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的提取实验报告
海藻酸钠测定方法

海藻酸钠测定方法海藻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海藻酸钠测定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海藻酸钠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海藻酸钠测定方法的原理、步骤及其应用。
一、海藻酸钠测定方法的原理海藻酸钠是一种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羧基。
海藻酸钠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会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如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钙离子的含量来间接测定海藻酸钠的含量。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或悬浮于适量的溶剂中,使样品中的海藻酸钠充分溶解或分散。
2. 酸化处理: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的酸,使样品呈酸性溶液。
酸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求进行,常用的酸有盐酸和硝酸。
3. 沉淀处理:向酸化的样品中滴加适量的沉淀剂,使钙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
常用的沉淀剂有磷酸盐、草酸盐等。
4. 过滤分离:将沉淀与溶液分离,通常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
采用滤纸过滤,将沉淀留在滤纸上,滤液收集于容器中。
5. 洗涤处理:用适量的溶剂洗涤滤纸上的沉淀,以去除残留的杂质。
6. 干燥称重:将洗净的沉淀置于恒温器中干燥,直至质量恒定。
然后用精密天平称取沉淀的质量。
7. 计算含量:根据沉淀的质量和样品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海藻酸钠的含量。
三、海藻酸钠测定方法的应用海藻酸钠测定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和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1. 食品工业:海藻酸钠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增稠剂和乳化剂,测定其含量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海藻酸钠测定方法,可以监测食品中海藻酸钠的含量,确保食品符合相关标准。
2. 环境监测:海藻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剂,有助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海藻酸钠测定方法可以用于监测废水中海藻酸钠的残留情况,评估废水处理的效果。
3. 生物医药:海藻酸钠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海藻酸钠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或组织工程材料中海藻酸钠的含量,为研究和应用提供准确的数据。
海南马尾藻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表征

钙析 :在滤液中加入适量 5 %的 HCl 调节 pH = 7 — 8 ,取 50ml 滤液加入 10ml 10 %的氯化钙溶液 ,使水溶 性海藻酸钠转化为非水溶性的海藻酸钙析出 :2NaAL G + CaCl2 →Ca (AL G) 2 + 2NaCl 。该过程可以使海藻酸钠 与大量的水分离 ,同时将大量的无机盐 、色素等水溶性 杂质随水排除 。
2 结果与讨论 海藻酸钠提取率是本实验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 ,
用下式计算 : 提取率
=
W1 W2
×100
% 。式 中
, W1
为海藻
酸钠干燥产品的质量 ,W2 为浸泡时称取马尾藻的质
量。
2. 1 碳酸钠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含有游离羧基的海藻酸 ,性质活泼 ,可与一价金属 离子 Na + 、K+ 、NH4 + 等形成水溶性盐类 ,因此海藻酸 能以海藻酸钠的形式从马尾藻中析出来 。本实验分别
2 %时 ,其提取率达到最高 ,为 36. 8 % 。
·674 ·
图 3 消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2. 3 消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为了寻求消化时间对海藻酸钠提取率的影响关
系 ,本实验分别称取 1g 马尾藻粉在 50ml 2 %的碳酸钠 溶液中室温下消化不同的时间 ,测 3 次 AL G 提取率 , 见图 4 。从图 4 可见 ,消化时间增多 ,海藻酸钠的提取 率先增加后减小。当消化时间小于 3h 时 ,海藻酸钠的 提取率逐渐增大 ;当消化时间为 3h 时 ,其提取率达到最 高为 30 % ,随后海藻酸钠的提取率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 而减小。主要是因为消化时间短 ,使藻体不能完全破 坏 ,消化不完全 ,其提取率偏低 ;而消化时间过长 ,海藻 胶又有所降解 ,从而导致其提取率偏低。在本实验中 , 当消化时间约为 3h 时 ,ALG 的提取率达到最大 , 为
海藻酸钠分析方法B

分析方法B(海藻酸钠的测定)
①标准液的制备:准确称取0.1000 g海藻酸钠,加人5 mL80%预先冷至O℃的硫酸,用玻璃棒搅拌磨碎,并在室温中放置60 min使其溶解,向此液中加冰水准确至200 mL,作为标准液(500ug•mL叫海藻酸钠)。
