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

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

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篇一」春节临近,马上又到了传统的消费高峰期,中国银联近日发布了20xx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此次调查通过商业银行、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APP客户端等117个移动互联网入口开展在线调查,获得近59万人关注,回收有效问卷逾9万份,报告揭示了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最新进展及安全风险状况。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上升社交账号盗用、短信木马链接、骗取验证码成为最常见的诈骗手段报告显示,20xx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消费者受损比例持续走高。

约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发生过损失,较20xx年上升11个百分点,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的受访者遭遇欺诈的比例相对较高,均超过40%。

值得注意的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体遭遇过电信诈骗比例最高,达到五成,较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

根据调查,遭受电信网络欺诈的被调查者中,超过八成遭遇过盗用社交账号诈骗,较20xx年同比增长了36个百分点。

另外,木马链接短信和骗取短信验证码等欺诈手法也是常见的支付欺诈方式,遭遇两类手法的持卡人比例达到63%和51%。

报告还显示,64%的被调查者曾使用手机号码同时注册多个账户,包括金融类账户、社交类账户和消费类账户等,其中遭遇过电信诈骗并发生损失的比例过半,高于整体平均水平。

用手机同时注册金融类账户及其他账户,如发生信息泄露,犯罪分子更易接管金融支付账户盗取资金。

在曾遭受电信网络欺诈的被访者中,近三成的欺诈损失金额高于20xx元。

从年龄来看,两成的50岁以上的受害者损失金额超过5000元,超过平均损失比例7个百分点。

在遭遇损失人群中,可全额或部分追回损失的超过五成,消费者自行承担全部欺诈损失较前年显著下降,降幅超过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成自行承担全部损失的人群中,有超过四成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

九成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付款大额支付用卡,小额支付选手机报告还揭示出去年我国消费者移动支付方面消费行为习惯的变化。

关于网上支付的调研报告

关于网上支付的调研报告

关于网上支付的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网上购物到水电缴费,从转账汇款到投资理财,网上支付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为了深入了解网上支付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网上支付的使用情况、用户体验、安全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网上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

同时,对 20 位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地区的用户进行了深入访谈。

四、调研结果(一)使用情况1、普及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8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网上支付,其中年轻人和城市居民的使用率更高。

2、支付场景网上购物是最常见的网上支付场景,其次是转账汇款和生活缴费。

此外,旅游预订、外卖点餐等场景的使用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二)用户体验1、便捷性大部分用户认为网上支付方便快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操作界面约 60%的用户对网上支付的操作界面表示满意,但仍有部分用户认为操作流程不够简洁明了。

(三)安全问题1、担心风险约 40%的用户对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主要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被盗刷。

2、安全措施多数用户会采取设置复杂密码、开启短信验证等措施来保障支付安全。

(四)发展趋势1、移动支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成为网上支付的主流趋势,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2、生物识别技术指纹支付、面部识别支付等生物识别技术逐渐应用于网上支付,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五、存在的问题(一)安全风险尽管网上支付平台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但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安全威胁仍然存在。

此外,部分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损失。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针对网上支付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新型支付方式的监管存在空白,导致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移动支付业务现状调查报告

移动支付业务现状调查报告



定 的 人 群 而 言 他 们 更 加 倾 向于 刷 卡 消 费 这 种 便 捷 的 方 式 外


蒜 佛



2 0

≈}岁
2 6

3 0

3 。岁
耽 土
3
m $ e : 错
裔 l 下 蹙 谤 琏P N 艚
=
1∞
方面

选 择 网 上 支付 方 式 的 比 例 也 达 到 2 0 % 以 上

数 据 比 例 的 统 计 精 确 到 1%
产品 的类别和 金 额的大 小 提 供 灵
维普资讯
美缩 : 牛大俦
编辑 : 李学博 ix b @ c w
w
ne
t Crl
2 0 0 8 年5 是1 9 Et
活 的 付 费 方 式 这 将 给 消 费 者 带 来 更 多 的 方 便 也 可 以 从 另 外 的 角度 促 进 销 售 额 的


线上调 查为辅的方式 共 回收

有 效 问卷 1 9 0 份 其 中线 下 有效 问卷 10 8 份 线 上 有 效 问卷 8 2 份


信 索 咨 询 对 有 效 问卷 的 结 果 进 行 了 整 理 并 就 其 反 映 出 的



情 况 进 行 了分 析

消 费 者 习惯付 费 方 式
在 线下 接 受 访 问 的 用 户 中 近 八 成 的 受 访 者表 示 习 惯 使 用
已经成为

8 0
同类 型 的 消 费 者 此 次 调 查 在 进

种 主 要 的 支付 手 段 将 近

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许多用户在初次尝试移动支付后,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继续使用。

