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模板

企业标准模板
企业标准模板

企业标准模板

安全标志申办时提交产品标准的相关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办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突出审核重点~抓住重点关键问题~对安全标志申办时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标准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提交1(完全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不必产品标准。

2(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相关标准中规定需由生产单位确定具体技术参数或性能要求~某些参数或功能超出相关标准的产品~申请人只需提交产品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中应明确相关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1。

3(对于执行多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需要补充要求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应明确执行标准的条款、需要补充的内容等。产品企业标准编制时~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某条款引用的~只明确标注该条款号,如:×××执行MT×××-×××中5.6的规定~×××性能检验执行

MT×××-×××中6.6的规定等,~不必照抄该条款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2。

4(无可执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写尽量采用简化的格式~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适用环境、安全要求、主要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3。

示例1

Q/×××

××××(单位名称)产品技术条件

Q/××××××-××××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发布××××-××-××实施

××××(单位名称) 发布

××× ××××××× Q/–

前言

本技术条件依据MT/T947-2005《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制定。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 ×××

本技术条件批准人:×××

××× ××××××× –Q/

LBG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1 执行标准

MT/T947-2005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2 产品名称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3 基本参数

产品基本参数见表1

1 表

名称规格防爆型式防爆标志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LBG1-200/6 隔爆型 ExdI 6kV 200A

LBG1-315/6 隔爆型 ExdI 6kV 315A

LBG1-400/6 隔爆型 ExdI 6kV 400A

... ... ... ... ...

4 技术要求

4.1 连接器的主回路电阻不大于500μΩ。

4.2 其他技术要求符合MT/T947-2005中的相关规定。

5 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执行MT/T947-2005的相关规定。

1

示例2

Q/×××

××××(单位名称)企业标准

Q/××× ×××-××××

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矿用隔爆型永磁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发布××××-××-××实施

××××(单位名称) 发布

2

Q/××× ×××-××××

前言

本标准是由××××公司依据JB8739-1998《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制定,补充了主回路电阻值、显示功能、断电后放电剩余能量以及电气机械特性值,明确了绝缘水平、短路关合开断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峰值耐受电流的具体参数。

本标准贯彻、实施了GB/T1.1-2009等标准。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部门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

本标准批准人:×××

Q/××× ×××-××××

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矿用隔爆型永磁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PBG系列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包括弹操、永磁机构,以下简称配电装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本配电装置适用于三相交流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额定电压6kV,额定频率为

50Hz供电系统的配电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

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AQ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JB8739-1998 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

3 型号及基本参数

3.1 型号含义

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矿用隔爆型永磁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P B G ?,? / ? Y ?

接线方案:?、?、?

永磁(非永磁的无此字母)

额定工作电压,kV

额定工作电流,A

设计序号

高压

隔爆型

配电装置

3.2 分类

配电装置按一次接线方案分:

Q/××× ×××-××××

a)?方案为电源侧有一个电缆头,负荷侧有一个电缆头,可以单台使用,也可以联台使用;

b)?方案为电源侧无电缆头,负荷侧有一个电缆头,仅在联台使用时作为分路开关;

c)?方案为电源侧无电缆头,负荷侧也无电缆头,仅在联台使用时作为母线联络开关。

3.3 配电装置防爆型式为:矿用隔爆型,防爆标志:ExdI

3.4 基本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6kV;

额定工作电流:50A,100A,200A,300A,400A,630A;

电源额定频率:50Hz;

工作制:长期。

3.5 环境条件

符合JB8739,1998中第5.1条的规定。

4 技术要求

4.1 配电装置具有如下保护功能:

1)过流保护;

2)短路保护;

3)欠压保护;

4)绝缘监视保护;

5)漏电保护。

4.2 配电装置电气性能满足以下要求:

1)短路开断和关合电流次数:“分-180s-合分-180s-合分”2次,分6次,合分4次;

2)额定短路开断电流:12.5kA;

3)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峰值):31.5kA;

4)额定短时耐受电流:12.5kA;

5)额定峰值耐受电流;31.5kA;

6)额定短路持续时间:2s;

7)主要电气机械特性:

触头开距:8?1mm;

+1超行程:3mm;

平均合闸速度:永磁式——0.4~0.8 m/s;弹操式——?0.6 m/s;

平均分闸速度:永磁式——0.9~1.3 m/s;弹操式——?0.8 m/s;

触头合闸弹跳时间:?3ms;

触头合闸及分闸不同期性:?2ms;

8)主回路电阻?400μΩ;

9)绝缘水平采用JB8739-1998第5.2.2条表2中?系列。 4.3 除了满足

JB8739-1998中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补充技术要求: 4.3.1 显示功能:具有合、分闸指示灯显示,故障状态显示屏显示并有记忆功能;显示内容应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

