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与铵态氮肥
酰胺态氮和铵态氮的区别,酰胺态氮肥的特点

酰胺态氮和铵态氮的区别,酰胺态氮肥的特点酰胺态氮、铵态氮各有特点及优势,就肥效(作物吸收速度)而言,铵态氮>;酰胺态氮。
下面我们介绍酰胺态氮和铵态氮的区别,以及酰胺态氮肥的特点等问题,供参考。
一、酰胺态氮和铵态氮的区别1、酰胺态氮肥包括尿素和碳氮,尿素[co(nh2)2],含氮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料。
酰胺态氮属于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水解前,土壤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20%被土壤吸附,要注意深埋。
2、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
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2种:①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②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二、酰胺态氮肥的特点1、酰胺态氮肥在造粒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就会产生缩二脲(又称双缩脲),缩二脲对作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当它的含量超过1%时,酰胺态氮肥就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使用,在其他使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2、只要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conh2)的形式存在就都属于这类肥料。
在溶于水时,酰胺态氮肥会产生胺离子和相应的阴离子,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所以它经常被用于追肥,效果比较好。
3、尿素不管是用作底肥还是追肥,都一定要进行深施覆土,施入深度10-12cm为宜。
根据试验,尿素表施或浅施2-3cm,利用率仅有30%;施入深度5cm,利用率为45%;深施10-20cm,利用率可达65%。
三、氨基酸肥料有哪些1、如果按原材料来分,氨基酸肥料主要有2大类,一类是大豆、豆粕、玉米麸、花生麸的发酵产物以及豆制品、味精、木材加工的下脚料等植物源蛋白;另一类是动物毛发(羽毛、猪鬃等)、动物血液、内脏、皮骨、低脂鱼粉、蚕蛹、以及屠宰场废弃物等动物源蛋白。
2、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最小分子一般存在于肥料中,有容易被作物吸收的特点,它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改善作物品质。
氨基酸肥料可以补充植物必需的氨基酸,刺激并调节植物快速生长,促使植物生长健壮。
氮肥基础知识(一)

一、氮肥种类1、碳酸氢铵(铵态氮):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量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味(因分解出氨气NH3),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pH8.2-8.4)。
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全部分解。
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10天的损失率分别为9%、48%、74%。
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
在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
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氯化铵(铵态氮):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
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
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
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
3、硝酸铵(铵态氮、硝态氮):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 5%。
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
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
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又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二者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
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
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
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4、尿素(酰胺态氮):分子式为(NH2)2CO,含氮46%左右。
普通尿素为白色结晶,吸湿性强。
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进行了防吸湿处理。
在气温10-20℃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
尿素属中性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
施入土壤后,经过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尿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
其水解过程为:(NH2)2CO+2H2O→(NH4)2C O3。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一>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根据化合物形态分: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一、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离子(NH4+)或氨(NH3)的含氮化合物。
包括碳酸氢铵(NH4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4OH)、液氨(NH3)等。
1.共同特点:(1)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
(2)NH4+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移动性小,不易淋失。
(3)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
在使用时,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储运时防止挥发(密封、开袋后使用);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
(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
(5)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可作追肥,也可作基肥。
2.常用的铵态氮肥:(1)氯化铵:分子式NH4Cl,含N 24~25%。
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状较好,吸湿性略大于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适宜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
施用时忌氯作物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
(2)硫酸铵:分子式(NH4)2SO4,一般称为标准氮肥。
含N 20~21%。
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质好(不吸湿、不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喜硫作物施用效果更好。
施用时不宜长期单独施用,石灰性土壤或水田要深施,水田不宜长期施用。
