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
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发布

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发布“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9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跃、更趋日常化,国内旅游稳步增长,入出境旅游平稳发展。
8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 心)发布“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报告 显示,2019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跃、更趋日常化,国内旅游稳步增长,入出境旅游平稳发展。
上半年旅 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处于118.2的“相对景 气”水平,较去年同期上升1.26个点,旅游经济主要指 标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上半年:旅游经济平稳运行―、国内文化和旅游市场潜力不断释放2〇19上半年,预计国内旅游人数30.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3.5%。
研究院与电信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上半 年,广东、河南、广西、湖南、江苏、河北、山东、浙 江、四川、北京等地的出游人数较多,陕西、广东、吉 林、江苏、河北、湖南、浙江、四川、安徽、北京等地的接待人数较多。
旅游客流总体呈现由南北部向中西部 迁移的特征,吉林、陕西、安徽、江西、云南、贵州、海南、福建、辽宁、重庆等地的游客净流入量较高。
假 日旅游消费成为新民俗,春节、清明、五一、端午期间,国内旅游总人数分别同比增长7.6%、10.9%、13.7%、7.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2%、13.7%、16.1%、8.6%。
研宄院与银联商务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博物馆、历史文化型景区、红色旅游型景区及文化艺术 场馆节假日消费平均增幅超过20%。
二、出境旅游稳步增长,入境旅游的上升趋势进一步 稳固2019上半年,预计入境旅游人数7269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6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5%;出境 旅游人数约8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4%。
上半年,主 要客源地入境市场平稳增长,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外国人入境都有稳步增长,俄罗斯、马来西亚、67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英国等国家的入境旅游增长 较快,美国市场未受中美贸易关系影响,保持稳步增长。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中国旅游市场分析(一)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选择旅行作为一种休闲方式。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旅游消费趋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庞大。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总消费规模达到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1.7%。
这一数据显示,中国旅游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
不仅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中国人出境旅游也在不断增加。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5亿人次,同比增长13.5%。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人越来越热衷于走出国门,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其次,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趋势值得关注。
目前,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中国人出行更注重“买买买”,大量购买奢侈品成为国内出游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多人开始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
别墅民宿、特色餐饮、文化交流等旅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此外,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他们倾向于选择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如高端酒店和定制化旅游线路。
因此,从“购物”到“体验”的消费转变成为当前中国旅游市场的明显趋势。
最后,中国旅游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旅游市场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承担得起旅游费用,而快速发展的交通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
例如,中国的高铁网络已经覆盖了国内大部分地区,便利了人们的出行,让更多的目的地变得更加容易到达。
这些因素都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市场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
庞大的市场规模、消费趋势的转变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中国旅游市场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19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报告

2019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报告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1.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在逐步扩大。
我国的旅游贸易净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从2006年的582.71亿元到2011年的1210.4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所以我国的旅游贸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我国的旅游业逐步步入了产业化和市场化阶段。
2.出境旅游发展迅速。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遵循通过入境游来推动国内的旅游,主要目的就是出口创汇,从而可以平衡贸易逆差,而且,入境游在一段时期发展的确非常迅速,但是现在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相反,由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我国对出境游政策的放宽,出境游在我国发展迅速起来。
所以出境游发展迅速,入境游发展平稳是现在旅游服务贸易的一个主要特点,所以这就导致了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了大量的逆差。
进出口额从2006年的121.22亿美元到2009年的-40.27亿美元,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截止到2012年,逆差达到519亿美元,这就使得旅游贸易在平衡贸易逆差和创汇方面的作用大大减小。
但是出境游的迅速发展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它对促进国际关系,提升国家实力,促进旅游业的国际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出境游消费规模大幅度增长,境外支付便利化。
现在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这样就使得境内与境外同等商品价格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就有很多游客是因为购物才选择的出境游,这就成了促进出境游的一个重要的动因。
而且境外支付也越来越便利化,促进出境游的一个重要的动因。
而且境外支付也越来越便利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差不多超过100个国家开通了银联业务,受理网络不断的扩大,对出境游的游客在购物时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支付方式。
4.旅游服务贸易提供模式更加丰富,贸易结构日趋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由单一的跨境贸易转变为跨境贸易和旅游商业共存的多元化的贸易模式。
原先都是由相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外国游客提供一系列的餐饮住宿等,但是现在逐步变为旅游商业存在的模式,并且旅游商业存在的模式也在逐步的发展壮大。
我国旅行社行业现状及发展体系探讨

