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上)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

6.早期的数学、天文和医学知识
6.1数学 古巴比伦人是首先对数学作出贡献的。 发明了数的记法,采用60进制和10进制。
古巴比伦人的数学
1/2、1/3等分数有专门的记法。
古巴比伦人的数学
在巴比伦人的碑石中 发现过乘法表、平方 表和立方表。在巴比 伦人有关土地测量的 基本公式和数量关系 中可以找到几何学的 开端。
古埃及的数学
与两河流域统治民族频繁更替、外来文化不断 进入的情形相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是 在相对孤立的状态下形成的。
古埃及人在数学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们 用数学来管理国家和教会的事务,确定付给劳 役者的报酬,求谷仓的容积和田地的面积,征 收按土地面积算出的地税,计算建筑物所需的 砖数,计算酿造一定量啤酒所需的谷物数量— —出酒率,等等。
古巴比伦医学是宗教巫师的特权,他们 向天神负责;普通医生对他们所做的手术成 功与否负责。
巴比伦外科手术工具,约制于公元前2300年。
汉谟拉比(前1948-前 1905)法典第215条:
如果医生做一项较大 的手术或治疗眼病时, 他应能收到10枚银币。
如果病人是一个自由 人,他应付5枚银币, 如果是个奴隶,他的 主人应代付2枚银币。
二、古印度的科学知识
1. 数学:十进制位值法技术、零的 符号、三角学的应用和最早的三角 函数表
2. 古印度的炼丹术
三、中国远古时代的科技萌芽
但是,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完整 地保存和流传了下来。
腓尼基
希腊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
一. 古代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科学技术
巴比伦与埃及
一.古代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科学技术
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地区出现了建 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早期奴隶制 社会。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作文2千字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作文2千字中国古代科技非常发达,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遥遥领先世界。
特别是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下面我从九个领域来阐述我国古代弓|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一、四大发明是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造纸术:西汉末期我国就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造出植物纤维纸。
造纸术于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非洲。
2、印刷术:唐朝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刷的《金刚经》;后来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西夏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木字印刷术,这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
3、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4、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南宋时期发明“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13世纪,火药与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数学成就1、春秋时期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2、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的特例比西方早500年。
3、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4、南朝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七位数,这比西方早1000多年。
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以及朝鲜、日本的教材。
5、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马克思说它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这种记数法除数码写法形式之外,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后来这种记数法为国际通用,延续至今。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一、古埃及1、文明起源:非洲尼罗河2、主要成就:①金字塔(陵墓),最大的—胡夫金字塔②狮身人面像,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又称:斯芬克斯像③太阳历,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二、古巴比伦1、文明起源: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伊拉克境内;该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主要成就:①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②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③60进制(如时间的计算)三、古印度1、文明起源:印度河和恒河2、主要成就:①种姓制度②数字:数的记号,阿拉伯数字0的概念和符号诞生地:迦毗罗卫国③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教徒:释家子弟、沙门释子四、中国1、文明起源:黄河流域2、主要成就:(1)四大发明①指南针:最早战国叫司南;宋代用于航海领域;被称水手之友②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又被称为蔡侯纸③印刷术:隋——雕版印刷术;唐——雕板《金刚经》,世界最早印有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④火药: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运用军事;宋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南宋——突火枪;为资本主义到来吹响了号角(2)农业著作人物朝代影响及意义《氾胜之书》氾胜之西汉最早的农书,原书已失传《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王桢农书》王桢元综合了黄河和江南流域生产经验《农政全书》徐光启明对古代农学系统总结(3)数学著作人物朝代简介《周髀算经》不详汉现存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九章算术》多人总结汉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九章算术注》刘徽魏晋创立“割圆术”计算圆周率,3.1416 