4.3.2 永磁式配电装置断电后开盖等待时间:不小于10min

充电电压220V;

电容器容量10000uF;

放电5min后,剩余电压不大于0.1V,剩余能量小于0.2 mJ。 4.3.3 配电装置各隔爆腔的盖板应设“严禁带电开盖”字样的标牌,永磁式配电装置前门上设置“断

电源10min后开盖”警示牌。

2

Q/××× ×××-×××× 4.4 防爆性能满足GB3836.1-2000、GB3836.2-2000的相关要求。

5 检验方法

一般项目的检验方法执行JB8738-1998中的相关规定,并补充以下项目的检验方法: 5.1 显示功能:输入模拟信号,观察显示内容应与输入实际信号一致。

5.2储能电容器放电至剩余能量所需时间的测量:首先利用能量公式

Q=0.5CU2(Q剩余能量J;U剩余电压V;C电容F)计算出剩余电压值,电容器充电完毕后,断开电源,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同时使用合格的电压表检测电容器剩余电压,等到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剩余电压值时,记下计时器所测得的时间值。

6 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如表1所示:

表1

序型式出厂试验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号检验检验

JB8739-1998第5.3.11条工频1 绝缘水平 GB/T11022-1999中第6.2条 ?耐

压本企标第4.2条 2 湿热试验 JB8739-1998第5.3.15条GB/T2423.4 -2008 ? 3 温升试验 JB8739-1998第5.3.9条GB/T11022 -1999中第6.5条? ? 4 过流保护

试验JB8739 -1998第5.3.4.2条 JB8739-1998第6.1.9.1条 ?? 5 短路保护试验JB8739 -1998第5.3.4.3条JB8739 -1998第6.1.9.1条 ? ? 6 绝缘监视保护

JB8739-1998第5.3.4.4条JB8739 -1998第6.1.9.3条? ? 7 接地漏电保护

JB8739-1998第5.3.4.5条JB8739 -1998第6.1.9.4条 ? ?

JB8739-1998第5.3.14条 JB8739-1998第6.1.11条 ? , 8 短路开断和关合

性能本企标第4.2条

9 机械寿命 JB8739-1998第5.3.8.2条 JB8739-1998第6.1.8.3 条? ,

JB8739-1998第5.3.6、5.3.7条 10 机械操作和机械特性试验 JB8739-1998

第6.1.8条 ? ? 本企标第4.2条

11 主回路电阻测量本企标第4.2条 GB/T11022-1999中第6.4条 ??

JB8739-1998第5.2.9条 12 短时耐受电流试验 GB/T11022-1999中第6.6

条 ?, 本企标第4.2条

JB8739-1998第5.2.10条 13 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GB/T11022中第6.6条 ? ,

本企标第4.2条

GB3836.2-2000第15.1.2.1条14 静压试验 GB3836.2-2000第15.1.2.1条 ? ?

1.0MPa历时10~12s

15 接地装置 GB3836.1-2000第15章 GB3836.1-2000第15章 ??

GB3836.2-2000 16 隔爆参数检查 JB8739-1998第6.1.4.3条 ? ? 产品合格图

17扭转试验 GB3836.1-2000第23.4.5条 GB3836.1-2000第23.4.5条 ? , 18密封圈老化 GB3836.1-2000附录D3.3 GB3836.1-2000附录D3.3? , 引入装置夹紧、密封性能和机GB3836.1-2000附录D3.1 GB3836.1-2000附录D3.1 19 ? , 械强度 GB3836.2-2000附录D2GB3836.2 -2000附录D2 GB3836.1-2000第23.4.3.1、GB3836.1-2000第23.4.3.1、20观察窗冲击、热剧变 ? , 23.4.6.2条 23.4.6.2条

3

Q/××× ×××-××××

外壳耐压及内部点燃的不传爆21 GB3836.2-2000第15章 GB3836.2-2000第15章 ? , 试验

GB3836.3 -2000第4.3、4.4条JB8739-1998 第6.1.4.4条? ? 22 接线腔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23 显示功能本企标第4.3.1条本企标第5.1条 ??

*储能电容器放电剩余 24 本企标第4.3.2条本企标第5.2条 ? ? 能量检测

25 外壳防护 GB4208-2008(IP54) GB4208-2008 ?, 注:“?”表示必做检验项目,“,”表示不做检验项目,“*”表示非永磁机构产品无序号24。

7 标志

安全标志标识执行AQ1043-2007的规定,其他执行JB8739-1998第7.1条相关规定。

4

示例3

Q/×××

××××(单位名称)企业标准

Q/××× ×××-××××

KTW××型无线手持电话机

××××-××-××发布××××-××-××实施

××××(单位名称) 发布

××× ×××-×××× Q/

前言

本标准在防爆安全方面遵守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要求》和 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4 部分本质安全型“i” 》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 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210-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抗干扰及可靠性要求除外)的有关规定。

