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案例1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的创新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的创新
实验目的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3、利用废弃物作材料,废弃的大理石作药品,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往罐头瓶内加适量大理石,另一罐头瓶内倒适量澄清石灰水;
4、在罐头瓶内种棵树,开了4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向其中2朵花上喷些水;
5、打开K1,关闭K2,调节液体流速控制器,慢慢滴加稀盐酸;
6、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关闭K1,打开K2,并加快盐酸滴加速率,适量后停止滴加盐酸。观察紫花的变色情况;
创新
设计
说明
1、该作品的气体发生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等。通过输液器的液体流速调节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又能节约药品。
2、CO2与水反应的实验,避免了教材中收集两瓶CO2,节约时间和药品。在同一个瓶子中,用海棉做土壤,种出的同一颗树上开了两种颜色的花,具有趣味性。
3、三通阀的使用,操作简便,还能把CO2的检验、CO2与水反应等实验结果同时展示出来,便于课堂小结CO2的性质;演示板移动方便,上面的仪器固定牢固,便于演示实验中给后排的学生近距离观察;
实验原理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仪器
及药品
罐头瓶、医用吊瓶、输液器、医用三通阀,橡胶塞;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蜡烛、开了紫花并结了果的“小树”;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装置实验步骤
及现象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改进——阶梯蜡烛演示器的设计

第31卷43实验改进“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改进——阶梯蜡烛演示器的设计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83团第一中学(833303)党全云1设计思路人教版9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主要学习碳和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是其中重点之一。
教材中把高低不同的蜡烛用铁丝固定放在大烧杯中,如果集气瓶彳顷倒气体的角度不对,或倒入二氧化碳的速度不当,都会导致这个实验失败,目前针对这个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有众多教师从实验的一体化、微量型、组合型等不同的角度设计和改进了此实验。
笔者尝试设计了“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改进装置(见图1),此装置的优点在于从一侧倾倒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流经的通道与燃着的蜡烛分开,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且实验成功率高。
图1实验装置2设计目的为解决教材实验中可能岀现彳顷倒二氧化碳时上层蜡烛先熄灭的缺陷,考虑将二氧化碳流经的通道与右边燃着的蜡烛俪,二氧化碳由底部上升,底层蜡烛先熄灭,依次第二层蜡烛熄灭,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最后用一个玻璃片盖在容器上方,第三层的蜡烛熄灭,进一步验证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几个重要的实验在同一容器内一气呵成的完成,解决了反应不连续性等问题。
3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3.1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
(2)将三段蜡烛点燃,分别放在三层阶梯上。
从容器左侧口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蜡烛先由底层往上依次熄灭。
(3)在容器上方盖上玻璃片,最上层的蜡烛熄灭,进一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2注意事项放置在最上层的蜡烛不宜太长,不能影响盖玻璃片。
实验装置制作材料的选择及组装方式应考虑装置微型化设计,从而节约药品,节省实验时间。
4实验创新点笔者设计的阶梯蜡烛演示装置在相对密闭的长方体容器中装有三层阶梯,利用内部的凹槽,从背对阶梯的TW顷倒二氧化碳气体时,与右边燃着的阶梯蜡昨离。
二氧化碳气体先从最左边凹槽流入到达装置底部,再由底部不断填充整个装置。
创新实验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创新实验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
1、学习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集气瓶中气压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涨大;加入稀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类同于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增大,气球重新瘪掉。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气体往下沉,③④先接触到二氧化碳,又由于②、③为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不变红,因此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3、实验创新目的: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碱性物质反应)和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结合了物理中的大气压部分知识,现象直观,趣味性强。
王灿:检验装置气密性,加水,关闭弹簧夹,加水,形成水柱,气密性良好。
加入石灰石,加入盐酸,开始反应。
宋嘉欣: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孙圣厚:导气管,气球,注射器分别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气球胀大,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瓶内气压减小;注入稀盐酸,气球瘪掉,重新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增大。
