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读后感
失控的读书笔记

失控的读书笔记【篇一:《失控-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读后感】《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读后感一班钟超《失控》可以说是1990年面世的最伟大的一本书,用着超前的眼光系统的阐述了很多让我们为之惊叹的领域。
《失控》中涉及到的学科无所不包,其中,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一些知识是生物学、进化论、分布式、生态学、电子货币、收益递增定律、预言机以及其中的大总结九律。
生物学:《失控》里有一个让我惊骇的预言是,机械会具有生物特性,人工生命会失去控制成为世界的未来,机械可以生物化,生物也将机械化。
我也幻想如果把我骨骼都换成坚硬的金属,那么我会变得更加powerful,或者把我的大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我还是我,只是我的身体换了。
或许一天会实现吧。
进化论:我们一直在学校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孰不知这不过是进化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但不是进化论的全部。
另外达尔文理论的一个弱点:“达尔文曾经主动提供过一个实例来说明他的理论所遇到的困难,就是高度复杂的人眼。
设计精巧且相互作用的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结构,看起来确实挑战了达尔文那种“轻微、累进的”随机改进机制的可信度。
没有进化完全的眼睛中,真不知道某些部分会有什么用。
”进化是什么?进化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的生物可以进化成能适应环境,有的生物又没有进行这种进步式的进化呢?达尔文进化论只告诉我们优胜劣汰,但是没告诉我为什么有这些差别。
分布式:蜂群意识是自然界的分布式,蜜蜂,或者蚂蚁,或者你我的生命,群氓却有集体的智慧,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智能“涌现”出来。
但是群体不是最优的,也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控,非即刻。
群氓的智慧太深奥,放任失控,如何利用?我有时候觉得现在web2.0的ugc有一点集体智慧的意思,或者一个社会的管理,是否放任失控才能发展得更好?生态学:《失控》里讲了很多关于生态圈二号的这项实验。
生态圈二号犹如一个微型的地球,它的建立和维护让人类知道地球的一切都是维持生态的重要元素,甚至不合时宜的大雨,风,闪电,大自然的搅扰等等。
失控读书笔记

失控读书笔记【篇一:《失控-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读后感】《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读后感一班钟超《失控》可以说是1990年面世的最伟大的一本书,用着超前的眼光系统的阐述了很多让我们为之惊叹的领域。
《失控》中涉及到的学科无所不包,其中,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一些知识是生物学、进化论、分布式、生态学、电子货币、收益递增定律、预言机以及其中的大总结九律。
生物学:《失控》里有一个让我惊骇的预言是,机械会具有生物特性,人工生命会失去控制成为世界的未来,机械可以生物化,生物也将机械化。
我也幻想如果把我骨骼都换成坚硬的金属,那么我会变得更加powerful,或者把我的大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我还是我,只是我的身体换了。
或许一天会实现吧。
进化论:我们一直在学校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孰不知这不过是进化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但不是进化论的全部。
另外达尔文理论的一个弱点:“达尔文曾经主动提供过一个实例来说明他的理论所遇到的困难,就是高度复杂的人眼。
设计精巧且相互作用的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结构,看起来确实挑战了达尔文那种“轻微、累进的”随机改进机制的可信度。
没有进化完全的眼睛中,真不知道某些部分会有什么用。
”进化是什么?进化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的生物可以进化成能适应环境,有的生物又没有进行这种进步式的进化呢?达尔文进化论只告诉我们优胜劣汰,但是没告诉我为什么有这些差别。
分布式:蜂群意识是自然界的分布式,蜜蜂,或者蚂蚁,或者你我的生命,群氓却有集体的智慧,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智能“涌现”出来。
但是群体不是最优的,也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控,非即刻。
群氓的智慧太深奥,放任失控,如何利用?我有时候觉得现在web2.0的ugc有一点集体智慧的意思,或者一个社会的管理,是否放任失控才能发展得更好?生态学:《失控》里讲了很多关于生态圈二号的这项实验。
生态圈二号犹如一个微型的地球,它的建立和维护让人类知道地球的一切都是维持生态的重要元素,甚至不合时宜的大雨,风,闪电,大自然的搅扰等等。
《失控》读后感

