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考试指导
氮 的氧化物或 氮氧化物 与其他气 体混 合物溶于 水, 涉及多步反应叠加或循环反应 , 是化学 中的难 点 内容 , 现将有关氮氧化物 溶于水 的计算 规律 总结 如
下:
“ O + 0 0 型 或“ O +x(x为不 参加 反 N . 2” z N2 应 的气 体 ) 2 ” +H 0 型 有 关 反 应 :N . H 0 = 2 N  ̄ N 3O + e z HO+ O
解析 : 因混 合气体 中 N 不 参与 反应 , 2 故可依 据 下列反应计算 , 设总体积为 ,
3N 2 2 o +H 0:2 N 3 O AV H 0 +N
3 3 4 / 3一 l x/ 2
则 N 为 : / , 氮 气 和二 氧化 氮 的体积 比为 2 x4 故 13选 C :, 。
A B c D . . . . { 号 吉 詈
: 设原混合气体 总体 积为 8 , 按反应④ , V 为 0, 2体积 为 , C 选 。 ( 作者 单位 : 河南省范县第一 中学)
一
、
计算方法 : 差量法。 、 例 1 一定条件下 , . 将盛 有氮气和二氧化氮 混合 气体 的试管倒立 于水 中 , 经过足够时间后 , 试管 内气 体体积缩小为原体 积 的一半 , 混合 气体 中氮气 和 则 二氧化氮 的体积 比是 ( )
A. : 1l B. : 12 C. : 13 D. l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反 应 , 无气体剩余 ;
() ( O/ 0) :, 2 V N ) ( 2 <4 3 按反应 ④ , 2 0 过量 , 剩
( ) ( O / 0 ) : , 反 应 ④ , O过 量 , 3 V N ) ( 2 >4 3按 N 剩
(完整word)关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小节

关于氮的氧化物相关计算总结摘要:NO 2、NO 、O 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求剩余气体的体积,或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求原混合气体的组成,是高考中气体的计算的重点、难点、热点。
计算时应抓住反应规律,依据具体反应,利用关系式法、差量法、电子守恒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关键词:氮的氧化物 NO 2 NO 关系式法 差量法 电子守恒法NO 2、NO 、O 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求剩余气体的体积,或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求原混合气体的组成,是高考中气体的计算的重点、难点、热点。
计算时应抓住反应规律,依据具体反应,利用关系式法、差量法、电子守恒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1。
关系式法计算时经常用到的四个重要化学方程式:3NO 2+H 2O==2HNO 3+NO ① 2NO+O 2==2NO 2 ②将化学方程式①、②叠加得:4NO 2+O 2+2H 2O==4HNO 3 ③ 4NO+3O 2+2H 2O==4HNO 3 ④利用化学方程式③解答NO 2、O 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有三种类型: (1)当V NO2∶V O2=4∶1,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2)当V NO2∶V O2<4∶1,O 2过量,剩余O 2; (3)当V NO2∶V O2>4∶1,NO 2过量,剩余NO.利用化学方程式④解答NO 、O 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也有三种类型:(1) 当V NO ∶V O2<4∶3时,O 2过量,剩余O 2; (2) 当V NO ∶V O2=4∶3时,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3)当V NO ∶V O2>4∶3时,NO 过量,剩余NO.2。
差量法NO 2溶于水转变成硝酸时体积会减小,利用期反应前后体积的变化量可进行计算。
例1 将盛有N 2和NO 2混合气体25mL 的量筒倒立于水槽里,过一段时间后,气体体积缩小到15mL ,后不再变化(同温同压下),原混合气体中N 2和NO 2的体积比是 [ ] A .4∶1 B .2∶3 C .1∶4 D .2∶1解析 :混合气体中的N 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只有NO 2溶于水 3NO 2+H 2O==2HNO 3+NO △V 3 1 3—1=2 x 25—15=10答案为B 。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氮的氧化物指的是氮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三氧化二氮(N2O3)。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存在,并且会溶解于水中,通过以下计算可以了解氮的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和相关的化学反应。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和帕斯卡定律成正相关。
根据Henry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
换句话说,溶解度可以通过气体的分压来确定。
NO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溶解度(mol/L) = K * P其中,K是Henry定律的Henry常数,P是NO的分压。
当NO的分压为1 atm时,其在25°C下的溶解度约为0.0013 mol/L。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气体分压增加。
接下来,我们转向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其在水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首先,二氧化氮会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2NO2+H2O->HNO3+HNO2其中,硝酸是一种强酸,亚硝酸是一种较弱的酸。
此外,二氧化氮还可以通过以下反应转化为一氧化氮:2NO2<->2NO+O2最后,我们来讨论三氧化二氮(N2O3)。