(3)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含氮17%左右。
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损失氨,易发生潮解、结块,不残留任何副成分,被称为“气肥”。
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
施肥时一不离土,二不离水。
二、硝态氮肥:含有硝酸根离子(NO3-)的含氮化合物。
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
1.共同特点:(1)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属速效性氮肥。
(2)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淋失。
(3)嫌气条件下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N2、N2O等损失氮素。
高教版土壤肥料第三章第二节氮肥的性质及施用

3、施用 (1)可做基肥和追肥,但不宜做种肥和秧田追 肥。 (2)适宜施在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不宜施在 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盐碱地和干旱土壤。 (3)忌氯植物不能施用氯化铵,以免降低产品 品质;缺氯土壤和喜氯植物,适当增加氯化铵 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硝酸铵
硝酸铵简称硝铵,含氮量33%-34%,是目前我国 大量生产的一种高效氮肥。 1、性质 硝酸铵为白色晶体,含杂质时为淡黄色,其中铵 态氮和硝态氮各半,兼有两种形态氮素的特性。 硝酸铵具有易吸湿结块的性质,当空气湿度大时, 吸湿后会变成糊状直至溶解成液体,给运输、贮藏和 施用带来不便。 硝酸铵具有易燃性,在高温下分解,体积骤增, 可发生爆炸。存放时应在冷凉干燥处存放。
(三)酰胺态氮肥
凡是含有酰胺基(-CONH2)或在分解过 程中产生酰胺基的氮肥,均属酰胺态氮肥。包 括尿素和石灰氮等,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尿素。 其特点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转 化为铵态氮或硝态氮后才能吸收利用,肥效较 铵态氮肥慢。
常用氮肥的性质和施用
(一)碳酸氢铵 俗称碳铵,含氮量16.8﹪-17.5﹪。 1、性质 白色粉末状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 性,pH8.2-8.4。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能 进行自行分解,但分解较慢。温度升高,湿度 较大时,分解挥发明显加快,并有刺鼻的氨臭 味。
(五)硝酸钙
硝酸钙含氮量13%-15%,含氮量较低,为 钙质肥料,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硝酸钙吸湿性很强,易结块;施入土壤后 移动性强,为生理碱性肥料。 硝酸钙适宜施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 不宜做种肥,适宜做追肥。由于硝酸钙易随水 淋失,不适宜在水田施用。
(六)尿素
• 尿素CO(NH2)2含氮量46%,是目前我国常用的固 体氮肥种含氮量最高的化学肥料。 • 性质: • 尿素为白色晶体,一般吸湿性不大。目前生产上应用 的颗粒状尿素都是为降低吸湿性,外包一层石蜡等疏 水物质。 • 尿素中含有缩二脲,对作物有毒害作用,尿素产品中, 缩二脲不能超过1%,根外追肥中,不能超过0.5% • 尿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知识

根据化合物形态分: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一)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离子()或氨()地含氮化合物.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共同特点:()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移动性小,不易淋失.()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在使用时,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储运时防止挥发(密封、开袋后使用);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通气良好地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可作追肥,也可作基肥..常用地铵态氮肥:()液氨:液态氨气,成分是,含%,常温常压下气态,故储存在耐压容器中.化学碱性,具有强烈地腐蚀、刺激性,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做基肥,深施,不宜作追肥和种肥.防挥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氨水:分子式·,含氮-%,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氨臭,化学碱性(大于).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稀释后深施并覆土,加入吸附性物质可防挥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碳酸氢铵:分子式,含氮左右.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损失氨,易发生潮解、结块,不残留任何副成分,被称为“气肥”.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肥时一不离土,二不离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硫酸铵:分子式,一般称为标准氮肥.含~%.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质好(不吸湿、不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酸化.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喜硫作物施用效果更好.施用时不宜长期单独施用,石灰性土壤或水田要深施,水田不宜长期施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氯化铵:分子式,含~%.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状较好,吸湿性略大于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适宜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用时忌氯作物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硝态氮肥:含有硝酸根离子(-)地含氮化合物.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共同特点:()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属速效性氮肥.()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淋失.()嫌气条件下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等损失氮素.()吸湿性较大,物理性状较差.()易爆、易燃,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常用地硝态氮肥:()硝酸铵:分子式,含-%.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施入土壤后,和-都能被作物吸收.适宜作追肥,不宜作基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和土壤.施用时不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易造成嫌气条件,发生硝化作用;不宜水田施用,避免硝态氮地淋失和反硝化损失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硝酸钠:又称智利硝石,分子式,含-%.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生理碱性肥料;适宜作追肥,宜少量多次使用.施用时经济作物、特别是喜作物,如萝卜、甜菜、十字花科作物施用效果较好,含有,适用中性和酸性土壤,不适合盐碱土上施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硝酸钙:又称挪利硝石,分子式(),含-%.肥料水溶液呈弱碱性反应;吸湿性极强,应在干燥通风处保存;生理碱性肥料,含,能改善土壤地物理性质;适宜作追肥,不能作种肥.