我国旅行社行业现状及发展体系探讨一、引言旅游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旅行社则是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行社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探讨我国旅行社行业现状及发展体系。
二、我国旅行社行业现状1. 行业规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注册旅行社2.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
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约7%。
2. 行业结构我国的旅行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接社,即在目的地提供服务的本地公司;另一类是出境社,即提供出境游服务的公司。
其中出境社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除了传统景点观光之外,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深度体验式、主题式等新型旅游方式。
4. 问题与挑战我国旅行社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部分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不高,导致游客投诉率较高;另外,一些旅行社存在违规经营、欺诈消费者等问题。
三、我国旅行社发展体系1. 行业标准化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我国旅行社行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发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中国出境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
2. 电子商务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预订旅游产品。
因此,我国的一些大型旅行社开始向电子商务转型,并在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销售平台。
3. 产业链整合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一些大型旅行社开始进行产业链整合,将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个环节整合到自己的业务范围内。
4. 国际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的旅游业也面临着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遇。
因此,一些大型旅行社开始向国际化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四、未来展望1. 旅游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将呈现升级趋势。
未来,旅行社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推出更具特色和个性化的产品。
旅游业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旅游业行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旨在揭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财务风险及盈利能力,为投资者、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述旅游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以旅游服务为载体,以旅游产品为对象的产业。
旅游业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市场。
三、行业财务状况分析1. 行业收入分析(1)收入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7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9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入境旅游收入5665亿元,同比增长3.4%;出境旅游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收入结构从收入结构来看,国内旅游收入占比最高,达到86.2%,其次是出境旅游收入,占比20.2%,入境旅游收入占比最少,为3.6%。
这表明我国旅游业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2.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盈利能力指标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19年旅游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0.5%,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盈利能力分析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我国旅游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如《旅游法》、《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
2)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旅游业收入增长。
3)创新驱动:旅游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如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定制等,提高了行业盈利能力。
3. 行业成本分析(1)成本构成旅游业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营销成本等。
其中,人力成本占比最高,达到60%左右。
(2)成本控制为提高盈利能力,企业需加强成本控制。
2019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报告简析:附北京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次、入境游及旅游消费结构[图]
![2019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报告简析:附北京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次、入境游及旅游消费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f48721c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72.png)
2019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报告简析:附北京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次、入境游及旅游消费结构[图]改革开放42年,北京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拓展,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健全,旅游产品日趋丰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北京旅游业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015年~2019年北京市生产总值统计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支撑北京旅游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2019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6224.6亿元,增长5.1%;接待游客总人数3.2亿人次。
2015年~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人数统计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015年~2019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一、国内旅游市场保持增长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总人数31833.0万人次,增长3.7%;国内旅游总收入5866.2亿元,增长5.6%。
市民在京游市场增长好于外省来京游市场。
其中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19267.2万人次,旅游收入5306.9亿元,北京市民在京游人数12565.7万人次,;旅游收入559.2亿元。
2015年~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总人数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015年~201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总收入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一)外省来京旅游情况1、外省市来京旅游现状2019年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19267.2万人次,增长1.5%;旅游收入5306.9亿元,增长4.5%;人均消费2754.4元,增长2.9%。
2015年~2019年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统计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015年~2019年外省市来京旅游收入统计资料来源:北京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2、花费构成2019年外省来京游客花费构成中,购物占比最高,达31.8%,其次是餐饮和住宿,占比分别为21.1%和19.1%,三者合计占比为72.0%;长途交通占比11.8%,景点游览占比9.2%,市内交通占比4.2%,娱乐占比2.0%;邮电通讯和其他占比较低,分别为0.2%和0.8%。
2019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5.25万亿元。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旅游业发展概况我国GDP首破80万亿,达到8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
就旅游行业来说,2018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
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8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8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
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
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201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一、概述中国旅游业是我国最重要的服务业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逐渐增加,推动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本报告将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规模和前景进行分析。
二、发展状况1.市场规模中国旅游业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旅游人数超过6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7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旅游接待国家,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发展趋势中国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游客消费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高消费旅游,寻求更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
(2) 休闲旅游趋势: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休闲旅游,寻求放松和舒缓压力的方式。
(3) 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旅游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景点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特色旅游项目,如农家乐、冰雪旅游、文化旅游等。
(4) 科技与旅游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旅游企业需要跟上科技的步伐,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市场份额目前中国旅游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国内旅游: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庞大,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国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范围从城市周边旅游到远方旅行都有广阔的市场。
2.入境旅游: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中国旅游。
目前,中国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之一。
四、市场竞争中国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1.景点竞争:中国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和历史文化名胜,各地为了争夺游客资源,都在加大宣传力度和提升服务质量。
2.旅行社竞争:中国的旅行社众多,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