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是一种智能化的机械手控制方法,它利用PLC 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使机械手能够自主地完成多种工作任务。

本文将介绍本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PLC程序设计以及控制算法设计。

一、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是机械手的核心,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将为实现机械手的自主运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机械手一般由控制系统、机械部分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一般包含基座和移动结构,执行机构包括手臂和手指。

这里我们以一款三轴机械手为例进行介绍。

1. 机械手构造机械手采用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三轴结构,主要有三个关节——一个旋转关节和两个平移关节。

机械手的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三个关节通过模拟伺服电机的方式进行控制。

2. 机械手控制器机械手采用PLC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PLC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和输出接口。

输入接口用于读取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口用于控制执行机构,中央处理器则用于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二、PLC程序设计机械手的PLC程序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程序初始化、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和异常处理。

1.程序初始化机械手程序初始化主要包括程序开头的自诊断和状态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执行不同的控制程序。

自诊断可以避免因器件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机械手操作异常。

2.数据采集机械手需要收集外部环境数据和操作数据。

外部环境数据包括工作物品的坐标、大小、形状等信息,操作数据包括机械手应该执行的命令。

在采集数据时,机械手需要通过传感器或外部设备接口实现。

3.运动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分为机械手移位运动和执行机构运动两个部分。

机械手移位运动需要根据采集到的工作物品信息以及执行机构的操作命令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执行机构运动控制则是将机械手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信号。

4.异常处理机械手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碰撞、误差等,需要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来保证机械手的安全和可靠性。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工业机械手是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

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在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通用机械手是一种能够独立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的机械手,适用范围比较广。

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够很快地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因此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械手的发展得益于其积极作用:一方面,它能够部分代替人工操作;另一方面,它能够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还能够操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因此,机械手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应用。

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机械手的应用更为广泛。

近年来,在我国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了机械工业的关注。

机械手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并可重新编程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具有多个自由度,可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不同环境中的工作。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

但现在,制成了能够独立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通用机械手。

本文介绍了机械手的分类和应用,其中第一类是通用机械手,可以根据任务需要编制程序完成各项规定工作。

本项目要求设计的机械手模型也属于这一类,通过设计可以增强对工业机械手的认识,并熟悉掌握PLC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气动技术等工业控制常用的技术。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包括确定被控系统必须完成的动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分配输入输出设备、设计PLC用户程序、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最后保存已完成的程序。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 手控制系统设计
2024-04-29
•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整体方案设计 • 硬件选型 • 程序设计 • PLC仿真 • 项目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项目背景与意义
机械手控制系统优势
效率高、准确高
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有利于 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 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 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劳动条件
避免人身事故,代替人安全 地在高温、高压、低温、低 压、有灰尘、噪声、臭味、 有放射性或有其它毒性污染 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等场合中 完成工作。
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
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远 程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运 维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Part
02
整体方案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
plc选型 机械手的位置反馈是开关量控制,所需的I/0点数量并不多,所以使用一般 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为 20 点和12 点, 因此本设计选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通过下面一排拉杆模拟PLC输入信号,通过观察Q点输出亮灯情况检查程序。
组态制作
新建一个工程,触摸屏的类型选择TPC7062TD
2)制作主页面。
组态制作
在设备窗口中添加-通用串口父设备和西门子_S7200PPI
2)双击西门子_S7200PPI,增加设备通道,并且连接对应的数据库,是PLC与触摸屏互相通信。
Part
03
硬件选型
plc硬件接线图简图
选型与配置方案
PLC控制器
使用一般的小型plc的选择就可以 了。由于所需要的 I/0 点数分别 为 20 点和12 点,因此本设计选 用西门子S7-226来实现控制。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进行控制,但由于其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效、精确和可靠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PLC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PLC控制器、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其中,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高性能的PLC模块,能够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机械手本体包括手臂、手腕、抓手等部分,通过执行器进行驱动和控制。

传感器则用于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信息,为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提供支持。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它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控制精度。

本系统采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写梯形图或指令代码来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程序包括主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

主程序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而控制程序则负责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 控制策略本系统采用基于位置的控制策略,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机械手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位置偏差,并通过执行器对机械手进行精确的控制。

同时,系统还具有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控制。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硬件连接是整个系统实现的基础。

首先需要将PLC控制器与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进行连接,确保各部分之间的通信和信号传输畅通。

同时,还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实际需求和机械手的运动特性,编写相应的梯形图或指令代码,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机械手是由一组等效于人类手臂和手腕的机器人装置组成的机器人系统。

机械手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自动化生产中,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如抓取、搬运、装配和检测等。

在机械手系统中,控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PLC控制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案之一。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系统组成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手腕、手指等组成部分,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工作。

