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终结版
乙肝两对半终结版(内容清晰)

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技术对HBV感染诊断、治疗的意义邳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李平1、前言乙型病毒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在全球范围内,乙肝的发病率均比较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因为乙肝病毒感染易转化为慢性乙肝,继而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所以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危流行地区。
在我国大部分医院,预防、诊断及治疗乙肝时,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为主要依据。
通过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可将乙肝病毒活动性复制及传染性是否存在直接反映出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可敏感的检测生物标本中微量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一种临床检验方法。
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经济安全,不需特殊设备等特点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1]。
然而,此方法属于定性检测方法,只能进行定性分析,“灰区”样本易导致漏诊。
同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定性方法难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情况,患者病情及疗效情况不能实现动态的监测,使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
近年来,乙肝两对半检测中开始采用定量检测方法,如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IF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等,因这些方法具备的高灵敏度、强稳定性等优势,而在临床检测中得以迅速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ELISA方法存在的局限。
2、我科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现状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作为传统的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技术,多年来一直被我科用于乙肝两对半、丙肝、梅毒等的实验室诊断。
鉴于其定性方法方法学的特性,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在2014年7月,我科引进了一台EFFI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器,用于开展传染病标志物的定量检测。
该机器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有效排除背景杂质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获得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传染病标志物定量分析结果,不仅在早期诊断和判断是否痊愈中可以应用,而且可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治疗效果,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给予实验室支持。
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检查结果对照模块(+代表阳性,-代表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检查结果对照模块(+代表阳性,-代表阴性)1、三阳牌,①急慢性乙型肝炎,②提示乙肝病毒正在复制(繁殖),③传染性强。
2、①急性乙肝病毒感染,②慢性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③传染性弱。
3、①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正趋向恢复,②慢性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③传染性弱。
④长期持续易癌变。
4、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5、①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仍有免疫力,②非典型恢复型急性乙肝病毒感染。
6、①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②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③少数人血液仍有传染性。
7、①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②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期。
8、①注射乙肝疫苗后,②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
9、①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已恢复,②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10、①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早期,②慢性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1、①慢性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性,②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趋向恢复。
12、早期乙肝病毒感染或慢性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强传染性。
13、①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正趋向恢复。
②慢性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14、①不典型性乙肝病毒感染早期,②不典型性乙肝病毒二次感染。
15、意义与14同。
16、非典型性感染。
17、意义与16同。
18、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19、①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②提示非甲非乙型肝炎(丙、丁、戊肝)。
20、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早期。
22、乙肝病毒感染已恢复。
【收藏】乙肝两对半最全解读,附速查表

【收藏】乙肝两对半最全解读,附速查表
先看一下两对半及其意义,如下表所示:
两对半最全解读
因为有五项检测指标,存在较多的组合,如下用图标模式分析各组合的意义。
1.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全阴性:
2. 第 1 项阳性:
3. 第 2 项阳性:
4. 第 3 项阳性:
17. 第 1、2、5 项阳性:
18. 第 1、3、5 项阳性:
19. 第 1、4、5 项阳性:
20. 第 2、3、5 项阳性:
21. 第 2、4、5 项阳性:
22. 第 1、3、4、5 项阳性:
23. 第 1、2、3、5 项阳性:
24. 第 3、4、5 项阳性:
来源|检验星空
5. 第 4 项阳性:
6. 第 5 项阳性:
7. 第 1、2 项阳性:
8. 第 1、3 项阳性:
9. 第 1、4 项阳性:
10. 第 1、5 项阳性:
11. 第 2、3 项阳性:
12. 第 2、4 项阳性:
13. 第 2、5 项阳性:
14. 第 3、5 项阳性:
15. 第 4、5 项阳性:
16. 第 1、2、4 项阳性:
乙肝两对半,到底啥意义

