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原则

合集下载

三阶梯五原则

三阶梯五原则

三阶梯五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无原则:【三阶段】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

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注)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

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

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

但是,度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五原则】一、口服给药。

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对大多数疼痛患者都适用。

二、按时给药。

注意:是“按时”给药,而不是疼痛时才给药。

三、按三阶梯原则给药。

按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给予不同阶梯的药物。

下面我们分别列举各阶梯中的常用药物。

四、用药个体化。

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以无痛为目的,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不足。

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类药物的副作用,观察评定药物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癌痛三阶梯止痛准绳:之杨若古兰创作
1、首选口服给药,长处:经济、平安、易于调整剂量,便于持久用药,可以减少依附性和成瘾性.
2、有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出现疼痛时再给药.
3、按阶梯给药,根据WHO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
4、用药应当个体化.
5、留意具体细节,留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及身体反应,使用抗焦虑、抗抑郁和激素等辅助药物,可提高镇痛医治后果.
癌痛药物医治的“三阶梯疗法”:
1、第一阶梯——非阿片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次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路盖克,塞来昔布等.
2、第二阶梯——弱阿片类镇痛药:当用于非阿片类镇痛药不克不及满意止疼时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次要药物有可待因、曲马多、双氢可待因,丁丙诺菲,美沙酮等.
3、第三阶梯——强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医治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当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药物疗效差时使用,次要
药物为哌替啶、吗啡、芬太尼,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羟可酮控释片(奥施康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等.。

三阶梯止痛原则完整版

三阶梯止痛原则完整版

三阶梯止痛依据痛苦悲伤的不合程度.性质及原因,单独和/或结合运用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s).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合营其他须要的帮助药,能使80%以上癌痛患者获得满足缓解.第一阶梯:轻度痛苦悲伤赐与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帮助止痛药.留意:非甾类止痛药消失最大有用剂量(天花板效应注)的问题.经常运用药物包含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第二阶梯:中度痛苦悲伤赐与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帮助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消失天花板效应.经常运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第三阶梯:重度痛苦悲伤赐与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帮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恰当增长剂量以战胜耐受现象.以往以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肯给患者用吗啡,如今证实这个不雅点是错误的———运用吗啡的癌痛患者少少产生成瘾性.此阶梯经常运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但是,度冷丁这一以往经常运用的止痛药,因为其代谢产品毒性大等身分,未被推举用于掌握慢性痛苦悲伤.别的,一些帮助药物的运用增长了止痛的疗效,削减了止痛药的剂量,起到了优越的止痛后果.这些药物包含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和强的松,可以减轻四周神经水肿和榨取引起的痛苦悲伤;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美舒郁.百忧解,用来镇痛.沉着.改良心境;抗惊厥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治疗扯破性及烧灼样痛和放化疗后痛苦悲伤;羟嗪类抗组胺药,用于镇痛.沉着.镇吐.WHO提出的癌痛治疗的5个重要原则给药:一.口服给药.轻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对大多半痛苦悲伤患者都实用.二.按时给药.留意:是“按时”给药,而不是痛苦悲伤时才给药.三.按三阶梯原则给药.按患者痛苦悲伤的轻.中.重不合程度,赐与不合阶梯的药物.下面我们分离列举各阶梯中的经常运用药物.四.用药个别化.用药剂量要依据患者个别情形肯定,以无痛为目标,不该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缺少.五.周密不雅察患者用药后的变更,实时处理各类药物的副感化,不雅察评定药物疗效,实时调剂药物剂量.。

WHO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WHO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WHO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如下:1)口服给药。

口服为最常见的给药途径。

对不宜口服病人可用其他给药途径,如吗啡皮下注射、病人自控镇痛,较方便的方法有透皮贴剂等。

2)按阶梯用药。

指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①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

②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③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如果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和中度疼痛也可考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如果患者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抗惊厥类药物等。

3)按时用药。

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

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目前,控缓释药物临床使用日益广泛,强调以控缓释阿片药物作为基础用药的止痛方法,在滴定和出现爆发痛时,可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对症处理。

4)个体化给药。

指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足够剂量药物,使疼痛得到缓解。

同时,还应鉴别是否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考虑联合用药可能。

5)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注意药物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

这些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据统计癌症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而加重。

