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3季度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3季度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一、总体概述2024年的第三季度,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复苏迹象。

尽管整个经济环境不稳定,但旅游行业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本报告将对2024年3季度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5.2亿人次,同比增长4.8%。

其中,出境旅游人数增长较快,同比增长8.2%。

国内旅游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旅游行业的贡献率也逐渐增加。

三、消费升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高品质、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住宿方面,豪华酒店的入住率大幅增长,同时,以民宿、青年旅馆等为代表的特色住宿方式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此外,旅游服务方面的消费也有所增加,包括导游服务、景区门票等。

四、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的发展对旅游行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使得旅游的预订和购买变得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传统旅行社也正在积极转型,将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市场竞争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此领域,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吸引消费者,旅游企业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套餐服务。

同时,线上旅游平台的垄断地位也使得其他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六、挑战与机遇2024年的第三季度,旅游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其次,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各地都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

另外,旅游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市场上存在许多低品质、低价位的产品。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和产品质量。

同时,政府对旅游行业的政策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七、市场预测预计未来旅游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对高品质、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智能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行业也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旅游业研究数据分析报告(3篇)

旅游业研究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我国旅游业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本报告通过对旅游业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1. 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数据,2019年全球旅游业的产值约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4%。

旅游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

2.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

我国旅游业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 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尽管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旅游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环境问题突出等。

三、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

2. 数据分析法:收集和分析旅游业相关数据,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消费等。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业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四、数据分析1. 旅游人数及收入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

从数据来看,我国旅游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2. 旅游消费结构从旅游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旅游业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逐渐兴起。

其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

近年旅游数据分析报告网(3篇)

近年旅游数据分析报告网(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通过对近年旅游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旅游市场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各大旅游平台和行业研究报告。

数据主要包括旅游总收入、游客数量、旅游消费结构、旅游目的地排名等。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统计分析、趋势预测等。

二、近年旅游市场现状1. 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旅游总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据统计,201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到6.6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入境旅游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3.8%;出境旅游收入1.35万亿元,同比增长7.3%。

2. 游客数量稳步上升我国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55.4亿人次,同比增长8.4%。

其中,国内游客53.8亿人次,同比增长8.9%;入境游客1.4亿人次,同比增长3.3%;出境游客1.2亿人次,同比增长6.4%。

3. 旅游消费结构优化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游客消费结构逐渐优化。

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逐渐成为消费热点。

同时,旅游消费从“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向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方向发展。

4. 旅游目的地竞争加剧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各地旅游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和景区,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一些新兴旅游目的地,如贵州、云南、海南等,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

三、近年旅游市场趋势1. 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主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主流。

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体验,追求身心放松和愉悦。

2.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第一部分:行业概述旅游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国家带来了外汇收入和商贸往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第二部分:行业发展趋势1.个性化定制旅游: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个性化定制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旅行者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预算定制旅游线路,而不再是传统的团队旅游模式。

因此,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应注重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满足不同旅行者的需求。

3.可持续旅游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可持续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旅游企业应注重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文化传承,开展环保旅游和低碳旅游等可持续旅游产品和服务。

第三部分:行业竞争情况旅游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竞争:旅游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成为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之一、旅游企业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优惠活动来吸引客户。

2.服务质量竞争:优质的服务是吸引和保持客户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企业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包括酒店住宿、导游服务、交通安排等方面。

3.产品创新竞争:旅游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新鲜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旅行者的兴趣定制创新产品。

第四部分:行业发展机遇1.国内旅游市场增长潜力: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国内旅游市场将持续增长。

2.国际旅游市场开放政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

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放将为中国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第五部分:行业面临的挑战1.疫情的影响:全球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旅游行业。

旅行限制和封锁措施导致许多旅行计划被取消,酒店和航空公司等旅游相关行业受到重创。

2.环境与资源压力:旅游业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非常大,尤其是旅游热点地区。

中国旅游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产能分析报告中国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具潜力和最具发展空间的行业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兴趣。

本报告将对中国旅游业的产能进行分析,以便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潜在挑战。

一、产能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旅游业的产能已经快速增长,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世界遗产和自然景观的国家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此外,中国政府还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吸引更多游客。

二、产能增长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的产能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来享受旅游的乐趣。

此外,随着中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旅游业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产能挑战与解决方案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应该加强环境监管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此外,旅游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

四、产能升级与转型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业的产能,需要进行升级与转型。

首先,中国应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景区的开放度和服务质量。

其次,应该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发展。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华旅游。

结论:中国旅游业拥有巨大的产能和潜力,在未来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改善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旅游企业也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旅游业的产能将不断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旅游发展调研报告7篇

旅游发展调研报告7篇

旅游发展调研报告7篇报告一:旅游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旅游业的改善和提升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告,对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政策法规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旅游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3. 实地考察:选择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管理情况、游客满意度和发展状况。