N2O3+H2O->2HNO2与二氧化氮类似,硝酸是一种强酸,亚硝酸是一种较弱的酸。
总结起来,氮的氧化物在水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包括一氧化氮的溶解、二氧化氮和三氧化二氮的与水反应。
这些反应导致水溶液中存在硝酸和亚硝酸,这些化合物在环境中有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理论计算,实际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其他溶质的存在等。
因此,在实际实验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氮的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化学反应行为。
氮氧化合物溶于水的相关计算

氮氧化合物溶于水的相关计算1、NO2溶于水反应方程式为:例1:某试管内盛有NO2气体12体积,把它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剩余_________气体,试管内的气体为________体积;试管内的溶液为__________溶液。
如要使试管内充满水,则应通入O2_________体积。
2、NO和O2混合溶于水例2: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混合于一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
例3:一定条件下,将装有80mlNO和O2混合气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10ml,求原混合气中各气体的体积。
3、NO2和O2混合溶于水例4: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2和O2混合于一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
例5:容积为10mL的试管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倒立于水槽中,若最后剩余2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分别可能是?【练习】1、将20mL 充满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10mL ,求原混合气体的中NO 和NO 2的体积分别为多少。
2、将盛有N 2和NO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 2和NO 2的体积比是 。
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N 2和NO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5,则原混合气体中N 2和NO 2气体的体积比是 。
4、在一定条件下,将m 体积NO 和n 体积O 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 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 与n 的比值为 。
5、将盛有1 mol NO 和NO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再通入0.4 mol O 2,充分反应后,整个试管充满水。
关于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计算

关于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计算1.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相关气体体积的计算(1) NO2(或NO2中混有不与其反应,也不与水反应或溶于水的气体,如NO,N2,稀有气体等)气体通入水中仅涉及反应:3NO2+H2O=2HNO3+NO,可根据气体差量法计算。
例一:将一干燥试管中充满等体积NO2和NO后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解析:试管中液面上升的体积就是NO2溶于水后气体减少的体积。
设试管的体积为1,则NO2的体积为1/23NO2+H2O=2HNO3+NO △V3 21/2 V则:V=1/3所以,反应后试管中液面上升到试管的1/3高度。
练习1:将一盛有25ml NO2和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若试管中还剩余气体15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与NO的体积比为?(答案:3:2)练习2:一定温度压强下,将装有NO2和N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若试管内液体上升到试管的3/5,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2的体积之比为?(答案:9:1)(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4NO2+O2+2H2O=4HNO3其计算方法如下:说明:当X>4/1,NO2过量,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故剩余NO。
例二:一支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充满N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水吸收后剩余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解析:NO2和O2通入水中,若O2过量,剩余O2;若NO2过量,剩余NO。