再准确吸取标准液5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0ug•mL海藻酸钠),作为标准曲线用标准液。
分别取标准曲线用标准海藻酸钠液O.OO mL、0.50 mL、1.00 mL、2.00 mL、4.OO mL、5.00 mL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 mL间萘二酚及2 mI。
盐酸,振摇,混合。
将此液在沸水浴中加热45 min,再于冰水中冷却10min,向此溶液中加入10 mL(5:1)乙醚一正戊醇混合液,加盖,激烈振摇混合30~60 s,分取乙醚一正戊醇层作为参比,在波长580 nm 处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②样品测定:准确吸取2 mI.总藻酸钠测定用样品溶液,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mI。
间萘二酚及2 mI。
盐酸,振摇,混合。
将此液在沸水浴中加热45 min,再于冰水中冷却10min,向此溶液中加人lO mL(5:1)乙醚一正戊醇混合液,加盖,激烈振摇混合30~60 s,分取乙醚一正戊醇层作为参比,在波长580 nm处测定吸光度。
根据总藻酸钠测定用样品溶液测得的吸光度以及标准曲线上求出海藻酸钠的含量。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海藻酸钠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是从海藻中提取得到的,在提取工艺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海藻作为原料。
常用的海藻种类有海带、裙带菜等。
随后,海藻经过清洗、浸泡、研磨等工艺处理,将其中的藻胶蛋白质等物质去除。
然后,通过酸碱法进行提取,即在一定的pH值下,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对海藻进行提取,得到海藻酸钠溶液。
最后,对溶液进行过滤、浓缩、冷冻干燥等处理,得到固态的海藻酸钠。
海藻酸钠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
首先,海藻酸钠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可以在水中形成胶状物,具有较高的粘度和凝胶性质。
其次,海藻酸钠具有与碱金属离子和银离子等形成络合物的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此外,海藻酸钠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药领域可以作为药物包埋剂或药物缓释剂使用。
另外,海藻酸钠还具有润滑性、乳化性、稳定性等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除了上述优异的性能外,海藻酸钠还具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首先,由于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海藻酸钠的质量易受原料海藻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产品的差异性较大。
此外,由于其特殊的水凝胶性质,在食品等领域应用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克服其粘稠性和黏着性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藻酸钠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生物高分子材料,通过合适的提取工艺,可以获得具有多种优异性质的海藻酸钠产品。
然而,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海藻酸钠提取工艺的研究目前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有:酸凝一酸化提取法、钙凝一酸化法、钙凝一离子交换法提取法、酶解提取法、超滤提取法酸凝一酸化提取法该提取方法的提取过程如下:浸泡一切碎一消化一稀释一过滤一洗涤一酸凝一中和一乙醇沉淀一过滤一烘干一粉碎一成品该提取方法的操作要点及原理如下:1)浸泡:加10 倍于海带重量的水,在常温下浸泡4 h,并加适量的甲醛,使甲醛溶液初始浓度为1. 0% ,将海带色素固定在表皮细胞中,不致因海带色素溶于水而导致产品色泽加深. 同时,甲醛对植物细胞壁纤维组织有破坏作用,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海藻酸盐的置换与溶出。
浸泡结束后,取出海带,用水洗涤直至洗涤液为无色.2)消化:将切碎的海带在一定温度下,加入一定浓度和一定体积的Na2CO3溶液进行消化. 此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2 M(Alg)n + nNa2CO3→ 2 n NaAlg + M2(CO3)n其中:M 为Ca,Fe 等金属离子;Alg 代表海藻胶。
3)过滤: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比较轴稠。
要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将糊状液体稀释,再过滤。
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的液体速度太慢,因此首先用纱布初滤一次,再将滤液用真空泵抽滤。
4)酸凝:将过滤后的料液加水稀释,再往料液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直至开始有絮状沉淀为止,然后静置8 ~ 12 h,最后往静置液中缓缓加入稀盐酸,调节pH 值约为1 ~ 2,海藻酸即凝聚成酸凝块.去清液,留下酸凝块。