适于各种土壤,特别是缺钙地酸性土壤更好,不宜于水田上施用.另外可作根外追肥,可提高葡萄、苹果、番茄等果树、蔬菜地产量、品质和贮藏性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酰胺态氮肥:尿素:分子式(),含-%.固态肥料含氮最高地优质肥料,是化学合成地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高温潮湿地环境下易潮解.生理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一小部分以分子态吸收,大部分经脲酶作用转化为()被吸收,肥效较—和-—慢,作追肥时,要提前-天施用;对土壤无不良反应.可作基肥,追肥,不提倡作种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石灰性和碱性土壤施用时要深施覆土,防止氨地挥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长效氮肥: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地肥料..共同性点:()溶解度小,释放养分地速度慢,减少氮地淋失,挥发,固定及反硝化等损失.()肥效稳且长,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氮素地供应.()可一次大量使用,省工省力..主要类型:()尿素甲醛(代号):有机长效氮肥,含-%,一般在砂质土壤上施用,可作基肥,但对一年生植物生长前期须配施速效氮肥.国外仅用于公园草地、观赏植物和果树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脲异丁醛(代号):有机长效氮肥,含%,呈颗粒状,不吸湿,不溶于水.适用于各种作物,一般作基肥,利用率比尿素甲醛高一倍,但作物生长前期须配施速效氮肥;是水稻地较好氮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草酰胺(代号):有机长效氮肥,含%,呈颗粒状,微溶于水.()硫衣尿素(代号):包膜肥料,含-%,在尿素颗粒表面涂以硫磺,用石蜡包膜.主要成分为尿素占,硫磺占、石蜡占、煤焦油、高岭土.施入土壤后尿素通过硫衣上地孔隙扩散出来.美国、日本、英国较多,我国少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钙镁磷肥包被碳酸氢铵:包膜肥料,在碳酸氢铵表面包一层钙镁磷肥,含,,其中是有效磷,水田使用效果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长效尿素:尿素中加入尿酶抑制剂,性质同尿素,特别适合大田作基、追肥,水田也可.二、氮肥地合理使用.目地: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施入氮肥后,作物对氮肥中养分吸收地数量占施入氮肥地百分比.我国目前旱田,水田,平均左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氮肥损失途径:铵态氮肥地分解挥发,硝态氮肥淋失、反硝化作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地主要措施:()深施覆土:增加对地吸收减少挥发,为保证植物供应可早施几天.深度因用量而异,少(每公顷施肥)宜浅,多(每公顷施肥)可深().春季垄作或高粱,一次深施入犁沟,可不再追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调控水分:在一定土壤含水范围内,利用率随水分增加而增加.追肥时旱田可通过灌溉调节,无灌溉时可看墒情;水田不能大排大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氮肥球状化或缓效化:把氮肥与腐熟地农家肥或肥沃地细土混匀,加工制成球状称球肥.球状肥料比表面积减小,释放养分较粉状慢,局部浓度高,肥效持续长.施用时注意用量.可作基肥或追肥,深施,宜早不宜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铵态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控制铵态氮地硝化.()合理分配和选择肥料:根据作物特性施肥:因作物选择肥料,禾谷类、叶菜类、青饲玉米需氮多,也多但可固氮,故初期用少量氮即可;耐肥地品种多施,反之少施;有地作物喜—,有地喜—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根据土壤条件施肥:因土壤选择肥料,主要是.石灰土壤及碱土施—,深施立即盖土且应选择生理酸性肥料;水田不施—肥;盐碱土不施含、-地肥料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重视平衡施肥:提倡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和肥料地性质,适当安排基肥、种肥和追肥,达到养分地平衡,提高肥料地经济效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凡是氮素以铵离子或气态氨形态存在的,就属于铵态氮肥,如液体氨、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
凡是含硝酸根的氮肥就属于硝态氮肥,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等。
而尿素以分子态形式存在,属于酰胺态氮肥。
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他们施入土壤后的行为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代谢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植物氮源也各有利弊。
农业化学性肥料施入土壤,与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常被称为农化性质。
首先,硝酸根带负电荷,不易被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媳妇,不仅吸附在土壤表面,还可进入粘土矿物的晶体中,成为固定态铵离子,因此,硝态氮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移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随雨水流失。
而安泰但主要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胶体表面和胶体晶格中,移动性较小,比较容易被土壤“包存”。
其次,不同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相互转化。
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为铵态氮,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
因此,早春低温季节尿素和铵态氮的转化比较慢,夏季高温季节转化快。
在旱地土壤中硝态氮往往多于铵态氮,而在水田土壤中硝态氮很少。
第三,在土壤湿度过大。
通气不良和有新鲜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这种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硝态氮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
因此,硝态氮肥适宜于气候较冷凉的地区和季节,在旱地分次施用,肥效快而明显,但不宜在高温、多雨的水田地区使用;铵态氮肥适宜于水田,也适宜于旱地使用,但适用于土壤表面或撒施于水田,氨挥发的损失较大。
简易识别肥料真伪的方法,概括为五个字“看、摸、嗅、烧、湿”。
一、看:(1)肥料包装。
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
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登记许可证、商标、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厂名、厂址等;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
新高一化学暑期衔接6.2 氨与铵态氮肥(教师版)

6.2氨与铵态氮肥探究1物理性质(1)实验探究:①打开夹子并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水进入圆底烧瓶;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2)归纳整合:[必记结论](1)NH3极易溶于水,实验室收集NH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NH3是一种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3)NH3遇HCl产生白烟现象,可用浓盐酸检验NH3;NH3遇H2SO4无白烟现象,原因是H2SO4不易挥发。
(4)NH3与O2反应表现NH3的还原性,该反应用于工业制HNO3。