顾一凡: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气体往下沉,③④先接触到二氧化碳,又由于②、③为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不变红,因此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然而,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方法繁琐、实验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
二、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1.实验改进案例一: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传统的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中,一般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但是,这个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石灰水容易变质、实验现象不明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
具体来说,可以将一根导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另一根导管插入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然后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同时,将二氧化碳通入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
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实验创新案例二: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传统的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金属钠直接放入水中,观察反应现象。
但是,这个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实验进行创新。
具体来说,可以将金属钠放入一个封口的塑料袋中,加入一些水,然后将塑料袋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如塑料杯),观察反应现象。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避免意外发生,还可以观察到钠在水中的形态变化和反应过程。
3.实验教学建议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其次,教师应不断改进和创新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践。
三、案例分析通过对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改进和创新之处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繁琐步骤;其次,创新后的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和改进创新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改进——阶梯蜡烛演示器的设计》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改进——阶梯蜡烛演示器的设计》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如火山喷发、燃烧等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在化学课堂上,我们常常会进行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特性。
然而,传统的二氧化碳实验常常需要使用瓶装二氧化碳,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个阶梯蜡烛演示器,可以有效地展示二氧化碳的特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制作阶梯蜡烛演示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材料包括蜡烛、小火箭模型、透明塑料管、细管道、烧杯等。
工具包括打火机、尺子、剪刀、胶水等。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阶梯蜡烛演示器。
首先,从蜡烛中取出一根蜡烛芯,用剪刀将蜡烛芯剪成适当的长度,使其能够与小火箭模型垂直连接。
然后,将透明塑料管剪成不同长度的段,大致分为4到5个等分长度的段。
将这些塑料管段从长到短按照顺序排列,形成一个阶梯状的结构,并将它们用透明胶水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塑料管的一端插入小火箭模型的喷口,另一端插入蜡烛芯旁边的瓶装二氧化碳的出口。
在塑料管的连接处可以使用胶水进行固定,以确保连接牢固。
为了使二氧化碳可以流经塑料管,并通过小火箭模型喷出,我们需要在塑料管中设置细管道。
将细管道插入塑料管内,确保其与塑料管的连接处密封无漏。
最后,将瓶装二氧化碳连接到蜡烛演示器上,点燃蜡烛,同时打开瓶装二氧化碳的开关。
二氧化碳在受热的作用下产生,通过细管道进入塑料管,并在小火箭模型的喷口喷出,形成一个类似火箭升空的效果。
通过这个创新的阶梯蜡烛演示器,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二氧化碳的一些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演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过它的产生和喷出表现出升力等性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碳的特性。
通过这个实验演示器,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
例如,将一小块石灰石放在演示器内,当二氧化碳通过时,可以观察到石灰石变黄,说明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碳酸钙。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研究性创新

安全系数不高 的弊端 . 经过 精心研 究和整 合 , 沿着 “ 细思
考一 勤实践一再验证 ” 的路 径 , 上 述两 则 实验 进行 了 对
广 角创 新 设 计 .
