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打破思维障碍的创新案例

打破思维障碍的创新案例

打破思维障碍的创新案例1.有家旅馆,住客乘电梯上下楼,抱怨速度太慢,老板愁于设计装修费用太大,接受了心理学家的建议,在电梯里装上镜子,住客进入电梯后,会对着镜子整理衣着打扮,这样,不但不觉得电梯慢,反而觉得电梯快了。

2.一个妻子想让她的丈夫早回家,于是规定:晚于11点回家就锁门。

第一周奏效,第二周丈夫又晚归,妻子按制度把门锁了,于是丈夫干脆不回家了。

妻子郁闷,后经高人指点,修改规定:23点前不回家,我就开着门睡觉。

丈夫大惊,从此准时回家。

多数时候没必要咄咄逼人,后退一步,对方自然而然就跟着向前走了。

3.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

」说完每人发三颗糖。

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

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

孩子们生气地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

」老人清净了。

让得到的人又失去某些东西比什么都不给更让人难以接受。

掌握这一点,反向操作,处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以省很多力气。

4.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

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

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了。

有时候走别人的路,自己也会无路可走。

一块蛋糕大家都去吃,总会有腻的时候,何不把目光放在与之搭配的饮品上呢。

5.一个热气球上有三个人,上升时遇到故障。

必须舍弃一人才能安全升空,三人中一个是环保学家,一个是核专家,一个是农学家,该舍谁呢?大家讨论半天,也找不到正确答案,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太重要了。

这时,一个孩子喊了一句「把最胖的扔下去」。

人们总是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忘记了问题的本质要害,忘记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的成功企业案例分享

培养创新思维的成功企业案例分享

培养创新思维的成功企业案例分享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创新思维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分享几个培养创新思维的成功企业案例,以期启发更多企业加强创新能力。

一、苹果公司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以其创新的产品而闻名于世。

乔布斯作为苹果的创始人之一,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鼓励员工不断挑战自我,推崇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

苹果公司注重激励员工的创新热情,并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此外,苹果公司与外部创新者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与供应商、技术公司以及学术机构的合作,以吸纳外部的创新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谷歌公司谷歌公司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也有着独到的方法。

他们鼓励员工利用20%的工作时间进行个人创新项目的开发,这为员工提供了追求个人兴趣和创新思维的机会。

同时,公司重视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开放式的办公环境和跨部门的团队合作,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叉和创新想法的碰撞。

此外,谷歌还致力于培养创新的企业文化,提倡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让员工敢于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

三、亚马逊公司亚马逊公司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他们秉持着"天天都是第一天"的理念,鼓励员工始终保持创新思维和进取心。

亚马逊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鼓励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公司还鼓励员工参与到创新项目中,并提供一系列的资源和支持,以帮助员工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亚马逊在组织架构上推崇扁平化管理和跨团队合作,以促进创新思维的交流和跨界合作。

综上所述,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等成功企业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和方法。

它们注重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同时,它们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并与外部创新者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取新的创新理念和技术。

这些企业的成功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培养创新思维来实现长期竞争优势。

创新思维典型案例10个

创新思维典型案例10个

创新思维典型案例10个
1、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这个新产品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2、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生产成本太高,这个新产品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3、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这个新产品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4、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市场反应不好,这个新产品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5、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产品太过前卫,这个新产品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6、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研发资金,这个新产品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7、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生产资金,这个新产品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8、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这个新产品的价格并没有达到预期。

9、某公司的产品开发团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但是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这个新产品的价格并没有达到预期。

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

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

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一、联想思维创新案例1相似联想创新——太阳锅巴的诞生西安宝石轴承厂厂长李照森及其夫人发明的锅巴片,获得了国家专利,其生产技术已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专利权。

太阳牌系列食品已成为风靡全国、跻身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

仅1990年,西安太阳食品集团的食品销售量高达25000多吨,销售收入达15亿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照森陪客人到西安饭庄进餐,发现人们对一道用锅巴作原料的菜肴极感兴趣,于是引发了以下联想:“锅巴能作菜肴,为什么不能成为一种小食品呢”“美国的土豆片能风靡全球,作为烹任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不能创出锅巴小吃打出国门呢”接着就是试制、成功、投产、走俏。

之后,联想进一步展开,既然搞成了大米锅巴,当然还可以用其他原料、别样风味的锅巴。

一时间,小米锅巴、五香锅巴、牛肉锅巴、麻辣锅巴、孜然锅巴、海味锅巴、黑米锅巴、果味锅巴、西式锅巴、乳酸锅巴、咖喱锅巴、玉米锅巴等等不一而足、琳琅满目。

既然锅巴畅销,那么类似于锅巴特征的食品也相继开发问世,如虾条、奶宝、蓼宝、麦圈、菠萝豆、乳钙杀香酥、营养箕子豆等等,这些风味多样的新产品使小食品市场五彩缤纷,也使西安太阳集团腰缠万贯。

