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矿学第08章__矿床露天开拓
露天采矿第08章__矿床露天开拓

8.2.2 铁路运输开拓
(1) 坑线位置
因铁路运输牵引机车爬坡能力小,每个水平的出人沟和折 返站所需线路较长,转弯曲线半径很大,故不适用于采场 面积小,高差较大的露天矿开拓;也不宜采用移动坑线或 回返坑线。铁路运输开拓采用较多的坑线形式为直进式、 折返式和直进-折返式。
山坡露天矿的坑线位置,主要取决于地形条件和工作线 的推进方向。当地形为孤立山峰时,通常将坑线布设在工 作帮的背面山坡上;当地形为延展式山坡时,通常将坑线 布设在采场的一侧或两侧。山坡露天矿常采用直进式或直 进折返式布置。下图为歪头山露天铁矿上部开拓系统示意 图。
(4)公路运输开拓的出人沟口与连接平台
a. 出人沟口
公路开拓的坑线出人沟口应尽量设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地形标高较低,距工业场地及矿、岩接受点较近的地方; 应避免和减少重载汽车在采场内作反向运行及无谓增加上 坡距离,尽可能使矿石及岩石的综合运输功小,所需运输 设备数量少。当废石场的位置分散和为了保证露天矿的生 产能力,以及为使空、重车顺向运输时,在服务年限较长 的露天矿可采用多出人沟口。多出人沟口使坑线增多,附 加剥岩量加大,掘沟工程量及费用也增多,因此,出人沟 口的数目应根据矿山规模、矿山总平面布置及生产需要综 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一般数目不宜过多。
(2)回返式坑线开拓
当露天矿开采相对高差较大、地形较陡,采用直进式坑线 有困难时,常采用回返式坑线开拓,或采用直进-回返联 合坑线开拓,如下图所示。
山坡露天矿开拓干线在基建时期应修筑到最上一个开采水 平。开拓线路一般沿自然地形在山坡上开掘单壁路堑,随 着开采水平不断下降,上部坑线逐渐废弃或消失。在单侧 山坡地形条件下,坑线应尽量就近布置在采场端帮开采境 界以外,以保证干线位置固定且矿岩运输距离较短。在采 场位于孤立山峰条件下,则应将坑线布置在开采工作面推 进方向的对侧山坡卿非工作山坡一侧),这样,多水平同 时推进时,可以保证下部工作面推进不会切断上部开采台 阶的运输通道。
露天矿床开拓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矿山生 产、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信息集 成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 平。
生态友好型开采技术
绿色开采技术
在开采过程中,采取绿色开采技 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与治理
在矿山关闭后,进行生态修复和 治理,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减
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露天矿床开拓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露采
未来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简单的工具和方法进行 露天采矿,效率低下,安全性差。
未来露天矿床开拓将更加注重环境保 护、安全生产、智能化和绿色发展等 方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现代露采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露天采矿技术 不断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 越高,安全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04 露天矿床开拓安全与环境 保护
安全生产管理
1 2 3
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 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 效实施。
安全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操 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
开拓工程施工
施工准备
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平整,搭建临时设施等准备工作。
施工组织
根据设计要求,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开拓工程的施工,包括土 石方开挖、支护、排水等作业。
生产管理与维护
生产调度
根据矿床开拓和采矿作业的需要,合 理调度采矿设备、运输设备等资源。
维护与检修
定期对开拓工程和采矿设备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矿床 的安全生产。
资源综合利用
第2章 矿床开拓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 • 第2章 矿床开拓 章
影响开拓方案设计的主要因素: 6. 影响开拓方案设计的主要因素:
