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与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业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与现状。
一、近代旅游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当时,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有能力远离居住地,去探索新的地方。
同时,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为旅游业的兴起提供了机遇。
二、近代旅游业的挑战与应对然而,在旅游业初兴时期,面临了许多挑战。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欠缺。
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许多地方的交通、通讯和住宿设施相对落后。
这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困难。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了交通和住宿条件,吸引了更多游客。
另一个挑战是旅游业的管理问题。
旅游业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的协作,缺乏整体管理和统一标准,导致旅游体验的不一致和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
面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了旅游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
三、近代旅游业的发展动力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因素。
首先,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
这使得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旅游需求不断增长。
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找旅游信息、预订机票和酒店,极大地方便了旅游的组织和安排。
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得益于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中国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四、中国近代旅游业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境内外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近年来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同时,旅游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旅游景点正逐渐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旅游业是我国服务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首先,回顾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国内旅游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境外旅游也蓬勃发展。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数达到了60亿人次,境外旅游人数达到了1.5亿人次。
其次,探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国际旅游市场也对中国游客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旅游竞争也日益加剧。
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各种吸引游客的措施,使得中国旅游业更加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多重。
首先,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政府通过出台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旅游业投资和市场开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中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长城、故宫、西湖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此外,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投资,提高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覆盖范围,使游客更容易到达各个景点。
然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旅游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的问题。
一些景区因为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需要提高。
虽然中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导游服务、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此外,安全和环境保护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和环境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环境问题,将对旅游业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等。香港的转口贸易在我国 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4、边境贸易发达的省区 黑、吉、内蒙古、新、云、桂
第二节
中国的旅游业
一、旅游三要素 1、主体——旅游者 2、客体——旅游资源 3、媒介——旅游业 二、旅游业特点 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被称为“无烟工业” 三、旅游活动的作用(意义) 1、满足人类需要 2、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外汇收入 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扩大就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交通便利
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方便了南北的客货的 流通 江汉平原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4、我国主要的商业中心 (1)全国性的重要的商业中心有(15个)。
(2)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北京次之。
(3)各省级行政中心同时是各省区的商业中心。
三、集市贸易 1、集市贸易是农村比较普遍的商业活动
2、一个县内的商业活动,大多在县城进行
六、旅游活动中的环境 1、环境污染 2、对动植物资源破坏 3、对背景环境破坏 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游览价值 2、市场距离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4、地区接待能力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哈尔滨 沈阳 北京
天津
西安 南京
大连
成都
重庆 武汉
上海
台北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第一节
一、商品和贸易
中国的商业
( NO ) ( YES )
下列行为是否属于商业活动?
A、农民种了供自己家食用的蔬菜 B、农民种了运到市场去卖的蔬菜
1、商品 :用来交换、进行买卖的劳动物品。 2、商业: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活动(贸易、做生意、 做买卖) 3、对外贸易:我国同国外做生意,叫做对外贸易。
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中国的商业与旅游业ppt

5、中国加入“世贸WTO”的主要意义:
①当前全球经济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的 “地球村经济”,中国要发展不能游离于这种 联系之外; ②加入“世贸WTO”,使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具有 发言权,有利于改革国际经济的旧秩序,提高 中国在世贸格局中的地位; ③可以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 中国企业现代化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竞 争,改善出口商品构成等。
2、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传 统别具一格。无论自然风光、文化古迹, 还是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都有丰富多 彩引人入胜的内容。 ⑴自然风光: 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四川的 九寨沟、湖南张家界、台湾日月潭、杭州 西湖、吉林白头山天池、福建武夷山等。
⑵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西安的秦始皇 陵兵马俑、北京故宫和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 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古代建 筑和艺术宝藏。 ⑶革命纪念地: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江西的井 冈山、陕北延安等。 ⑷民族风情:汉族端午节的赛龙舟、元宵的舞龙 灯,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 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 等等。
(16)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湖 中有一个小岛,把湖面分为两半,一半像太 阳,一半像月亮,故名。 (17)天涯海角:位于海南岛最南端。 (18)桂林山水:在广西东北部北起兴安、南 到阳朔的100多千米间。由于石灰岩地形发 育,以至造山皆如平地拔起,奇峰罗列,形 态万千,景色秀丽,自古即有“桂林山水甲 天下”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9)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西北角的布达拉山上, 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是藏族古建筑艺术 的精华。 (10)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最南部,属热带气候, 是我国物种最多的地方,也是傣族同胞主要的聚 居地。 (11)九寨沟:位于四川南坪县西南深山密林中, 长50多千米,因周围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沟 中的湖泊、急流、飞瀑、林木、山峦、积雪构成 了一幅奇特的“人间仙境”。这里也是大熊猫的 主产地之一。 (12)长江三峡:三峡是长江切穿巫山山脉所形成 的大峡谷,西起四川白帝城,东到湖北南津关, 包括程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总长204 千米。沿江风光秀丽,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趋势一:旅游消费升级。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游客对旅游的消费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食宿交通,而更多地关注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品质服务。