WHO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止痛虽在全球广泛推广,且已证实了其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及可行性,但至今仍未能普及到使癌症患者全部受益。

因此,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研讨会进一步呼吁“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因此正确贯彻三阶梯止痛治疗已成为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

一、疼痛治疗的目的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二、药物治疗癌痛的基本原则----规范化疼痛处理1.明确诊断、疼痛原因、性质、部位、影响因素。

2.评估疼痛强度,让病人和家属参与评估。

3.权衡治疗手段,提供最理想的止痛策略和方法,要考虑到药物的价格和给药技术的可行性。

4.尽可能长时间地采用非介入治疗。

按阶梯给药、联合给药,绝对不用安慰剂。

5.根据药品的作用时间,固定给药间隔。

PRN给药仅为常规给药的补充。

6.根据患者的爱好和耐受性,个体化选择药物,个体化滴定药物剂量。

7.考虑药物对疼痛、躯体症状、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

配合使用辅助用药。

8.疼痛可发生在肿瘤的发生、治疗或进展各阶段,故随时要注意疼痛发生的机制和再评估。

对治疗的效果定期进行评估以有效地调整药物剂量。

三、疼痛的评估(一)评估原则1.倾听与相信病人的主诉:医生应教会病人及家属对疼痛的评估方法。

2.仔细评估疼痛,通过病史、体检、相关检查了解肿瘤的诊治及发展过程,疼痛的性质、程度,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药物治疗史及伴随症状及体征。

3.评估每次疼痛的发生、治疗效果及转归。

(二)评估内容1.目前疼痛问题的详细病史(1)疼痛的范围(数目和位置)(2)每种疼痛的情况:①程度(0~10);②局限性或放射性;③起因及随时间变化情况;④时间模式(持续性、间歇性等)及性质(灼痛等);⑤疼痛加剧及缓解的因素;⑥伴随的神经、血管异常;⑦其他相关因素;⑧疼痛对病人生活的影响程度;⑨目前用药情况(用药时间表、药效、副作用);⑩以往用药情况(用药时间表、药效、副作用)。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多数对青霉素产生变态反应,需要警惕。

应用头孢菌素时应注意:d对青霉素变态反应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也曾有个别患者用青霉素变态反应而换用头孢菌素不发生变态反应。

i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

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g mL-1。

皮试结果判断按青霉素皮试的规定。

@发生变态反应性休克参照青霉素休克同样处理。

3.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

本类药物强力地抑制肠道菌群,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 缺乏。

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真菌感染等,尤其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胆红素等值升高。

3.4造血系统毒性: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3.5肾损害:绝大多数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氮、血肌酐值升高、少尿、无尿等。

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为显著。

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

3.6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有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

具有硫甲基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尚在体内干扰维生素K循环,阻碍凝血酶原合成,扰乱凝血机制而导致较明显的出血倾向。

在7位碳原子的取代基中有-COOH基因的头孢菌素有阻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使出血倾向更加严重。

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

3.7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双硫醒”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因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作用,当乙醇(即使很少量)联合应用时,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

4头孢菌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4.1头孢菌素与)-内酰氨酶抑制剂合用可以有效地治疗由产生)-内酰氨酶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常用的)-内酰氨酶抑制剂有:舒巴坦、舒它西林、克拉维酸等,但价格也昂贵。

4.2头孢菌素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但必须注意和监护肾功能情况,以免对肾功能损害。

癌痛及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薛志红2)