在编写格式、表述方法和引用标准方面依据 GB/T1.1-2009、GB/T 20000.3-2003等规定。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年××月××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1

××× ×××-×××× Q/

KTW××型无线手持电话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KTW×× 型无线手持电话机的产品型号及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KTW××型无线手持电话机(以下简称手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9-2002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0111-2008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AQ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3 产品型号及结构

3.1 防爆型式和标志

矿用本质安全型,标志为“ExibI”。

3.2 型号

KT W ××

登记序号

无线设备

矿用通讯系统或设备

3.3 外形尺寸及质量

3.3.1 外形尺寸(长×宽×高):115mm×50mm×17mm。

3.3.2 质量:约85g。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批准的技术文件和图样制造。 4.2 环境条件

2

××× ×××-×××× Q/

手机在下列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0?,+40?;

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c) 海拔:海拔不超过2000m;

d) 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场所。

4.3 电气性能

4.3.1 一般要求

a)无线接入方式:CDMA 450MHz;

b)工作频段:手机发:452.5 MHz,457.475MHz;手机收:462.5 MHz,467.475MHz;

c)占用带宽:(1.23?0.1)MHz;

d)天线阻抗:50Ω;

e)工作电压:3.7V(由电池组供电);

f)最大输出功率:24dBm;

g)接收灵敏度:?-105dBm(帧差错率 FER<0.5%、可信度?95%);

h)工作电流: 待机工作电流:?30mA;最大工作电流:800mA;

i)振铃响度?75dB(0.5 m)。

4.3.2 电池组

锰酸锂电池:型号:603448A 3.7V/950mAh 电池组,出厂时内串保护元件,并浇封。

a) 电池组开路电压:?4.3V;

b) 电池组过流保护动作值:?2.5A。

4.3.3 主要功能

手机具有电话本功能,可进行相应的电话簿操作(存储、组群、查找等)。

手机可作为KT28矿用多功能无线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使用,可实现语音通话、短信发送等功能。

4.4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直流供电电压在3.5V,4.3V范围内波动时,手机的主要电气性能应符合4.3条要求。 4.5 结构要求

4.5.1 金属零部件要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4.5.2 整机、零部件加工应符合图纸要求,装配正确无误。

24.5.3 手机塑料外壳单面连续表面面积小于100cm。

4.6 外壳防护性能

手机的外壳防护能力应符合GB4208-2008中有关IP54的规定。 4.7 电气安全要求

4.7.1 本安接线端子对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50Hz、电压500V历时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漏电流不大于5mA。

4.7.2 本安电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4.7.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手机印制板绝缘涂层下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4-2000 表2的规定。 4.7.4 可充电池组外部触点处理应符合GB3836.4-2000 第7.4.8条a)的规定。 4.8 最高表面温度

手机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元器件及导线等的最高表面温度须不高于150?。

4.9 特殊工艺要求

3

××× ×××-×××× Q/

印制电路板调试完毕清洗后,表面须均匀地涂覆两遍三防漆,覆盖层应牢固可靠。 4.10 工作稳定性要求

手机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通电时间不小于2d。每天检测1次电话机,其电气性能应符合4.3的要求。

4.11 环境适应性

4.11.1 手机在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低温工作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4.11.2 手机在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高温工作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4.11.3 手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低温贮存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4.11.4 手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高温贮存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表1

试验项目温度 ? 试验时间(h) 恢复时间(h)

低温工作 0 2 -

高温工作 +40 2 -

低温存储 -40 16 2

高温存储 +60 16 2 4.11.5 手机应能承受严酷等级,40?,周期6d的交变湿热试验。其电气安全、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7、4.3及4.5的规定。

24.11.6 手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频率10Hz,150Hz,加速度20m/s,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各振动5次的振动试验,试验后检查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24.11.7 手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500m/s,脉冲持续时间

11ms,在三个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上连续冲击3次的冲击试验;试验后检查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4.11.8 手机应能承受4次高度1m的跌落试验,试验后检查电气性能与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4.11.9 包装后的手机应能承受运输试验,试验后检查包装箱应无损坏和明显变形,箱内产品的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及4.5的规定。

4.12 防爆要求

4.12.1 手机须符合GB3836.1、GB3836.4的规定,并经国家授权的防爆检验部门审查检验合格,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

