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战略

合集下载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13图书情报摘要:在全球能源紧缺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区别于传统柴汽油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能源转变带来了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迎来汽车行业的新时期。

本文以上汽集团为样本,分析上汽集团在新时期下企业技术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试图提出若干技术战略建议,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上汽集团 SWOT分析汽车技术引言汽车产业围绕汽车安全性、节能环保持续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精益求精,汽车技术发展也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汽车底盘与车身、结构与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这五个方面是汽车行业技术革新的典型代表。

然而随着石油、煤炭等石化资源日益锐减,国际局势特别是海湾地区问题不可预测性,无法实现油气稳定持续供应,造成国际油气价格居高不下。

此外,被誉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民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2013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过境菲律宾,造成当地近5800名居民死亡。

这一人间悲剧就被归咎于目前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问题以及躲在背后这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因此,为了顺眼时代潮流,全球汽车制造商也不断研发新技术,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法规,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汽车节能和安全标准,汽车朝着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并且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及围绕着新能源汽车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将汽车工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也是本文所着重强调的汽车行业的新时期一、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迎来新时期1680年,著名科学家牛顿曾经设想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的方案,但未能制成实物。

1769年,一名叫N·J·居纽的法国人替牛顿实现了这个愿望,制造了一台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尽管这辆车的速度才4公里每小时,比人类步行快不了多少。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浦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浦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浦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青府办发〔2021〕64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浦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青浦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31日青浦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上海市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一)工作成效1.超额完成能耗总量及强度目标“十三五”期间,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94%,超额完成本市下达的“十三五”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的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年均下降1.81%,远低于上海市下达的能耗总量年均增幅不超过2%的控制目标。

2015—2020年青浦区能耗总量及强度增幅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是继续淘汰落后行业产能。

滚动实施《青浦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三高一低”落后企业,推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轻工、纺织、医药及四大工艺等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十三五”累计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3855项,累计减少能耗超过12万吨标准煤,涉及土地面积约2.16万亩。

二是积极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三大两高一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高端信息技术业,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比重为25.1%,比“十二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与我国能源战略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与我国能源战略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与我国能源战略041108216 钱卓群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过去100 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

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步入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鉴于全球形势,我国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

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 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与特点第一,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

1990 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6.5 万亿美元(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达到34.3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7%。

根据《2004年BP能源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 亿吨油当量,2003年已达到97.4 亿吨油当量。

过去30年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第二,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过去30 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欧洲地区则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7.08•【字号】沪府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7月8日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本市碳达峰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削减,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循环型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二、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青府发〔2016〕96号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青府发〔2016〕96号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青府发〔2016〕9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 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2016年11月24日附件:青浦区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关长远发展。

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持续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发展相关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有关要求,按照本市能源发展规划,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以来,青浦区能源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加快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惠民工程、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节约、大力扶持能源产业发展,能源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一)区域能源输配网络建设步伐加快,能源供应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电力方面,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完成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1O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建成投运220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198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8座、容量94.1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39座、容量187.65万千伏安。

区域220千伏和110(35)千伏电网容载比分别达到1.76和2.09,有效保障了2015年区域供电需求(最高负荷1363兆瓦)。

关于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建议

关于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建议

关于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建议一、能源结构转型上海作为一座能源消费大市,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建议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赖度。

同时,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工业减排降碳工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工业减排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

建议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建筑领域节能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建筑领域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

建议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制定和监管,鼓励居民采取节能措施。

四、交通领域低碳化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逐年增长,因此推动交通领域低碳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条件。

建议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公共交通建设,优化交通布局,降低交通碳排放。

五、碳汇能力提升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湿地保护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

提升碳汇能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建议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

六、政策体系构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

建议制定更加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碳排放的监管和考核,同时通过财税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采取低碳措施。

七、市场机制建设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碳减排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建议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同时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等创新型市场机制。

八、公众意识培养公众的低碳意识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加强低碳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公众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九、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加强与国际先进理念和实践的对接,积极参与国际低碳发展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6•【字号】沪府发〔2022〕4号•【施行日期】2022.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16日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保障本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用能需要,进一步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上海能源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能源安全保障、结构优化、改革创新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四五”上海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能源建设有序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保障能力强的标志性能源项目。

随着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通道和500千伏五角场变电站等重大电网工程建成投运,以“五交四直”市外来电通道和500千伏双环网为支撑的城市主干电网结构更为完善。

奉贤、崇明等燃机项目建成投产,闵行燃机项目开工建设,石洞口电厂等容量替代项目启动实施,新增电源全部为清洁能源发电。

建成洋山LNG储罐扩建工程、临港-上海化工区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重点油气项目,形成以“6+1”多气源和C字形城市主干管网为支撑的联供体系,出台《上海市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方案》,油气应急储备能力有效提升,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二)能源需求平稳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更加趋于优化“十三五”前四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为1.7%,略高于“十二五”前四年1%的水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下降至1.11亿吨标准煤,比2019年减少600万吨标准煤。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05•【字号】沪府办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办发〔2022〕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4月5日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推动本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1.节能降耗目标超额完成。