此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NaAlg + HCl →HAlg↓ + NaCl5)中和: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溶解酸凝块,直至pH 值为7. 5,中和完成2 HAlg + Na2CO3→ 2 NaAlg + H2O + CO2↑6)析出海藻酸钠: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95%的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20% ,结果析出了白色的沉淀。
由于海藻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海藻酸钠产品,可以用乙醇将部分溶解在水中的海藻酸钠一并析出,这样可以提高提取率。
海藻酸钠微球制备实验处方

海藻酸钠微球制备实验处方海藻酸钠微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药物缓释、生物传感、环境修复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海藻酸钠微球的实验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1. 实验材料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异丙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素、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氯酸、乙醇、乙酸乙酯、去离子水等。
2. 实验步骤(1) 制备荧光素标记的海藻酸钠微球a. 用荧光素标记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模板,将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10 mg/mL的模板溶液。
b. 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异丙醇分别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c. 将荧光素标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模板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聚乙烯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液中,再加入异丙醇,搅拌均匀。
d. 将上述混合溶液滴加到硬化的钙离子溶液中,形成球形的海藻酸钠微球。
e. 将海藻酸钠微球用氢氧化钠和氢氯酸的混合溶液清洗,再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的溶液中清洗,最后将其干燥即可。
(2) 制备未标记的海藻酸钠微球a. 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异丙醇分别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b. 将上述混合溶液滴加到硬化的钙离子溶液中,形成球形的海藻酸钠微球。
c. 将海藻酸钠微球用氢氧化钠和氢氯酸的混合溶液清洗,再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的溶液中清洗,最后将其干燥即可。
3. 实验结果制备的荧光素标记的海藻酸钠微球呈现出绿色荧光,具有良好的球形度和分散性,粒径分布在50-200 μm之间。
制备的未标记的海藻酸钠微球同样具有良好的球形度和分散性,粒径分布在50-200 μm之间。
4. 实验优点本实验采用简单的反应条件和易得的原料,制备出了具有良好性质的海藻酸钠微球,且制备过程中无需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5. 实验应用制备的海藻酸钠微球可以应用于药物缓释、生物传感、环境修复等领域。
例如,可以将药物包裹在海藻酸钠微球内,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提高药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可以将海藻酸钠微球修饰在生物传感器表面,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可以将海藻酸钠微球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实现对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吸附和去除。
海藻酸钠的提取研究进展

海藻酸钠的提取研究进展摘要: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
但是目前工业提取海藻酸钠的粘度及平均提取率普遍较低,海藻酸钠衍生物的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对海藻酸钠提取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及对海藻酸钠衍生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鉴于此,文章重点就海藻酸钠的提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海藻酸钠;提取;研究进展引言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多糖,可减缓脂肪、糖和胆盐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血中甘油三酯和血糖的作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病;在肠道中能抑制有害金属如锶、镉、铅等在体内的积累;作为优良的增稠剂,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果胶。
