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抑郁症

合集下载

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病带来 的生理上 的痛苦 以外 ,还会产生心理上的不 良影响 , 出现不 同程度 的抑 郁症状 。 抑郁症 在 C D 患者 中相 当常见 ,S h n OP c a e等进行 了

[ 中华 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C P 学组 . O D 治指南 . 1 】 O D C P 诊 中华
d prs in i a in s w ih c o i bsr c ie p mo r e eso n p te t t hr n c o tu tv u l na y
dsaeJ. r s c it ,2 0 ,5 ()6 —7 . i s[ Mod JP y har e 】 y 0 4 81:5 0
加黄体 酮胶囊 1 0 5 mg,每 天一次 。两 组均给 药 3个疗程 ,
根据 临床反馈酌 情微调 用药剂量 ,同时配合适 当的心理 疏 导 、饮食 调理和 作息 时间调理 等。
1 3 效果 评价 .
采用更年期症状 评分( p e ma Ku p r n改 良
评分法 ) 评价更年期症状 改善情况 。采用汉密尔顿抑 郁量 表
[ 张静 . 5 】 抑郁症状可作为 C P 患者病死率的预测 因素之一【 . OD J中 】 华医学信息导 报, 0 8 3 4 :1 2 0 ,2 ( )l . 2
( : 01 0— 6 收稿 21— 9 2) ( 发稿鳊辑 :白兰芳)
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结核和呼吸杂志 ,2 0 ,3 ()8 7 0 7 0 1:-1 .
[】 S h n 2 c a e RE, o d ufP Din e 1P e ae c n W o rf G, n o A, ta .rv ln e a d
rs fc o sf e esves ik a t r ord prsi ymp o n p ro t c r n c t ms i es nswih h o i

浅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健康教育

浅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健康教育
1 围 绝经 期 抑 郁 症 的 临床 症 状
保工作者应通过新 闻媒体、 组织讲座等形式 , 加快 推广 围绝 经 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普及 ; 社区保健人员积极开展健康宣教 , 讲 授保健知识 , 高其 保健 水平。同时 , 提 对弱势 人 群如 残障人
士 , 行家 访 、 康 评估 、 进 健 提供 卫 生 教 育等 帮 助 。
动, 建立心理上的 良性循环 , 就能战胜疾病 , 利地渡过 围绝 顺
经期 。
34 合 理 安 排规 律 的 生活 . 34 1 定期 制 定 新 目标 , 移 注 意 力 : 绝 经 期 妇 女 要 经 常 . . 转 围
有 自杀倾 向, 成为社会 、 家庭极 不稳定的 因素 , 已引起 世界范 围的关注。然而 围绝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 因人而异 , 出现 的精神神经衰弱症 状易 于将其 归为综合 征的一种表现 , 被 易 忽视 , 仅给予一般激素替代疗法而能完全缓解 患者 临床症状 。 因此认识抑郁症并 进行健康指导 , 给予 她们 更多 的关心 和帮 助 , 她们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有其必要性。 使
“ 抑郁症” 每年造成的损失与冠心病 相当 , 该病亦越来越 受到 社会的关注 j 。因而其预 防和治 疗不容忽视 , 随着 医学模 式
下丘脑 一 垂体 一卵巢轴 功能紊乱 , 因而产生各种 围绝 经期 症
状 , 围 绝 经 期 综 合 征 , 是 妇 女 必 须 经 历 的生 理 过 渡 时期 。 即 它
的转变 , 除了常规用激素替代治疗外 , 健康指导对疾病的影响
日趋 受 到人 们 的重 视 。
而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初 次发病于 围绝经期 , 以焦虑 不安和
情 绪 低 落 为 主要 症 状 的疾 病 , 于 情 感性 精 神 障碍 , 重 者 属 严