高端、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趋势二:自由行和深度游的盛行。
与传统的跟团游相比,自由行和深度游成为中国游客的首选。
他们更加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特的旅游体验,喜欢独立探索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
3. 趋势三:国内旅游市场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在国内进行旅行。
这主要受益于国内旅游设施的改善和发展,以及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多样性。
同时,国内旅游的便利性和成本相对较低也是吸引国内游客的因素。
4. 趋势四:旅游科技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旅游业面临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在线旅游平台、移动支付、智能导航等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和消费习惯。
5. 现状一:入境旅游的增长。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出境和入境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和消费额稳步增长。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探索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6. 现状二:旅游业结构的优化。
旅游业的结构逐渐由传统的大众旅游向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转变。
一些旅游目的地通过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7. 现状三:旅游业的发展不平衡。
中国旅游业在地域和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
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东省旅游业相对成熟,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总的来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消费升级、自由行和深度游、国内旅游市场崛起、旅游科技应用等方向发展的。
同时,中国旅游业在入境旅游增长和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国内旅游市场的增长: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普及,国内旅游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

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旅游业已成为各大国家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最活跃和最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业者不断创新,新兴的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进化。
本文从旅游产业商业模式的角度,探讨该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一、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一)传统旅游业的商业模式传统的旅游业商业模式是以旅行社作为其主体,主要是为游客提供资讯、产品分类、产品生产和销售等服务。
这种商业模式存在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门槛较高,需要收购先进设备和优良的资源;二是运营成本较大,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三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较严重,利润空间较小。
(二)新兴的旅游业商业模式1、在线旅游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开始向在线转型。
在线旅游是在互联网延伸下的产物,可以突破传统旅游业的限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降低门槛,不需要收购先进设备和优良的资源;二是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省掉包括运营场地、员工工资等成本,节约开支;三是市场广阔,可以提供定制化功能,更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四是利润空间更大。
2、民宿民宿是个人或机构在室内或室外利用自有房屋、空间或设备,向住客提供住宿服务的一种新型的住宿方式。
它更注重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更贴近当地文化特色,享受“家外之家”的体验。
由于民宿可以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体验产品,而且性价比比较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3、定制旅游定制旅游主要是为游客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服务,根据游客的兴趣、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行程和住宿方案。
新技术的和大数据的应用,让旅游企业能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事,更好的实现创新和个性化体验,提高旅游的品质和满意度,更好的提供体验消费,让客户快乐出旅行,留下美好体验和回忆。
(三)旅游产业商业模式的趋势通过对旅游业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发掘,构建全流程的旅游服务体系,保证旅游服务的完整性和互联性,让旅游产业更好的实现协同发展。
中国主要旅游产业

中国主要旅游产业旅游业是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迷人的风景而闻名于世,因此旅游业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旅游产业并探讨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文化旅游中国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领略。
文化旅游业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博物馆和文化节庆等。
首先,中国的古代建筑是文化旅游的亮点之一。
长城、故宫、兵马俑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些古建筑物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其次,中国的博物馆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游客可以在博物馆中学习和欣赏中国悠久的文化遗产。
此外,中国的文化节庆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比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底蕴。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第二部分:自然旅游中国拥有广阔的地域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这使得自然旅游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旅游包括了山水风光、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
中国的山水风光以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吸引了无数游客。
比如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地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这些景区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壮丽的风景,游客可以在其中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另外,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自然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有许多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体验。
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休闲度假休闲度假旅游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

1.行业概况1.1中国旅游市场现状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自1993年旅游业改变统计口径至今,游客总人次和旅游行业总收入的CAGR分别达到9.6%和16.4%. 2003年和2004年数据的异常表现则是旅游业受03年的”非典”的影响以及”非典”过后的报复性反弹所至.截止到2005年,旅游市场全年游客总量达到13.63亿人次,行业总收入为7630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10%和12.7%。
1.1.1国内游市场平稳增长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旅游市场中,国内游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93年到05年,国内游人次的CAGR分别达到9.5%和16.3%。
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城镇居民4.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7.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4%。
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占行业总体收入的69%。
1.1.2入境旅游市场增幅趋缓我国的入境游市场由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两部分构成,其中港澳台游客约占近80%的份额。
入境游客数量增长93年以来CAGR约为9.1%,国家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则达到16.5%,在旅游收入增长率上略高于国内游市场。
2005年入境游市场规模达到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港澳台市场约1亿人次,增长8.6%,国外市场0.2亿人次,增长19.6%。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市场规模居全球第四位。
当年外汇收入约293亿美元,根据最新得到的数据,2006年前三季度入境游市场增幅下降,同比仅增长2.86%.其中港澳台市场增长率仅为1.9%,国外游客增长率也下降为7.76%.旅游外汇收入146.8亿美元,同比增长4.1%。
我们认为,06年入境游市场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很可能是受今年上半年国内禽流感从禽向人传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和港澳市场已相当成熟,增长趋缓有关。
1.1.3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出境旅游是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93年到05年,我国的出境人数CAGR达到1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2、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上海(全国最大商业中心)、 •北京(全国第二大商业中心)
•我国重要商业中心 的分布东部多、西 部少的原因?