“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分别累计下降22.7%和38.7%,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分别为1.11亿吨标准煤(含原料用能)和72.62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2.重点领域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近6000项,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耗150万吨标准煤。

完成分散燃煤和集中供热企业的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煤炭消费548万吨。

组织工业企业开展落后电机淘汰、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提高能效水平。

新增民用建筑100%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累计推广绿色建筑2.33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300万平方米。

绿色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729公里。

推广新能源汽车42万辆、充换电设施37.7万个、液化天然气(LNG)集卡4046辆、LNG内河船舶98艘。

开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等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改造供水管网2207公里,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至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比重则反映出各部门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大的贡献率。
表 2
2003 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大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 类
第一 产业
2003 年多 数量
消费的 百分
能源

8. 1 3. 4%
第二 产业 190. 1 79. 3%
第三产业
交通 运输
其它第 三产业
36. 7
- 51. 8
15. 3% - 21. 6%
仅为 8. 7%。
表 4
1996~ 2003 年钢铁与石化行业能耗
单位: 万吨标煤
年份
钢铁
石化
钢铁与 石化总能耗 占工业能
耗比重 占总能耗
比重
1996 1185 443 1628 44. 0% 37. 2%
1997 1433 546 1978 56. 5% 43. 9%
1998 1464 541 2005 58. 1% 43. 5%
1999 1659 476 2135 57. 1% 43. 6%
2000 1433 599 2032 54. 5% 38. 9%
2001 1458 1097 2555 65. 1% 46. 7%
2002 1378 1221 2599 65. 5% 45. 1%
2003 1349 1379 2728 62. 7% 43. 3%
— 53 —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表 3
上海 1985~ 2003 年间单位 GD P 节能量 (以 2000 年不变价计算)
1985 年单位 GD P 能耗 (吨标准煤 万元) 2003 年单位 GD P 能耗 (吨标准煤 万元)
1991~ 2003 年间, 工业总产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分别从 1. 36 吨标准煤 万元和 5. 23 吨标准
煤 万元下降至 0. 43 吨标准煤 万元和 1. 64 吨标准煤 万元, 年均下降幅度分别达到 9. 15% 和
9. 21%。
2. 钢铁石化在工业能耗中占绝对比重
“九五”时期, 本市确立了工业六大重点发展行业,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
单位 GD P 节能量 (吨标准煤 万元) 技术节能量 (吨标准煤 万元) 结构节能量 (吨标准煤 万元) 技术节能比重 (% ) 结构节能比重 (% )
2. 33 1. 08 1. 25 0. 31 0. 94 25. 3% 74. 7%
二、 现状——能源消费结构与节能因素分析
上面我们分析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从行业来看, 钢铁石化、交通运输、建筑
1. 第三产业增加值能耗较低, 但近几年略有上升 与工业相比, 三产增加值能耗较低, 是工业的 1 3 左右, 但是从 2000 年开始, 其增加值能耗不 降反升。2000 年, 三产的增加值能耗为 0. 46 吨标准煤 万元, 到 2003 年, 上升到 0. 52 吨标准煤 万 元。这意味在现有的三产行业结构模式下其增加值能耗下降已很少空间, 同时也说明必须通过三产 内部的行业结构调整来降低能耗水平。 2. 交通运输业的增加值能耗超过工业平均水平 从其内部结构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是三产中主要的高耗能行业, 其增加值能耗超 过 2. 2 吨标准煤 万元, 是 GD P 能耗的 2 倍, 超过工业增加值能耗 1. 64 吨标准煤 万元的平均水 平。2003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能源消耗为 921. 25 万吨标准煤, 占总能耗的 13. 8% , 占 三产能耗的 59. 1% , 而其增加值为 420. 53 亿元, 占第三产业比重为 13. 9% , 占 GD P 的比重仅为 6. 7%。 (三) 建筑能耗 建筑用能, 按一般统计口径一部分属于生活用能范畴, 一部分属于产业用能特别是三产用能范 畴, 由于这些年这部分能源消耗增长十分迅速, 在这里我们把它单列出来进行研究。 影响建筑物能源消费的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建筑能耗 中的照明和空调用能基本占了三分之二左右, 反过来说, 建筑节能的空间很大。 1. 建筑耗能占全市总能耗比重较高且增速较快 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 上海建筑用能呈大幅上升趋势, 1995 年到 2002 年的八年间, 建筑 能耗及电耗均增长了 1. 3 倍, 建筑能耗占全市的比重由 11. 2% 上升到 18. 8% , 电耗比重由 19. 8% 上升到 28. 4%。 2. 公共建筑用能在全市建筑用能中占主要地位 建筑用能可分为公共建筑能耗和住宅能耗两个部分。 其中, 公共建筑能耗从 1998 年开始超过 住宅能耗, 2002 年达到 741. 74 万吨标煤, 用电量达到 121. 81 亿千瓦时, 八年间年均增长 18. 4% 和 13. 7% , 公共建筑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重由 45. 5% 提高到 64. 6% , 公共建筑用电占建筑用电的比 重由 62. 1% 提高到 66. 3%。