癌痛及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薛志红2)
疼痛必须常规评估 疼痛必须量化评估 疼痛必须全面评估 疼痛必须动态评估 必须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必须提供患者教育材料
癌痛评估的原则和步骤
相信患者的主诉
对疼痛的评估一定要相信患者的主诉,也就是说疼痛应该像患者所说 那样,而不是医生认为应该是怎样
询集全面、详细的疼痛病史
要使医生对病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下三者缺一不可,即:病人的 陈述,医生启发、引导以及家属的帮助
患者说痛就是痛! 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
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 2002
癌痛
定义:与癌症及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 的疼痛,癌痛通常为慢性疼痛
根据病因分为: A. 与肿瘤侵犯相关的疼痛(78%) B. 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疼痛(10%) C. 与肿瘤侵犯及癌症治疗无关的疼痛(8%)
癌痛规范化评估是前提
盐酸哌替啶不能长期用于癌痛治疗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弱: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8-1/10 长:体内代谢半衰期13-18小时 短:作用时间仅2.5-3.5小时 易产生副作用,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毒性增强了1倍,主
要为- 轻者:烦躁、焦虑、肌颤、抽搐—全身 - 重者:癫痫大发作—中枢 - 心脏:致命性; 正性频率:心率加快 负性肌力:心肌收缩减弱,体位性低血压
内转化为吗啡、吗啡6-葡糖苷酸起到镇痛 作用,应该避免
为什么推荐吗啡治疗癌痛?
吗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可以得到,且价格不昂贵 对其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了解研究较深:
• 药代动力学方面 • 药效与副作用方面 • 已有吗啡解毒药 可随时增加剂量 起作用时间与半衰期相等 可经多途径给药:口服、皮下、静脉等
最终目标是: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
疼痛评分法
数字分级法(NRS) 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脸谱法

完整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完整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完整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WHO Analgesic Ladder)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一套用于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指导原则。

该原则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个系统化、逐步递增的止痛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疼痛缓解。

以下是完整版的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

第一阶梯:非处方药物第一阶梯主要使用非处方药物进行疼痛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和较低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如丙氧吉酮)。

这些药物在轻度到中度疼痛的情况下通常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如果第一阶梯的药物无法提供足够的疼痛缓解,或者疼痛程度进一步加重,就需要进入第二阶梯的治疗方案。

第二阶梯的主要药物是弱阿片类镇痛药,如可待因和氢化可待因。

这些药物与第一阶梯的药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止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中度到重度的癌症疼痛。

此外,第二阶梯的药物可以联合使用非处方药物,以增强止痛效果。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如果第二阶梯的药物无法提供足够的疼痛缓解,或者疼痛程度进一步加重,就需要进入第三阶梯的治疗方案。

第三阶梯的主要药物是强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和芬太尼。

这些药物具有最强的止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重度癌症疼痛。

同时,第三阶梯的药物仍然可以联合使用非处方药物或者第二阶梯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

个性化治疗除了以上三个阶梯的药物治疗外,个性化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个性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止痛治疗方案。

这包括根据疼痛强度和类型、患者的年龄、疾病的进展程度和其他因素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其他辅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其他辅助治疗也可以用于缓解癌症疼痛。

