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论文
计算机网络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实际应用论文

浅谈计算机网络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摘要】多媒体教学一直是高校教学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的不断拓展,依托网络平台改进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在逐步的走向“科技化、现代化”。
但是在这其中存在着一些传统电教教学与新式多媒体教学的冲突,如何化解这些冲突点,既是多媒体教学任课老师应该注意的,也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任课老师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网络应用计算机高校的教学模式是跟义务教育和普通的学历教育完全不同的,无论是“年级制”也好还是“学分制”也罢,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适合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一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得到了所有任课老师的认可。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随着不同的“局域网”、“校内网”、“城域网”以及互联网的不断拓展,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这个平台开展的新式多媒体教学也在逐步的走进高校的课堂。
但是,因为诸多客观因素存在的原因,新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授课的时候存在了诸多的漏洞,下面我们就简单的谈一下这些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第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信息存储风险大。
即便是一个普通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至少也要有十几二十多个,再加上一些二级学院和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任课老师的备课信息量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海量”信息来形容了。
所以,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了录像视频辅助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补充手段,这也就是多媒体教学的雏形和前身,同时也是多媒体教学发展起来之后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些高校在多媒体教学的工作中尝试着依托“校内网”来进行视频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改进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到信息量的限制,就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一个90分钟的教学视频的存储容量大概是200m 左右,一门一学年制的专业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大约要有100个课时左右,那么算下来光这一门课的信息量最少就需要2g,如果加上一些实习视频的话,估计最少还要增加1g的内容。
多媒体论文最新7篇

多媒体论文最新7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两部分内容。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问题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言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使教学活动在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理想教学环境中进行,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它的使用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将会带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根本性变革。
然而不少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下面是对多媒体教学优势及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论述。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将其运用于教学中能极大地优化传统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的交互性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特别好动,喜欢观察,乐于实践,勇于创新。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这种人机交互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并内化为创造力。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爱好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使计算机像学习伙伴一样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识,这种人机交互,主动参与的学习就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适应的状况,从而真正体现了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论文

论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多媒体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传统教学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和不足。
信息功能弱,个别教学能力差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缺陷这些缺陷是由传统教学的传递结构所造成的,为了提高其教学效果,建造现代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相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么我们必须利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浅谈了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当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时候,应当注重其合理应用,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教学内容的关系。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应用网络教学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ltimedia in the teaching is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s is known to all,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has rich experience in teaching, bu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has severe limitations and weaknesses. the information function is weak, individual teaching ability difference is the main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these defects by 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caused by the structu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build the modern teaching mode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mode and modern teaching media organic combination up, so as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then we must use a variety of means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computer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when the computer of multimedia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dealing with the good teacher, student, multimedia relationship; multimedia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relationship.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一、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多媒体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例 如 ,在 教 学 《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中 的 象 、生动 的描述 ,能从 不同角度 以不 同方式 平 用多媒体辅 助数 学教学 ,运 用 图、文 、声 、 像 、影并茂 的特点 ,能把教 学 时只靠挂 图或 图标 》一课 时,可 以先在几何 画板上 画一 条 展 现知识 的 内在 规律 ,突破时 间、空 间、抽 黑板 作 图很 难讲解 清楚 的知 识 ,通 过形 象生 身上带 有六个 踩点 的鱼 ,然后 教师借 助多媒 象 、宏观 、微观 的限制 ,让学生 充分感受 、 活的画面 、声像 同步的情境 、 言简意赅 的解 体课件 ,让它 变化 ,一会儿变 大 ,一会儿变 理 解 知 识 产生 和 发 展 的过 程 , 开拓 学 生 视 说 、悦耳动 听的音 乐、及 时有 效 的反馈 ,将 小 , “ 肥 ” , “变 瘦 ” , 并 让 它 游 来 游 野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 能力 的培养 。 变 知识一 目了然地展现在 学生 面前 。
实际 出发合理选 择现代 化教学 媒体 ,就能够 又 有 利 于 学 生 对 知 识 的理 解 和 巩 固 ,起 到 事
3 、陈启 秀; 千方百计调 动学生 的积极 要
性 【]安徽教 育; 9o-3 J: 18# 0期 极大地 丰富课堂 教学 ,促进学 生对知 识的理 半 功倍 的效果 。这 样借助 多媒体 教学手 段 , 解和记 忆,培养 学生 的各种 能力 ,提 高学生 学 生 自然 而然地进 入 了教 学情境 ,激起 学生 4 、刘晓 莉, 钟敬 堂, 罗祥 华; 多媒体 组合
的素质 ,大大提 高教学 效果 。通过 多媒体技 术培养 动手能力 ,培养 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教学与数学教学改革 … ; 学讯 ;97 4 数 19年0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论文范文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论文范文第一篇: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论文范文摘要: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时融入了多媒体的复合性、计算机的交互性、电视的实时性以及通信的分布性。
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多媒体通信已成为一种基本的通信方式。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应用;趋势引言: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把电视、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兴的通信技术,在交换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采用智能的、可视的和个人的服务模式,并综合利用图、声、文等多种信息媒体。
一、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特征多媒体通信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同步性三个特征,并且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1、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通信系统区别于其他通信系统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
交互性为用户提供了对通信全过程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
2、集成性。
多媒体通信系统需要具备能同时处理如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的能力。
由于各种媒体之间存在着空间关系、时间关系、链接关系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要求多媒体通信必须具有集成性。
3、同步性。
同步性是多媒体系统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
它是由多媒体的定义决定的,是指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示的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必须以同步的方式进行工作。
二、多媒体通信中的关键技术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是音频和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1)音频数据压缩技术。
作为携带信息的极其重要的媒体,声音是多媒体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为了使信号便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传输和处理,并且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就需要对数字信号依次进行量化和压缩编码。
(2)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图像作为多媒体通信中的一类重要的煤体,能够更直观的体现信息的内涵,也更易于被接受。
但在通信的过程中,由于图像存储时需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对其所生成的数据信号进行压缩是非常必要的。
2、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