4.12.2 手机应通过安全火花试验。

4.12.3 本安参数

锰酸锂电池:型号:603448A 3.7V/950mAh 电池组,出厂时内串保护元件,并浇封。

a) Uo:?4.3V;

b) Io:?2.5A。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环境条件

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4

××× ×××-×××× Q/

a)温度:15?,35? ;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 kPa,106kPa。

5.1.2 电源条件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测试用直流供电电源符合以下要求:

a)电压:误差不大于2%;

b)周期与随机飘移:?U/U?1%。 0

5.2 电气性能试验

5.2.1 测试仪表及设备的一般要求。

5.2.1.1 测试仪表的精度应保证所测指标的精度要求。 5.2.1.2 测试仪表和设备的选型应符合所测性能的特性。

5.2.1.3 属计量范围内的仪表须在计量检定周期内。 5.2.2 测试仪器仪表

表2

名称型号数量

CDMA 综合测试仪 MT8801C 1

稳压电源 1

万用表 FLUKE187 1

滑线变阻器 1

矿用无线信号变换器 KZG1 1

声级计 1 5.2.3 电气性能测试

5.2.3.1 待机电流、最大工作电流测试

a)按图 5.2.1 连接测试电路;

图5.2.1

b)手机工作在额定电压下,手机开机后测得的最大电流即为工作电流;

c)手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即为手机的待机电流。 5.2.3.2 发射频率、频率准确度、发射功率、占用带宽测试

a)按图 5.2.2 连接测试电路;

图 5.2.2

b)被测手机处于通话状态,通过同轴电缆接入综合测试仪;

c)由综合测试仪上分别读取发射频率、频率准确度、发射功率、占用带宽,应满足指标要求。

5

××× ×××-×××× Q/

5.2.3.3 接收频率测试

a)按图 5.2.2 连接测试电路;

b)被测手机处于通话状态,通过同轴电缆接入综合测试仪;

c)将综合测试仪设置为频谱测试状态,读取接收中心频率,应满足指标要求。

5.2.3.4 接收灵敏度

a)按图 5.2.3 连接测试电路;

图 5.2.3

b)被测手机处于连接状态,通过同轴电缆接入综合测试仪。综合测试仪采用SO2方式,调节综合测试仪的BS输出电平,测试其FER,满足帧差错率

FER<0.5%、可信度?95%要求的最小BS输出电平即为被测手机的接收灵敏度。

5.2.3.5 振铃响度

a)按图 5.2.4 连接测试电路;

图 5.2.4

b)被测手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置电话机在振铃状态;

c)用声级计在0.5m远的距离对着手机喇叭,测得的振铃声级应满足指标要求。 5.2.4 电池组性能试验

5.2.4.1 允许最高直流开路电压

电池正常充电完成,直接在电池两端测的电压即为允许最高直流开路电压。

5.2.4.2 允许最大直流短路电流

电池正常完成充电,在电池两端串接滑线变阻器和电流表,调节滑线变阻器,使电阻值趋向于0,测的短路电流即为允许最大直流短路电流。

5.2.5 手机功能测试

图 5.2.5

按图5.2.5连接测试电路,并进行手机功能测试。

5.2.5.1 电话本功能

6

××× ×××-×××× Q/

任选1部工作正常的手机,可进行电话本存储、组群、查找。 5.2.5.2 短信功能

在系统的支持下,任选2部工作正常的手机,可相互发送、接收短信。 5.3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试验

按MT210-1990 第10.2条的规定进行。

5.4 外观及结构检查

按MT210-1990 第5.2条的规定进行。

5.5 工频耐压试验

按MT210-1990 第8.2条的规定进行。

5.6 绝缘电阻测试

按MT210-1990 第23.4.7.8条的规定进行。

5.7 表面温度试验

按MT210-1990 第11.2条的规定进行。

5.8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按GB4208-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

5.9 工作稳定性试验

手机处于工作状态,每隔24h按5.2测量其电气功能,试验持续时间应符合

4.11的规定。

5.10 低温工作试验

按MT210-1990 第23.2条的规定进行,采用非散热试验样品的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方

法。

5.11 高温工作试验

按 MT210-1990 第23.2条的规定进行,采用非散热试验样品的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方

法。

5.12 低温存贮试验

按MT210-1990 第24.2条的规定进行,采用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方法。 5.13 高温存储试验

按MT210-1990 第24.2条的规定进行,采用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方法。 5.14 湿热试验

按MT210-1990 第28.2条的有关规定进行,在试验的最后2h,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耐

压试验,然后检查电气性能和外观。

5.15 振动试验

按MT210-1990 第25.2条的规定进行。

5.16 冲击试验

按MT210-1990 第26.2条的规定进行。

5.17 跌落试验

按MT210-1990 第15.2条的规定进行。

5.18 运输试验

按MT210-1990第27.2条的规定进行。

5.19 安全火花试验

按GB3836.4-2000 第10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7

新企业标准模板

Q/*** ( 字体Times New Roman 48号,加粗,字符间距缩放130%) ***公司企业标准(公司名称应与公章一致,黑体小一号) Q/*** 0001S-2011(字母与数字之间空一格,黑体 四号) 代替 Q/********-****(若为初制,此行无;宋体五号) 保健食品(非保健食品,此行无) 产品名称(黑体一号,居中) 注:本标准模板为范例,供参考。其中格式、字体不得变动,内容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编制。若有附录,其格式、字体同标准内容。 2011-04-10发布2011-04-20实施(黑体四号) ****公司(黑体二号)发布(黑体四号)