三、调研结果1. 旅游业发展概况:旅游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持续增长。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增长和多元化的趋势。

2. 旅游资源开发: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仍存在部分地区资源开发不充分的问题。

需要加大投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3. 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一些景区和乡村旅游区,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游客体验。

4. 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一些景区和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亟需加强,以提升游客满意度。

5. 旅游营销和宣传:旅游营销和宣传手段需要创新。

目前,大部分旅游企业仍采取传统的宣传方式,亟需更新方式,拓展市场。

四、调研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旅游业发展相关政策,为旅游企业提供支持和激励,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 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

3. 加大旅游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景区和乡村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

4. 创新宣传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提升旅游宣传效果,吸引更多游客。

五、结论旅游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投资力度是解决问题和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3篇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3篇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通用3篇)旅游行业分析报告(通用3篇)旅游行业分析报告篇1 旅游业具有轻资产、少污染、促内需的特点,并带动商业、住宿、交通运输、环境建设、环保治理、文化产业等多行业共同进展,延长的产业链较广,堪当经济转型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快速进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进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进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已将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

20xx年,中国旅游业保持快速进展势头。

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19306亿元,增长23.6%。

入境旅游人数13542万人次,增长1.2%。

国内居民出境人数7025万人次,增长22.4%。

其中因私出境6412万人次,增长24.5%,占出境人数的91.3%。

目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在三大旅游市场蓬勃进展的同时,旅游业各子行业亦得到较快进展。

目前,全国共有旅游景区2万多家,其中5A 级旅游景区已达125家。

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等新兴业态得到跨越式进展。

我国推行星级标准20多年来,目前全国有星级饭店13552家,其中五星级608家,四星级2172家,三星级5635家,二星级3591家,一星级214家。

在新《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下,20xx年1月1日起全国全部星级饭店将同时开展饭店星级评定与复核工作。

20xx年以来,经济型酒店数量以平均70%以上的增速飞速扩张。

20xx年,中国餐饮收入额累计超过1.8亿元从1991年到20xx年,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企业数由1561家增至23690家。

随着旅游业的进展,三大游市场不断发生变化,游客消费倾向发生转变,中国已进入观光游和休闲游共同进展的时期。

旅游消费阶梯性增长导致旅游市场呈现多层次协同进展的新格局。

随着旅游消费阶梯性分布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处于不同梯度的游客需求差异逐渐加大,旅游市场显现出高、中、低端市场协同进展的新格局。

旅游业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旅游业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旅游业行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旨在揭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财务风险及盈利能力,为投资者、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述旅游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以旅游服务为载体,以旅游产品为对象的产业。

旅游业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市场。

三、行业财务状况分析1. 行业收入分析(1)收入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7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9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入境旅游收入5665亿元,同比增长3.4%;出境旅游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收入结构从收入结构来看,国内旅游收入占比最高,达到86.2%,其次是出境旅游收入,占比20.2%,入境旅游收入占比最少,为3.6%。

这表明我国旅游业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2.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盈利能力指标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19年旅游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0.5%,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盈利能力分析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我国旅游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如《旅游法》、《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

2)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旅游业收入增长。

3)创新驱动:旅游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如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定制等,提高了行业盈利能力。

3. 行业成本分析(1)成本构成旅游业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营销成本等。

其中,人力成本占比最高,达到60%左右。

(2)成本控制为提高盈利能力,企业需加强成本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迈点网张淑萍)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2014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

就旅游行业来说,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

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4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4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

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

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

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

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

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

《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

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

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

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

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

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

据有关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

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 、72.84 、74.52 以及76.39。

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公交、绿化以及旅行社服务质量等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对目的地空气质量、公共服务、商业接待体系和游客文明素质等旅游环境的抱怨仍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

旅游环境问题仍然是未来旅游行业迫切需求的解决问题之一。

三、出境游市场概况及分析1、出境游市场概况:出境游人数和旅游支出继续增加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信息显示,2014年度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高达1.17亿人次,同比2013年度的9730万人次增加了20.25%。

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花费约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00%。

数据显示中国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中国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出境游板块已成为当下旅游市场最大的亮点。

2、出境游市场分析:国家政策鼓励,签证要求放宽,旅游观念进步等因素,导致“中国游客”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繁琐的签证手续是之前很多游客不愿意选择出境游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吸引中国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2014年,对中国公民开放免签、落地签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大大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90个国家与我国签署了各类互免签证协定。

从简的签证流程大大刺激了国内旅客的出境游欲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提高生活品质。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出境游市场的热潮。

从出境游旅客的构成可以发现,以自驾游、背包客等方式的旅游人数增幅较大,同时,80后以及90后已成为出境游市场的主力军。

这两个年龄层的旅客一方面因为年轻,拥有较高的出游意愿,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负担旅游消费支出。

在选择旅游区域来看,还是以亚洲旅游圈为主,主要有韩国、日本、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家。