李照森运用联想思维的相似联想创新思维,从锅巴作原料的菜肴,美国的土豆片风靡全球,联想到锅巴作成小食品,投入市场,不但畅销全国,还打入世界市场。

2对比联想创新——人工牛黄的诞生天然牛黄是非常珍贵的药材,只能从屠宰场上碰巧获得。

这样偶然得来的东西不可能很多,因此很难得到,也无法满足制药的需求。

其实,牛黄这种东西,只不过是由于某种异物进人了牛的胆囊后,在它的周围凝聚起许多胆囊分泌物而形成的一种胆结石。

一家医药公司的员工们为了解决牛黄供应不足的问题,集思广义,终于联想到了“人工育珠”:既然河蚌经过人工将异物放入他的体内能培育出珍珠,那么,通过人工把异物放进牛的胆囊内也同样能培育出牛黄来。

创新思维经典案例定义特征介绍

创新思维经典案例定义特征介绍

创新思维经典案例定义特征介绍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创,希望大家喜欢。

新思维经典案例1、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

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

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境界思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2、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糖。

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

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

孩子们生气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

老人清静了。

【境界思维】抓住人性的弱点,无事不成。

3、两马各拉一货车。

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

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

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境界思维】如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已经可有可无,那你已经站在即将离去的边缘。

4、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

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

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

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境界思维】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5、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境界思维】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创新设计思维的应用案例分析

创新设计思维的应用案例分析

创新设计思维的应用案例分析创新设计思维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科技、艺术和商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应用案例,探讨创新设计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

案例一: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苹果公司以其独特的产品设计而闻名于世。

从早期的iPod到现在的iPhone和iPad,苹果始终注重用户体验和简约风格。

这种创新设计思维的应用使得苹果的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并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苹果的设计师们不仅仅追求外观的美感,更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易用性。

他们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案例二:特斯拉的电动汽车设计特斯拉是一家以电动汽车为主打产品的创新型公司。

特斯拉的创新设计思维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他们将电动汽车设计得既时尚又环保,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需求。

其次,特斯拉注重车内科技的创新,通过大屏幕显示和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此外,特斯拉还推出了超级充电站网络,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不便的问题。

这些创新设计思维的应用帮助特斯拉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案例三:杜邦公司的材料创新杜邦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化学公司,其创新设计思维的应用在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杜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发新材料,改善产品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他们开发了一种高性能塑料材料,用于汽车制造,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燃油效率。

此外,杜邦还研发了一种环保型材料,用于包装行业,减少了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创新设计思维的应用使杜邦公司在材料领域保持了竞争优势。

案例四:迪士尼的主题公园设计迪士尼乐园以其独特的主题公园设计而闻名于世。

迪士尼的创新设计思维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和故事的讲述。

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角色和音乐,创造出一个充满奇幻和梦幻的世界,吸引了无数游客。

迪士尼的设计师们深入挖掘故事的内涵,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手法,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思维进程的突发,跨越性创新案例

思维进程的突发,跨越性创新案例

思维进程的突发,跨越性创新案例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有:一:鲁班造锯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

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

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二:仿生学事例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

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

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

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

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

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

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

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三:二十六个字母的畅想:A:挺拔的大山,向上只有一个休息的小站。

B:人们啊,请不要满足于八分的收成。

C:永远圆不了,是因为每一次都半途而废。

D: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弦月常圆。

E:向上的台阶,登高才能望远。

F: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只送给钟情她的人。

G:运动员美的体形,来自于艰苦的锤打。

H:只有团结,你我才能并驾齐驱。

I:顶天立地,方显出有志者本色。

J:水里有铁制的鱼钩,人间何尝没有它。

K:交响乐的指挥,凝视着整个乐队。

L:一把不歇的锄头,开拓荒芜的土地。

M:低谷与险峰,构成多姿多彩的生活。

N:闪电,你成了预示雷雨的使者。

O:周而复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实践案例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实践案例

培养创新思维的十个实践案例培养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对个人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我们需要拥有创新思维来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本文将为您介绍十个实践案例,可以帮助您培养创新思维。

案例一:挑战传统观念创新思维需要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

我们可以通过挑战自己的既有观念和思维模式来培养创新思维。

比如,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

案例二:多元思考多元思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不同学科,了解多种领域的知识,以及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来拓宽自己的思维。

比如,可以读书、参与跨学科的讨论等。

案例三: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也需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可以学习设计思维、系统思维等方法,通过不同的问题解决过程来锻炼创新思维。

