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综述格式书写规范要求

综述论文撰写技巧一、论文版式、格式1、字数:3000~5000字2、论文开本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6、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
7、表格和图例有中英文对照。
二、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作者,单位(班级)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1引言2正文2.12.1.12.23结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可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
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二、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第一部分什么是综述?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
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综述的格式及要求

护理文献综述的结构和格式要求文献综述的结构包括标题(三号加粗宋体)、署名、关键词、正文(小四号宋体引言、主体、小结)、参考文献等六大方面。
一、标题(一)要求1 概括、准确、新颖、精炼2 不宜超过20个汉字3 避免使用简称、缩写、标点符号4 题中数字尽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除外作为形容词和名词的数字,如十二指肠)忌:大题小作、文不对题(二)标题格式1 居中书写,一般不设副标题,确有必要设时可用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亦应居中书写。
2 长标题需回行时应注意词或词组的完整,并居中书写。
二、署名1 单位署名:作者从事本文工作时的单位2 作者署名:(≤6位)(1)课题的提出者及设计者(2)课题研究的主要执行者(3)进行资料收集的人员(4)论文的主要撰写和修改者(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并能给予全面解释和答辩的人员3 格式:标题下面一行,居中三、关键词(一)要求1 从文中选取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2 从标题、摘要中选取3 3~8个中文词4忌:一句句内容“全面”的短语或句子使用化学分子式及英文缩写(二)格式关键词应置于摘要之下,顶格写“关键词”三个字,留空一格后列出文中的关键词。
各关键词之间可用分号隔开,最末一词后不加标点。
四、综述正文——引言/前言1 叙述综述有关护理问题的概念2 概述目前有关护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趋势3 指出本文立题的依据和综述目的4 300字左右5 无需标出“引言”二字四、综述正文——主体综述的关键和重点部分,重点是论据与论证,其内容包括历史回顾、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关系着综述的质量。
注: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主体格式(分级标题)1 ××××××××一级标题1.1 二级标题1.1.1 三级标题1.1.1.1 四级标题1.22 ××××××××2.12.2四、综述正文——小结1 概括总结综述的主要观点、结论以及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2 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综述论文格式要求

综述论文格式要求综述论文格式要求1 论文格式要求1.各级标题左顶格,通栏排版。
文题用2号字,作者姓名用3号字,摘要用小5号字,正文标题与文字用5号字,图表与参考文献表、页下注等用6号字。
2.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要求论文包括以下3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如果有的话)。
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表。
3.文章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名,作者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项,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和附录。
4.作者项置于文题下面,左顶格排版。
作者项包括: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地区、邮编。
作者单位另起一行排版;英文作者项格式与中文相同,置于英文文题下方,左顶格排版。
作者姓名拼写一律姓前名后。
5.在论文首页请以脚注形式给出以下信息:作者的性别、出生年月、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
6.对论文各部分的内容要求:a)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b)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时态阐明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亦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应做到文字精炼、准确,避免自我评价,篇幅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最长不超过500字;除实在无法变通外,摘要中不宜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
综述写作格式要求

1.题名题名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综合,要以最简明、最确切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汉语逻辑,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用宋体小三号字,加粗居中。
2.署名署名包括学生姓名;学校全称、院(系)、专业班级和学号;指导教师姓名等。
三项内容各占一行,用宋体五号并居中。
3.摘要摘要是对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摘要应该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摘要篇幅以300~500字为宜。
“摘要:”用黑体小五加粗,相对全篇左右各缩进两字,紧接内容用宋体小五,独占一段。
4.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并便于文献的索引和检索。
关键词以3~5个为宜。
“关键词:”用黑体小五加粗,相对全篇缩进两字,词语用宋体小五,独占一行。
其后加一空行,另起一段写导言和正文,用宋体五号。
5.引言(前言)引言一般包括立题依据与研究方法,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科学严谨。
6.正文正文是继引言之后的论文核心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等。
应力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论点准确、简明完整。
问题与展望是对尚不能得出结论的部分、或前人研究不一致的地方、或综合分析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和思考的记录与总结,包括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建议和设想。
①层次标题层次标题是指除论文题名之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
各级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一般不超过15个字;同级层次标题应尽可能结构相同、用词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层次标题一律左顶格书写,用黑体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任何标点;一、二级层次标题独立成行,三级及其以下层次标题后空一格接写内容;层次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
具体要求如下:1 材料和方法(顶格、小四号、黑体)1.1(顶格、五号、黑体)1.1.1(顶格、楷体、五号)1.2(顶格、五号、黑体)1.2.1(顶格、楷体、五号)2 结果与分析(顶格、小四号、黑体)2.1(顶格、五号、黑体)2.2(顶格、五号、黑体)3 结论与讨论(顶格、小四号、黑体)中文内容一律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名词采用Times New Roman;种属拉丁文用斜体。
论文综述格式及写法说明_论文格式_