保鲜袋 )分别 充 满二 氧化 碳 和空气 , 于同 一高度 、 , 置 同
一
时刻 下落 , 察 气 球 落 地 的 先 后 ( 落 地 的 是 二 氧 化 观 先
碳, 后落地 的是空 气 ) 殊不 知 , 验 中存 在 许多 不严 密 . 实 的地方——气球 自身 的质量不 完全相 等 ; 充气 后气球 的 体积和形状不完全相 同. 这些 因素都 直接影 响气球 落地 的先后 . 凡此 种种 , 现 象 的不 稳 固性到结 论 的不确 定 从
、
新建实验原理 : 增强实验严谨性 , 提高实验稳定性
验 证 二 氧 化碳 的 密 度法 是 , 用 托 盘 天 平 或 杠 杆 吊 利 着 纸 杯 的 “ 天 平 ” 通 过 向 某 一 端 的 杯 中 倾 倒 二 氧 化 土 ,
碳, 努力捕获杯子下沉 的现象 , 企望 问题得 到验证. 实 事 上, 由于托盘 天平受 到 自身感量 因素的制 约 , 气瓶 盛 集 放 的二 氧化碳 质量很 小 , 导致实 验 的可见 性很差. 有 也 不少教师改用“ 土天平” 来实验 , “ 天平” 杆两端 悬 但 土 杠 挂的纸杯摇摆 起伏不定 , 增大 了实 验操作 和观察 现象 的
一
二氧 化碳 不可燃也不支持 一般物 质 的燃烧 . 于此 对 性质 的探究 , 材中一直沿用 了较 为传 统而又经 典 的二 教 氧化碳灭 烛 实 验 : 即在 烧 杯 内点 燃 两 支呈 阶梯 形 的蜡 烛, 然后倒入一 瓶二氧化碳气体 , 观察蜡 烛燃烧 的变化.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热】《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热】《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参阅。
化学创新实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

化学创新实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二、实验目的在初中化学中CO2的性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同学们对它的认识仅仅是知道它是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气体,空气中含CO2,常温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对于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就比较陌生了,或者说是很感性的一种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体会CO2的其他性质,并且培养其探究的习惯,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故对于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两个实验(倾倒二氧化碳灭火和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类似于醋酸的物质)做了一些创新改进。
因为我在使用新教材的实际中,体会到新教材的这两个实验有他们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倾倒二氧化碳时,稍不留心就会出现上面的蜡烛先熄灭的尴尬场面,另外,一位教师要是上几个平行班的课,需要带很多瓶的二氧化碳,集气瓶都是玻璃的,容易出现危险,而且密闭不好时还会使二氧化碳逸散,而导致CO2浓度变小,造成实验失败的后果。
而且用药品也多。
为了弥补教材上的不足,我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的创新设计。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铁架台大试管普通漏斗滤网导管多功能瓶U形管橡皮塞乳胶管烧杯蜡烛铁片小矿泉水瓶试剂: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四、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滤网不仅可以将大理石与稀盐酸分开,也可以使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增加,使得反应更充分,有利于节省药品。
导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气体与溶液反应,多余的气体将从较短导管进入装水的塑料瓶内,超出的气体又被导入U 形管,通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的不同变色情况,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最后大量气体导入烧杯底部,观察蜡烛变化便可得知其密度大小和可燃性。
五.实验操作部分1、按如图事先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大试管中加入适量大理石,然后向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3、使气体依次通过实验仪器,观察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展示表
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创作者:陈中能杨光梅黄虹秦大润
重庆市万盛区进盛实验中学400802
二、实验目的 1.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2. 进一步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3. 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 实验器材:
烧杯(1个)集气瓶(2个)软塑料瓶(1个)
铁架台(1个)玻璃导管(3根)三通管(3根)
锥形瓶(1个)长颈漏斗(1个)双空橡皮塞(1个)
药品及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水两节蜡烛火柴小木条
2. 适用范围: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3. 优点:(1)操作更简单;节约药品,节省时间
(2)试验现象更明显;
(3)流程更简洁,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流程复杂,实验过程中比较浪费药品。
2.熄灭蜡烛的时候倾倒二氧化碳是通常会失败,而是使上面支蜡烛先熄灭。
3.耗费的实验时间比较长。
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我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六、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实验过程
先如图连接好装置,在锥形瓶中首先装足量的大理石,然后检查气密
性,如图在两只试管中分别装适量的石灰水和紫色的石蕊试液,在烧杯里点燃高低蜡烛,最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以及蜡烛的燃烧情况的变化,并描述现象。
软塑料瓶收集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熄灭了,就想里面到如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振荡观察现象。
七、实验效果
此实验改进后现象同样明显,操作更简单;节约药品,节省时间。
流程更简洁,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分析并理解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