《缀术》祖冲之南北朝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4)地理著作作者朝代简介《水经注》郦道元北魏系统介绍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明朝世界上最早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5)综合著作人物朝代简介《梦溪笔谈》沈括北宋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解缙等明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6)手工业①冶炼: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最早的合金)商周:青铜器铸造繁盛时期(后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晚期:已有铁器②陶瓷器:陶器:彩陶、黑陶、白陶半坡原始居民:彩陶大汉口文化:黑陶和白陶③唐代:唐三彩,黄、绿、白④瓷器:商:原始瓷器东汉:成熟青瓷北朝:成熟白瓷宋:彩瓷釉下彩:青花瓷等,始于宋釉上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五大瓷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一、古埃及(一)文明起源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二)起始时间约公元前 4000 年(三)主要成就:1.金字塔:(1)建造金字塔的用途:陵墓。
当时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在活着的时候动用人力、财力给自己修建陵墓,即金字塔。
(2)常考:现存 80 多座金字塔,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胡夫是古埃及王国第四王朝的法老,据说当时胡夫用了 10 万人、花费了 30 年的时间建成。
胡夫金字塔高 146.5 米,由230 万块大石块堆叠而成。
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
2.狮身人面像:(1)胡夫有一个儿子,名为哈夫拉,哈夫拉也修建了金字塔,其金字塔前有一狮身人面像。
据说面容以哈夫拉为原型,造型源于古埃及神话中的妖怪斯芬克斯。
在古埃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故狮身人面像也被称为斯芬克斯像。
(2)斯芬克斯之谜:希腊神话中也有斯芬克斯,它是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怪兽,其给路人出谜语:什么东西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此谜语为斯芬克斯之谜。
谜底:人,婴儿时期用四肢“爬”,中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暮年需要用拐杖。
注意:斯芬克斯之谜常指代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考查过单选题。
3.太阳历: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属于历法的一种。
(1)历法:①主要确定一年和一月中的日数;②让一年当中的日数与一月当中的日数成整数。
“年”在天文学上称之为回归年,“月”在天文学上称之为朔望月。
回归年和朔望月包含的天数都不是整数,如现代推算的一回归年是365.24220……天,一朔望月是29.53059 天。
历法要使一年的日数和一月的日数成整数,因为整数才利于计时、劳动耕作,故此,人为约定了很多历法规则,其中一种就是太阳历。
(2)太阳历也被称为阳历。
规则: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而月数和月的日数人为规定。
简述四大文明古国科学技术成就

简述四大文明古国科学技术成就
1、古巴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中年代最早的一个,著名的苏美尔文化即为其中之一。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学专著。
其次空中花园也是七大奇迹之一,犹太的哭墙,楔形文字也是它的杰作。
科学:天文学、建筑学、算术
技术:巴比伦城、楔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太阳历、《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园
2、古埃及
创造了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并且在哈弗拉金字塔的旁边还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其次,埃及也是象形文字的发源地。
科学:几何学、医学、化学工程学
技术:金字塔、木乃伊、纸草太阳历、拆分法、象形文字、几何、狮身人面像、太阳神庙
3、古印度
佛教的发源地,并且在许多王国的交替中,创造了以婆罗门,刹帝利,伏舍,首陀罗的种性制度。
其次,印度的文化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两大名著,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发明。
科学:哲学、医学
技术:摩亨约·达罗城、阴阳合历、阿拉伯数字、医学成就与哲学成就、佛教、印度教、外科手术、种姓制度
4、古中国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繁衍成了很多著名文字。
月历也是著名发明。
科学:手工业、医学
技术:青铜、古陶、丝绸、阴阳合历、甘石星经、针灸术、汉字、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分封制度、月历、甲骨文、青铜器
共同点:都是发源于大河流域农业文明,都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就。
而而且都受到宗教的影响,最后逐渐衰落。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育明教育注: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真题,名解),正是在这些地方,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人类的现代文明是在这些古老文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古埃及的科学技术文字: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发明r图形文字,这种图形文字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逐渐演变成由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
这些象形文字不但表示着一定的概念(腓尼基字母),还具有表音的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
形似芦苇的植物——纸草,利用纸草进行文字书写是古埃及人的一项重要发明。
金字塔:西方文明使用Pyramid作为锥体建筑的专有名词已有两千年,几何学[1]上此字就是指锥体,然而在建筑学与考古学上,Pyramid最初是指古埃及法老的方锥体陵墓,直至后来发现了其他古文明也有相同类型的建筑物时,才开始延伸至指所有的锥体状建筑物。
Pyramid命名由来已不可考,但最早且传播广泛的记载是在《世界七大奇迹》中。
至于中文名称“金字塔”,一般相信是因为埃及法老锥体陵墓,平视时为等腰三角形,与汉字中的“金”字十分相像,所以称之为“金字塔”。
(育明教育注:青岛大学2013年真题,名解)二、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种姓制度”。
