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

合集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引言手卫生是预防医疗机构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护人员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较低,卫生部门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途径。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

一、当前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工作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手卫生操作的程度。

国内外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也增加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意识和责任心;二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忙碌,时间紧张,容易忽视手卫生操作;三是对手卫生操作的标准要求和方法不够清晰,医务人员容易产生疏忽;四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医务人员不愿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

二、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系统的、渐进的管理策略,目的是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持续质量改进方法:1. 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医疗机构需要明确制定手卫生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手卫生的正确操作方法、适用场合、频率要求、洗手液的选择和使用等,让医务人员明确应该如何进行手卫生操作。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培训,加强他们的手卫生知识和技能。

2. 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物资支持医疗机构需要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包括洗手间、洗手液、消毒液、手套等,以保障他们进行手卫生操作的便利和有效。

3. 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通过在医疗机构内设置摄像头、观察员等手段,实时监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对未依从的行为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还可以建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评价系统,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排名,给予积极的激励和奖励。

医院手卫生存在的整改措施

医院手卫生存在的整改措施

医院手卫生存在的整改措施医院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医务人员的忙碌和疏忽大意,医院手卫生往往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可采取如下整改措施:1.教育培训:通过定期举办手卫生知识培训班和操作规范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培训内容可包括正确洗手的步骤、时间和方法,正确戴手套和脱手套的方式等。

3.建立监督机制:由医务人员自愿参加监督手卫生的工作,定期抽查洗手操作情况,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予以纠正。

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积极参与和执行手卫生规范的医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4.提供足够的时间:为了保障医务人员正确执行手卫生操作,医院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时间。

在医生手术时间表上,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供手卫生操作。

此外,为医生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备,如洗手液、手套等。

5.强化督促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手卫生操作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对于违规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警告和纠正。

同时,定期进行手卫生设备的检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6.加强宣传:通过内部刊物、医院网站、患者健康教育等途径,加强对于手卫生的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倡导患者和家属参与到手卫生的工作中来。

8.加强团队合作:在手术室和临床科室中组建手卫生小组,由专门负责手卫生工作的人员组成。

定期开展小组会议,分享经验和问题,共同研究改进手卫生工作的措施。

总之,医院手卫生的整改措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教育培训、提供便利设施、建立监督机制、提供足够时间、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宣传等措施。

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医院手卫生的规范执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保障手卫生不但是实行安全医疗的基本保障,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和病人安全,为进一步落实手卫生规范,本年度进行了定期督导检查,具体检查情况如下:一、检查内容1、手卫生设备和设施的配置是否有效、齐全,使用是否便捷。

2、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及相关知识抽考。

3、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调查。

4、医务人员手采样细菌培养。

5、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相关考核。

二、存在问题1、手卫生设施不完善,部分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配备不充足,且无干手设施;少数科室存在水龙头漏水现象。

2、部分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法”掌握不熟练,不能按照具体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操作。

3、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于培训内容中应当知晓的知识掌握不熟练。

4、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接触患者前后不能按照洗手指征规范洗手。

5、少数医务人员手卫生细菌培养,培养结果有细菌生长,且部分医务人员手部细菌菌落数超标(》5cfu/cm 2)。

三、原因分析四、改进措施1、科室主任、护士长加强监管,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院感科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真正将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双向防护。

2 、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

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对各级人员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逐步提高手卫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改善手卫生设施,对于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干手纸巾配备不全的科室,要及时补齐,保证使用方便。

4、院感科不定期明察和暗访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将结果纳入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以进一步提咼全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五、效果评价通过手卫生各类干预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咼,全院洗手正确率、手卫生依从性等在逐渐提升。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保障手卫生不但是实行安全医疗的基本保障,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和病人安全,为进一步落实手卫生规范,本年度进行了定期督导检查,具体检查情况如下:一、检查内容1、手卫生设备和设施的配置是否有效、齐全,使用是否便捷.2、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及相关知识抽考。

3、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调查。

4、医务人员手采样细菌培养.5、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相关考核。

二、存在问题1、手卫生设施不完善,部分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配备不充足,且无干手设施;少数科室存在水龙头漏水现象。