浅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使用计算机,并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得到了深远的发展。
人们学习方式和形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解决这一困难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教学一、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教学,指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在教学、研究和管理中以各种方式使用计算机;从狭义上讲,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教师将计算机用作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有别于计算机辅助教育和计算机管理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育,简称cbe,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组织课程和学生数据,监督学社的学习进程,诊断和补救,评价学习结果和为教师提供计划信息等。
计算机管理教学,简称cmi,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组织课程和学生数据,监督学社的学习进程,诊断和补救,评价学习结果和为教师提供计划信息等。
实质上,三者并无完全区分界限,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只不过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两个子域。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指的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来制定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以面授的教学形式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传统教学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它由确定教学目的和总的课程目标开始,最后以考试和评价结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一个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传递,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并把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板书和其它辅助材料呈现给学生。
其次,是对学生的反映进行诊断和评价,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然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进行下一个循环。
从这个讨论中,说明了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通讯的过程。
其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下简称cai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通过输出设备向人们呈现各种信息,并通过输入设备接收使用者输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行转移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提示信息。
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论文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生、像并茂和较强的交互作用等特点,将计算机课程内容制作成有声有色综合性强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使枯燥的计算机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教学;应用引言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书本上静态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优势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逼真。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以前干巴巴的黑板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动画的真实声景!比如在学习某一款软件的操作方法时,光是在教室黑板上写出操作步骤,你很努力的讲给他们听,虽然你讲的津津有味,而对于学生来说,是听的糊里糊涂的,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具体的操作步骤以真实的画面呈献给学生看,让教学内容更直观,学生也容易接受,而且更是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动画、图像、音乐等手段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3.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加大教学信息量。
多媒体课件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容量,提高课密度。
教学媒体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科整合中运用论文

浅谈教学媒体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整合中的运用摘要随着人类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体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因而教学的媒体越来越丰富。
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中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他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某些教学媒体,就教学媒体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整合中的运用作一简述。
关键词教学媒体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一、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成了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特点,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更是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其中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又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先,而要使信息技术能够和我们的课程更好地整合起来,在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就必然要借助教学媒体。
作为教育行列的我们,首先应该结合自己学校已有的条件和设备,选择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媒体。
其次,教学媒体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仔细斟酌和慎重安排的一个环节。
教学媒体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成败和教学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
下面就简要说几点我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
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2.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
3.依据教学条件。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有了上述的选择意识和依据后,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课程正确地选择教学媒体了。
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口号日渐响亮的今天,教师应该掌握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技能,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浅谈了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当多媒体被应用于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其合理应用,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创造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领域中。
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它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的目的。
一、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识记理论知识。
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练习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后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就应当注意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再现历史场面,模拟人机互动的真实场景,在网上进行计算机的学习,操作等训练,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计算机课堂交际环境。
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
仿真交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利用多媒体增强记忆、巩固提高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综合性、虚拟性、超媒体性、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而合乎实际的直观材料。
通过视、听觉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
将所学计算机的文化背景,语言情景,通过录像变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和谐、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充分感知教材。
多媒体的直观、生动、形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学生记忆。
同时运用多媒体渠道的信息传输,多形式多角度反复呈现所学教材,刺激并促进大脑皮层各种联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记忆力,巩固和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以上三方面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但如果一味的过多过滥的运用多媒体,必将过犹不及,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也必须由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
如何才能恰到好处的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完成这个转变呢?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正确的处理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简单地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而以多媒体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取代学生的思维判断过程,取代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
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中的关键在于课件。
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一无是处的摆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形成本身固有的为大多数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
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当制作与自己教学风格一致的课件,切勿将多媒体课件放于主导地位,将课件做得花里胡哨。
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师自身风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也唯有如此才能以情感、语言、神态感染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生及时的进行交流并得到反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激生之疑,导生之思,启生之智,育生之能”,从而逐渐引导学生达到“识记、复用、操作”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反之则必将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云,也就背离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媒体运用的频度目前存在着一个认知上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越能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忽视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必将使计算机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在引入或呈现这几个环节我们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环节少用一些。
但无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目标明确,明确每一步多媒体的应用中所要达到的目标,避免过多过滥的使用多媒体。
三、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创造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
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
网络上有了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我们有条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教学状态,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几十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即便人们探索出分层教学、差异教学等教学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进,难以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
然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可以对学生差异实施较大面积的覆盖,从而实现对个性化的较全面的关照;计算机网络可以递送具有较大预设空间的课件,学生能从课件中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服务;计算机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合的教师指导和同学交流。
这样,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会得以更好地体现。
又如,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目前被广泛认同的一种观点。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师、课堂、教材等都可以成为变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求教对象,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料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较充分的自由和便利,更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意愿。
总之,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同时,多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
工作实践,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学模式。
积极进行网络教学尝试,建设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技术环境。
正确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多媒体和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创造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曾祥翊.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其应用[j].中国电
化教育
[2]兴梅.计算机辅助教学新思路及注意问题[j]
[3]陈维嘉.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
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