅拌机、SB48砂浆稠度仪、WE300万能试验机、1L标准金属容积筒、砂浆保水性试模 执行标准 试验人员 审核人员 备注 JGJ/T98-2010 JG/T230-2007 水泥 砂 参合料 水 塑化剂 调节剂 70.7*70.7 4998.5 70.7*70.7 4998.5 70.7*70.7 4998.5 70.7*70.7 4998.5 7.5 k 1.25 掺量: 掺量: α 3.03 β 15.09 试配1 70.7*70.7 70.7*70.7 70.7*70.7 试配2 70.7*70.7 4998.5 4998.5 4998.5 4998.5 70.7*70.7 4998.5 70.7*70.7 4998.5 70.7*70.7 4998.5 70.7*70.7 4998.5 砂浆类别 品种等级: 细度模数: 试验日期 强度等级 天气/温度 稠度(mm) 富余系数: 堆积密度: 含水率: 序号 试件尺寸 (mm) 70.7*70.7 面积 (mm2) 4998.5 7天 荷载值 单块值 代表值 (KN) (MPa) (MPa) 试件尺寸 (mm) 面积 (mm3) 抗压强度 28天 荷载值 单块值 代表值 (KN) (MPa) (MPa)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锚杆用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锚杆用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砂浆用途及说明:
此砂浆用于路基锚杆注浆,根据以往经验采用1:1的砂浆,水灰比为0.45。

一、材料:
1、水泥:丰城南方牌P.O42.5
2、细集料:丰城三鑫砂场(中砂,用时过2.36mm方孔筛)
3、水:饮用水
二、设计依据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
三、计算配合比
该砂浆采用体积法进行计算:
水泥密度假设为3.120g/cm3
砂子密度假设为2.580g/cm3
水密度假设为1.0 g/cm3
计算过程:V水泥+V砂+V水=1
m水泥/ρ水泥+ m砂/ρ砂+ m水/ρ水=1
m水泥/3.120+ m砂/2.580+m水/1.0=1
2.580m水泥+
3.120m砂+2.580×3.120×0.45m水泥=
3.120×2.580
结果证明此配合比7d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9.3%,满足设计强度要求,故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水=864:864:389=1:1:0.45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掺合料 外加剂 次数 111 1.11 1.11 第二次 208 2.08 2.08 第二次 234 2.34 2.34 第二次 22 22 22
M1
M2
M3
M4
第1次 837 12.6 1250 20.7 17.2% 88.6 第2次 837 12.6 1251 20.9 17.2% 88.3 平均值(%) 88.5 22
掺合料 外加剂 f2= 5.0 计算公式 / κ = 1.15 5.75 MPa
掺量
β = -15.09 试 配 二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含水 保水 率(%) 率(%) 70.7 × 70.7 4998 试 配 三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试验日期 材料名称 每m3用量(kg) 重量比
№:201200001
28天
泥 品种等级 P.O 5R 砂 细度模数 2.38
松散体积密度 稠度 80 / α = 3.03
㎏/m3
含水率
9.8% 试 配 一
面积 荷载值 单块值 代表值 试件尺寸 面积 荷载值 单块值 代表值 (㎜) (㎜2) (kN) (MPa) (MPa) (㎜2) (kN) (MPa) (MPa) 70.7 × 70.7 4998 11.82 3.2 70.7 × 70.7 4998 17.82 4.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12.34 10.78 8.7 9.15 7.92 15.46 14.32 13.18 3.3 2.9 2.3 2.5 2.1 4.2 3.9 3.6 3.9 2.3 3.1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70.7 × 70.7 4998 15.13 15.76 11.74 10.82 10.75 24.38 23.48 22.46 4.1 4.3 3.2 2.9 2.9 6.6 6.3 6.1 6.3 3.0 4.4
fm.o=κ f2=
Qc=1000(fm.o-β )/α ·fce= 129 ㎏
保水率(%)
配合比计算 材料 试 配 一 ( 基 准 ) 每m 材料 用量(㎏) 每盘理论 用量(㎏) 每盘实际 用量(㎏)
3
水泥 129 1.29 1.29
河砂 1350 13.50 14.82 第一次
水 280 2.80 1.48 21 300 3.00 1.68 21 260 2.60 1.28 21
FX-J-1046
任务单编号: 104611-252 设计要求 水 河 原 材 料 砂浆类别 混合砂浆 试验日期 强度等级 富余系数 品种 2012.1.3 M 5.0 1.0 1350 ㎜
砂 浆 配 合 比 原 始 记 录
温度 稠度: 20.0 ℃ 70-90 ㎜ 序号 试件尺寸 (㎜) 7天 抗压强度
实测稠度平均 值(㎜)
丰县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机械捣固
实测稠度平均 值(㎜)
水泥 142 1
河砂 1350 9.49
水 300 2.11
掺合料 208 1.46
外加剂
第1次 837 12.6 1259 21.1 17.0% 88.2 第2次 837 12.6 1258 21.2 17.0% 88.0 平均值(%) 88.1
实测稠度平均 值(㎜)
仪器设备 22 执行标准 试验人员 审核人员 备 注
SB34 JJ100电子天平;SB157 TC30K电子天平;SB48 砂浆稠度仪;保水性 试模SB3 WE-300万能试验机 JGJ/T98-2010 证号 证号 □人工搅拌 □机械搅拌 □人工捣固 JGJ/T70-2009
第1次 837 12.6 1248 20.2 17.4% 89.4 第2次 837 12.6 1247 20.1 17.4% 89.5 平均值(%) 89.4 22
实测稠度(㎜)
3 试 每m 材料 142 1350 配 用量(㎏) 每盘理论 1.42 13.50 二 用量(㎏) ( 每盘实际 1.42 14.82 调 用量(㎏) 增 实测稠度(㎜) 第一次 ) 3 试 每m 材料 116 1350 配 用量(㎏) 每盘理论 1.16 13.50 三 用量(㎏) ( 每盘实际 1.16 14.82 调 用量(㎏) 减 实测稠度(㎜) 第一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