因此,研究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更好地留住用户。

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平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增值服务。

然而,很多用户在尝试移动支付后,会因为安全顾虑、操作繁琐、缺乏信任等原因放弃继续使用。

因此,为了提高移动支付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首先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并针对性地优化服务和产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某知名移动支付平台用户作为研究对象。

问卷主要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使用行为、满意度、信任度等方面。

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经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移动支付持积极态度,认为其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和精力。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安全问题、系统不稳定等技术故障,导致他们的使用体验不佳。

部分受访者还对移动支付的信任度和安全性存在疑虑。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对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我们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用户的满意度、信任度和使用行为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

其中,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

因此,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需要从提高用户体验、加强平台安全性和建立用户信任度等方面入手,以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提高用户体验:移动支付平台应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满意度。

例如,简化操作流程、增加便捷功能、推出个性化的服务体验等。

加强平台安全性:安全问题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

移动支付平台应加强对用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保护,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用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性。

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调查报告一、引言移动支付作为一项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查,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以帮助企业和机构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描述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1000名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背景的消费者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包括了关于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用途、支付平台的选择以及对移动支付安全性的看法等问题。

三、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逐年提升。

接近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很高,而仅有不到10%的受访者表示几乎不使用移动支付。

这一趋势表明,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支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中国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场景。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实体店购物时会选择使用移动支付,其中,餐饮、零售和娱乐行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移动支付。

此外,近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网购、出行和社交娱乐方面也会使用移动支付。

五、支付平台的选择中国消费者在移动支付时使用的支付平台主要集中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调查结果显示,支付宝是最受欢迎的支付平台,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支付宝进行移动支付。

微信支付位居其次,约有30%的受访者选择使用微信支付。

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六、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安全性的看法在调查中,我们还就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安全性的看法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近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移动支付会出现支付信息泄露和非法扣款等问题。

然而,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支付平台的安全措施比较满意,并且相信支付平台有能力保护用户的支付安全。

七、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了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

移动支付市场调研报告

移动支付市场调研报告

移动支付市场调研报告引言移动支付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电子支付,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市场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给传统的纸币支付带来了冲击。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情况和态度,为相关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涵盖了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使用场景、支付方式偏好以及对移动支付的信任度等内容。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已经使用过移动支付,其中60%的受访者使用频率每周超过3次。

这说明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便利店、餐饮和网购等领域。

在便利店支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占比最高,达到了70%。

这与便利店经常推出移动支付的优惠活动相关。

移动支付方式主要包括扫码支付、NFC支付(近场通信)和手机支付(Apple Pay,Samsung Pay等)。

扫码支付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方式,受到了56%的受访者的青睐。

NFC支付和手机支付分别受到了22%和12%的受访者选择。

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态度关于移动支付的信任度,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移动支付是有信任的。

而只有10%的受访者表示对移动支付不信任。

受访者对移动支付的好处主要包括方便快捷、无需携带现金、支付安全等。

另外,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移动支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消费情况,方便理财。

然而,受访者对移动支付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支付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

约60%的受访者担心移动支付存在支付密码被盗取和支付账户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移动支付市场的趋势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人们对移动支付的信任度在提高,使用频率也在增加。

未来移动支付市场有以下几个趋势:1. 创新支付方式的出现: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支付方式将不断涌现,如指纹支付、虹膜支付等,将进一步提升支付安全性和便利性。

中国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使用习惯调查报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支付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日常交易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使用习惯,本调查报告对3000名中国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了他们对电子支付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一、电子支付的普及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普及程度快速提升。

在3000名受访者中,有80%的人表示曾经使用过电子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其中,年轻人群体的普及程度更高,超过90%的18-35岁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电子支付。

二、电子支付的使用场景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在各种场景下都使用电子支付。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在餐饮、购物和交通出行等日常消费领域常常使用电子支付。

此外,约30%的受访者还表示,在医疗、教育和旅游等领域也会选择使用电子支付工具。

三、电子支付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使用电子支付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选择电子支付是因为它可以节省时间和降低现金交易的风险。

此外,近50%的受访者认为电子支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活动和便利服务,比如积分兑换、在线优惠券等。

四、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仍存在一定的担忧。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电子支付账号被盗或者个人信息泄露。

此外,约40%的受访者认为电子支付存在被恶意软件攻击的风险。

为了增加用户的安全感,电子支付平台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措施,提升用户的信任度。

五、电子支付的发展趋势根据调查结果,预计中国消费者将更加倾向于使用电子支付。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在更多的场景下使用电子支付工具,如超市购物、酒店住宿等。

此外,约60%的受访者认为,在未来几年内,电子支付将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逐步取代现金支付。