由此看来,海藻酸钠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它的应用。
近年来,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其工业提取仍存在着工艺繁杂、生产成本高、降解严重、黏度和产率偏低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海藻酸钠的产率和质量已经成为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1海藻的种类及分布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一类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我们通常说的海藻主要是指褐藻、红藻、绿藻三大门海洋藻类的总称。
褐藻包括大型褐藻、马尾藻和墨角藻属等,在太平洋及南极地区分布着巨藻属和海囊藻属,海带属在太平洋沿岸及不列颠群岛都很丰富,在墨西哥湾流和马尾藻海中马尾藻属常见,墨角藻属大量分布在不列颠群岛潮间带。
我国褐藻门在各沿海均有分布,但属数的分布存在自北往南逐渐减少的现象。
红藻包括掌状红皮藻、紫菜、石花菜属、角叉菜属等,掌状红皮藻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两岸,角叉菜属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岩石海岸,紫菜主要分布在不列颠群岛、日本、韩国及我国沿海。
石花菜属则是世界性的红藻,分布很广。
在我国,红藻门属的数量在各沿海区域都有分布。
绿藻主要分布在淡水,在海水的阴湿处也有分布,仅占10%。
海藻酸钠的提取(修改版)

海藻酸钠的提取、交联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海藻酸钠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海藻酸钠交联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交联海藻酸钠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海藻酸钠是一种以海带为原料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多糖类生物高分子,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海藻酸钠具有增稠性好、成膜性好、凝胶强度高、成丝性好等优点,是良好的食品添加剂。
本实验探索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并对实验结果予以分析和讨论。
进一步将海藻酸钠进行交联反应,制备海藻酸钠纤维,将交联纤维制造非织造布伤口敷料,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
用环氧氯丙烷和海藻酸钠发生醇羟基交联反应,制得新的交联海藻酸钠产品,由于交联反应所获得的醚键键能比原海藻酸钠分子之间的氢键键能强,提高海藻酸钠应用性能。
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海带,市售食用级;HCl,分析纯;3%Na2CO溶液3;15%NaCl溶液;甲醛溶液,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稀硫酸,无水乙醇化学纯,粗滤布(过滤用),细绢布(过滤用)。
2、仪器:布氏漏斗,抽滤瓶,电子恒速搅拌器,循环真空水泵,分析天平,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回流冷凝管,恒温水浴锅,胶头滴管、烧杯、量筒、PH试纸、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海藻酸钠的提取原料清洗干燥粉碎浸泡消化稀释过滤、洗涤钙析离子交换脱钙乙醇沉淀过滤烘干粉碎海藻酸钠成品具体操作如下:浸泡:在 250ml 的烧杯中盛 10g 海藻粉末, 再往烧杯加入加10倍于海带重量的水浸泡4h,使藻体膨胀软化,同时加入适量1. 0%的甲醛水溶液在常温下浸泡, 甲醛能够将海藻的色素固定在表皮细胞中,不致溶于水中导致产品色泽加深。
同时,甲醛对植物细胞壁纤维组织有破坏作用,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海藻酸盐的置换与溶出。
浸泡结束后,洗涤用布氏漏斗抽滤、水洗至洗涤液无色。
消化:放入250ml烧杯中,然后往烧杯加入3% Na2CO3溶液50ml,50°下消化3h。
过滤:由于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比较粘稠,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液体速度太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藻酸钠的提取
实验目的:
1、了解海藻酸钠的基本化学性质
2、掌握从海藻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一般方法
实验原理: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简称ALG):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又称为褐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由1,4 -聚-β-D-甘露糖醛酸和α-L-古罗糖醛酸组成的线型多糖碳水聚合物,是海藻酸衍生物中的一种,所以有时也称褐藻酸钠、海带胶或海藻胶。
ALG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酸。
其稳定性以pH值在6—11之间较好,低于6时析出海藻酸,不溶于水;高于11时又要凝聚。
黏度在pH值为7时最大,但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