增加量;
收稿日期: 2004- 12- 25
— 52 —
2005 年第 2 期 ·上海经济研究·
步骤 2: 计算 2003 年各用能部门实际能源消费增加量相对于步骤 1 中所计算数量的超出量。
步骤 2 所得出的超出量就是导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大的原因, 各部门的超出量占总超出量
— 54 —
2005 年第 2 期 ·上海经济研究·
(二) 三产能耗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本市第三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 1991 年至 2003 年, 第三产业增加
值从 309. 07 亿元上升到 3027. 11 亿元, 年均增幅高达 13% , 占 GD P 的比重从 34. 6% 上升至 48. 4%。与此同时, 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 从 403. 47 万吨标准煤上升到 1559. 75 万吨标 准煤, 年均增幅高达 11% , 占总能耗的比重从 12. 7% 上升到 24. 7%。 仔细分析第三产业能源消耗 的情况, 可以看出以下两个特点: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上海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战略
唐忆文 沈露莹 郭宏超 郭建利
(上海市综合经济研究所 200032)
内容摘要: 当前和未来能源都是影响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本 文全面分析了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模拟了不同产业结构下的能源需求走势, 阐述 了未来能源供应环境对上海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本市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
图 1 技术节能与结构节能示意图
如表 3 所示, 从 1985 到 2003 年期间, 上海市的 GD P 能耗从 2. 33 吨标煤 万元下降到 1. 08 吨 标煤 万元, 下降了 53. 8% , 年下降率达 4. 2% , 节能成效显著。根据我们的测算, 其中结构节能的贡 献高达 74. 7% , 技术节能贡献 25. 3% , 可见结构节能在上海过去的节能中占据主导地位。再从节能 潜力来看, 结构节能的潜力也要远远大于技术节能, 目前上海的能源技术效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 (O ECD 国家 2000 年的平均水平) 的 75%~ 82% , 但是单位有用能投入所产生的附加值只有他们 的 40%~ 45% , 可见上海在能源技术效率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要远远小于在能源利用 产出效益方面的差距。 因此, 虽然过去十多年上海 GD P 能耗下降的 74. 7% 是结构节能的贡献, 但 结构节能还有巨大空间, 未来仍将是上海节能工作的主要潜力所在。
生活 消费 11. 4 4. 7%
损失 量 16. 7 7. 0%
加工 损失
合计
28. 6 11. 9%
239. 7 100. 0%
根据表 2 的计算结果, 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业是导致 2003 年相对于 2002 年能源消费弹性系 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它们的贡献率高达 94. 6%。 2003 年本市工业增长速度高达 17. 6% , 高于第三 产业增速一倍还多, 比上年高出 5 个百分点, 占 GD P 的比重比上年增加了 3 个百分点; 而交通运输 行业尽管占 GD P 比重不大, 但增加值能耗要超过工业平均水平。 从表 2 中还可看出, 第三产业 (不 包括交通运输) 对于 2003 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大的贡献为负值, 即对能源消费系数增大具有抑 制作用, 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 P 的比重由 2002 年的 51% 下降到 2003 年的 48. 4% , 抑制作用没 有得到更大的发挥, 这是 2003 年能源消耗激增的又一主要原因。
用能占了本市能源消耗总量的 70% 左右, 这三大领域应该成为未来本市能源发展关注的重点。
(一) 工业能耗
工业能耗一直是本市能源消费的重点, 虽然这些年持续下降, 占总能耗的比重从 1991 年的
78% 下降到 2003 年的 65% , 但总体来说, 仍然是本市用能的绝对主体。
1. 工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幅度较快
消费弹性系数高达 0. 8, 是 90 年代以来平均水平的 2 倍左右, 回复到“七五”时期的平均水平。这个
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关注, 这种不正常的突变究竟是由什么造成的? 为此, 我们对 2003 年的能源
消费弹性系数骤增的原因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表 1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年 份 GD P 增长率 (% ) 能源消费增长率 (% )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1985~ 1990 5. 67 4. 56 0. 80
1990~ 1995 13 6. 95 0. 53
1995~ 2000 11. 35 4. 22 0. 37
2000~ 2003 10. 96 5. 58 0. 46
2003 11. 8 9. 46 0. 8
在分析 2003 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比 2002 年增大 0. 33 的原因时, 分两步进行计算: 步骤 1: 计算在保持 2002 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变的情况下, 2003 年各用能部门的能源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