① 地质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山坡露天矿还是凹陷露天矿 山坡/凹陷露天矿:上部开拓,深部开拓, 山坡 凹陷露天矿:上部开拓,深部开拓,及其相互衔接 凹陷露天矿 矿床地质,水文地质, 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气候条件 ② 开采技术条件 矿山规模,开采程序,露天采场尺度,生产工艺流程, 矿山规模,开采程序,露天采场尺度,生产工艺流程, 设备类型及技术装备, 设备类型及技术装备,矿区总平面布置 ③ 经济因素 国家的经济政策,矿山建设投资,矿石生产成本, 国家的经济政策,矿山建设投资,矿石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矿山服务年限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 • 第2章 矿床开拓 章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 • 第2章 矿床开拓 章
凹陷露天矿直进- 凹陷露天矿直进-回返式开拓
2011-1-21
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① 开采相对高差较 大; 地形坡度较陡; ② 地形坡度较陡; ③ 直进式开拓展线 困难 特点: 特点: 适应性强; ①适应性强; ②应用比较广 ③回头曲线多 ④最终边坡角变缓 13 ⑤增加附加剥岩量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 • 第2章 矿床开拓 章
螺旋式固定坑线开拓矿山工程发展程序
开段沟
出入沟
连接平台 扩帮 第三水 平准备 第二水平 24 正常开采
第一水平推 进到边帮
2011-1-21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 • 第2章 矿床开拓 章
连接平台 为什么要设置连接平台: 为什么要设置连接平台: 露天公路开拓坑线坡度较大(为缩短运距 为缩短运距); ① 露天公路开拓坑线坡度较大 为缩短运距 ; 载重汽车长距离上下坡,易发生事故; ② 载重汽车长距离上下坡,易发生事故; 为便于从开拓坑线向各采剥台阶布设运输线路。 ③ 为便于从开拓坑线向各采剥台阶布设运输线路。 布设要求: 布设要求: 长度: ① 长度:40 m~60 m ~ 坡度: ② 坡度:≯3%,平坡或缓坡 , 出入沟口 总出入沟是整个矿山的出入地方; 总出入沟是整个矿山的出入地方; 各开采水平出入沟位置是连接平台的斜坡道。 各开采水平出入沟位置是连接平台的斜坡道。 一个矿山可以有多个出入沟口, 一个矿山可以有多个出入沟口, 将增加附加基建工程量。 2011-1-21 25 将增加附加基建工程量。
露天采矿学露天开采_考试复习试题(DOC)

露天采矿学露天开采_考试复习试题(DOC)露天开采考试复习试题名词说明工作帮:是指由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开采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帮。
非工作帮:是指由非工作台阶组成的采场边帮顶帮:露天开采境界位于矿床上盘一侧的边坡面称为顶帮底帮:露天开采境界位于矿床下盘一侧的边坡面端帮:位于矿床两端的边坡面最终帮坡面:通过非工作帮最上一台阶的坡顶线和最下一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称为非工作帮坡面,非工作帮坡面位于最终境界时称为最终帮坡面。
最终帮坡角:露天矿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坡顶与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工作平盘:在开采台阶上进行采掘运输作业的平台露天采场:开采所形成的系统、台阶和露天沟道总称为露天采矿场山坡露天矿:位于露天采场地表最终境界封闭圈以上的露天矿称为山坡露天矿强闭包:设rC 是盈闭包s C 的随意子闭包,若(rC )(s C ),则s C 称为强闭包技术境界:以固定边坡角的斜面作为边坡面的境界称为技术境界。
可爆性:岩石可爆性(爆破性)表示岩石在炸药爆炸作用下发生破裂的难易程度,它是动载作用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体现可挖性:岩石的可挖性是指岩石可挖掘的特性,它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岩石铲挖阻力的总概念复垦率:复垦后可被利用的土地数量与被矿山占用和破坏的土地数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露天矿生产实力:是指在详细矿床地质、工艺设备、开拓方法和采剥方法条件下,露天矿在单位时间内的矿石开采量和矿岩剥采总量。
第一章 1 请问露天开采有哪些特点?答:优点:A 矿山生产实力大;B 机械化程度高;C 平安和劳动条件好;D 矿石损失贫化小;E 开采成本低;F 基建期短缺点:A 对矿床埋藏条件要求严格,合理的开采深度较浅;B 占用土地多C 受气候条件影响大;D 破坏环境其次章 1.简述露天采矿设计程序 1) 初步确定露天开采境界 2) 初步确定矿山生产实力 3) 初步确定矿山总图布置及外部运输 4) 初步确定开拓运输方式及运装设备类型 5) 详细进行开拓运输布线 6) 修改调整并确定露天开采境界 7) 编制采掘进度安排,验证生产实力 8) 确定采掘设备数量及工艺参数 9) 详细进行总图布置及外部运输 2.露天矿生产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工程是什么?答:掘沟、剥离、采矿 3.露天开采程序是怎样的?答:1、地面打算;2、矿区防水与排水;3、矿山基建;4、日常生产;5、地表复原。