论文综述格式及写法说明1、综述的格式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
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2、综述主体部分的写法(1)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
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
文献综述及论文格式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1.文献综述中文标题名称要求2号字,题目名称最好不要超过一行;正文必须是5号字,A4幅面全文不超5页(3000-4000字)。
2.作者的中文姓名用小5号字黑体。
3.作者的中文年级、专业班级、学号用小5号字宋体。
4.摘要:XXXXXXXX,至少80个字以上,最后是句号;5.关键词:3~8个,至少3个以上,中间用分号分开,后面不要符号;6.正文必须是5号字,A4幅面,文章前有引言、导言或序言的用0开始做小标题,开门见山的就用1做小标题;文章中的图必须用黑白线条;图和表都要求必须有名,按图1、图2、图3、...、表1、表2、表3...区分开,图名和表名只要中文的;7.参考文献必须准确,尽量参考出版的杂志和硕博士论文,参考文献都用6号字,用[1]、[2]、[3]、...表示最后用圆点代表句号,3个作者以下都写上,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4个以上只写前3个人,逗号然后用等后用圆点,杂志必须要求有起止页码,之间用短线;8、文献综述必须列全所阅读的论文和文献;随便打印一篇文章就交的文献综述成绩记为0分。
井下排水设备的最优分配策略研究许胜军1 ,闫松2(1.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培训学院,河南焦作 454010;2.河南大学,郑州450010)摘要:井下巷道突发透水是矿井不可忽视的问题,能否及时将涌水排出,对井下工作人员及矿井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透水水源,透水地点及水质情况,确定处理透水的方法,对排水设备的进行合理分配,缩短排水时间,减少透水带来的危害,得出井下排水设备的最优分配策略,对排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井下巷道;透水;排水;最优分配0引言目前井下排水设备主要为:水泵、电机及电控设备、管路及附件、监测仪表等。
矿井在采矿和掘进过程中,有可能接近含水层,同时采矿后对原始地层形成了破坏,导致裂隙水或者岩溶水系破坏,会汇集到采矿空间,导致矿井井下生产系统存有大量积水,往往会阻止系统、破坏巷道,甚至淹井,造成财产和生命的损失。
综述论文格式范文(通用4篇)

综述论文格式范文(通用4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要系统的查阅和自己毕业设计选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尽量的全,尽量选择自己学术期刊或者是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在引用文献的时候,要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在文献综述的时候,要说明毕业设计选题方向的发展,历史,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等。
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要做到由远及近,先用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的向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进行汇总陈述一遍。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要有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主体内容。
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者是争论焦点。
使读者对于全文技术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游戏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内容,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按照您的顺序来进行综述,也可以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以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
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以及比较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文献综述就是对特定的其中一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它介于文献资料汇编和文献评述论文之间。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文献”性与一般的论文不同,文献综述以文献为文本和素材,而不是以现实中的数据和亲自调查得来的资料为素材。
它所归纳和分析的是文本中的观点和理论这样的事实,而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事实。
所以这要求围绕一定的选题范围(这一范围的选择决不是不重要的。
有些同学把文献综述的题目就定为“文献综述”,这就如同把论文的题目定为“论文”一样荒谬!),大量地搜集文献,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载体,以及各种历史时期的,经典以及非经典的文献。
综述论文要求(1)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三)内容要求(1)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确有需要可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摘要:扼要叙述本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中文摘要约300字。
(3)关键词:从说明书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4)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总结三个部分。
①前言(引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②主体: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③总结:是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5)参考文献: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毕业设计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一、基本内容组成及排版要求
综述性小论文写作锻炼要求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文章内容应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推理严谨。
主要由以下5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 题目;
2.作者;
3.摘要;
4.正文;
5. 参考文献;
综述一律用A4标准纸打印输出,题目用宋体小三,其他内容用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以力求整洁、清晰、美观。
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在写资料的出处时,一定要亲自每篇核实,不要出现任何的差错。
指导者与评阅者理应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其真实、可靠。
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列在正文之后。
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
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在正文中,应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
正文中每应用一次文献资料,角注时应用1,2,3……阿拉伯数字按先后次序分别排序。
如:××××××[1];××××××[2];……。
如应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论述同一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方括弧中用以下方法注明,如:××××××[4,5];×××××[6-8]。
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序号相对应。
如: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1] 郭宏, 王熊, 刘宗林. 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
[C].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会议论文集.北京: 高教出版社,
1999:421-425.
(2)期刊
[2] 贾凌云, 孙启时, 黄顺旺. 滁菊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3, 13(3):159-161.
[3] Ross R. Atherosckerosis: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sms and future
strategies in therapy [J]. Transplant Proc, 1993, 25(2):2041-2043.
(3)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4] 白钦先. 再论银企关系[A]. 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C].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社,1999:261-273.
(4)报纸文章
[5] 文彬. 基层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使用及管理[N]. 中国医药报, 2004, 136, A3. (5)电子文献
[6] 万锦柔.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M/CD]. 北京:中国百科全书
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