这些国家往往拥有浓厚的异域文化,人文资源以及自然资源兼备,同时旅游消费较那些欧美国家来说也相对较低,大大降低旅客的旅游成本。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尽管2014年整个亚洲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其中的东南亚市场的状况堪忧。

由于2014年发生的泰国政变、菲律宾的安全因素、马来西亚的人质事件及两起航空意外事件等因素,导致中国赴东南亚游客大幅下滑,同比下降达34.3%。

如何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降低负面影响,走出低迷状态,将是东南亚旅游市场首先需要走出的困境。

除了观光游玩,“消费”已经成为国内出境游旅客的主要目的之一。

目前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消费力已然呈现井喷态势,银联卡消费占比持续增长。

其中中国游客在境外的消费物品主要以奢侈品为主。

在国内,由于要间接负担商品附加的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店铺成本费等,游客购买奢侈品往往比在国外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额。

一旦有机会出境旅游,国人就会大肆购买带回国。

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日趋盛行,除了购物,旅客在餐饮、娱乐以及住宿等方面也愿意花费更多。

这说明了人们在旅游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改变。

四、入境游市场概况及分析1、入境游市场概况:入境旅游市场回暖,旅游收入增加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整体实现平稳增长,其中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出现回暖,达2636万人次,增长0.27%;港澳台同胞入境旅游市场降幅明显收窄,达1.02亿人次,下降0.63%;入境过夜游客5562万人次,下降0.11%。

全年旅游总收入3.38万亿元,增长14.70%,其中国际旅游收入569亿美元,增长10.16%。

上半年入境游市场呈持续下降趋势,进入下半年市场开始回暖。

2、入境游市场分析:入境旅游者中香港同胞占半数以上,外国入境旅游者中以亚洲和欧洲居多(1)入境旅游者及外汇收入构成2014年,我国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2849.83万人次。

其中,香港同胞旅游人数名列前茅,达到7613.17万人次,同比下降0.98%,占入境旅游总人数的约59.25%;接着是外国旅游者,总共有2636.08万人次,同比上升0.27%,占比约为20.51%;位列第三的是澳门旅游者,有2063.99万人次,同比下降0.48%,占比约为16.06%;另外台湾旅行者仅有536.59万人次,同比上升4.18%。

从旅游收入来看,外国旅游者旅游消费支出最多,占比达到61.72%。

(2)入境外国旅游者构成分析①从外国旅游者区域构成分析2014年,入境旅游的外国旅游者中,来自亚洲国家的旅游者人数仍然是最多的,达到1636.15万人次,占全部入境外国旅游者的62.07%。

位列第二的是欧洲,有548.41万人次,占比约为20.80%。

美洲以310.65万人次位列第三,占比约为11.78%。

另外,大洋洲(81.01万)以及非洲(59.69万)的人次占比分别约为3.07%和2.26%。

②从外国旅游者目的构成分析2014年,在我国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观光休闲仍然是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总人数达到892.99万人次,约占累计接待外国旅游者总人数的33.88%;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旅游者人次也较多,达到539.57万人次,占比约为20.47%;以探亲访友、服务员工为目的的外国旅游者也不在少数,累计达388.87万人次,占比约为14.75%。

其他目的的外国旅游者人次也有814.66万。

③从外国旅游者年龄构成分析2014年,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年龄层在25-44岁的旅游者人数最多,达到1210.24万人次,占比约为45.91%。

这个年龄层的旅游者一方面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满足其旅游开支,另一方面有精力保持旅游热情。

紧随其后的是45-64岁年龄层的旅游者,也有961.00万人次,占比约36.46%。

在旅游者目的统计中,商务是入境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因而也会造成45-64岁这个事业年龄层的旅游者人数剧增。

此外,14岁以下、15-24岁以及65岁以上的年龄层均有不同人次占比的外国旅游者。

④从外国旅游者的性别构成分析2014年,累计接待的外国旅游者中,仍然是以男性旅游者居多,达到1709.51万人次,占比约为64.85%;女性旅游者有926.35万人次,占比约为35.15%。

与去年相比,男性旅游者和女性旅游者人次具体数值变化不大,占比较去年基本持平。

五、2015年旅游业发展展望展望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会有几大趋势,包括免签目的地增多、旅游目的地更加分散以及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等等。

在旅游具体数据方面也持相对乐观的预期,预计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3.90万亿元,同比增长14.70%。

国内旅游人数会达到40亿人次,同比增长9.90 %;国内旅游收入达3.60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

入境旅游人数将会达1.30亿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0%。

另外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6.80%。

2015年,旅行将会成为国人更日常化的生活方式,国内游、出境游以及出境游三大旅游市场将齐齐发力,推进我国旅游业收入的持续增加。

首先就出境游来说,2014年中国旅客出境游大多选择亚洲区域作为目的地,主要是受签证的影响。

为此,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旅游合作,例如分别与加拿大以及美国互发长期限的签证以及延长签证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