2、部分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法”掌握不熟练,不能按照具体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操作。

3、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于培训内容中应当知晓的知识掌握不熟练。

4、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接触患者前后不能按照洗手指征规范洗手。

5、少数医务人员手卫生细菌培养,培养结果有细菌生长,且部分医务人员手部细菌菌落数超标(≥5cfu/cm2).三、原因分析四、改进措施1、科室主任、护士长加强监管,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院感科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实.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真正将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双向防护。

2、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

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对各级人员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逐步提高手卫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3、改善手卫生设施,对于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干手纸巾配备不全的科室,要及时补齐,保证使用方便。

4、院感科不定期明察和暗访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将结果纳入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以进一步提高全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五、效果评价通过手卫生各类干预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院洗手正确率、手卫生依从性等在逐渐提升。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持续质量改进是指通过持续地对现有的工作流程和实践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医疗机构中,持续质量改进也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

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在接触病患前后正确执行手卫生操作的程度。

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病患的安全。

以下是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成效:1. 设定目标和指标:持续质量改进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指标来衡量改进的效果。

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可以设定目标,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特定的依从性率,同时设定相关的指标,如进行观察的次数和依从性的百分比。

这些目标和指标有助于监控改进的进展,并提供反馈和激励。

2. 识别问题:持续质量改进需要通过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改进的方向。

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可以通过定期执行手卫生的观察和回顾,识别存在的问题,如频繁发生的侵害手卫生的行为、缺乏合适的手卫生设施等。

通过问题的识别,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3. 持续培训:持续质量改进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医务人员的技能和意识。

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可以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向医务人员传达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和重要性。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手卫生的正确步骤、手卫生前后的具体情景等。

培训应以多种形式和多个场合进行,如通过会议、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开展。

4. 提供支持和资源:持续质量改进需要为改进措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可以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酒精洗手液、洗手盆等,以便医务人员方便地进行手卫生操作。

还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如通过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手卫生的记录和反馈,以提高依从性的监测和管理。

5. 持续监测和改进:持续质量改进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定改进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措施。

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可以通过定期观察、问卷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监测医务人员的依从性。

还可以通过定期回访、反馈和交流,了解医务人员对改进措施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监测和评估手卫生质量,从而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手卫生质量改进的重要性、措施和方法、记录表的填写与应用、成效评估与优化以及总结与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手卫生质量改进的重要性手卫生质量改进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据统计,全球约有30%的医院感染与不良手卫生有关。

因此,提高手卫生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

二、手卫生质量改进的措施和方法1.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手卫生意识。

2.设施与环境改善:配备充足、便捷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创造良好的手卫生环境。

3.监测与反馈:定期对手卫生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反馈和改进。

4.制定手卫生政策与管理措施:明确手卫生操作规程,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手卫生工作的管理。

5.使用手卫生促进工具:如手卫生宣传海报、温馨提示等,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三、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填写与应用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应包含以下内容:日期、时间段、手卫生操作类型、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医护人员需按照规定时间、地点、操作类型等进行手卫生操作,并认真填写记录表。

管理人员通过分析记录表,了解手卫生质量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四、手卫生质量改进的成效评估与优化1.评估指标:手卫生质量改进的评估指标包括手卫生操作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发生率等。

2.优化方法: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手卫生质量改进措施,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五、总结与建议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是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应重视手卫生质量改进工作,落实各项措施,提高手卫生质量。

手卫生原因及整改措施_手卫生存在的整改措施

手卫生原因及整改措施_手卫生存在的整改措施

手卫生原因及整改措施_手卫生存在的整改措施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为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我们必须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分析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原因1. 手卫生知识缺乏:重要性认识不足,控制交叉感染意识淡薄,不能按规范洗手,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忙未及时洗,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没有推广手卫生,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

2. 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用皂液和无水乙醇成本高,造成科室支出增加,也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

3. 洗手设施配备不齐全或不合理:洗手设施简陋,偏少,设计不合理,洗手用物不合格,如未配备便捷有效的乙醇快速手消毒剂,旋扭式水龙头易造成二次污染,潮湿的肥皂为细菌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洗手后无干手设施,且擦手用具的混乱更严重地影响了洗手的终末质量。