六、对电子支付平台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电子支付平台有一些具体的需求。

关于支付消费调研报告

关于支付消费调研报告

关于支付消费调研报告支付消费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支付方式在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现金支付逐渐被移动支付取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消费支付。

为了了解人们对于支付消费的态度与偏好,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支付消费的调研。

调研对象为我国18-35岁的消费者,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以下为我们的调研结果:首先,调研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都曾使用过移动支付。

其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最常用的两种支付方式,分别占比52%和43%。

而银行卡支付及其他支付方式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和2%。

这表明,移动支付在我国已经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

其次,关于支付安全的问题,近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移动支付比使用现金更安全。

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有较高的认可。

然而,也有约三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虑,他们认为现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靠。

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除此之外,调研结果还显示,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愿意使用移动支付获得优惠活动。

这说明商家通过移动支付给予消费者优惠是一个有效的推广手段。

而另外约有三成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并不在意使用移动支付是否能够获得优惠。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关注使用支付方式的便利性和效率。

最后,调研结果还显示,喜欢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方便快捷(43%)、无需携带现金和银行卡(27%)、使用途径多样(19%)和支付金额不限制(11%)。

而不喜欢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有:担心口令被盗(37%)、不熟悉使用方法(24%)、缺乏对移动支付的信任(22%)和网络连接不稳定(17%)。

综上所述,支付消费调研结果显示,移动支付在我国已经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

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使用移动支付是因为其方便快捷,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虑。

对于商家来说,给予消费者优惠活动是推广移动支付的有效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9年12月31日内容摘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成员单位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共收到153950份有效问卷,经处理分析后,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占比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移动支付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与其他年龄段用户占比差距缩小;本科及以下学历和月收入在3000-10000元用户仍是移动支付的主力用户;移动支付用户以城市为主,城乡比例与上年持平;区域占比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等经济发达区域和人口聚集地区。

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部分用户每天使用;单笔支付金额多为1000元以下, 500元以上占比显著提升;用户使用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的较多,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使用占比提升。

促销活动和商户支持对用户移动支付选择的影响日益重要;支持商户和营销活动少也是用户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支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条码支付是用户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闪付类产品使用比例较上年明显提升,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已为大部分用户所接受。

移动支付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各类场景,生活消费、公共出行和水电燃气缴费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公交地铁和医院仍是最需要加强应用的场景。

扫二维码和手机NFC 是用户搭乘公共交通支付的首择方式,高速付费通行中用户更偏好选择ETC支付。

安全性和应用场景仍然是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

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是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仍是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用和扫描到伪假条码。

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畅通投诉渠道是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采取的保障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合法权益的措施;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相关账户是用户遇到资金或信息安全问题时采取的主要措施。

目录一、移动支付用户特征分析 (7)(一)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占比与上年保持一致 (7)(二)移动支付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与其他年龄段用户占比差距缩小 (8)(三)用户学历结构稳定,本科及以下学历占比最多 (8)(四)月收入在3000-10000元的移动支付用户较多 (9)(五)移动支付用户以城市为主,城乡比例与上年持平.. 10(六)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区域占比稳定 (11)二、移动支付用户使用行为分析 (12)(一)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多数用户每天使用 (12)(二)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多为1000元以下, 500元以上占比显著提升 (13)(三)用户选择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的较多,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使用占比提升 (14)(四)操作简单和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是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促销活动和商户支持影响日益重要 (15)(五)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是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 (16)(六)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用和扫描到伪假条码仍是用户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 (17)(七)支持商户和营销活动少是用户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支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18)(八)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畅通投诉渠道是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采取的保障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合法权益的措施 (19)(九)安全性和应用场景仍然是用户认为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 (20)三、移动支付用户属性与行为偏好分析 (21)(一)移动支付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深度融合,购买生活品、缴纳公共事业费和公共出行支付的占比最高 (21)(二)扫码支付是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闪付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比例显著提升 (22)(三)条码支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场景,公交领域应用显著增长 (24)(四)扫二维码和手机NFC支付是用户搭乘公共交通时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 (25)(五)ETC支付是用户在高速付费通行场景最愿意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 (26)(六)公交地铁和医院是用户认为市场主体最应加强移动支付应用的场景,用户对便利店、菜市场和水电煤气缴费场景的支付需求增强 (27)(七)用户遇到资金或信息安全问题时最常用的措施是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相关账户、获取其支持和投诉举报.. 28四、移动支付用户对生物识别技术认知程度及关注点 (29)(一)指纹和人脸识别是用户最了解的生物识别技术 (29)(二)大部分用户愿意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 (30)(三)用户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时担心的首要问题是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 (31)为全面、深入了解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现状,准确把握个人用户年龄、收入、学历等基本属性以及使用习惯变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成员单位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共收到153950份有效问卷,经处理分析后,调查结果如下。