前言(黑体三号) (下文为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代替Q/********-****《标准名称》。(若为初制,此行无)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无附录,此行无)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委托单位:名称:。(无委托关系,以下内容删掉) 地址:。 生产单位:名称:。 地址:。

产品名称(黑体三号) 注:1、正文内所有顺序号、标题均为黑体五号,内容均为宋体五号; 2、正文内容段落均为段前、段后0,固定值17; 3、顺序号、标题之间均空两个空格,每段前空四个空格; 4、正文中所有引用的文件,其字母与数字之间,空一个空格; 5、正文中不得引用已废止文件,在引用之前须查实;引用文件优先适用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的术语和定义(若正文中无此项,删掉)、分类(若正文中无此项,删掉)、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若原辅料中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此项无)、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配料****、过筛、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装(与技术要求中的生产工艺相符合)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98 食品添加剂碳酸钙 GB 1987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 包装材料

企业标准文本格式模板

管理标准 安全管理制度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4.1.1(章节号全部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4.1.2 4.2 5 试验方法 (此部分包含对每个要求,或者引用测定或检验特性值的试验方法,或者直接规定试验方法。)5.1 5.1.1 5.1.2

食品企业标准备案--标准文本

标准 备案号: 盒饭卫生与营养要求(标准名称) 某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4.4营养指标、7检验方法、8抽样、9判定规则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Q/XXXX—2006《学生盒饭营养及卫生要求》。 本标准与Q/XXXX—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适用范围调整为所有盒饭,包括学生盒饭和社会盒饭; ——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食品添加剂、加工供应卫生要求、贮存及运输要求; ——增加了盒饭、冷藏盒饭、加热保温盒饭和高温灭菌盒饭等定义; ——调整了微生物指标的规定; ——调整了学生盒饭营养指标的规定; ——增加了附录A盒饭加工供应卫生要求、附录B推荐的盒饭加工供应过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管理模式和附录C盒饭中心温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食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XXXX—2006

盒饭卫生与营养要求(企业名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盒饭的定义、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加工供应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抽样、判定规则、包装、标识、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加工、分装、分送的盒装主食和菜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测定 GB/T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测定 GB/T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葡萄球菌测定 GB/T4789.2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GB/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T5009.6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 GB/T5009.10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盒饭 指集中加工、分装、分送的盒装主食和菜肴。 3.2 冷藏盒饭 指主食和菜肴烧煮后充分冷却(在2小时内须使中心温度降至10℃以下),并在中心温度10℃以下条件分装、贮存、运输,食用前须加热至中心温度不低于70℃的盒饭。 3.3 加热保温盒饭 指主食和菜肴烧煮后加热保温,在食用前中心温度始终保持在60℃以上的盒饭。 3.4 高温灭菌盒饭 指主食和菜肴盛装于密闭容器中经高温灭菌,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可在常温下保存的盒饭。 3.5 学生盒饭 指配送给中小学校供学生食用的盒饭。

企业标准模板

企业标准模板 安全标志申办时提交产品标准的相关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办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突出审核重点~抓住重点关键问题~对安全标志申办时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标准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提交1(完全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不必产品标准。 2(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相关标准中规定需由生产单位确定具体技术参数或性能要求~某些参数或功能超出相关标准的产品~申请人只需提交产品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中应明确相关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1。 3(对于执行多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需要补充要求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应明确执行标准的条款、需要补充的内容等。产品企业标准编制时~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某条款引用的~只明确标注该条款号,如:×××执行MT×××-×××中5.6的规定~×××性能检验执行 MT×××-×××中6.6的规定等,~不必照抄该条款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2。 4(无可执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写尽量采用简化的格式~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适用环境、安全要求、主要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3。 示例1 Q/××× ××××(单位名称)产品技术条件 Q/××××××-××××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发布××××-××-××实施 ××××(单位名称) 发布 ××× ××××××× Q/– 前言 本技术条件依据MT/T947-2005《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制定。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 ××× 本技术条件批准人:××× ××× ××××××× –Q/ LBG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1 执行标准 MT/T947-2005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2 产品名称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3 基本参数 产品基本参数见表1 1 表 名称规格防爆型式防爆标志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LBG1-200/6 隔爆型 ExdI 6kV 200A LBG1-315/6 隔爆型 ExdI 6kV 315A LBG1-400/6 隔爆型 ExdI 6kV 400A ... ... ... ... ... 4 技术要求 4.1 连接器的主回路电阻不大于500μΩ。 4.2 其他技术要求符合MT/T947-2005中的相关规定。