案例四:尝试新事物培养创新思维需要敢于尝试新事物,接触陌生领域。

比如,可以参加新的课程、尝试新的技能或者参与新的项目等,通过不断尝试来培养创新思维。

案例五:团队合作创新往往需要多个创造力的结合,团队合作可以提供更多的创新观点和资源。

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创新思维方法,同时也可以互相促进和激发创新的火花。

案例六:鼓励试错创新需要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

我们需要鼓励自己和他人进行试错,从错误中学习,找到更加创新的解决方法。

比如,可以组织创新比赛,鼓励创意表达等。

案例七:观察和思考观察和思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和潜在的机会。

比如,可以进行市场调研、观察用户行为等。

案例八:灵活运用知识创新思维需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比如,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

案例九:持续学习和更新创新思维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我们可以通过持续学习新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和趋势来培养创新思维。

案例十:保持开放和灵感创新思维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接受外界的灵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在不同 温度下黑体辐射能 量按频率的分布曲 线如下图所示 。其 中频率的单位为 MHz,由 6.25 106 MHz,由 内到外的4 内到外的4条曲线对 应的温度分别是 900K、1200K、 900K、1200K、 1500K和1800K。 1500K和1800K。
M0年6月,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ayleigh, 1900年 月,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ayleigh, 1842—1912年 1842—1912年)发表论文批评维恩在推导辐 射公式时引入的假设不可靠。他利用电磁波 振动模型导出了一个新的辐射公式,后经金 斯(Jeans, l877—1946年)改进,合称瑞 斯(Jeans, l877—1946年)改进,合称瑞 利—金斯公式(Rayleigh-Jeans Wien formula) 金斯公式(Rayleighformula) 2kT/c3 – u( ,T) = 8 –公式中c为光速,k为玻尔兹曼常量,没有需 公式中c为光速,k 要用实验确定的待定常量。
0

∞ n =0
δ (ε − hν n)dε
普朗克的假设
与配分函数的公式相比较后,我们得到态密度 公式为 D( ) = ( h n) 上面的结果表明:要从理论上导出普朗克公式, 线性谐振子的能量只能等概率地取一系列不连 续的量h 续的量h n。 这与经典物理学关于能量是连续的观点尖锐对 立。 是尊重事实,还是尊重书本和权威?
H L
n
1 2 3 4 5 6 7 0 0 0 0 0 0 0
经验公式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 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Stefan-Boltzmann law) 斯特藩(Stefan黑体的辐出度(即图19黑体的辐出度(即图19-2中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的面 积)与黑体的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MB(T) = T4 其中比例系数 = 5.670 10 8 W m 2 K 4,称为 斯特藩常量(Stefan constant)。 斯特藩常量(Stefan constant)。 2)维恩位移定律 (Wien displacement law) 当黑体的热力学温度T升高时,与单色辐出度M 当黑体的热力学温度T升高时,与单色辐出度MB( ,T) 的最大值相对应的频率 m以同样的比例向高频方向移 动,即 m T 。
8π ν 2 kT , ν → 0 3 u (ν , T ) = c Aν 3 e − Bν / T , ν → ∞
上式可以简化为
1, ν →0 c u (ν , T ) 3 f = = c 2 8πν kT Aν e − Bν / T , ν → ∞ 8π kT
归纳与猜想
在得知上述理论与实验的矛盾之后,德国物理学 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年)坚信实践 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年)坚信实践 第一的观点,认为理论仅仅在符合实际时才是正 确的。 维恩公式仅在高频部分是正确的,而瑞利维恩公式仅在高频部分是正确的,而瑞利-金斯 公式仅在低频部分才正确,一个在全频范围内都 正确的公式应该以瑞利正确的公式应该以瑞利-金斯公式为低频极限, 而以维恩辐射定律为高频极限,即
2
ε
/c3
(1)
为简谐振子的平均能量。
由玻尔兹曼统计
ε (2) – 其中 为 z – lnz/
=∫
1/(kT),配分函数和平均能量分别 1/(kT),配分函数和平均能量分别 ∞
0
e
−β ε
D (ε )d ε
1 ∞ −β ε ε = ∫ ε e D(ε )d ε z 0
积分中的D 积分中的D(ε)为态密度。
理论说明
为了说明上述实验结果 ,人们进行了理论研究。 ,人们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热平衡的条件下,小孔的单色辐出度M 在热平衡的条件下,小孔的单色辐出度MB( ,T) 应该与空腔内的能量密度u( 应该与空腔内的能量密度u( ,T) 成正比。 维恩公式(Wien formula) 维恩公式(Wien formula)
ε =

e
hν / kT
∂ hν ⇒− ln z = hνβ −1 ∂β e −1
对上式进行积分,我们得到 h ) ln z = ln(1 e 即 h ) 1= h n z = (1 e e 利用狄拉克函数,上式可以改写成
z=