露天矿床开拓

通过能力比单线折返单侧进车方式略大,但工程量较大
✓ 端部折返一侧进车
适用条件:
矿区附近地形为单侧山坡;
仅有一侧地形有进车条件;
每个阶段挖掘机数量以1台为宜,如果要使用2台,则另一 台的效率较低。
特点: 工作面推进条件较差,列车 入换条件差 此方式增加了总的运距,增 加了端部工作量 缩短了列车入换距离和入换 时间
✓ 进入采场内折返式
特点:
线路局部进入采场,采场内干线随开采水平下降而消失, 与采场外线路的联系随之截断
给边坡修护所需的联络运输带来困难 位于采场内的线路受爆破影响 行车条件较差,开采强度受一定限制
适用条件: 采场内同时作业阶段 数不多的山坡露天矿, 且出线端地形复杂 特别适用于采场外展 线地形低于上部开采水 平标高的山坡露天矿
应用范围较广,一般同直进式 联合使用,形成直进-回返式,即 汽车直进几个台阶回返一次
✓ 折返式:采用铁路运输,火车 从地表工业广场经过多次折返调 头到采场
开采境界比较小的露天矿采用, 一般联合使用,直进-折返式, 火车进几个台阶折返调头一次
✓ 螺旋式:运输设备沿边帮螺旋 前进从地表工业广场直达采场
采场尺寸要大,近似圆形的凹陷露天矿,边帮的稳固性较 好。
特点: 运量大,服务年限长 可缩短列车运行周转时间, 提高线路通过能力
三、铁路开拓矿山发展工程
新水平的准备和开拓沟道的形成与公路开拓开段 沟纵向布置大致相同
四、铁路开拓评价
✓ 运营费用低 ✓ 运输能力大 ✓ 运输设备坚固耐用 ✓ 运输工作可靠,受气候影响小 ✓ 开拓坑线展线长度长,增加剥离量 ✓ 基建工程量大,基建时间长 ✓ 线路移设和维护工作量大 ✓ 开拓系统和工作组织复杂 ✓ 新水平延深工作缓慢 ✓ 合理开采深度一般不超过120~150m
17露天矿床开拓

2021/9/21
26
7.5 胶带运输开拓
胶带运输开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 连续、半连续运输的开拓方式,并成为大型露 天矿开采的一种发展趋势。
该开拓方式是借助设在露天采场内或者露天开 采境界外的带式输送机把矿岩从露天采场运出。
2021/9/21
15
7.3 铁路运输开拓
铁路运输开拓的方法评价 铁路运输开拓的坑线布置 铁路运输开拓的合理开采深度
2021/9/21
16
7.3.1 铁路运输开拓的方法评价
吨公里运输费低,约为汽车运输的 1/4~1/3;
运输能力大,运输设备坚固耐用; 开拓线路较为复杂,开拓展线比汽车运
开拓系统一旦形成,若再想改造,则会严重地影响生 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021/9/21
2
7.1 概述
开拓方案设计原则 开拓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 矿床的露天开拓方法
2021/9/21
3
7.1.1 开拓方案设计原则
开拓方案设计应从矿床赋存的自然条件出发, 结合所选择的生产工艺系统以及矿床开采程序合 理地选择开拓方案,使之能够确保设计的矿山建 设速度,满足设计的矿石产量和质量要求; 力争早投产、快达产、基建投资少、生产经 营费低; 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提高生产的 可靠性与生产效率。
1
7.1 概述
露天矿床开拓所涉及的对象是运输设备与运输通道。
研究的内容是针对所选定的运输设备及运输形式,确 定整个矿床开采过程中运输坑线的布置形式,以建立 起开发矿床所必需的运输线路,确保矿山工程的合理 性。
矿床开拓设计是露天开采设计中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 它一方面受露天开采境界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影响着 基建工程量、基建投资和基建时间,影响着矿山生产 能力、矿石损失和贫化、生产的可靠性与均衡性以及 生产成本。
6.露天开拓

(1)固定坑线开拓
在露天矿最终边帮按所确定沟道位置方向和坡 度,从上水平向下水平掘进出入沟,自出入沟的末 端掘进开段沟,以建立开采台阶的初始工作线。开 段沟可以纵向布置 ,也可横向布置,或不设开段 沟。当开段沟纵向布置时,工作线推进方向为垂直 走向推进;开段沟横向布置时,工作线沿走向推进。 采用横向段沟时,掘沟工程量少,因而可缩短基建 时间,减少基建投资,有利于加速新水平的准备。 采用横向剥采工作线进行开采,可降低矿石的损失 贫化和减少大块、根底。
CONE CRUSHERS
JAW CRUSHERS
FEEDER
Ore Crusher
Ore Crusher
Copper Ore being loaded into a 300 ton truck for transport to the crusher。
The truck dumps ore into the crusher. Screens size and distribute the classified ore to a series of conveyors, for transportation to the mill for further processing.