67乙肝两对半,到底啥意义⊙眉山市仁寿县妇幼保健院 陈 凤HBV。
但仅此一项阳性并无传染性,70%~90%表面抗原可长期阳性,如无症状,且肝功能正常,称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需处理,也不妨碍工作和学习。
HBsAb: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此项阳性提示:①接种乙肝疫苗后,获得了免疫力,是一种好现象;②乙肝的恢复期或曾患乙肝并已愈,表示已有免疫力。
H B e A g :此项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此期患者传染性较强,如若与其密切接触,被传染的可能性较大。
此抗原如长期存在,提示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H B e A b :此项阳性表示乙肝患者病情已缓解稳定或趋向康复,预后良好,传染性较低,但不保证乙肝病毒已全部消失。
HBcAb:本抗体不是中和抗体,无清除病毒作用,一旦阳性可在体内长期存在,病愈之后可持续阳性。
此项阳性只能说明近期感染了乙肝病毒或病毒仍在继续复制,或有过乙肝病毒感染史,但不能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正在感染。
临床看乙肝两对半检测报告单,通常不是看单项结果如何,而是根据5项结果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如果表面抗原、e抗原以及核心抗体均表现为阳性,即为俗称的“大三阳”,说明机体感染了病毒,并且病毒在复制,传染性强。
如果表面抗原、e 抗体和核心抗体呈阳性,即为俗称的“小三阳”,说明机体感染了病毒,但病毒复制已得到控制,传染性相对较低。
若核心抗体(第5项)单阳性,其余4项全阴性,提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后清除,但未诱导出抗体,为诱导第二项转阳(诱导乙肝表面抗体产生),临床医生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没有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目的是判断病情的变化,判断是否需要看病毒治疗,选择何种方案治疗,以及治疗的疗程是多久;对于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目的是判断疗效,观察病毒有无耐药,观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判断疗程,为接下来的治疗或者是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然,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患者在做乙肝五项检测时也有注意事项:检查前两天不要吃油腻、高脂肪、高糖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饮酒和抽烟;检查前最好不要服用药物,部分药物会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乙肝两对半常见组合的解读

体检之窗·健康生活73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其检查项目包括: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或HBeAb),以及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其检查意义在于用不同组合来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后,病毒在清除过程中或已经清除,无传染性。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e抗体呈阳性,主要提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既往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身体处于感染恢复期,无传染性;另一种是目前刚刚感染了乙肝病毒。
e抗体和核心抗体先于乙肝表面抗原出现,称为窗口期,有无传染性需结合HBV-DNA检测结果。
6.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常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处于恢复期,无传染性;另一种是现在感染了乙肝病毒,有无传染性应结合HBV-DNA检测结果。
7.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提示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注射过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不容易被乙肝病毒感染。
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中和乙肝病毒。
8.乙肝表面抗体(HBsAb)、e抗体(Anti-HBe)、核心抗体(HBcAb)阳性,常见于接种乙肝疫苗后,表面抗体已产生,核心抗体或e抗体尚未转阴;或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在清除过程中或已经清除,无传染性。
9.乙肝两对半阴性,说明未感染乙肝病毒,也未产生乙肝抗体,建议按“0-1-6”方案(指乙肝疫苗初次免疫时全程需要接种3针,也就是按照0、1、6个月顺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通常情况下,3针疫苗全部打完后,才能安全有效)定期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复查。
乙肝两对半常见组合的解读□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邹 冰我国是乙肝大国,很多人体检完不知道如何看“乙肝两对半”的报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乙肝两对半的详细解读

乙肝两对半中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
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
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前S1抗原三病毒复制的另一个指标,临床意义不是很大。
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以下是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的临床意义:序号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临床意义9种常见模式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分析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乙肝两对半125阳性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乙肝两对半124阳性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感染早期,
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乙肝两对半25阳性
1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乙肝两对半13阳性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2.慢性携带者。
乙肝两对半1345阳性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乙肝两对半12阳性
15
+
+
-
-
3.传பைடு நூலகம்性弱。
乙肝两对半15阳性
07
-
+
-
-
+
1.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
2.HBV感染,恢复期。
乙肝两对半对照表