4. 工作压力大: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轮班制导致身心疲惫,影响手卫生依从性。

5. 缺乏对手卫生的监督管理:院感科对手卫生监测不足,未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手卫生整改措施1. 加强手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强化手卫生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频率。

开展手卫生周、手卫生竞赛等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2. 完善洗手设施:提高洗手设施的配置,确保洗手设备充足、合理布局。

提供便捷有效的乙醇快速手消毒剂,改进水龙头设计,减少二次污染。

配备干手设施,如干手器或纸巾,确保洗手后能有效干燥。

3. 制定手卫生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手卫生操作规程,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将手卫生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确保手卫生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4. 加强手卫生用品的供应和管理:确保手卫生用品充足,降低成本,减少科室支出。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保障手卫生不但是实行安全医疗的基本保障,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和病人安全,为进一步落实手卫生规范,本年度进行了定期督导检查,具体检查情况如下:一、检查内容1、手卫生设备和设施的配置是否有效、齐全,使用是否便捷。

2、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及相关知识抽考。

3、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调查。

4、医务人员手采样细菌培养。

5、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相关考核。

二、存在问题1、手卫生设施不完善,部分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配备不充足,且无干手设施;少数科室存在水龙头漏水现象。

2、部分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法”掌握不熟练,不能按照具体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操作。

3、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于培训内容中应当知晓的知识掌握不熟练。

4、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接触患者前后不能按照洗手指征规范洗手。

5、少数医务人员手卫生细菌培养,培养结果有细菌生长,且部分医务人员手部细菌菌落数超标(龙cfu/cm 2)。

三、原因分析四、改进措施1、科室主任、护士长加强监管,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院感科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真正将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双向防护。

2 、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

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对各级人员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逐步提高手卫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改善手卫生设施,对于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干手纸巾配备不全的科室,要及时补齐,保证使用方便。

4、院感科不定期明察和暗访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将结果纳入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以进一步提咼全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五、效果评价通过手卫生各类干预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咼,全院洗手正确率、手卫生依从性等在逐渐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21
21
67
25
21
23
69
11
15
13
39
23
19
25
67
判断 √ √

负责人
速干手消毒液未及时补充 2、科室必须配备至少10瓶库存
19
13
11
43
3、如果用完请家属及时提醒
13
11
13
37
1、每周进行评比,进行奖惩
2125Βιβλιοθήκη 2369√
无洗手氛围
2、学习手卫生的相关宣传片与手卫生 的原则与指征,并在医患沟通栏上做好 手卫生宣传
06.11 06.14 08.17 08.24 08.23 06.05 06.07 06.09 06.09
编号 对策一 对策一 对策三
对策 对策一
对策三 对策三
对策二
对策制定
对策一
1、开展未手卫生传播疾病的各种案例学习及相关手卫生宣传片。 2、医患沟通栏上做好手卫生宣传。 3、学习手卫生的原则与指征。
消毒液携带不方便 洗手液未及时领取
为何手卫生 执行率低
奖惩不明确 无洗手氛围 工作任务繁重
护理操作多
病人急治疗多
环境因素
洗手步骤多 无督查机制
无相关考核 无督查机制
不知洗手原则
方法因素
目标设定
目标:护士手卫生执行率由原来的24%提高到64.4%,
升幅42.4%
64.40% 升幅 42.4%
70%
60%
问题点
护 士 手 卫 生 执 行 率 低
对策制定
评分
要因
对策拟定
提案人 可行性 经济性 效益性 总分
1、在医患沟通栏上做以未手卫生传播 疾病为主题的宣传
未充分意识到疾病传播的风险
2、开展手卫生传播疾病的各种案例学 习。
3、接触病人后的护士双手进行细菌学 检测。
1、在外包装上制作一查检表,每日由 护工检查登记,用完及时补充。
原因分析
头脑风暴
我科室围绕提高手卫生执行率主题,召开了头脑风暴讨论会,护士长、责任组长等20余人参 加了讨论会,总结了影响手卫生执行率的几点因素。
原因分析
人员因素
材料因素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未掌握洗手原则指针 未意识疾病传播风险
思想不重视
无人员监督
洗手液放置位置不合理
洗手液补充未责任到人 洗手液质量差
02 实施阶段
对策实施
对策一
对策名称 主要因
组织手卫生相关学习,制作宣传栏 未充分意识到疾病传播的风险、无洗手氛围
改善前:护士未认识到做好手卫生对于减少细菌,预防疾病传 对策实施:
播的重要性,对于手卫生持着可做可不做的无所谓态度。
实施人:XXX
对策内容:
实施时间:实施日期:2018.6.1~6.15
65