企业标准——格式

K-44 备案号: Q/HZK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ZK 594 -2009 VHS1-12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2009-05-22发布 2009-06-30实施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由于产品VHS1-12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没有专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根据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特修订本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交货的依据。 本标准是根据GB/T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的相关规定,参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有关编写格式而制定的。 本标准如与强制性标准相悖,以强制性标准为准。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VHS1-12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VHS1-1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相交流50Hz,额定电压12kV,用于投切各种不同性质的负荷及频繁操作的场合,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施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的断路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11.1-2012 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16927.1-201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984-2014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T3309-198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T11022-201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JB/T3855-2008 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JB/T8738-2008 高压交流开关设备用真空灭弧室 DL/T402-2007 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403-2000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3产品型号 4要求 4.1 正常使用条件

企业标准 格式模板

XX(五号黑体)(具体请查询“中国标准CCS分类号”pdf文件)Q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1181 XXX 0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新企标无需填写,“XXX”是标准代号由标准科给出,“OXX”是企标序号,“20XX”是年代号) XX(标准名称) (一号黑体)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XX有限公司(二号宋体)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依据,只是相关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删除“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为产品出厂检验与交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结合用户需求,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GB/T 1.1-2009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XXX(标准号)XXXXXXXX(标准名称)(注意,这里引用的标准一定是要现行有效的标准,请上网去核查,https://www.360docs.net/doc/1e6356816.html,/standardSearch/quickly_search.aspx或者 https://www.360docs.net/doc/1e6356816.html,/bzsearch/bzsearch.asp) ...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3.2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指标的要求;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 4.1.1 …… 4.1.2 …… 4.2 …… 5 试验方法

企业技术规范文本格式(模板)

X XX Q/ XXX (企业名称)企业规范 Q/ XXX 00 XX S-2012 (规范名称) 20 XX-XX-XX 发布20XX - XX - XX 实施

(企业名 发布称)

前言部分应视企业具体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规范的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规范贯彻了国家标准XXXX,参考了行业标准XXXX,地方标准XXXX,本规范的检验方法采用了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本规范由XXXX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XXXX。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 本规范于XXXX年X月X日由XXXX负责人XXX批准。 本规范于XXXX年X月X日首次发布。 (规范名称) 1概述 本技术规范中的(设备名称)用使用。 2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设备名称)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XXX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运和售后。 本规范适用于……(设备名称)(说明产品由什么什么部件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使用什么样的材质等等),使用地点、使用单位等等。 3定义与术语

涉及的专业术语,或者关键性、重复性名称、等要素。(参考《GBT_1.1-2009_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4基础条件 (设备名称)所使用的自然环境、工况等条件。 5执行标准和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示例如下:(常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3181《漆膜颜色标准》 IS09001 —2008国际质量体系标准 【说明: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国家标准、ISO标准、IEC标准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其他国际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 6技术参数 6.1外形尺寸示例: XXXX 6.2主要零件尺寸示例: 6.3材质要求示例: 6.3.1XX应符合XXXX标准的规定。 6.3.2……【说明:写明所有原辅料及执行标准】 6.4感官要求示例: 应符合表1的规定。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为了方便企业更好地制定企业标准,根据GB/T1.1、GB/T1.2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标准模板”。企业可以按照此模板的格式编制企业标准。在模板使用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要求,但不能改变章节名称、顺序、字体和字号。以下为“企业标准模板”的具体使用说明。 1、封面左上角三位“XXX”为标准文献分类号,由一位大写字母和两位数字组成,如“A56”。 2、文本正文全部用5号宋体,大标题及一级标题用黑体,从前言开始到正文结束每页右上角用5号黑体写出标准号,涉及到表格的,表格题目用5号黑体位于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容用小5宋体,表格宽度与版面同宽,如下表。 3、第一章“范围”中,本标准适用于…应完整交代本标准能“干什么用”,阐明标准的适用性,或适用的领域、界限。 4、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涉及的标准必须是最新标准,标准号与名称一致(不写标准的年代号),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查询。另外,凡是第二章中引用的标准,后面的正文里必须要涉及,后面引用到的标准必须要列入第二章,一一对应。排序规则如下: a.“标准”在前,“法规”在后。 b.国家标准在前,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后 c.国内标准在前,国际标准在后 d.行标按A → Z顺序排列。 e.所有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大排列。 5、第四章“要求”中要注意: a. 标准中的所有特性,可以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用引用方式引用其他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量化的特性应给出极限值或可选值。 b. 产品标准是针对最终产品而言,提“要求”时不涉及其他中间生产环节的要求。 c. 执行“可检验性原则”,即提出的每一项要求一定要提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方法可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引用现成的方法标准。 d. 指标应不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e.食品类标准必须写出原辅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保质期、净含量等内容,检验规则参照“QS”《审查细则》的相关规定制定。 f.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其他类产品,必须制定出安全要求。 6、第五章“试验方法”是对第四章“要求”中特性及各种数值进行验证手段的描述,应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有一项“要求”就应有一项对应的试验方法;且应尽量使用国家、行业中现有的试验方法标准。如果企业自己编写试验方法,需要符合下列要求: a.测定特性值时需要有测定程序,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b.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有数据,给出结果的计算方法; c.测试结果要有保证,给出方法的精密度数据; d.试验方法如涉及安全,给出警示内容。 7、第六章“检验规则”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出检验类别,例如:出厂检验(常规检验、交收检验、交付检验),型式检验(属于全项检验) 。每种检验类别中必须包含检验项目、组批抽样规则、检验的条件(什么时候做、什么情况下做)、判定规则。复检规则中包含:项目、条件、次数、结果判定,指什么项目可以复检,什么项目不可以复检,所谓“不可以复检”是指该“项目”对于该产品是致命的,一旦出现,对该产品而言是不可修复的项目。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申请表(模板)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复审备案申请表 1)生产者名称及地址应当填写异地生产或者被委托加工的企业名称和地址。2)该标准备案有效期为三年,到期企业未办理相关手续,将注销备案。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产中品标准审查单(会议纪要)