• 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农业发达,产品种类多,产 量大,商品的来源条件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商 品的需求量大、销售量大;东部水陆交通便利,有 利于商品的集散。
•④海陆空交通便利,有沪杭线、京沪线在此交会; • 位于长江航线,是我国最大海港和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二).对外贸易的变化和发展
•1、古代外贸:
A、历史上主要出口:丝绸、瓷器、茶叶 B、丝绸之路:
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当代亚欧大陆 贸易通道)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4日星期四
•(一)、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与分布
•1、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经济发达,有比较 •稳定的商品来源区
•交通便利,有利 •于商品的集散
•人口众多,有比 •较稳定的销售区
• 商业 •中心
•如:我国历史上的“四大 •米市”无锡、芜湖、九江 •长沙。在甘肃的天水则形 •成了交换马匹和茶叶的市 •场。
•(4)位于京广线和长江航道的交汇处,有便利 • 的水、陆交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上海成为全国最大商业中心的条件:
• ①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农产丰富
•② 是我国人口最多城市,最大工业城市,工业产品多, • 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③腹地广大,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市场广阔。
•长城(嘉裕关
)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秦陵兵马俑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长 江 三 峡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桂 林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黄 山迎 客 松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2. 绘制我国境外旅游人数增长柱状图
项目
1978 1985年 1990 1994年 1995年
年
年
境外旅游人数 180.9 1783.3 2746.2 4368.4 4638.7 (万人)
•资
旅游业收汇总 2.6
12.5
22.2 73.2 87.3
料
额(亿美元)
1978~1995年我国主要部门增长统计表
国民生产总值 农业16倍 Nhomakorabea1.5倍
工业 15.4倍
第三产业 21倍
商业 19.2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2、旅游业的特点
• 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 • “无烟工业”
•3、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 发展旅游业,可以给国家和地方增加财政收
入和创汇,还可以带动工业、农业、商业、建筑、 通信等其他行业的发展。
•西藏自治区
•布达
拉宫 •拉萨
海 •肃 •陕 •江 •西宁
•兰州•宁••自夏•川银
•治•区
•西安
•秦陵兵马•西俑安
•山西
•石家庄 •济•济南南
•山•泰东山
•龙门•郑石州窟
•西 •河南 •安 •苏 •成都 •湖北 •徽 •峨嵋山
•四川 •湖•南. •丽江
•长江三峡
•重庆
•贵州•张•家衡•界长山沙
•合 •苏肥州•南 园京林 •武汉 •黄山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3、从工业、农业、人口、交通等方面分析武汉(上海) • 成为商业中心的条件。
•(1)位于江汉平原,农业发达;
•(2)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为长江 • 沿岸工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较发达;
•(3)省会城市,全国著名大城市,人口集中;
•边境贸易口岸 :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的 边境城镇,已成为进出口贸易的开放口岸。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二、旅游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一)、概述 1、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 课堂活动:1.绘制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增长折线图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二)、建国后对外贸易的变化发展
•1、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很快。
•由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转变为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杭州西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故 宫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日 月 潭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岳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教育效益。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二)、中国的主要的旅游资源
•1、十大旅游胜地
•黑龙江 •哈尔滨
•长春
•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
•敦煌莫高窟
•呼和浩特
•吉林
•沈阳
•辽•宁 •河•长•北城京
•故宫
••北避暑山庄
•太原 •天津
•青
•浙江 ••杭杭州州
•南昌 •南昌•庐山 •西湖
•福建
•江西
•云 •西•昆•明昆明 南双
•版
•广东 •贵阳
•黄果•树广瀑西布自•桂治林区山水
•福州
•南宁
••广广州州
•台北
•日 •月 •潭
纳
•海口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海南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长城(八达岭
)
•长城(山海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
工业制成品为主。
•出口:纺织、服装、日用工业品、煤、机械、茶叶、稻米、土特产、工艺品等 •进口:钢材、机电产品、交通工具、化肥、木材、羊毛、铁矿石、小麦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出口商品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
•(1)我国建国以来,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2)我国国家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可以根据 • 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自主制定 • 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1]
•外贸对象:
•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 • 香港和台湾同祖国大陆贸易也占重要地位。
•主要外贸口岸: •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