《失控》读后感读完《失控》这本书,我感受颇深。
这是一本由凯文·凯利所著的科普类作品,全书围绕着人类与技术的关系展开,引发了我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书中,凯文·凯利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分析,描述了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影响。
他将技术与生命作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指出技术是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存在着让人们担忧的一面。
作者首先引入了复杂系统理论,用“失控”来形容技术发展的趋势。
他指出,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增加,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思考。
我通过阅读得知,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种无法完全掌控的状态,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和规划来尽量降低风险,但仍然无法避免技术可能带来的意想不到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部分技术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
比如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交流与分享方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塑着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凯文·凯利还展望了多种科技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基因编辑、生命延续等,这些都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好奇。
然而,正因为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就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地对待技术改变。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加平和的态度,即“探索未知,用技术造福人类”。
他鼓励我们积极参与技术发展的过程,承担起对技术和社会影响的责任。
阅读《失控》让我深思,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担忧。
与其对技术产生过度的恐惧或依赖,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断反思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伦理和社会法律制度的建设,以应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总的来说,《失控》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
它提醒了我们要保持对技术的警惕性,但同时也能够看到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贡献。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未来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憧憬,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科技成果。
在面对技术的发展时,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与时俱进,以适应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失控》读书心得(优秀范文五篇)

《失控》读书心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失控》读书心得《失控》读后感《失控》一书已间断读了两个月,此书虽然有些晦涩难懂,涉及许多的专业术语,但是却向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是一本书涉及了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是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过去十年,这是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本书共有24个章节,囊括了科技、生物、经济、数学、机器、天文、进化论、宇宙、网络、艺术等诸多知识。
在本书众多内容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预言机这一章。
说不清到底为什么最感兴趣,或者仅仅是因为预言这两个字,预言这东西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
当然,本书在这章所呈现的知识是我完全不曾想到的。
预言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复杂系统的预测难以线性外推,但是可以使用归纳型方法近期的,在内部复杂度不高的区域内进行预测,而即使是这么一点点预测也是有很大价值的。
通过概念分析、实事举例进行了一些浅层的说明论证。
通过阐述和分析莫迪斯的理论,缩小了部分的预测范围到三个方向。
在这个时候,作者揭示了预测的重要意义,以及引出透明介质这种重要的东西,并预言到,人类社会的第三种透明介质为数字化,换言之,透过数字化,人类可以预言更多的未来。
最后,通过“增长极限”的崩溃案例,说明复杂的模拟预测的准确性在于其复杂度,只有除去系统外的控制,引入进化和学习才能实现这个复杂度,模拟出这个系统并预测这个系统。
很多人听过这本书都是因为这本构思于14年前的书所表达的观点甚至比现在还超前,而作者的某些预言可以说正在慢慢的形成雏形,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如同书中的预言般实现。
这本书中《预言机》这一章让我们更好的去知道如何去探索未来,去了解未来。
在作者的书中,阐述的理论是比较复杂的,甚至是难以理解,在我的理解下作者想要表达的预测是控制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尤其适合分布式系统的控制形式,而人生就有这样的本能。
通过预期未来,活系统能够改变其姿态,预先适应未来,以这种方式掌控自己的命运。
创业书籍《失控》读后感(推荐2篇)

创业书籍《失控》读后感(推荐2篇)第1篇:创业书籍《失控》读后感在一个书面阅读能力严重退化的时代,我很怀疑有多少人能坚持读完这本《失控》,它厚达700页,价格88元,但它的确是一本有深度的好书。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被人亲昵称为KK,他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人,在创办《连线》之前,他是《全球概览》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这可是当年乔布斯最喜欢的一本杂志,1984年,他发起了全球第一起黑客大会。
但是在这本《失控》里,KK和你探讨的视角不是计算机,而是进化。
KK的观点归结为一句话:在群体进化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事先计划好,进化的代价就是失控,允许每一个个体愚蠢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却能获得你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结果。
想一想蚂蚁,蚂蚁的大脑连下下一步该怎么走都无法思考,但是一群蚂蚁却总能找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这是如何做到的?每个蚂蚁都会在移动过程中留下一张特殊的化学物质“信息素”,离食物越短的路径,信息素浓度就越高,所以无数只蚂蚁的盲目尝试,却可以让群体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短的觅食路径。
同样的行为也发生在蜂群,蜂群在分家的时候,并非由蜂后指挥,而是排出一群工蜂寻求地点,当它们看到一个好地点,就回到蜂群用蜜蜂之间的舞蹈告诉大家:有一个好地方,然后更多蜜蜂会跟去看,如果它们也认为这是一个好地方,又会回到蜂群中告诉大家这一信息,这个信息不断强化,不断和其它蜜蜂反馈的信息竞争,最后最大的蜂群获胜。
这就是一个白痴选举的大厅,由白痴选举白痴,但其产生的效果却极为惊人。
人类的民主制度的真髓,白痴一样的蜜蜂早就明白了。
这也很容易联想到,在一切人类群体组织中,比如人类的市场,每个人的逐利行为却可以导致市场的均衡,虽然它总是摇摇欲坠,但总是能回复平衡。
《失控》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在生态进化学家的眼里,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逻辑?假如你对如下话题很有兴趣,一定要看看这本书:1、生命的进化终点在哪里?2、机器终有一天会进化成生命吗?3、人类真的是万物之灵,又或者是一如自然界的进化,一种生物的短暂诞生,只是为了创造更高级的生命诞生的环境?比如机器人类?4、为什么说最稳定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总是摇摇欲坠?5、生物圈一号,二号的尝试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6、网络到底改变了人类的什么思维模式,进而让人类回到和原来完全不同的世界?7、大千世界__《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是通过怎样的技术创造出来的?8、迪士尼创造的动画人物虚拟化以后具有自己的性格吗?第2篇:创业书籍《失控》读后感书名《失控》,英文《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听起来挺唬人,再加上黑黄色的封面,让人以为又是一本写于90年代的末日论著作。
失控 读后感