围绝经期抑郁症

围绝经期抑郁症
• 此外,PMD 伴发激越、运动性不安、精神病性症状(如关系妄想、嫉妒妄想等)和疼痛等更为多见;同时,患者 治疗依从性较差。
• 临床症状常见有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稍有惊动不知所措、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常哭哭啼啼、自责自罪、主观 臆断、猜疑他人,或是怀疑自己患某种病,尤其是「恐癌症」,甚则引起自伤、自杀等行为。
治疗推荐
• 在首选的 1 线治疗推荐中,去甲文拉法辛在国内尚未上市,因此可选择 CBT 治疗,这是一种较有效的心理 治疗方法。
• 在 2 线治疗中,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单用或与抗抑郁药联用,但需注意相关风险及禁忌症;常用的抗抑郁药如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如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与 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 辛缓释剂和度洛西汀)疗效较确切;另外,考虑到您目前有明显的易激惹症状,也可以选用镇静作用较强的 抗抑郁药,如米氮平。但需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联合抗抑郁药可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抗抑郁药与雌激素治疗需权衡利弊
• 有研究显示,5-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 5-HT 和 NE 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一线抗抑郁药物均可对 PMD 进行有效治疗,联合体育锻炼、心理治疗等可能进一步提升疗效。
加拿大最新的一份治疗指南
围绝经期抑郁症
抑郁症
围绝经期
更年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抑郁症
围绝经期抑郁症
• 我国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 49 岁,围绝经期约为 45~55 岁。一般将首发或复发于围绝经期的抑郁发作 称为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PMD)。
• 国内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妇女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高达 30%~46%,确诊为抑郁障碍的患者约为 9%1。可见该 疾病非常常见。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况研究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况研究
在 中国由于测 量工 具 、 断标 准 以及 缺 乏概 念 和方 法 诊 上 的严 密 一致 性 ,从 而 造 成 围绝 经期 抑 郁 症 发生 率 有一
围绝 经期 抑 郁 症 发病 的主要 原 因是 由于 卵 巢功 能 衰
退. 大脑 皮层 及 下丘脑一 垂 体一 卵巢轴 各 个环 节 的调整 作 用失调, 出现 雌激 素 以及孕 激素 等其他 性 激素 的改 变 。另
围绝 经 期是 妇 女 自生 育 功 能 旺盛 走 向衰退 的过 渡 时 期 , 指从 接 近绝 经 出现 与 绝经 有关 的 内分 泌学 、 物学 是 生
年 龄为 ( 82 69 ) , 4 .34 . 岁 采用 H MD进 行评 定 , 6 - 2 A 有 3例 患 者 存在 抑郁 症状 , 发生 率为 3 .8 19 %。田丰莲 等 |采 用分 层 9 ]
G e n 状评 分法 评 定 , re e症 结果 发 现 , 围绝 期 综 合征 患 病 率 为 6 .%, 81 心理 症 状 占 8 .%。 中焦虑 症 状 占 7 .% , 68 其 67 抑 郁 症状 占 6 .%。 由此 可见 , 23 围绝 经期 妇女 抑郁 症状 发 生 情 况不 容乐 观 , 中相 当一部 分为抑 郁症 。 其
断 为抑郁 症 [。围绝经 期抑 郁对 更年 期妇 女 的身心健 康影 3 ]
响 巨 大 , 直 接影 响 到其 晚 年 的生 活质 量及 寿命 的 长短 。 可
2 围绝经期 抑郁 症发 生 的病 因及 相 关 因素
目前认 为 []围绝经 期抑 郁障碍 是 多种 因素综合 作 用 1, 0
状 患 病 率较 高 。郭 锡永 等 |报 道 , s _ 长春 市 3个 城 区 中 9 9 3

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常素银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6(039)00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分别11、11、10例.Ⅰ组给予妊马雌酮与甲羟孕酮治疗,Ⅱ组给予氟西汀及心理干预,Ⅲ组给予Ⅰ组+Ⅱ组治疗.结果:治疗后,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72.73%、100.00%,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患者采用妊马雌酮、甲羟孕酮、氟西汀及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抑郁状态.
【总页数】2页(P130-131)
【作者】常素银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6+9
【相关文献】
1.针刺四关配合艾灸百会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20例疗效观察 [J], 白艳甫;杨帆
2.不同方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J], 滕精强
3.围绝经期妇女重度抑郁症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罗红玲;李雪
4.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102例临床分析 [J], 吴逢霞;周新娥
5.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综合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J], 班清媚;崔艳萍;陈静;胡庆兰;肖淑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围绝经期抑郁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抑郁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抑郁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首发于围绝经期的抑郁症,目前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不明,但与围绝经期卵巢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

因此,激素替代疗法可能是通过激素稳定效应,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本文旨在概述目前关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

当前研究证据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尤其是经皮雌二醇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但仅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女性。

[Abstract] 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 (PDD)refers to new depression which occurs in perimenopause. Currently,its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remain uncertain,but related to ovarian hormone fluctuation. Thus,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through its hormone-stabilizing effects,may display an antidepressant func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ost recent literature of HRT in treating PDD. The available evidence supports that HRT,especially estrogen delivered through a skin patch,has a certain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DD,but only among peri- and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Key words] Perimenopause;Depressive disorder;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Estrogen;Progesterone全球范围内,抑郁症的发病率男性为5.8%,而女性为9.5%[1]。