全部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的种姓,等级由高到低为:婆罗门(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动的僧侣)、.刹帝利(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的武士)、吠舍(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平民)和首陀罗(从事农业及各种手工业劳动的贱民)。
种姓为世袭制,并且严格规定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
公元5世纪初,古代印度人提出了“零”的概念及其数字符号0。
零号是古代印度人在数学领域的卓越发明,没有零号,就没有完整的位值制记数法,这种记数法能用简单的几个数码表示一切的数。
古代印度的数码符号经阿拉伯传人欧洲(由此古代印度的数码一般称为阿拉伯数字),至今仍被作为世界统一通用的数码符号。
这是古代印度人对于世界数学发展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经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经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它们的科技成就远播世界各地,长期以来,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尤其是传到了希腊和地中海沿岸以后,在那里又创造出了更加辉煌的科技文明,不仅如此,它们的许多科技成就到今天还为世人所熟悉,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星期制,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陶器,丝绸和针灸术等。
因此可以说,现代科技文明是建立在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文明和基础之上的。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成就光耀古今,永垂不朽!①《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科技的论述,是古代巴比伦科技成就的体现。
②哲学为社会科学,但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对科学技术影响很大。
但它们毕竟都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迅速出现,而四大文明古国的农业文明却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18世纪以后不约而同的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
当然,四大文明古国的衰落还有许多历史原因,如宗教的影响,外族的入侵等等。
了解祖先所创造出的伟大科技成就,反思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发明创造的规律,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探究古代文明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
2、大致知道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以及伟大的文明成就。
3、拓展学生视野,多角度地了解古代文明的伟大意义,体悟人类早期文明的辉煌,以及世界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知道追求文明进步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活动:布置学生课搜集古代建筑方面相关资料,进行初步探究。
二、引入话题,唤醒生活: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时光漫游,你们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青铜器、金字塔等古代文物, 介绍。
这些只是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的时代,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你们想了解吗?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灿烂的古代文明。
科学技术史(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概略了解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和科学知识的起源,大体把握四大文明古国早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重点掌握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中国封建时代的实用科学技术。
比较中西方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环境的异同,认识中国明代中期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 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2. 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3.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4. 中国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5.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本章要点第一节:原始时代的科学技术创造一、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二、原始技术创造的意义三、原始科学思想的萌芽1.1制造工具人猿揖别始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工具的演进方面,原始社会最主要的工具是石的器。
原始人制造工具经历了从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到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1.2火的使用完成从猿到人转换的另一个标志性的关键步骤是火的使用,这是人类诞生过程当中所征服和利用的第一种自然力。
原始人使用火经历了三个时期:偶然的利用天然火的时期、有意识地保存天然火种的时期和能动地人工取火的时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燧石相击生火、钻木取火。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最终把人从动物界分开。
1.3 农业技术与社会分工原始农业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导致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1.4 制陶技术制陶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二、原始技术创造的意义原始技术创造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体现了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原始科学思想的萌芽科学起源问题科学始于何时? 何地?缺少实物证据,对已有的实物证据也难以正确解释。
