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思维 第二十讲 简单推理(一)

合集下载

数学广角---推理

数学广角---推理

师:对,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把“不是〞、“就是〞用重音读。

〕强调排除及确定。

——推理〕【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是要有依据的,不能瞎猜;读一读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维根据提示信息,推理确定物品的名称,为繁琐推理题化简做铺垫,为新授课的逻辑思维推理做铺垫。

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导入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出示学案:快乐学习,新课先知。

例: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书,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学案分析:1、有三本书和三个人,从题目和图中你知道小红拿的是〔〕书,剩下数学书和品德书中,小丽拿的不是〔〕书,那小丽拿的只能是〔〕书,这样小刚拿的是〔〕书。

我可以用多种方式解答:〔1〕填一填〔2〕连一连小丽拿的是〔〕书。

语文数学社会与生活小刚拿的是〔〕书。

小红小丽小刚〔3〕在对应的表格中划对勾。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小红小丽小刚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学懂了什么?〔1〕小组讨论交流,说说题目的意思和自己的分析思路。

预设:薄弱的那组难以【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优生应该从导入中延展到了新知识,能简单有序的推理各拿什么书。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学懂了什么?让优生带动学困生翻开思路。

3、全班交流〔1〕请学生小组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

预设1: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预设2:还有小丽和小刚两人。

预设3:剩下《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

预设4:小丽说:“我没拿《数学书》〞。

预设5: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

预设6:小刚只剩下《数学书》可以拿。

〔2〕〔3〕说得好的领着全班说,多练习两遍。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通过仔细分析,全面有序的推理示范,学生吸收快,容易掌握。

3、师生小结方法。

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小结:当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问题时: 先找出直接条件,确定第一个物品;再通过间接条件,推出第二个物品;由此引出结论,推理出第三个物品。

实际推理的时候,表达方法很多,①文字表达法;②连线的方法;③表格法等。

二年级数学思维简单推理( 一 )

二年级数学思维简单推理( 一 )

二年级数学思维简单推理( 一 )
一、填空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天平③的右边盘子里应放____个苹果才会一样重。

2.
3.
〇 =( )克
4. △+△+△+△=〇+□,□=〇+〇 。

如果△=3,那么〇=(
)。

5.如果〇×△=24,△×□=40,□×☆=45,〇×□=15,那么
〇= ( ) ,△=( ) ,□= ( ) ,☆=(


二、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6.在文具店里,1支钢笔的价钱等于3支圆珠笔的价钱,2支圆珠笔的价钱等于10支铅笔的价钱.那么3支钢笔的价钱等于几支铅笔的价钱呢?
7.如图,有A、B、C、D、E、F 六个人围坐在圆桌边开会,已知C、E相隔一人,D坐在A的对面,E和A、F均不相邻.问A、B、D、F各坐在哪个位置上?
8.小李、小王、小赵、小丁四个人称体重,已知小王不是最重的,但比小李和小丁重,又知小李比小丁重,那么四个人中谁最重?谁最轻?请按从重至轻的顺序将四个人排列起来。

9.张、吴、周三个人中,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

已知周的年龄比医生大,张和教师不同岁,教师的年龄比周小。

问三个人各是什么职业?
10.方方、圆圆和明明一起到书店买书,她们分别买了《故事大王》、《奥数教程》和《优秀作文选》 .已知方方买的不是《故事大王》,圆圆买的既不是《优秀作文选》,也不是《故事大王》 .那么她们三人各买了什么书?。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第一课时:除法(一)认识竖式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二、探索新知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边写边说明:横式:20÷5=4竖式: 45丿 2 02 0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4 商:4表示分4盘。

除数 5丿2 0 被除数:20表示有20个苹果。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90-92页例5-6和课堂活动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认识几时几分2、通过活动,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三年级)电子文档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三年级)电子文档