围绝经期抑郁症影响因素探讨

围绝经期抑郁症影响因素探讨

围绝经 期抑 郁症 严重 影响 妇女 的 身心健 康 和生 活 质 量 。本研 究 的 目的在 于了解 围绝 经期 妇 女抑 郁症 发 病 的相 关 因素 , 对 病 因对 其进 行 预 防 , 针 以提高 围绝 经 期 妇女 的生 活质 量 。
1 对 象 与 方 法
绝 经妇 女期 抑郁 症 相关 ( 见表 1 。 )
2 结 果
响 围绝经 期 抑郁 症 发 生 的 主要 危 险 因素 为 绝 经 、 前 经 期综 合征 、 经程 度 、 痛 居住 环 境抑 郁 史 和 KMI其 中和 ,
K MI 的高 低 有 特 别 明显 的相 关 性 。妇 女 进 入 围绝 经
期 后 , 着卵 巢功 能 的逐渐 衰退 , 激 素水平 的逐 渐下 随 雌
显示 的围绝 经期 妇 女抑 郁症 的发 生率 和较 以往 有上 升 的趋 势 , 们认 为 : 我 围绝 经期 妇女 抑郁 症应 引起 各个 家
庭 以及 社会 的高 度重 视 。预 防 围绝 经 期妇 女抑 郁症 的
发生 , 利 于家庭 的 和谐 和 社 会 的稳 定 。妇 产 科 临 床 有 医护 人 员和 妇女 保健 工作 者对 围绝 经 期妇 女抑 郁症 要
及早 发 现和 治疗 , 好 能增 加 人 力 深 入 社 区进 行 问卷 最 普 查 。对 于轻 度 抑郁 者 应 及 时 给 予 心理 疏 导 和 咨询 , 鼓励其 参 与各 种 形式 的社 会 活 动 , 发 动 亲 属 和朋 友 并 给予充 分 的社 会 支持 , 严重 者要 配合 药 物治疗 。
降 , 引发 出一些 自主神经 功能 失调 和 心理 活动 障碍 , 而
并 影 响个体 的身心 健康 [ 。其 中一部 分妇 女 围绝 经期 3 ] 症 状 明显 , 之生 活 中的其 它应 急事 件 , 加 以及 缺乏 相应