一、移动支付用户特征分析(一)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占比与上年保持一致2019年,男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62.1%,女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比例为37.9%。

与2018年相比,移动支付的男女用户占比基本保持一致。

图1移动支付用户性别比例(二)移动支付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与其他年龄段用户占比差距缩小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中31-40岁用户群体人数最多,占比为30.8%;其次是21-30岁以下用户,占比为27.4%;41-50岁及51岁以上用户占比分别为22.6%及11.3%,61岁以上和20岁以下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和2.4%。

与2018年相比,各年龄段移动支付用户分布差异缩小。

这说明随着移动支付受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安全性的提高,各年龄段人群都能更好的体验移动支付带给生活的方便与快捷。

图2移动支付用户年龄比例(三)用户学历结构稳定,本科及以下学历占比最多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中拥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一,占比51.5%;学历为大学本科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二,为42.1%;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分别占比为5.6%和0.7%。

与2018年相比,专科及以下学历用户的占比有所上升,仍是移动支付的主要使用群体,硕士研究生用户有略微上涨。

图3移动支付用户学历比例(四)月收入在3000-10000元的移动支付用户较多2019年,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多,占比为35.3%;月收入在3000-5000元区间的移动用户排名第二,占比为33.3%;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和3000元以下的用户分别占比为16.3%和15.1%。

与2018年相比,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区间的移动支付用户比例略有上升,其他收入区间的用户比例与去年持平。

图4移动支付用户收入比例(五)移动支付用户以城市为主,城乡比例与上年持平2019年,地级市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多,占比为33.0%;省会城市排名第二,占比为28.0%;直辖市排名第三,占比为17.7%;县域地区排名第四,占比为14.4%;乡镇和农村地区占比分别为4.1%和2.8%。

与2018年比较可以发现,因城市地区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完善程度较好和当地居民收入较高等原因,城市地区移动支付用户比例进一步提升。

图5移动支付用户城乡比例(六)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区域占比稳定据调查,2019年华东华北地区所在的移动支付用户居多,分别占比27.4%和25.5%;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18.0%,相比2018年下降2%;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比为10.3%和7.0%;接下来是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占比均为5.7%;排名最后的为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地区,所在用户仍不足1%。

说明国内移动支付用户仍多数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和人口聚集区。

图6移动支付用户所在区域比例二、移动支付用户使用行为分析(一)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多数用户每天使用2019年,有69.6%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每周使用3次以上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9.7%;有6.8%的用户每周使用1-3次移动支付;半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7%;一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3%;半年及以上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不足1%。

这说明移动支付已成为消费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

图7移动支付用户使用频次比例(二)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多为1000元以下, 500元以上占比显著提升2019年,有15.1%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33.3%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35.3%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16.3%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

与2018年比较可以发现,单笔支付金额100元以下的用户减少了28个百分点,500-1000元的用户占比提升了近22个百分点,说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信任提升,愿意使用移动支付作为更大金额的支付工具。

图8移动支付用户消费金额比例(三)用户选择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的较多,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使用占比提升2019年,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如支付宝余额账户、微信零钱等)是移动支付用户较常使用的账户,分别占比73.9%和70.9%,与去年持平;使用信用支付产品(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和贷记卡的用户比例基本相同,分别为55.4%和55%;使用货币市场基金(如余额宝、微信零钱通等)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41.8%;使用Ⅱ类、Ⅲ类银行账户的用户比例为15.8%;另有4.5%的用户选择其他账户进行移动支付。

与2018年相比,各类资金来源的占比均有所提升,其中使用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作为资金来源的用户较去年分别提升近13个和6个百分点。

说明因先消费后还款、折扣力度大特点,移动支付用户对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的使用度进一步提升。

图9移动支付用户使用账户类型比例(四)操作简单和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是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促销活动和商户支持影响日益重要2019年,用户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首要原因是操作简单、方便,占比为92.4%;选择无需带现金和银行卡的用户占比为80.3%,排名第二;其次是优惠促销活动多,占比为64.4%;商户支持该方式和安全性高基本相同,分别占比40.0%和33.2%。

除此之外,有4.1%的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原因为其他。

与2018年的调查结果比较可以发现,操作简单、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已成为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共识,较多的促销活动和更广泛的商户支持对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影响日益重要。

图10移动支付用户使用原因比例(五)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是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2019年,存在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是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分别占比为65.0%和61.9%;排名第三位的是手机网速慢,占比为55.2%;排名第四位的是支付环节操作复杂,占比为34.0%;付费失败和开通繁琐的占比分别为23.6%和20.2%;担心限额低的用户占比为19.3%;用户比较不担心的问题是上网流量费用高和其他,占比分别为15.7%和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