若O2过量,则剩余O2 5ml:V(NO2) / [ V(O2)—V(剩)] = 4/1∵V(NO2) / [ V(O2)—5] = 4/1 (1)V(NO2) + V(O2) = 40ml (2)∴V(NO2) = 28ml V(O2) = 12ml∴原混合气体中V(NO2) : V(O2) = 28:12 = 7:3若NO2过量,剩余NO5ml:[V(NO2) — 3V(剩)] / V(O2) = 4/1∵[V(NO2) — 3X5 ] / V(O2) = 4/1 (1)V(NO2) + V(O2) = 40ml (2)∴V(NO2) = 35ml V(O2) = 5ml∴原混合气体中V(NO2) : V(O2) = 35:5 = 7:1练习:一定温度压强下:将一支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O2的体积?(答案:8.75ml根据4NO2+O2+2H2O=4HNO3解题)(3)NO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4NO+3O2+2H2O=4HNO3其计算方法如下:例三: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解析:假设试管的体积为1,则V(NO) ,V(O2) 各占1/2体积4NO + 3O2 + 2H2O = 4HNO34 31/2 1/2∴O2过量,剩余O2V(NO) / [ V(O2)—V(剩)] = 4:3代入:V(NO) = V(O2) = 1/2V(剩) = 1/8∴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1/8说明:当然这道题用反应方程直接计算剩余的O2也可以。
(完整版)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混合气体的组成,(2)反应后剩余气体的种类和量,(3)反应后溶液的浓度。
计算的依据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各反应物的量、判断剩余气体的种类。
应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单一气体:3NO2+H2O===2HNO3+NO①(2)混合气体:①NO2与O2混合:4NO2+O2+2H2O===4HNO3②②NO与O2混合:4NO+3O2+2H2O===4HNO3③(3)2NO+O2===2NO2④2.不同情况的反应及剩余气体的体积[特别提醒]因NO2与水发生反应,因此无论是NO2、NO2和O2的混合气体还是N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最终剩余气体都不能是NO2。
[例] 用排水法收集12 mL NO 于试管中,然后向倒立于水槽中的该试管内间歇地通入O 2共12 mL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剩余NOB .剩余NO 2C .试管中气体为红棕色D .试管内气体先变为红棕色,后红棕色消失,反复几次,最后剩余无色气体 [解析] 向NO 中间歇通入O 2发生的反应为 2NO +O 2===2NO 2 ①3NO 2+H 2O===2HNO 3+NO ②由①×3+②×2得:4NO +3O 2+2H 2O===4HNO 3 等体积的NO 和O 2反应最终剩余O 2。
[答案] DNO ――→O 2 NO 2――→H 2ONO (无色)(红棕色)(无色)1.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A .3∶1 B .1∶3 C .1∶2D .2∶3解析:3N +4O 2+H 2O===2H N +5O 3+N +2O,3 mol NO 2中,有2 mol 氮的价态升高,1 mol 氮的价态降低,所以发生还原反应的NO 2与发生氧化反应的NO 2的质量比为1∶2。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计算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1、来源: SO2来自含硫燃料或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NO来自机动车尾气。 2、危害: 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形成酸雨破坏环境: 正常雨水: pH=5.6(溶解CO2) 酸 雨: pH<5.6 2SO2+O2 加热 2SO3 途径1: SO3+H2O=H2SO4 酸 硫酸型: 雨 途径2: SO2+H2O H2SO3 类 2H2SO3+O2=2H2SO4 型 硝酸型: 2NO + O2 = 2NO2 3NO2 +H2O = 2HNO3 + NO 3、防治: 减少排放(具体措施P94)
4、将盛有N2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 后,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 的 体积比是 ( ) A.1∶1 B.1∶2 C.1∶3 D.3∶1
解: 设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分别为x mL、ymL 3NO2 + H2O = 2HNO3 + NO 3 1 y/3 y 剩余气体: x +y/3 1 = 原混合气体: x+y 2
三、NO2、NO、水 例3、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 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 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混合气体总体积的( C) A、1/2 B、1/3 C、2/3 D、5/6 解: 设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2均为x mL 3NO2 + H2O = 2HNO3 + NO 3 1 x/3 x 剩余气体: x +x/3 = 原混合气体: 2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NO2、NO、O2、水 两种反应物的量均已知,应先假设其中一种完全反应, 再计算需要另一反应物的量,看所给反应物是否过量。
关于氮氧化物溶于水

7、将amLNO、bmLNO2、xmLO2混 合于同一试管里,将试管口倒插入水 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消失,则 x对a、b的函数关系式f[x(a、b)]是 A. (a+b)/2 C. (3a+b)/4 B. (2a+b)/3 D. (4a+b)/5
C(HNO3)=1/39.2 mol/L