第一讲用“凑整”巧算算式巧算:24+44+56练习1:53+36+47练习2:96+15练习3:52+69练习4:63+18+19练习5:28+28+28第二讲用“改变运算顺序”巧算算式巧算:45-18+19练习:45+18-19第三讲用“基准法”巧算算式巧算:23+20+19+22+18+21练习巧算:102+100+99+101+98第四讲巧求“等差数列”的和巧算:1+2+3+4+5+6+7+8+9练习1:1+3+5+7+9练习2:2+4+6+8+10练习3:3+6+9+12+15第五讲“自然数列”中的计数问题例:小明从1写到100,他共写了多少个数字“1”?练习1:一本小人书共100页,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请你算一下,排这本书的页码共用了多少个铅字?练习2:把1到100的一百个自然数全部写出来,用到的所有数字的和是多少?第六讲找规律(找线段)例:一条直线上标出11个点,任何两点间的部分都是一条线段,问共有多少条线段?练习:直线上有13个点,任意两点间的部分都构成一条线段,问共构成多少条线段?第七讲找规律(找锐角)例:如图所示,由一点发出的六条射线,共有多少个锐角?练习:如图,由一点发出15条射线,共有多少个锐角?第八讲找规律(找交点)例:如图,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11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交点?练习:两条直线最多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三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六个交点,……问十五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第九讲找规律(切大饼)例:如图,一张大饼,竖切1刀最多切成2块,竖切2刀最多切成4块,竖切3刀最多切成7块,……问竖切10刀最多切成多少块?练习:一张大饼,竖切1刀最多切成2块,竖切2刀最多切成4块,竖切3刀最多切成7块,……问竖切8刀最多切成多少块?第十讲整数的分拆例:整数4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拆方式?练习:整数6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拆方式?第十一讲填图如图,把1、2、3、4、5填入下图的圆圈中,使每条斜线上的三个数相加之和都是8.练习1:如图,把1、2、3、4、5、6、7七个数填在图中的七个圆圈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2.练习2:如图,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在图中的六个圆圈里,使三角形每条边上三个数之和都等于9。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广角-推理》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广角-推理》教案人教版
其次,在讲授新课内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同时,对于重点难点内容,我需要反复强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他们的掌握程度。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交流方面还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在讨论中不够主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推理知识的应用还不够自信。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更加自信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3.增强问题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符号推理:学生能够运用符号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例如:使用“大于”、“小于”等符号,学生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并运用归纳推理方法。
-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是难点。
-难点二:将观察到的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推理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我意识到提问的方式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推理问题,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周——第周共需 3 课时年月日至年月日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10.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一个一位,商是9,余数是8.求被除数是多少?11.教学内容解决问题课型新授12.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商是7的算式是( )。

①7÷7 ②1×7 ③21÷3 ④42÷72.计算时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的算式有( )。

①7+7 ②7×7 ③49÷7 ④49-73.余数是4的算式有( )。

①36÷8 ②10÷4 ③18-14 ④32÷74.16棵树,平均每行种3棵,可种几行,多几棵?( )①16-3 ②16÷3 ③16÷5 ④16+35.正确的答案是( )。

①4×3 ②12÷4 ③12÷3 ④12÷6作练习册业课后反思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课时计划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实施方案本课程旨在通过有序的、有计划地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解题能力。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真正的、有效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一、课程介绍:为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要择校,到奉浦”的愿景,小学数学理应作出自己的努力。

为此,我们引入了《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程,并形成了《奉浦学校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校本教材。

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序的、有计划地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解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真正的、有效的思维方式。

二、课程内容:该课程以《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一到十册的训练内容为主,结合二期课改的教学。

低年级以图形和数字为主,通过观察图形、想想画画、找规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仔细观察的惯。

中年级主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高年级则注重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如平均数问题、行程问题、盈亏问题等。

三、实施班级:该课程适用于一至五年级数学兴趣班学生,每班20人左右。

四、课程实施安排:该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尝试、探究阶段、探究、完善阶段和完善、整理、推广阶段。

各班数学任课老师利用每周兴趣课进行尝试性的训练。

每周安排一次专项训练时间,周日晚上6时至7时50分。

教研组形成实施方案,各任教老师撰写教学案例、小结。

最终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五、课程总目标:该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有序的、有计划地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解题能力。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真正的、有效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专项训练,开阔学生研究数学的视野,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解题能力,促进智优学生特长的发挥,开掘其潜能。

二年级数学思维 第二十讲 简单推理(一)

二年级数学思维  第二十讲 简单推理(一)

简单推理(一)专题简析:同学们一定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进行等量代换时,要选择简单的容易求出结果的两个等式比较,使同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或符号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

例题1:练习一:例题2:1头猪和2只羊一样重,1只羊和5只兔一样重。

1头猪和多少只兔一样重?练习二:1.1壶水和2瓶水一样重,1瓶水和4杯水一样重。

那么,1壶水和多少杯水一样重?2.1个苹果换2个橘子,1个橘子换6块糖。

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多少块糖?3.1头牛换4头猪,1头猪换3只羊,1只羊换10只兔。

想一想,1头牛能换多少只兔子?例题3:根据下面两幅图,你能判断出3个●的重量等于几个○的重量吗?练习三:1.1头猪可以换2只羊,1只羊可以换2只兔子,4头猪可以换几只兔子?2.1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1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

1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3.用1个鹅蛋能换3个鸭蛋,2个鸭蛋能换3个鸡蛋,用2个鹅蛋能换几个鸡蛋?例题4:1支笔和3本作业本共5元,1支笔的价钱等于2本作业本的价钱。