围绝经期抑郁症诊治分析

围绝经期抑郁症诊治分析

表 1 2组 疗 效 比较
例( %)
中西 医 结 合 的 方 法 进 行 治 疗 并 与 单 纯 西 医 治 疗 进 行 对 比 , 现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组 别
治 愈
显 效
有 效
无 效 总有效 ( )
11 一般资料 .
8 O例 均 为 我 院 妇 科 门诊 患 者 , 龄 4 ~ 5 年 2 8
贫 血 、 染 的 患 者 , 予 抗 贫 血 、 感 染 治 疗 。对 照 组 : 用 感 给 抗 选
活 血 化 瘀 止 痛 ; 金 、 皮 、 术 、 子 助 行 气 解 郁 。实 践 证 郁 青 苍 栀 明 , 围 绝 经 期 抑 郁 症 , 西 医 结 合 的 方 法 比单 一 的 西 药 治 对 中
3 体 会
岁, 均 4 平 8岁 ; 程 6 月 ~ 3 , 均 1 个 月 ; 为 围 绝 经 病 个 年 平 8 均 期 妇 女 ,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4 例 。2组 一 般 资 料 比 随 O 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 O 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12 诊 断 依 据 ( ) 围绝 经 期 出 现 下 列 症 状 中 3条 或 3 . 1在 条 以上 者 , 至少 有 一条 是情 绪 抑 郁 , 乏 兴 趣 或 愉 悦 , 张 但 缺 紧 不安 ; 过分 夸 大 一 些 细 微 小 事 , 自 己 的 一 些 缺 点 看 成 莫 大 把 过失 ; 担心 自己对 家 庭 无 用 , 为 家 庭 和 社 会 的 累 赘 ; 自 己 成 对 躯 体 微 小 变 化 十 分 敏 感 , 生 疑 病 观 念 ; 出 现 消 极 观 念 和 产 可 自伤 行 为 ; 多无 精 神 运 动 性 抑 制 ; 维 、 语 、 为 并 不 迟 钝 。 思 言 行 ( ) 次 发 病 必 须 在 围绝 经 期 内_ 。 2初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除了不开心之外,是否比平时更悲观或想哭?
“是”为阳性
3. 你经常有早醒吗(事实上你并不需要那么早醒来)?
每月超过1次为阳性
4. 你近来是否经常想到活着没意思?
“经常”或“是”为阳性
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治专家共识组.中华内科杂志.2011;50(9):799-805.
自评 他评
医院用抑郁量表(HDS) 医院用焦虑量表(HAS)
主要特征
•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如神经质、精神质,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并且 多有一定的生活事件,尤以负性生活事件为主, 防御方式主要以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如自责、退避为主, 这些 因素中的个性特征、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不足、不成熟防御方式是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
• 在这项前瞻性、历时10年的队列研究中,研究者们纳入参加1项纵向健康研究的221名妇女(144名白 人妇女,77名黑人妇女,年龄范围42–52岁),观察其整个更年期的严重抑郁发作。研究对象在更年 期至少接受1次访视,131人在绝经后至少接受了1次访视。10年时,30%的白人妇女和34%的黑人妇 女至少有1次严重抑郁发作。严重抑郁发作率较高分别与下列因素独立相关:有严重抑郁史,使用精 神调节药,体质指数高,以及经历了令人难受的生活事件。但是,严重抑郁发作率较高与频繁的血管 舒缩症状或生殖激素水平无关。即使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校正后,更年期和绝经后发生严重抑郁的可 能性,仍为绝经前的2-4倍。与更年期相比,绝经后头两年发生抑郁的情况更常见,但此后的抑郁发 作有所减少。
围绝经期抑郁症
抑郁症
围绝经期
更年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抑郁症
围绝经期抑郁症
• 我国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 49 岁,围绝经期约为 45~55 岁。一般将首发或复发于围绝经期的抑郁发作 称为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PMD)。
• 国内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妇女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高达 30%~46%,确诊为抑郁障碍的患者约为 9%1。可见该 疾病非常常见。
治疗推荐
• 在首选的 1 线治疗推荐中,去甲文拉法辛在国内尚未上市,因此可选择 CBT 治疗,这是一种较有效的心理 治疗方法。
• 在 2 线治疗中,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单用或与抗抑郁药联用,但需注意相关风险及禁忌症;常用的抗抑郁药如 5- 羟色胺摄取抑制(如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与 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 辛缓释剂和度洛西汀)疗效较确切;另外,考虑到您目前有明显的易激惹症状,也可以选用镇静作用较强的 抗抑郁药,如米氮平。但需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联合抗抑郁药可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女性发生抑郁症的「易感窗口」
• 大量证据表明围绝经期是女性发生抑郁症的「易感窗口」之一,抑郁症状在围绝经期增加,出现可诊断抑郁 症的概率是绝经前期的 2~2.5 倍,而在绝经后下降。
更年期和绝经后易发抑郁
• 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的布隆伯格(J. T. Bromberger)等人发现,妇女在绝经过渡期发 生严重抑郁症的危险增加,尤其是在绝经后头两年内。
PMD发生机制
• 遗传学因素决定了个体对抑郁障碍的基础易感性;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则放大了易感个体 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而应激性事件是 PMD 的触发因素。
PMD 在临床中有哪些特别之处?
• 与绝经前期抑郁症相比,PMD 抑郁程度更重,且伴发焦虑症状更为突出,躯体症状更明显;常伴发睡眠障碍(如 睡眠感缺失),前段失眠可能受焦虑、不宁腿等影响,后段失眠可能与潮热、盗汗有关。
• 此外,可有月经不调、性欲减退,或出汗、怕冷、消瘦、乏力等症。严重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甚至出现自伤、自 杀等行为。
快速筛查与识别抑郁症/焦虑障碍方法
快速筛查抑郁症:90秒四问题提问法
识别抑郁/焦虑障碍:精神症状量表
1. 过去几周(或几月)里你是否感到无精打采、伤感,对 生活的乐趣也较少了?
“是”为阳性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抗抑郁药与雌激素治疗需权衡利弊
• 有研究显示,5-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 5-HT 和 NE 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一线抗抑郁药物均可对 PMD 进行有效治疗,联合体育锻炼、心理治疗等可能进一步提升疗效。
加拿大最新的一份治疗指南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此外,PMD 伴发激越、运动性不安、精神病性症状(如关系妄想、嫉妒妄想等)和疼痛等更为多见;同时,患者 治疗依从性较差。
• 临床症状常见有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稍有惊动不知所措、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常哭哭啼啼、自责自罪、主观 臆断、猜疑他人,或是怀疑自己患某种病,尤其是「恐癌症」,甚则引起自伤、自杀等行为。
PMD发病影响因素
• 既往抑郁发作史是 PMD 的强预测因子;既往存在月经前情绪障碍者发生 PMD 的风险更高;双相障碍患者在 围绝经期更容易出现抑郁发作;这提示对情绪障碍终生易感者或「性激素变化敏感者」更易于发生PMD。
• 此外,对绝经的消极认知,社会、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与配偶的关系,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元认知 特征等,也可能影响 PMD 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