例4 将体积为10mL的试管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 先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NO,再通入O2,两种气 体共为10mL,水面逐渐上升,至余3mL气体时为 止。求 (1)原混合气体中NO和O2各多少毫升? (2)通入O2为多少毫升时,使管内的气体仍为 10mL? (3)通入O2为多少毫升时,使管内的气体与原 N现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NO2,并将收集 NO2后的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反应停 止后,一部分水进入集气瓶,形成稀硝酸(假设溶质不 向外扩散)(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空气中N2、 O2体积比为4:1,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不计2NO2 N2O4) (1)当收集到的NO2为amL时,所得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_____。 (2)若与水作用后,集气瓶中余下的气体全部是N2时, 原来收集到的NO2的体积为__________。 (3)若与水作用后,集气瓶中余下的气体是N2和O2时, 则原来收集到的NO2的体积V的范围是__________。 (4)若收集到的NO2体积为3a/4mL,计算所得硝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
例题
把10mLNO、NO2的混合气体通 入倒立在水槽的盛满水的量筒中,
片刻以后量筒里留下5mL气体。求
原混合气体中NO、NO2的体积。
V(NO2)=7.5mL V(NO)=2.5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混合气体的组成,(2)反应后剩余气体的种类和量,(3)反应后溶液的浓度。
计算的依据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各反应物的量、判断剩余气体的种类。
应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单一气体:3NO2+H2O===2HNO3+NO①(2)混合气体:①NO2与O2混合:4NO2+O2+2H2O===4HNO3②②NO与O2混合:4NO+3O2+2H2O===4HNO3③(3)2NO+O2===2NO2④2.不同情况的反应及剩余气体的体积[特别提醒]因NO2与水发生反应,因此无论是NO2、NO2和O2的混合气体还是N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最终剩余气体都不能是NO2。
[例] 用排水法收集12 mL NO 于试管中,然后向倒立于水槽中的该试管内间歇地通入O 2共12 mL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剩余NOB .剩余NO 2C .试管中气体为红棕色D .试管内气体先变为红棕色,后红棕色消失,反复几次,最后剩余无色气体 [解析] 向NO 中间歇通入O 2发生的反应为 2NO +O 2===2NO 2 ①3NO 2+H 2O===2HNO 3+NO ②由①×3+②×2得:4NO +3O 2+2H 2O===4HNO 3 等体积的NO 和O 2反应最终剩余O 2。
[答案] DNO ――→O 2 NO 2――→H 2ONO (无色)(红棕色)(无色)1.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A .3∶1 B .1∶3 C .1∶2D .2∶3解析:3N +4O 2+H 2O===2H N +5O 3+N +2O,3 mol NO 2中,有2 mol 氮的价态升高,1 mol 氮的价态降低,所以发生还原反应的NO 2与发生氧化反应的NO 2的质量比为1∶2。
答案:C2.标准状况下,将NO 2和O 2按体积比4∶3混合后充入干燥烧瓶中,然后将烧瓶倒立于水中使其充分反应,则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22.4 mol·L -1B.139.2 mol·L -1C.128mol·L -1 D.45mol·L -1解析:此类题目可用赋值法来解。
设烧瓶体积为1 L ,因V (NO 2)∶V (O 2)=4∶3,故在1 L 混合气体中V (NO 2)=47 L ,V (O 2)=37 L 。
设生成HNO 3的物质的量为x ,根据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则有(4×22.4 L)∶47 L =4 mol ∶x ,解得x =139.2 mol 。
烧瓶中残留O 2的体积:37L -17 L =27 L ,故溶液充满烧瓶体积的57。
所以c (HNO 3)=(47×122.4) mol÷57 L =128mol·L -1。
答案:C3.[双选题]在一大试管中装入10 mL NO 倒立于水槽中,然后向其中缓慢通入6 mL O 2(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B .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 mL NOC .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 mL O 2D .试管内液面上升解析:根据4NO +3O 2+2H 2O===4HNO 3可知,V (NO)∶V (O 2)>4∶3时,NO 有剩余。
由题意,V (NO)∶V (O 2)=5∶3可知,NO 剩余2 mL ,则试管内液面上升。
答案:BD4.盛有NO 和NO 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的体积比是( )A .3∶1B .1∶3C .2∶1D .1∶2解析:设V NO ===x L V NO 2===y L 3NO 2+H 2O===2HNO 3+NO ΔV 3 L 1 L 2 L y L y 3L 23y L则:由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可得: 23y =12(x +y ),解得x y =13。
答案:B5.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 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试管内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再往试管里通入适量氧气,试管内又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O 2与水发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 ,所以水会上升到试管容积的23处;反应生成的NO 又与O 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 2气体,而NO 2又与水反应,水面又上升。
答案:试管内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面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 试管内又出现红棕色,接着红棕色消失,液面又上升 由于NO 2易溶于水,发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 ,故颜色消失,液面上升至容积的23处。