乙肝两对半对照表乙肝两对半对照表是怎样的?乙肝两对半是临床上用于判断是否感染乙肝及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的检查。
乙肝两对半检查前要注意避免妨碍检查结果的行为,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乙肝两对半又称为乙肝五项。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两对半检查项目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
因为核心抗原的检测方法较复杂,临床上通常不做,所以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前四项是两对,核心抗体是半对,因此被称为“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要读懂乙肝两对半检查化验单,首先需要了解乙肝两对半指标单项阳性的意义: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代表被乙肝病毒感染。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或抗-HBs)阳性:代表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能够杀灭乙肝病毒。
3、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代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阳性:代表病毒复制相对减少,传染性弱。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或抗HBc)阳性:代表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已经痊愈。
了解化验结果,只要将呈阳性的各项代表的意思连起来读即可,为了方便,第五项可以不看,下面就以常见的乙肝两对半组合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怎样读懂乙肝两对半化验单。
1、第一项阳性,其余阴性。
说明被乙肝病毒感染了。
2、第一项、三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可能处在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或乙肝携带者活动期,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一、三、五项阳性就是常说的乙肝大三阳,意义与一、三项阳性差不多。
3、第一、四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阳性,其他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ﻩ
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技术
对HBV感染诊断、治疗的意义
邳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李平
1、前言
乙型病毒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乙肝的发病率均比较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因为乙肝病毒感染易转化为慢性乙肝,继而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所以需要早诊断早治疗。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危流行地区。在我国大部分医院,预防、诊断及治疗乙肝时,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为主要依据。通过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可将乙肝病毒活动性复制及传染性是否存在直接反映出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可敏感的检测生物标本中微量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一种临床检验方法。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经济安全,不需特殊设备等特点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此方法属于定性检测方法,只能进行定性分析,“灰区”样本易导致漏诊。同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定性方法难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情况,患者病情及疗效情况不能实现动态的监测,使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近年来,乙肝两对半检测中开始采用定量检测方法,如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IF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等,因这些方法具备的高灵敏度、强稳定性等优势,而在临床检测中得以迅速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ELISA方法存在的局限。
3、问题确立
对于传统项目因方法学改变而产生的收费差异,临床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疑虑,尤其是肝病科,由于其科室(我院特色科室之一)的诊治的乙肝病人较多,医生多次向我科咨询:(1)转变方法学,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区别是什么?(2)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是否真的比定性检测更具有优势?对此,本人以乙肝两对半检测项目为例,选择肝病科病人,同时对其血液样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比较检测结果,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差异,向临床医生介绍乙肝两对半定性和定量结果的区别和临床意义。同时探讨TRFIA的临床价值,给临床医生、给病人选择检测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2.2 ELSIA法检测:试剂来源于北京科卫临床诊断试剂有限公司,酶标仪是深圳华科瑞科的HR801仪器,乙肝五项定性检测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2.3 TRIFA法检测:TRIFA检测时采用的试剂来于源苏州新波技术有限公司,仪器EFFI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器,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说明书进行。
2.4 阳性判读标准:ELSI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参考范围全部为阴性,TRIFA检测的参考范围为:HBsAg为0-0.2ng/ml,HBsAb为0-10mIU/ml,HBeAg为0-0.5PEIU/ml,HBeAb为0-0.2PEIU/ml,HBcAb为0-0.9PEIU/ml.
6、结果
ELISA方法与TRIFA方法的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所示。
5、研究方法
1.检测对象
以2014年9月~2015年9月选择肝科病人400例,(其中住院病人190例,门诊病人2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6例,女174例;年龄22~81岁,平均(51.8±2.3)岁。
2.方法
2.1标本采集:住院病人收集肝病科病房护士早上抽取的病人空腹静脉血,门诊病人由采血室护士抽取病人静脉血,并及时分离血清。
4、文献查证
在我国总人口数量中,约有10%的人口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预防、诊断及治疗乙肝时,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为主要依据。目前,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为我国检测乙肝两对半时较为常用的方法,此种检测属于定性检测。由于定性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灰区”样本漏诊的发生[3]。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已逐渐采用定量检测方法测定乙肝两对半,逐步替代定性的ELISA方法。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IFA)等[4]-[6]。因定量方法具备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等优势而广泛得应用于临床检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性ELISA方法存在的局限。同时有报道指出,定量测定乙肝两对半与HBV-DNA血清水平的定量联合测定对乙肝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这是定性方法无法替代的[7]。
表1.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阳性例数及构成比。
方法学
项目
ELISA(n=400)
TRIFA(n=400)
阳性
构成比
阳性
构成比
HBsAg
121
30.25%
131
32.75%
HBsAb
191
47.75%
203
50.75%
HBeAg
51
12.75%
51
12.75%
HBeAb
119
29.75%
132
33%
HBcAb
207
51.75%
223
55.75%
表2.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模式汇总。(1.HBsAg; 2.HBsAb; 3.HBeAg; 4.HBeAb; 5.HBcAb)
方法学
模式
ELISA(n=400)
TRFIA(n=400)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4 阳性
0
0
1
0.25%
2,4阳性
3
0.75%
4
1%
1 阳性
0
0
3
0.75%
5 阳性
6
1.5%
8
2%
1,5 阳性
9
2.25%
10
2.5%
全阴性
75
18.75%
48
12%
2 阳性
114
28.5%
120
30%
2,5 阳性
2、我科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现状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作为传统的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技术,多年来一直被我科用于乙肝两对半、丙肝、梅毒等的实验室诊断。鉴于其定性方法方法学的特性,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2014年7月,我科引进了一台EFFI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器,用于开展传染病标志物的定量检测。该机器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有效排除背景杂质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获得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传染病标志物定量分析结果,不仅在早期诊断和判断是否痊愈中可以应用,而且可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治疗效果,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给予实验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