23
21
21
65

11
13
11
35
携带不方便
2、联系厂家消毒液包装改进成小包装, 用完及时添加消毒液
3、放置手消毒液点增加,并设置合理 位置
4、改成小瓶装消毒液,随身携带,增
11
12
13
36
25
19
21
65

11
11
11
33
地点
时间
07.06
07.05
07.09
08.20
08.20 08.24 06.10 06.10
300
200
149
100
00
140 26.10%
50.70% 136
74.50% 76
87.90% 69
无菌程序接前触病人周围环境后
接触病人前
接触污物后
接触病人后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根据柏拉图呈现,依照80&20的原则需要改善的分别为:1)接触病人周围环境 后;2)无菌程序前;3)接触病人前;4)接触污染物后。
0
3
院感科第一季 度对我们科手 卫生的抽查结 果显示我们科 手卫生执行率 仅24%,未达到 省检查标准的 70%。
主题项目
资料收集
原因分析
P
确定要因
制定措施计划
D
组织实施
效果检查
C
分析数据
A
标准化
计划拟定
活动时间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5月 2018年6-8月 2018年9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项目 无菌程序前 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 接触病人前 接触污物后 接触病人后
合计
未洗手数 149 140 136 76 69 570
未洗手率 26.1% 24.6% 23.8% 13.4% 12.1% 100%
累积百分比 26.1% 50.7% 74.5% 87.9% 100%
数据分析
现状调查
500
400
负责人
现状调查 对象 心内科全体护理人员
时间 2018年3月15日~2018年3月29日
方法
采取观察并记录的方式对随机抽取15 天的750例在心内科进行护理操作的 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 计分析。
现状调查
根据手卫生的原则、指征设计查检表,进行查检。 (查检时间2018.3.15—3.29 共查检750例),
3、相互监督提醒
25
25
19
69

11
15
14
40
4、领导带头,建立对领导反监督机制
13
17
11
41
无相关督查机制
1、交接班时指定交班者负责监督手卫 生
2、对速干手消毒剂每个责任组的使用 情况进行登记
3、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每天至少检查5 人,10次以上的手卫操作
1、做提醒牌
13
13
13
39
19
25
21
P DC A
提高护士手卫生执行率 PDCA案例汇报
心内科
目录
Content
01
计划阶段
02
实施阶段
03
检查阶段
04
纠正阶段
01 计划阶段
0
1
浙江省综合医院等 级评定标准有严格 执行手卫生规定: 手卫生管理制度总 分3分,有资料, 手卫生依从性70% 为3分。
主题选定
0 2
手卫生执行率低影响我科 院感达标率。同时因为手 卫生执行率低也不利于院 感控制,不于医护人员自 身保护,也易导致患者发 生交叉感染,增加病人的 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影 响疾病的预后,而且给医 院、患者和社会带来经济 损失和卫生资源的浪费。
50% 40%
24%
30%
20%
10%
0%
现况值
目标值
目标值: 64.4%是用品 管圈公式计 算得出的
对策制定
根据要因进行对策拟定,每个要因至少2个以上对策, 并对拟定的对策依效益性、可行性、经济性以1、3、5 进行评分。共有6人参与评分,满分75分,依照80&20 原则60分以上为采纳对策,见下表
对策二
1、放置手消毒液点增加,并设置合理位置。 2、在护士会议上让每个护士都知道手消毒液放置位置及要求。 3、由护士长进行质控。
对策三
1、在外包装上制作一查检表,每日由责1护士检查登记,用完及时补充。 2、对速干手消毒剂每个责任组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3、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每天至少检查5人,10次以上的手卫操作。 4、每周进行评比,进行奖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