我们只能推断在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已经观测和记录某些自然现象了。
但是他们是否想解释它们以及怎样解释它们,我们不得而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上)大约在前3500年,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和西亚的两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埃及和巴比伦;大约前3000年的印度河流域和前2000年的黄河流域也相继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进而也发展出了发达的古代科学技术。
(一)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在尼罗河第一瀑布以北至地中海沿岸的狭长谷地曾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1)尼罗河畔的奴隶制王国大约在前3500年,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一带建立了下埃及王国,在尼罗河河谷地区建立了上埃及王国。
大约在前3100年,建立起统一的埃及王国,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始。
古埃及的历史,可按王朝顺序划分为前王国时代(第一~二王朝,约前3100~前2686)古王国时代(第三~六王朝,约前2686~前2181)、第一中间期(第七~十王朝,前2181~前2040)、中王国时代(第十一~十二王朝,前2040~前1786)、第二中间期(第十三~十七王朝,前1786~前1567)、新王国时代(第十八~二十王朝,前1567~前1085)、后王朝时代(第二十一~三十一王朝,约前1085~前332)。
(2)埃及象形文字大约在前35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
埃及象形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圣书体”、“祭司体”和“世俗体”等书写变化。
(3)天文历法:大约在前2700年,埃及人创制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是今天大多数国家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
(4)数学:根据古代埃及的纸草文献,在大约前2000年,埃及已经用十进位制,在文字中有了特别的符号表示一、十、百、千、万、十万,甚至百万。
这时的长度单位用指、掌和肘等。
埃及人还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并有了分数、比例和方程式的概念。
古埃及人巨大的石砌建筑物金字塔,是对实用数学运用的有力证明。
(5)农业与水利:埃及的原始农业大约开始于前5000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沿岸土地得以灌溉,沉积下的淤泥,含有丰富的肥料,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促使其原始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古埃及文明的经济基础。
在古代埃及,自第一王朝起中央政府就注重管辖尼罗河水利系统,指定专门的官员对尼罗河的水情、水位变化进行观测记录。
(6)医学古埃及的医学较为发达,记载古埃及医学的纸草书已发现了许多,有的可以追溯到前2000年以前,比较完整的有六、七部。
其中最著名的是“史密斯纸草书”和“埃伯斯纸草书”。
古埃及最有名的医生叫伊姆霍特普,是埃及古王国第三王朝法老约塞尔的宰相与御医,他还曾经设计了第一座金字塔,死后被后世埃及人和希腊人尊为医神。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人有来生,因此古埃及人有制作木乃伊的传统。
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解剖学和防腐药物方面的知识。
(7)建筑学古埃及人在建筑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至今仍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巨大金字塔、神庙等,是古埃及人高超建筑技术的最有力的证明。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丰碑。
金字塔是埃及古王国时代到中王国时代(前27世纪~前16世纪)法老为自己所营造的巨大陵墓,以建于前2680~前2560年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为壮观。
古埃及的神庙建筑也非常著名。
古埃及人是多神教徒,有太阳神、月亮神、河神、鹰神、鳄鱼神等。
神的名字反映了古埃及人对生物和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崇拜,神庙建筑主要是为了显耀神的力量。
(二)古代巴比伦的科学技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地区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通常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之间的肥沃平原,史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两河流域古国的变迁两河流域在遥远的古代,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气候温和,适宜农业生产,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
大约在前2000年,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起巴比伦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前1894~前1595年)。
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巴比伦社会的经济、文化达到极盛时期。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世界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也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最重要的资料。
前7世纪中期,亚述王国征服巴比伦、腓尼基和埃及,在近东第一次建立了包括古代西亚和北非文明发达地区的军事大帝国——亚述帝国。
前612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打败了亚述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
(2)楔形文字大约在前3000年,苏美尔人开始创制楔形文字,又称为“泥版文书”。
到前1500年左右,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的通用文体,后来腓尼基人加以改进,创造出字母文字。
到公元前后,字母文字最终代替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3)天文历法前40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就依据月亮盈亏制订了太阴历。
至迟在前1700年以前历法已比较完善。
每年12个月,每月29日或30日,大小相间,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确定了每7天为一个星期的短周期计时单位,每天分别以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命名;又把一昼夜分为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绘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图,又沿黄道分天为12宫,各以动物或人事命名。