2. 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力量等参数,从而实现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 PLC: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控制量,控制机械手的移动和操作。

4. 电机驱动器:根据PLC信号控制电机的启停、速度和转动方向等。

5. 电源和通信线:为系统提供能量和通信所需的线路。

二、工作原理1. 将任务输入PLC系统:首先,将需要完成的任务输入PLC控制系统,如要求机械手从A点移动到B点,然后从B点抓取物品,最终将物品运输到C点等。

2. PLC分析任务并发出指令:PLC会根据输入的任务信息,分析机械手的当前位置和运动状态,并给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机械手的行动。

3. 传感器感知机械手状态变化:在机械手移动过程中,传感器会感知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和力量等参数,并反馈给PLC系统。

4. PLC根据传感器反馈调整控制策略:PLC会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调整机械手的控制策略,保证机械手能够准确地完成任务。

5. 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运动:PLC通过控制电机驱动器对电机进行启停、转速和转向等操作,从而控制机械手的移动和抓取等操作。

6. 任务完成反馈:当任务完成后,PLC会发出相应的反馈信息,以说明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三、控制流程1. 确定任务: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机械手完成的任务,并将任务信息输入PLC系统。

2. 置初值:设置机械手的起始位置和状态,并将其作为控制的初始状态。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器。

它以可编程的方式控制工业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和机械。

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PLC程序设计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硬件组成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系统包括以下硬件组成部分:1.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并控制输出设备的操作。

常见的PLC控制器有西门子、施耐德等品牌。

2.机械手:机械手是系统的执行部分,负责完成各种任务,如抓取、搬运等。

它通常由电动机、传动装置、执行器等组成。

3.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和监测系统的状态和环境变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接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向系统提供操作信号和参数设置,如按钮、开关等。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显示系统状态或输出结果,如指示灯、显示屏等。

PLC程序设计PLC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用于控制PLC控制器。

以下是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系统的PLC程序设计步骤:1.确定系统的需求和功能:首先需要确定机械手的具体需求和功能,如抓取物体的方式、搬运的速度等。

2.设计输入和输出信号:根据系统需求,确定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类型和数量。

输入信号可以是按钮的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等,输出信号可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执行动作。

3.设计PLC程序逻辑: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组成,设计PLC程序的逻辑。

逻辑可以使用Ladder Diagram、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可视化编程语言进行描述。

4.编写PLC程序:根据设计的逻辑,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PLC程序。

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

5.调试和测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下载到PLC控制器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各个输入和输出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任务名称: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任务背景:机械手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物流分拣等领域。

机械手控制系统是机械手运动的核心,其稳定性和精确性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器,能够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和实时控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手控制系统中。

任务目标:本任务的目标是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和稳定运动。

具体目标包括:1.设计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架,包括PLC、传感器、执行器等的选择和连接。

2.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算法,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

3.开发人机界面(HMI)程序,实现对机械手控制的可视化操作界面。

4.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任务内容:1.调研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市场上已有的PLC控制方案,了解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设计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架,选择适合的PLC型号和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并进行接线和连接的设计。

3.开发机械手运动控制算法,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方面,保证机械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4.开发人机界面(HMI)程序,实现对机械手运动的监控和控制,包括机械手的起停、位置调整等功能。

5.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任务要求:1.完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各个环节,保证系统的功能完整和性能稳定。

2.设计文档和代码要规范、清晰,能够有效地指导后续的优化和维护工作。

3.进行充分的系统测试,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并及时修复和改进系统中的问题。

4.完成任务后,撰写详细的任务报告,包括任务设计、开发过程、测试结果等内容。

预期成果:1.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文档和代码,包括硬件连接图、运动控制算法和HMI程序等。