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单(会议纪要) 注:1)专家组成员可以是本企业或者企业外的专业技术人员。

声明 我单位(名称)浙江省××××××有限公司 所提交的企业产品标准(名称、编号)Q/×××××-××××《××××××××》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已经专家审定,并按照规定程序由企业法人代表批准发布,符合如下要求: a)(相关法律法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国质检标联2009-84)》、××××××××××××、×××××××××××××××××××× b)(相关强制性标准名称及编号):GB ××××-××××《××××××××》、GB ××××-××××《××××××××》 c)(相关产业政策):×××××××× 并与推荐性标准________GB/T ××××-××××《××××××××》____________相比,主要技术指标较推荐性标准:□严于/□一致/□低。其原因是: ×××××××××××××××× 我单位对提供的与该标准有关的备案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保证所生产的产品执行该标准。 我单位对违反上述声明导致的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法人代表: (企业盖章) 年月日

浙江省×××××有限公司文件 关于批准发布企业产品标准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生产车间: 由本公司起草的企业标准已通过专家的审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现予以批准、发布。在一个月内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开始实施,请认真贯彻执行。 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Q/××××××-××××××××××××× 浙江省×××××有限公司 ××××年××月××日

食品企业标准格式

Q/××× (食品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不得使用治疗、功能术语,不得使用谐音、形似等容易引起联想、误导的字眼。) (企业名称)发布

前言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代替了(指以前的标准代号),(说明:若是修改标准需列出此项内容,则应紧接着另起一行说明本标准与代替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之处;若是制定新标准则不需此项。) 本标准与(以前的标准代号)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 本标准由(××××公司名称)提出。如集团公司统一使用一个企业标准,还应写明其他适用的食品企业名称。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发布时间:×××,×××,……。

(食品标准名称)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准名称)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说明产品由什么原辅料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产品的属性<如:饮料、罐头>是什么什么包装)制成(食品标准名称)。 【注:上述内容应载明所有原辅材料名称,食用油、食品添加剂、香辛料应标注具体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示例如下:(最新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GB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已批保健食品应执行】 GB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957 糕点厂卫生规范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QB 1014 食品包装纸 QB/T 1505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说明:以上为示例,制标企业应全部列出本标准所需标准中当前有效的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及有关文件。国家标准按标准顺序号从小到大排列;其他标准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在第3章节后出现的所有引用文件都应出现在第2章中。】 术语和定义(或产品分类)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 【说明:如果标准仅适用于一个产品则可以省略此章】 技术要求 原辅料要求示例: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 鲜蛋应符合GB 2748的规定。 …………

企业标准格式模板

XX(五号黑体)(具体请查询“中国标准CCS分类号” pdf 文件)Q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1181 XXX 0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 “ XXX”是标准代号由标准科给出,(“ 代替 Q/321181 XXX-20XX ”新企标无需填写 “ OXX”是企标序号,“ 20XX”是年代号) XX(标准名称 ) (一号黑体)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 XX 有限公司(二号宋体)发布

前言 ( 三号黑体,不加粗 )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 2 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依据,只是相关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删除“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为产品出厂检验与交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结合用户需求,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GB/T 1.1-2009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 三号黑体,不加粗 )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 2 字符) 1范围 ( 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 ,, ,本标准不适用于 ,,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 ISO 标准、 IEC 标准、 ISO 或 IEC 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 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XXX(标准号) XXXXXXXX(标准名称)(注意,这里引用的标准一定是要现行有效的标准,请上网去核查, https://www.360docs.net/doc/1e6356816.html,/standardSearch/quickly_search.aspx或者 https://www.360docs.net/doc/1e6356816.html,/bzsearch/bzsearch.asp) ... 3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3.2(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 4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指标的要求; b)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4.1.1,, 4.1.2,, 4.2,,