海藻酸钠不耐强酸、强碱及某些重金属离子,因为他们会使海藻酸凝成块状,但钠、钾除外。
海藻酸钠水溶液遇酸会析出海藻酸凝胶,遇钙、铁、铅等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会立即凝固成这些金属的盐类,不溶于水而析出。
海藻酸钠结构式
试剂与仪器:
海带,15%NaCl溶液,3%Na
2CO
3
溶液,10%CaCl
2
溶液,稀硫酸,95%乙醇,5%HCl
溶液。
烧杯若干,纱布,抽滤装置,水浴装置,
实验步骤:
采用钙凝—离子交换法提取海藻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清洗→干燥→粉碎→浸泡→消化→过滤→钙析→离子交换脱钙→过滤→干燥→粉碎→产品。
1、浸泡:称取10克切碎的海带,放入500mL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mL水在常温下浸泡3个小时。
浸泡结束后,用滤布过滤,用水洗涤至洗涤液为无色。
2、消化:放入250mL的烧杯中。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3%的Na
2CO
3
溶液50mL,在
50℃下消化4个小时。
2M(ALG)n + nNa
2CO
3
→2nALG+M
2
(CO
3
)n。
式中,
M 为Ca、Fe 等金属离子,ALG为海藻胶
3、过滤: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比较粘稠。
要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将糊状
液体稀释,再过滤。
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的液体速度太慢,因此首先用纱布初滤一次,再将滤液用真空泵抽滤。
4、钙析:将滤液用5%盐酸调节至pH值为6—7,取50ml 滤液加入10ml 10 %的氯化钙溶液,使水溶性海藻酸钠转化为非水溶性的海藻酸钙析出:
2NaALG+ CaCl
2→Ca(ALG)
2
+ 2NaCl 。
该过程可以使海藻酸钠与大量的水分
离,同时将大量的无机盐、色素等水溶性杂质随水排除。
5、离子交换脱钙:由于盐析作用,交换生成的海藻酸钠不溶于交换液中,仍然为凝胶状。
所以采用15 % NaCl 溶液间歇多次脱钙,并在洗脱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硫酸直到不生成CaSO
4
浑液为止。
在此过程中,海藻酸钙凝胶中的Ca2 + 被Na+交换下
来: Ca(ALG)
2 + 2NaCl →2NaALG+ CaCl
2。
6、析出海藻酸钠:往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95%的乙醇,结果析出了白色的沉淀。
由于海藻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产品,可以用乙醇将部分溶解在水中的海藻酸钠一并析出,这样可以提高产率。
7、过滤;干燥;粉碎,即可得产品。
数据处理:
1.海藻酸钠提取率用下式计算: 提取率=W
1/W
2
×100 %。
式中,W
1 为海藻酸钠干燥产品的质量,W
2
为浸泡时称取马尾藻的质量。
2.粘度的测定
称取海藻酸钠试样x克(称准至0.01g),加冷蒸馏水25ml,搅动,再加沸蒸馏水70ml,搅动数分钟,冷后加蒸馏水到100ml(使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1%)于室温放置4h后,使成均匀胶液,选择相应转子置于量罐内,并将胶液细心倒入,达到圆锥体的表面下沿,转子完全浸入液体内,将量罐放到架上,将钩挂在驱动器上,调整零点,接通恒温装置,使保持测定温度在20+
_
0.1℃范围,启动开关,使标尺盘上指针保持稳定,即可读出度数,如果度数小于10,则需换用第二个较大的转子。
粘度X(厘泊,cP)按下式计算:X=指针读数x转子倍数(1cP=0.001Pa.s)附:
1.碳酸钠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含有游离羧基的海藻酸,性质活泼,可与一价金
属离子Na+ 、K+、NH
4
+等形成水溶性盐类,因此海藻酸能以海藻酸钠的形式从马尾藻中析出来。
随着碳酸钠溶液浓度升高,海藻酸钠的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主要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过低,使藻粉不能完全破坏,消化不完全,其提取率就低;当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较高时,由于水解作用使海藻酸钠变为小分子物质过滤流失,因此提取率也有所减少。
而且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过高,会消耗更多的原料,提高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2.消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消化温度升高,海藻酸钠的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主要是因为消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传质速率相应加快,使消化逐渐达到完全,其提取率升高;但当温度过高时,加速ALG的降解,会使大分子断裂成小分子,流失增大,导致其提取率偏低。
3.消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消化时间增多,海藻酸钠的提取率先增加后减小。
当消化时间小于3h 时,海藻酸钠的提取率逐渐增大;当消化时间为3h 时,其提取率达到最高为30 %,随后海藻酸钠的提取率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主要是因为消化时间短,使藻体不能完全破坏,消化不完全,其提取率偏低;而消化时间过长,海藻胶又有所降解,从而导致其提取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