1支笔和1本作业本各是多少钱?练习四:1.1副手套和3双袜子共60元,1副手套的价钱和3双袜子的价钱相等。

1副手套和1双袜子各多少元?2.1支钢笔和1支铅笔一共7元,1支钢笔的价钱等于6支铅笔的价钱。

1支钢笔和1支铅笔各多少元?3.妈妈买了1支牙膏和2支同样的牙刷共用去15元,1支牙膏的价钱等于3支牙刷的价钱,1支牙膏和1支牙刷各多少元例题5: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150克的糖果,只许称两次,应该如何称?练习五:1.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300克糖果,只许称三次,应该如何称?2.有6个形状相同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的重量轻一些,你能不能用一架天平称两次就把次品找出来?3.有一架天平只备有一个20克的砝码,要称出140克的物件,只许称三次,应该怎样称?自我检测:1.左边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2. 1个菠萝可以换2个梨,1个梨可以换2个橘子,1个菠萝可以换几个橘子?3. 1个苹果可以换3颗葡萄,1颗葡萄可以换2块糖,3个苹果可以换几块糖?4. 1颗☆可以换5个○,1个○可以换5个△,多少个△才能换到1颗☆?5.有一架天平和20克的砝码,如果需要得到60克的物体,只许称两次,应该怎样称?6.有两个油桶,大桶能装5千克油,小桶能装3千克油,你能用这两个油桶称出7千克油吗?7. 左边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8. 1只小白兔和2只小松鼠一样重,还和4只小鸟一样重,1只小松鼠和几只小鸟一样重?9.有一架天平和一个25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75克糖果,只能称两次,该怎么称呢?10.有8个形状相同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要轻一些,能不能用一架天平称三次就把次品找出来?11. 有两个砝码,一个重5克,另一个重7克,你能用这两个砝码称出17克糖吗?12.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要得到350克的沙子,只能称三次,应该如何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推理(一)
专题简析: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进行等量代换时,要选择简单的容易求出结果的两个等式比较,使同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或符号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

例题1:
练习一:
例题2:
1头猪和2只羊一样重,1只羊和5只兔一样重。

1头猪和多少只兔一样重?
练习二:
1.1壶水和2瓶水一样重,1瓶水和4杯水一样重。

那么,1壶水和多少杯水一样重?
2.1个苹果换2个橘子,1个橘子换6块糖。

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多少块糖?
3.1头牛换4头猪,1头猪换3只羊,1只羊换10只兔。

想一想,1头牛能换多少只兔子?
例题3:
根据下面两幅图,你能判断出3个●的重量等于几个○的重量吗?
练习三:
1.1头猪可以换2只羊,1只羊可以换2只兔子,4头猪可以换几只兔子?
2.1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1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

1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3.用1个鹅蛋能换3个鸭蛋,2个鸭蛋能换3个鸡蛋,用2个鹅蛋能换几个鸡蛋?
例题4:
1支笔和3本作业本共5元,1支笔的价钱等于2本作业本的价钱。

1支笔和1本作业本各是多少钱?
练习四:
1.1副手套和3双袜子共60元,1副手套的价钱和3双袜子的价钱相等。

1副手套和1双袜子各多少元?
2.1支钢笔和1支铅笔一共7元,1支钢笔的价钱等于6支铅笔的价钱。

1支钢笔和1支铅笔各多少元?
3.妈妈买了1支牙膏和2支同样的牙刷共用去15元,1支牙膏的价钱等于3支牙刷的价钱,1支牙膏和1支牙刷各多少元
例题5:
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150克的糖果,只许称两次,应该如何称?
练习五:
1.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300克糖果,只许称三次,应该如何称?
2.有6个形状相同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的重量轻一些,你能不能用一架天平称两次就把次品找出来?
3.有一架天平只备有一个20克的砝码,要称出140克的物件,只许称三次,应该怎样称?
自我检测:
1.左边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
2. 1个菠萝可以换2个梨,1个梨可以换2个橘子,1个菠萝可以换几个橘子?
3. 1个苹果可以换3颗葡萄,1颗葡萄可以换2块糖,3个苹果可以换几块糖?
4. 1颗☆可以换5个○,1个○可以换5个△,多少个△才能换到1颗☆?
5.有一架天平和20克的砝码,如果需要得到60克的物体,只许称两次,应该怎样称?
6.有两个油桶,大桶能装5千克油,小桶能装3千克油,你能用这两个油桶称出7千克油吗?
7. 左边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
8. 1只小白兔和2只小松鼠一样重,还和4只小鸟一样重,1只小松鼠和几只小鸟一样重?
9.有一架天平和一个25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75克糖果,只能称两次,该怎么称呢?
10.有8个形状相同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要轻一些,能不能用一架天平称三次就把次品找出来?
11. 有两个砝码,一个重5克,另一个重7克,你能用这两个砝码称出17克糖吗?
12.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要得到350克的沙子,只能称三次,应该如何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