这些都一直沿用至今。
(4)数学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已采用了六十进位制;前2500年左右,已制定出世界上最早的数学表(有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平方根表、立方表、立方根表等)。
在计算圆的面积和圆柱体的体积时,所用圆周率π=3.125,将圆周分为360度,1度60分,1分60秒。
他们的几何学同他们的算术一样,具有明显的代数性质。
从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掌握几条代数学法则。
(5)农业与水利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居民已懂得按照全年节令的农业时序表去按季而作,藉求丰收。
有一部传世的前1700年左右的农民历书泥版,共109行,堪称为人类史上最早的一部农历。
古巴比伦时期,随着两河流域的统一,人工灌溉网得到扩大。
运河的开凿和水利的兴修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和生活用水,并将两河流域中、下游更加连接起来,扩大了农业灌溉的面积和效益。
(6)医学两河流域人注重研究星相学,由此也影响到其医学的特点。
正是由于古两河流域人占星、巫术和医学相结合的特点,他们的医疗技术主要都掌握在祭司们的手里。
不少泥版书、楔形文陶片中,保留了他们医药、医疗和处方等医学知识。
楔文陶片中记述了许多种疾病有:发热病、中风、肺痨和鼠疫(亦称瘟疫)、眼病、耳病、风湿、肿瘤、脓肿、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
(7)建筑考古学家在此地区发掘出苏美尔人的一些早期城邦遗址,如乌鲁克、拉格什、乌尔等。
新巴比伦时期,重建的新巴比伦王国都城巴比伦城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人口达到10万。
神庙是两河流域人祭神的地方,也是他们观察天象,思考宇宙秘密的场所,在初史时代它还是王权的所在地。
最典型的神庙建筑是新巴比伦时期巴比伦城,城中供奉神灵的最高建筑巴别通天塔,高达90米,底层为正方形,每边长91米,共七级,分别代表日用和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
宫殿是国王的官邸,其规模和结构即要适合政治活动的需要,也要适合宗教仪式的需要。
当时人们还重视对王宫附属建筑的营建,最典型的是被古希腊人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8)冶金西亚和中亚是最早发明冶铜、冶铁技术的地区,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具备了丰富的青铜器和铁器的制造经验。
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居住在亚美尼亚山区的赫梯人。
他们大约在前2000年前,就炼出了铁。
(三)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国西汉时称之为“身毒”,东汉时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取经回来以后称之为“印度”。
(1)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历史风云大约在前3000~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哈拉巴文明。
大约在前1500年,雅利安人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同时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
大约在前8世纪~前6世纪,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形成了以部落集团为基础的16个主要地域政体,俗称“十六国”。
佛教在这一时期产生并在国家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13世纪~16世纪初,又先后有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蒙古人后裔建立莫卧儿帝国。
1849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印度全境。
此后印度次大陆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古印度的历史就此结束。
(2)天文历法在古印度的天文历法史上,先后出现过4部著名的天文历法名著,《太阳悉檀多》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
古代印度也将天球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与中国古代相似。
(3)数学在1~2世纪的古印度文献中,明确出现了位值制。
古印度的数学成就在7~13世纪达到了高峰,主要人物有婆罗摩及多(又译为梵藏,著有《梵明满悉檀多》)、摩诃吠罗(又译为大雄,著有《计算精华》)、跋斯迦罗(又译为作明,著有《历数全书头珠》)和两个名叫阿耶波多的人。
古印度数码符号在8世纪传入阿拉伯,以后又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数码符号,这是古印度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4)农业和水利哈拉巴文明的农业作物以燕麦和麦子为主。
古代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棉花种植者,在哈拉巴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棉花残片并有染色,说明早在前3000年前就有了棉纺技术。
吠陀前期是以流动的和半流动的牧业为主。
吠陀后期恒河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展。
印度河一年一度的泛滥给两岸的农作物带来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但洪水又威胁着居民的定居生活。
(5)医学前1世纪出现的《阿柔吠陀》(又译《阿输吠陀》,意为“长寿的知识”)是古印度著名的一部医学著作。
在较早的医学文献中,巫术的成分很重,以后才逐渐发展为以医学治疗为核心。
《妙闻集》和《阇罗迦集》这两部医学经典的出现,是古印度医学知识体系成熟的标志。
(6)建筑古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烧制的砖块建造房屋的人,古代印度的建筑屋大多已经采用砖木结构。
在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中,哈拉巴文化时期的城市建筑遗址有100多处,其中规模最大的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处。
这两座城市都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其中摩亨佐·达罗保存得比较完整。
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成为国教,出现了许多佛教建筑,主要是一些伽蓝(又作僧伽蓝,即寺庙)和窣堵波(即佛塔),还有一些开山凿石而建成的石窟。
13世纪~16世纪初,先后有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蒙古人后裔建立莫卧儿帝国。
此时印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出现了许多伊斯兰式的建筑。
莫卧儿帝国于1631~1652年建造的泰姬陵,是古代印度现存的最华丽的建筑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