基于PLC的流水线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流水线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技术选型:
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PLC产品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次演示选用德 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的S7-1200系列PLC作为运动控制器,该系列PLC具有 可靠性高、运算速度快、扩展能力强等优点。
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要求,选用Siemens公司的 TIA Portal软件作为编程和调试工具,该软件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强大的编程 和调试功能,能够方便地对PLC程序进行编写、调试和优化。
根据控制需求,选择适当的PLC型号,如西门子S7-200、S7-300等。在PLC 选型时,需考虑其处理器、内存、I/O端口等参数是否满足系统要求。针对流水 线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特点,配置适当的输入(如传感器信号、按钮状态等)和输 出(如电机驱动信号、指示灯等)端口。
3、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搭建原理 和实现方法
2、编写PLC程序,实现流水线 机械手的控制
根据控制需求和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结果,编写PLC程序,实现流水线机械手 的控制。具体来说,PLC程序需根据输入信号触发相应的输出动作,如电机驱动、 气缸动作等,以实现机械手的抓取、移动和释放等动作。此外,PLC程序还需加 入定时器、计数器等元素,以满足生产节拍和精度的要求。
程序编写
1、建立程序控制流程
程序控制流程包括初始化、故障检测、动作实现等环节。初始化环节主要是 对PLC和机械手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I/O端口配置、机械手位置设定等。故障检 测环节涉及对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进行故障检测,以确保系统安全性。动作实 现环节根据控制需求,编写机械手的动作程序,实现自动化控制。
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思路及方法
基于PLC的流水线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控制需求,包括机械 手的动作顺序、运动轨迹、抓取和释放等。根据控制需求,制定系统设计方案, 包括硬件选型、I/O端口配置、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等。在此基础上,编写控制程 序,实现流水线机械手的自动化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升到位时,高限位开关闭合,即I0.4闭合,则上升电磁阀断电,即Q0.1复位,同时 左移电磁阀通电,即Q0.3置位,机械手开始左移(左移期间右移电磁阀不能通电), 当机械手左移到位时,左限位开关I0.6闭合,由于机械手处于高位,即高限位开关 I0.4闭合,左移电磁阀断电,即Q0.3复位,同时单动方式下自锁信号复位,以阻止单 动启动。至此,一个工作过程结束。同理,手动方式下启动也是如此。其逻辑流程 图如下所示:
此时下降电磁阀通电,即Q0.0置位,机械手开始下降(下降期间上升电磁阀不能通 电实现互锁),当机械手下降到位时,低限位开关I0.5闭合,由于机械手处于左位, 即左限位开关I0.6闭合,下降电磁阀断电,即Q0.0复位,同时夹紧电磁阀通电,即 Q0.4置位,机械手处于夹紧工件状态(加紧期间上升电磁阀不能通电)并延时,延 时5S时间到,上升电磁阀通电,即Q0.1置位,机械手开始上升(上升期间下降电磁 阀不能通电),上升到位时,高限位开关闭合,即I0.4闭合,则上升电磁阀断电, 即Q0.1复位,同时右移电磁阀通电,即Q0.2置位,机械手开始右移(右移期间左移 电磁阀不能通电),当机械手右移到位时,右限位开关I0.7闭合,由于机械手处于 高位,即高限位开关I0.4闭合,右移电磁阀断电,即Q0.2复位,同时下降电磁阀通 电,即Q0.0置位,机械手开始开始下降(下降期间上升电磁阀不能通电),当机械 手下降到位时,低限位开关I0.5闭合,由于机械手处于右位,即右限位开关I0.7闭合, 下降电磁阀断电,即Q0.0复位,同时夹紧电磁阀断电,即Q0.4复位,机械手处于放 松工件状态(放松期间上升电磁阀不能通电)并延时,延时5S时间到,上升电磁阀 通电,即Q0.1置位,机械手开始上升(上升期间下降电磁阀不能通电)
系统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构思
首先了解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控制要求,确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然后通过控制方 案的对比选择PLC控制系统,接着统计输入输出I/O,确定选择S7-200PLCCPU226型 号,其次选择其他部件配合构成整个机械手控制系统,如液压系统,电磁阀等,画出 机械手控制系统电气接线图如图(a)所示;接着由工艺过程画出工作过程流程图如图 (b)所示,最后写出梯形图。下面通过软硬件结合及图(a)(b)来具体描述一下 机械手的整个工作过程:
到位
工件 下降
低位 夹紧
延时 上升
高位
右移
启 动
停止 左位 左移 高位 上升 延时 放松 低位 下降
机械手控制系统逻辑流程图
·
谢谢聆听
首先闭合开关QS,220VAC送入S7-200PLCCPU226中,接着按下自动启动按钮 I0.0,自锁信号SM0.0置位,主程序调用子程序SBR_0,再按下液压启动开关I1.6,当传 送带传送工件到位时,工件到位检测限位开关I1.5闭合,继电器输出信号Q0.5置位, 继电器触点KM闭合,电动机带动液压泵使整个液压系统开始工作,此时机械手处于 高位、左位,子程序SBR_0开始启动。
选题背景及意义:
伴随着机电一体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部分显得越来 越重要,由于工作的需要,人们经常受到高温、腐蚀及有毒气体等因素的危害, 这样不仅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于危及生命,因此机械手就诞生了。随 着PLC传感技术的发展,机械手装配作业的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 机械手的安全性高,节省人工,提高效率和质量,延长机器寿命,防模具损坏, 节省原料,降低成本,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机械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它的特 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 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性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 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用机械手可以 代替人从事单调﹑重复或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也可 代替人在有害环境下的手工操作,改善劳动条件,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