固定坑线开拓的矿山工程发展程序 a-开段沟纵向布置时;b-开段沟横向布置时;c-无开段沟时; 1-出入沟;2-横向工作面
(2)移动坑线开拓
在靠近矿体与围岩接触带上盘或下盘先 后掘进出入沟和开段沟。开段沟也分为纵向 布置和横向布置,或不设开段沟。同样,可 使扩帮工作与部分掘沟工作平行作业向两侧 推进。移动坑线可在爆堆上修筑,也可以设 在基岩上。前者修筑简单,它是汽车运输移 动坑线开拓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后者将台 阶分割成上、下两个三角台阶,其高度是变 化的,先采掘上三角台阶,后采掘下三角台 阶,运输坑线随上、下三角台阶工作线的推 进而移动。
《露天开采》课件

3
开采与处理
采矿、矿石提取、选矿等一系列开采与处理工作。
露天开采的主要设备和技术
挖掘机
挖掘机是露天开采中最重要的 设备之一,能够迅速开采和运 输大量矿石。
装载机
装载机被广泛用于矿石的装载 和运输,提高开采效率。
卡车
用于矿石运输和物资补给,保 障开采作业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露天开采的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露天开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与作用
露天开采是全球经济中重要的支撑力量,为各行各业提供原材料,推动工业、 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3
现代化
现代化的露天开采技术和设备使得开采更加安全高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 支持。
露天开采的优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高产量、低成本、开采效率高、开发周期 短、资源利用率高。
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破坏、地表覆盖、土 地资源浪费、露天开采
主要用于煤炭的采集,是全球最常见的露天 开采类型。
石油与天然气露天开采
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常见于石油田和 天然气藏。
金属矿露天开采
用于金属矿的开采,包括铜、铁、铝等金属 矿的露天开采。
其他类型
还包括石灰石、矿铁精矿、铝土矿等不同类 型的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的基本流程
1
勘探与规划
通过勘探确定资源储量,制定开采规划、设计矿山。
2
准备工作
清理地表覆盖物,建设开采设施和基础设施。
《露天开采》PPT课件
露天开采是一种在地表进行的采矿方式,本课件将介绍露天开采的定义、历 史、分类、流程以及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与挑战。
露天开采的历史和发展
1
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采场面积较小,且长、宽尺寸相差不大,同时 开采的水平数较少,以及采场四周岩石比较稳固 时,可采用螺旋坑线开拓。
由于露天采场空间一般是变化的,坑线往往不能 采用单一的布置形式,而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布置形式,即联合坑线,如下图为上部回返, 下部螺旋的回返-螺旋联合坑线开拓方式。
(4)公路运输开拓的出人沟口与连接平台
按运输方式不同,露天矿开拓可以分为: 公路运输开拓 铁路运输开拓 平硕溜井开拓 胶带运输开拓 斜坡提升开拓 联合开拓
8.2 开拓方法
8.2.1 公路运输开拓
公路运输开拓采用的主要设备是汽车。 其坑线布置形式有: 直进式 回返式 螺旋式 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联合方式
(1)直进式坑线开拓
矿床露天开采
第8章 矿床露天开拓
8.1 概述
露天矿开拓就是建立地面到露天采场各工作水平 以及各工作水平之间的矿岩运输通道,建立采矿 场、受矿点、废石场、工业场地之间的运输联系, 形成开发矿床的合理运输系统。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开拓运输方式、开拓坑线的位 置及其布置形式,目的是保证矿山持续生产。
露天矿床开拓与运输方式和矿山工程的发展有着 密切联系,而运输方式又与矿床地质地形条件、 开采境界、生产规模、受矿点和废石场位置等因 素有关。所以,露天矿床开拓问题的研究,实质 上就是研究整个矿床开发的程序,综合解决露天 矿场的主要参数、工作线推进方式、矿山工程延 深方向、剥采的合理顺序和新水平准备,以建立 合理的矿床开发运输系统。