(5)液氨与氨水不是同一种物质,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
[成功体验]1.判断正误。
(1)NH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2)实验室常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NH3。
()(3)NH3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但通常状况下不能燃烧。
()(4)氨水与液氨均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
()(5)氨水中1 mol NH3·H2O能电离出1 mol NH+4()答案:(1)×(2)×(3)√(4)×(5)×[新知探究]探究1铵态氮肥铵态氮肥包括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铵盐,均是白色或无色晶体,且易溶于水。
探究2铵盐的性质(1)实验探究:加热氯化铵固体①试管中固体逐渐消失。
②试管口有白色固体生成加热碳酸氢铵固体①试管中固体逐渐消失;②试管口有水珠生成;③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铵固体与NaOH溶液反应(2)归纳整合:铵盐的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如NH4Cl、NH4HCO3):a.NH4Cl=====△NH3↑+HCl↑。
b .NH 4HCO 3=====△NH 3↑+CO 2↑+H 2O 。
②与碱反应:a .离子方程式:NH +4+OH -=====△NH 3↑+H 2O 。
b .应用⎩⎪⎨⎪⎧实验室制NH 3NH +4的检验[必记结论](1)铵盐的性质可简记为“三解”:易溶解、易碱解、受热易分解。
氨和铵态氮肥

想一想: 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NH 3、 H2O 、 想一想: 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NH 3·H 2O NH4 + 、 OH -
分析:液氨、氨水、 分析:液氨、氨水、一水合氨三者的区别
(2)氨气的化学性质 ② 氨跟酸的反应
NH3+ HCl = NH4Cl (白烟) 白烟) 常用于氨的检验 NH3+ HNO3 = NH4NO3 (白烟) 白烟) 注意:与挥发性的酸反应有白烟 注意 与挥发性的酸反应有白烟 2NH3 + H2SO4 = (NH4)2SO4
△
收集方法: ④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 ⑤ 检验方法: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浓盐酸的 玻璃棒 尾气处理: ⑥ 尾气处理: 用水吸收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氨气能否用浓硫酸干燥? ① 氨气能否用浓硫酸干燥? ② 能 否 使 用 其 它 的 铵 盐 来 代 替 NH4Cl , 如 NH4HCO3、NH4NO3 ? 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代替消石灰制取氨气? ③ 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代替消石灰制取氨气? 用水吸收氨气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④ 用水吸收氨气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如 何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何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氨
铵
一.氨气(NH3) 氨气(
(1) 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色、态、味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71g/L,比 0.771g/L, ② 密度: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71g/L,比 空气轻; 空气轻;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 ③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 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 700体积的氨气 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 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说明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说明了什么? 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 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喷泉呈现红色 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教案
【本节目标】
1、氨气的性质和制备
2、铵盐的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
【引题】多媒体播放氨气的应用视频,设问氨气具备什么性质?掌握性质,才能准确应用它。
一、氨气的性质
【实验】1、氨气与水的反应喷泉实验:
【学生观察回答】
描述操作: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进入烧瓶
记录现象:烧杯内的水迅速喷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设问】思考:形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喷泉: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氨迅速溶解,使烧瓶内压迅速减小,形成内外较大压强差,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再问】红色是什么原因?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红色: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结合形成NH3•H2O。
NH3•H2O 可以部分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碱性,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若换成HCL气体,也会
产生喷泉吗?
【探讨】:氨水的成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氨水成分:分子NH3、H2O 、NH3•H2O,离子:NH4+、OH-、H+
【设问】操作:体会喷泉实验,同时探究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a烧杯气密性好
b、烧瓶内充满氨气(或杂质空气尽量少)
c、烧瓶要干燥
2、与酸的反应:
【实验】学生代表做氨气与盐酸,氨气与硝酸,氨气与硫酸的反应
【学生观察回答】
现象:有白烟生成
结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气体和NH3气体反应生成NH4Cl 固体小颗粒。
【学生活动】书写方程式:
2NH3+H2SO4 =(NH4)2SO4、
NH3+HNO3= NH4NO3、
NH3+H+=NH 4+
【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标准答案
总结:氨的性质:
一、氨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
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
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可逆反应)
NH3•H2O = NH4++OH- (可逆过程)
2、与酸反应: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与氧气反应:4 NH3+5O2 =4NO+6H2O
二、铵盐的性质:观察实验并填表: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设问】那么,能否直接用铵盐分解获得氨气?
【教师强调】
注意:并非所有的铵盐都分解得氨气,NH4NO3受热分解会爆炸,生成的是N2 怎样检验NH4+离子的存在,也就是检验铵盐的存在?
实战应用:
【课堂小测:】
现时5分钟,下课后上交【课下作业】
必做:导学练P67页基础训练选做:导学练P67页能力提升加餐:导学练P67页拓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