食品企业标准模板

Q/XXXX ×××××(食品名称) 2013-××-××发布2013-××-××实施

目次 前言……………………………………………………………………………………………………………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1) 4 食品添加剂 (2) 5 试验方法 (2) 6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3) 7 检验规则 (4)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 9 保质期 (5)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XXXX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XXX 本标准于20XX年X月X日首次发布并实施。(新制定标准引用格式) 本标准对Q/XXX -XXXX进行了修订,与20XX年发布相比较,本标准对Q/XXX -20XX的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 ——原料和辅料要求中增加了对××、××、××的要求。 ——外观和感官特性中××和××合并修改为“××,××”。 ——××指标中将有害物质的要求删除。 ——新增××限量指标的要求,包括××、××、××。 ——抽样中的抽样量更改为××。 ——出厂检验项目增加“××”的检测要求。 ——包装中增加了××、××、××的规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XXX XX 本标准于20X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20XX年XX月XX日第一次修订,并发布实施。(修订标准引用格式)

××××(食品名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食品名称)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XXX为原料,辅以XX、XX、食品添加剂(XX、XX、XX)经XX、XX、XX等工序制成的XX。说明产品由什么原料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产品的属性(如:饮料、罐头)是什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标准如有更新或替代,引用最新标准。 如下示例:(常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3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7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22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GB/T 7416 啤酒大麦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255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QB/T 1686 啤酒麦芽 QB/T 2319 液体葡萄糖 QB/T 2687 啤酒用糖浆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模板

安全标志申办时提交产品标准的相关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办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突出审核重点,抓住重点关键问题,对安全标志申办时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标准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完全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不必提交产品标准。 2.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相关标准中规定需由生产单位确定具体技术参数或性能要求,某些参数或功能超出相关标准的产品,申请人只需提交产品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中应明确相关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1。 3.对于执行多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需要补充要求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应明确执行标准的条款、需要补充的内容等。产品企业标准编制时,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某条款引用的,只明确标注该条款号(如:×××执行MT×××-×××中5.6的规定,×××性能检验执行MT×××-×××中6.6的规定等),不必照抄该条款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2。 4.无可执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写尽量采用简化的格式,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适用环境、安全要求、主要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3。

示例1 Q/×××××××(单位名称)产品技术条件 Q/××××××-××××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发布××××-××-××实施 ××××(单位名称)发布

Q/××× ×××–×××× 前言 本技术条件依据MT/T947-2005《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制定。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 本技术条件批准人:×××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参考文本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 法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下称企业标准)备 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下列企业标准,应当在组织 生产之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下称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一)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 准; (二)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 准。 第三条备案的企业标准的内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的规定。 第四条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标准的,可

以由集团公司总部或者其所属任一生产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该企业标准备案时,应当注明适用的各企业名称及地址。 第五条委托加工或者授权制造的食品,委托方或者授权方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无需重复备案。但委托方或者授权方在备案时,应当注明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的名称及地址。委托方或者授权方无相关企业标准的,以及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不执行委托方或者授权方标准的,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并按照规定备案。 第六条企业标准应当包括食品原料(包括主料、配料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以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限量、技术要求。 企业标准的编写应当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

企业标准格式

Q/***(Times New Roman 52号)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黑体1号) Q/***0001S-2010(Times New Roman 4号) 保健食品(无此项删) 产品名称(黑体2号) 注:本标准模板为范例,供参考。其中格式、字体不得变动,内容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编制。若有附录,其格式、字体同标准内容。 2010-04-10发布(黑体4号) 2010-04-20实施(黑体4号) ****业有限公司(黑体2号)发布(黑体4 号)

Q/***0001S-2010(Times New Roman 5号) I 前言 (宋体5号,单倍行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无此项删掉) 本标准由****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委托单位:名称:。(无委托关系此项不填) 地址:。 生产单位:名称:。 地址:。

Q/***0001S-2010 产品名称(黑体3号) 1 范围(标题、顺序号黑体5号,内容宋体5号) 本标准规定了****的术语和定义(此项可无)、分类(此项可无)、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若不添加此项可无)、营养强化剂(若不添加此项可无)、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是以****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经配料****、过筛、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98 食品添加剂碳酸钙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4789.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计数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90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1

企业标准文本格式模板(推荐)002

Q 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KTXXXXX-2010 XXXX(标准名称) (一号黑体)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4.1.1(章节号全部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4.1.2 4.2 5 试验方法 (此部分包含对每个要求,或者引用测定或检验特性值的试验方法,或者直接规定试验方法。)5.1 5.1.1 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