(2) 线路数目及折返站
根据露天矿的年, 多采用双干线开拓,其中一条为重车线,另一条 为空车线;年运量小于该值时,则采用单干线开 拓。
(3) 螺旋坑线开拓
螺旋坑线开拓一般用于深凹露天矿。坑线从地表 出人沟口开始,沿着采场四周最终边帮以螺旋线 向深部延伸。由于没有回返曲线段,扩帮工程量 较小,而且螺旋线的曲率半径大,汽车运行条件 好,不必因经常改变运行方向而不断变换运行速 度,因而线路通过能力大。但回采工作必须采用 扇形工作线,其长度和推进方向要经常变化,巳 各开采水平相互影响,使生产组织工作复杂。
8.2.2 铁路运输开拓
(1) 坑线位置
因铁路运输牵引机车爬坡能力小,每个水平的出人沟和折 返站所需线路较长,转弯曲线半径很大,故不适用于采场 面积小,高差较大的露天矿开拓;也不宜采用移动坑线或 回返坑线。铁路运输开拓采用较多的坑线形式为直进式、 折返式和直进-折返式。
山坡露天矿的坑线位置,主要取决于地形条件和工作线 的推进方向。当地形为孤立山峰时,通常将坑线布设在工 作帮的背面山坡上;当地形为延展式山坡时,通常将坑线 布设在采场的一侧或两侧。山坡露天矿常采用直进式或直 进折返式布置。下图为歪头山露天铁矿上部开拓系统示意 图。
凹陷露天矿的坑线布置形式主要取决于采场的大 小与形状、工作线的推进方向和生产规模。通常 将坑线布设在底帮或顶帮上,但有时为了减少折 返次数,也可将上部折返坑线改造成螺旋坑线。 下图为凹陷露天矿顶帮固定直进-折返坑线开拓 系统。
大多数露天矿都先是山坡开采后转为凹陷露天开 采。故确定坑线位置时,既要考虑总平面布置的 合理性,又要照顾以后向凹陷露天矿的过渡,力 争使线路特别是站场的移设和拆除工程诅最小。
a. 出人沟口
公路开拓的坑线出人沟口应尽量设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地形标高较低,距工业场地及矿、岩接受点较近的地方; 应避免和减少重载汽车在采场内作反向运行及无谓增加上 坡距离,尽可能使矿石及岩石的综合运输功小,所需运输 设备数量少。当废石场的位置分散和为了保证露天矿的生 产能力,以及为使空、重车顺向运输时,在服务年限较长 的露天矿可采用多出人沟口。多出人沟口使坑线增多,附 加剥岩量加大,掘沟工程量及费用也增多,因此,出人沟 口的数目应根据矿山规模、矿山总平面布置及生产需要综 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一般数目不宜过多。
当山坡露天矿高差不大、地形较缓、开采水平较 少时,可采用直进式坑线开拓,如下图所示。运 输干线一般布置在开采境界外山坡的一侧,工作 面单侧进车。
当凹陷露天矿开采深度较小,采场长度较大时, 也可采用直进式坑线开拓。公路干线一般布置在 采场内矿体的上盘或下盘的非工作帮上。条件允 许时,也可在境界外用组合坑线进人各开采水平。 但由于露天矿采场长度有限,往往只能局部采用 直进式坑线开拓。
b. 连接平台
开拓坑线一般采用较大的坡度以缩短运距,但重 载汽车长距离上坡或下坡运行时,容易使发动机 和制动装置过热而引起机械损坏,发生事故。为 了保证行车安全,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满足坑线 坡长限制的要求,以及便于从坑线向各采剥台阶 引人运输线路,故应在开拓坑线与各台阶交汇处 设置长度40~60m、坡度不超过3%的平坡或缓 坡段,这就是连接平台。
凹陷露天矿的回返坑线一般布置在采场底盘的非工作 帮卜,可使开拓坑线离矿体较近,基建剥岩量较小, 可缩短基建时间,节约投资。若坑线布置在采场顶盘 的非工作帮上时,则与上述柏反。只有当底帮岩石不 稳固,或地形不允许,或为了减少矿岩接触带的矿石 损失贫化时,才将坑线布置在采场的顶帮。
回返坑线开拓适应性较强,应用较广。但由于回返坑 线的曲线段必须满足汽车运输要求(如线路内侧加宽 等),使最终边帮角变缓,从而使境界的附加剥岩量 增加。因此,应尽可能减少回头曲线数量,并将回头 曲线布置在平台较宽或边坡较缓的部位。
(2)回返式坑线开拓
当露天矿开采相对高差较大、地形较陡,采用直进式坑线 有困难时,常采用回返式坑线开拓,或采用直进-回返联 合坑线开拓,如下图所示。
山坡露天矿开拓干线在基建时期应修筑到最上一个开采水 平。开拓线路一般沿自然地形在山坡上开掘单壁路堑,随 着开采水平不断下降,上部坑线逐渐废弃或消失。在单侧 山坡地形条件下,坑线应尽量就近布置在采场端帮开采境 界以外,以保证干线位置固定且矿岩运输距离较短。在采 场位于孤立山峰条件下,则应将坑线布置在开采工作面推 进方向的对侧山坡卿非工作山坡一侧),这样,多水平同 时推进时,可以保证下部工作面推进不会切断上部开采台 阶的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