∞ n =0


e
−β ε
0
δ (ε − hν n)dε =


e
−β ε
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之后,普朗克提出一个大 胆的、革命性的假设:每个简谐振子发射和吸 收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这些能量值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元ε 这些能量值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元ε 的整数倍, 而每个能量元和振子的频率成正比,后来人们 称 ε = h 为“能量子” 。 能量子”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一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一 次会议上宣布了他的能量子假说,从此开创了 近代物理的新纪元,这一天被定为“ 近代物理的新纪元,这一天被定为“量子论诞 生日” 生日”。普朗克本人也由于创建量子论,而荣 获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按经典理论,能量是连续的,简谐振子的态密 度D(ε)为常数,由此容易得到 ε = kT,代 kT,代 入(1)后又回到了瑞利—金斯公式,与实验不符 (1)后又回到了瑞利—金斯公式,与实验不符 合。 这说明了简谐振子的态密度D 这说明了简谐振子的态密度D(ε)不是常数。 正确的态密度公式应该是什么?我们可以用逆 向思维的方法,从已经实验证明的普朗克公式 出发来进行倒推。 由普朗克公式可以得出简谐振子的平均能量为
实验验证
普朗克所导出的新 的辐射公式,虽然 没有现成的理论依 据,但是在高频时 趋近维恩公式,在 低频时则趋近瑞利 公式,与实验完全 一致,而且在中频 部分和实验曲线符 合得也非常好。
原因的探求
普朗克公式取得了成功,但是不能从已知的理 论中得到说明。他决定进一步寻找隐藏在上述 公式背后的物理实质。 普朗克把研究的角度从热力学转换为统计力学; 并把研究的对象从空腔内的辐射改为空腔腔壁 的物质,并假设腔壁物质由简谐振子组成。 由辐射与腔壁的热平衡条件,得到 u( ,T) = 8 其中 ε
3
满足此条件的最简单的函数是
Bν / T f = Bν / T e −1

,可以得到 B=c3A/(8 k) 利用上面的结果,我们推出
8πν 2 kT 8πν 2 hν u (ν , T ) = f = 3 hν / kT 3 c c e −1
上式称为普朗克公式(Planck formula),式中 h = B k = 6.626 10 34 J s 称为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
理想模型
我们把能够全部吸收外来一切电磁辐射的物体 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black body)。 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black body)。 黑体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碳黑能够很好地吸 收外来的电磁波,可以近似地看成黑体。一个 开小孔的不透光空腔几乎可以全部吸收外来的 电磁波,可作为黑体来进行观测和实验。 黑体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称为黑体辐射,单位 时间内单位面积黑体辐射的能量( 时间内单位面积黑体辐射的能量(辐出度)记为 MB(T),其中在频率 附近的单位频率间隔内的 (T),其中在频率 能量( 能量(单色辐出度)记为MB( ,T) 。 记为M
矛盾与问题
u n, T
H L
n
上述两个理论公 式与实验数据的 对比如图所示, 绿线为维恩公式, 红线为瑞利红线为瑞利-金斯 公式,而兰色为 实验结果。
维恩公式在理论上不够严格, 维恩公式在理论上不够严格,与实验 不完全符合可以理解。 不完全符合可以理解。 瑞利瑞利 - 金斯公式是严格按照经典电磁 场理论和经典统计物理理论导出的, 场理论和经典统计物理理论导出的, 它在高频(短波) 它在高频(短波)部分与实验的矛盾 不可调和,给物理学界带来很大困惑, 不可调和,给物理学界带来很大困惑, 在当时被称为是“紫外灾难” 在当时被称为是“紫外灾难”,它动 摇了经典物理的基础。 摇了经典物理的基础。
科学发现系列讲座
能量子的再发现
背景
物体不仅能够发射电磁波,而且也可以吸收和 反射电磁波。实验表明,同一温度下,物体吸 收电磁波的能力与其发射能力成正比。 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越大, 则它吸收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的能力也越大。 不同物体在同一频率范围内发射或吸收电磁波 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 收和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强;颜色越深,吸收和 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越强。
–1896年 , 德国物理学家维恩(Wien,1864-1928 年 ) 1896年 德国物理学家维恩( Wien,1864-1928年 把空腔内的热辐射与气体分子类比, 把空腔内的热辐射与气体分子类比,得到了一个能 量密度按频率分布的公式 – u( ,T) =A 3e B /T –式中的常量A和B由实验确定。 由实验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