这包括针灸、放射疗法、物理疗法、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等。

这些辅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是一套有效的癌症疼痛管理指导方案。

它通过逐步递增的方式,根据疼痛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消除疼痛 • 控制躯体症状(药物不良反应) • 将心理负担降至最低 •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让癌痛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并存!
16
癌痛三级止痛阶梯治疗
• 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 评估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适当 的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
–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主要选用解热镇痛 类的止痛药
– 若为中度疼痛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 若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物
(Who:CancerPainRelief, Gen1f8
1986)
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 阶梯给药 • 无创给药 • 按时给药 • 个体化给药 • 注意具体细节
19
按阶梯给药
• 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
• 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扑热息痛
WHO统计------
〔发生率〕 a 新诊断的肿瘤病人----25%出 现疼痛
出现疼痛
b 接受治疗的肿瘤病人---50%
出现疼痛
c 晚期肿瘤病人------70%
〔程度〕 40%轻度疼痛
30%中度疼痛
30%重度疼痛
4
癌痛的现状分析(2)
• 〔危害〕 本人、家庭、社会------影响十分严重!
躯体、心理、精神------全方位影响!
– 可形容为烧灼样痛、锐痛或电击样痛。
10
癌症疼痛的评价要点(1)
• 疼痛的详细病史 • (1)疼痛的部位和数目 • (2)每一疼痛的评价程序
部位和是否放射 开始的时间和变化 疼痛的性质和是否持续 疼痛加重的因素 相关的神经和血管异常 对病人生活的影响 现在/既往的治疗和疗效
11
癌症疼痛的评价要点(2)
癌性疼痛的 三阶梯止痛原则
1
癌痛
——20世纪末全世界的焦点 问题
2000年让全世界的癌症患者不痛
——WHO 1982
2
癌痛的原因
癌痛的原因
由癌症本身引起
78.2%
肿瘤直接压迫、刺激N;骨转移;肿瘤对痛 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刺激;肿瘤 分泌因子致痛、伴随炎症因素致痛
躯体因素
与癌症治疗有关
8.2%
癌痛病理生理学分类
• 伤害感受性
– 躯体和内脏结构遭受伤害并最终激活疼痛感受器引 起
– 疼痛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内脏、肌肉和结缔组织
– 躯体伤害感受性疼痛:能精确定位,主诉为刀割样、 搏动性和压迫样疼痛
– 内脏伤害感受性疼痛:常更加弥散,表现为钝痛和 痉挛痛。
• 神经病理性
– 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遭受伤害引起;
与癌症相关
6%
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患肢痛
化 疗 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 围神经病变
放 疗 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 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病
衰弱、不动、便秘、褥疮、肌痉挛等
与癌症无关
7.2%
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等
社会-心理因素
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
3
癌痛的现状分析(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无痛
剧痛
轻痛------NRS=1~3
中痛------NRS=4~6
重痛------NRS=7~10
每日病房早交班时由值班护士/医生通报疼痛病情
〔动态评估疼痛〕有益于及时调整药物使用与剂量。
14
癌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
15
规范化疼痛处理的目标
癌痛治疗存在的问题(2)
• 〔患者有关〕
认为疼痛不可避免,不如实报告 疼痛。
怕分散医生治疗癌症的注意力。 怕成瘾、怕耐受性、怕副作用。 怕日后用药无效。
7
癌痛治疗存在的问题(3)
〔管理部门〕
重视不够 麻醉药品的管理太麻烦 担心麻醉药品导致成瘾,行政手 续烦琐
8
疼痛的定义
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 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的或潜在的组织损 伤。
第二阶梯代表药为可待因
第一、二阶梯用药有‘天花板效应’
• 以吗啡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无天花板效应”
20
无创给药(口服给药)
• 是主要的、首选无创给药途径,尽可能避免创伤性给药途
径,以便于病人长期服用"
• 简单、经济、易于接受 • 稳定的血药浓度 • 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 • 更易于调整剂量、更有自主性 • 不易成瘾、不易耐药
12
癌症疼痛的评价要点 (3)
个人史
年龄、教育、文化、职业、婚姻、 居住、信仰、伦理
目前主要脏器的功能
家族史
全面体检
鉴别诊断
推荐的治疗
13
癌痛评估四项基本原则
〔相信病人主诉〕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宜尊重病人的表述
〔判断疼痛原因〕 结合病史、疼痛特点、查体、影像学------
〔评估量化疼痛程度〕目的是将主观感受客观化(数字化评 估NRS)
Portenoy RK: Compr Ther 1990; 16:60;
P 3. Skokie. III, APS, 1992, p 10:
17
WHO三阶梯镇痛治疗
吗啡 (缓释) 水合吗啡 (缓释) 羟考酮 (缓释) 芬太尼 (经皮)
可待因, 双氢可待因, 曲马多
路盖克
(醋氨酚与双氢可待因 )
2.弱阿片类 +非阿片类 +辅助药
疼痛持续或加重
3. 强阿片类 +非阿片类 +辅助药
疼痛持续或加重
1.非阿片类 +辅助药
乙酰水杨酸, 安乃近 扑热息痛、消炎痛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Pain is 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actual or potential tissue damage, or described in terms of such
9
damage
痛不欲生
茶饭不吃、
自杀
失眠、恐惧、
〔分析〕专家认为 90%的癌痛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遗憾〕统计发现52%重度疼痛的患者未接受阿片 药!
5
癌痛治疗存在的问题(1)
〔医务人员有关〕
认识不足:认为癌痛是“天经地义” 的
癌痛是“必须忍受”的 知识不够:不掌握癌痛处理原则
对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 清
担心医源性成瘾 应用不当:部分药品的不合理运用 6
既往的镇痛治疗 用药的原因、持续时间、疗效、停药原因
目前的疼痛治疗计划 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如果正在用药,要明确:用
什么药、药量、周期、当前的处方医师 目前的疗效
疼痛缓解程度、患者对药物治疗计划的依从性、药物 副作用
其他相关的症状(厌食、乏力、嗜睡、精神 异常、 恶心呕吐、进食障碍、呼吸困难、便秘、泌尿和性功能障碍、 抑郁、口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