当再充入O 2时,发生反应2NO +O 2===2NO 2,故又出现了红棕色,NO 2继续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气体颜色又消失,液面又上升(1)空气中主要含有N 2和O 2,其体积比大约是4∶1。
(2)可通过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将自然界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
(3)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并且都有毒。
其中NO 和NO 2是两种重要的氧化物。
NO 易与O 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2NO 2,NO 2与H 2O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 。
(4)“雷雨发庄稼”原理:N 2――→O 2闪电NO ――→O 2NO 2――→H 2OHNO 3――→土壤硝酸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 B .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 .通常情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D .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 解析:N 2不能在O 2中燃烧,与O 2在闪电时反应生成NO 。
答案:B2.我国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 .CO 2、Cl 2、N 2、酸雨 B .SO 2、NO 2、CO 、烟尘 C .NH 3、CO 2、CO 、雾 D .HCl 、SO 2、N 2、粉尘答案:B3.把少量NO 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 .氧气B .二氧化氮C .二氧化氮和氧气D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解析:少量NO 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O 、CO 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 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 2与NO 反应生成NO 2,O 2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 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 2和O 2。
答案:C4.[双选题]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此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NO 2B .NOC .N 2O 3D .N 2O 4解析:氧化物中两原子个数之比为: N (N)∶N (O)=714∶1616=1∶2。
答案:AD5.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 、CO 2、NO 2、N 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 .NO 2、N 2B .NO 、CO 2C .NO 2、CO 2D .NO 、CO 2、N 2解析:混合气体无色,气体中不含NO 2,气体通过Na 2O 2后显红棕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NO ,且有与Na 2O 2反应生成O 2的气体CO 2,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且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原气体中不含N 2。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6.(8分)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 2+2NO +4NaOH===4NaNO 2+2H 2O ①,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 ②,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 和NO ,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反应①中NO 2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NO 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NO 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目信息可知,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1)NO 2 NO 1∶1 (2)2NO +2CO=====催化剂N 2+2CO 27.(9分)二氧化氮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二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生成1.4 mol 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用NH 3将NO 2还原成无毒气体,该气体只能是N 2。
NO 2中+4价的N 被NH 3中-3价的N 还原为0价,剩下的氢、氧元素结合成水,因而氧化剂是NO 2,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为N 2;生成7 mol N 2时,其中3 mol 为还原产物,转移电子24 mol ,则生成1.4 mol 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11.2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