失控读后感《失控》读后感。
《失控》是一本由凯文·凯利所著的科普读物,书中探讨了科技、生物学和社会的交互影响,以及人类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未来世界的思考,也让我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失控》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科技的发展是无法被控制的。
无论是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还是生物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不可逆转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可能的危机。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科技的进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阅读《失控》的过程中,我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涉及到社会、文化、伦理等方方面面。
我们需要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仅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因此,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看待科技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单纯的进步。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内容让我对科技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可能会为人类带来健康和生活质量上的巨大提升,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然而,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伦理道德、社会公平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通过阅读《失控》,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科技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
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塑造我们的未来。
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科技的发展,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的进步,更要关注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科技的发展方向,让其造福于人类。
总的来说,《失控》是一本引人深思的科普读物,它让我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科技的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创业者读凯文·凯利《失控》有感

创业者读凯文·凯利《失控》有感创业者读凯文·凯利《失控》有感【篇一】《失控》读后感所谓均衡,意味着静止。
静止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死亡。
就像躺在大地上再也唤不醒的生命。
对于那些曾经的王者来说,亦一样。
当他的地位达到某一巅峰时,他便刻意的去追求一种平衡,以维持自己的地位,从而致使一切都变得静止和死亡。
正如微软正拼命的发布和展示自己推出的WP8一样,此时此刻我们确实无法断言微软就一定会在此丧命。
但至少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曾几何时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上垄断了所有的PC机。
但美国IDC市场研究机构发表的2012年第二季度 Windows Phone 7/ Windows Mobile市场占比仅仅只有3.5%而已。
微软现阶段之所以如此的被动,或许我们恰恰可以理解为当它曾经达到巅峰后而去追求的均衡。
它几近垄断的身份让它一时间只想去长期的维系自己的这种强大的状态,以致于让它忘记了继续去追逐自己未曾涉及的领域以及科技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忘记了广大消费者在科技日益的发展中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从而导致自己不思进取,过多的依赖于自己的Windows操作系统,导致自己在移动市场一步步的落后,直到现在不得不在垂死挣扎中进行一场要么死亡要么辉煌的赌博。
除了微软之外,苹果似乎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迈进。
Iphone5、Ipad mini、Ipad 4等一系列的产品,让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苹果所能够带给我们的惊喜了。
当万众无比期待苹果能够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和震撼时,我们却发现库克和他所带领的苹果并没有带给我们任何东西。
他所带给我们的,依旧是那些已经有些古老的技术和功能,只不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细微的升级。
但很显然,这并不是我们想要拥有的苹果。
问题是苹果是否也像当年的微软一样,当它到达自己的巅峰之时,也忽然间不得不保守起来,不得不找寻市场上的均衡和平衡,固步不前,只是追寻当下的利润,从而一步步的走下神坛,走向微软呢?或许,我们这样断定还有些早。
《失控》读后感

凯文凯利《失控》凯文凯利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失控》写于1994年,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现在读依然是历久弥新。
这本书篇幅很长,在微信读书上有一千多页,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书中的内容有些抽象难懂,但是它是一本前瞻性很强的书,凯文凯利在20多年前就成功的预测了现在的“人工智能、vr 、AR、等这些技术,”是一本反映互联网如何发展、以及向哪发展的一本好书。
读完这本书,主要有2点比较深的感受。
第一就是分布式系统。
作者在书中不断的强调这个观点,书中第二章蜂群思维讲的就是分布式系统,也就是去中心化。
比如在蜂群中,没有一个领导式人物的存在,而是由各个部分分工合作,大家互不干扰,但共同形成整体,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作者就预测到,分布式系统能够形成网络状的模型,就像现在的互联网,没有中心权威的控制,而是分散连接,都是活系统,使互联网更加具有活力。
说到这个去中心化,我想到了区块链技术。
简单的说它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能够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就比如之前张三借了李四的钱,但是如果张三耍赖皮不想还,而且没有借款记录的话,这笔钱就很难被追回来。
但是运用了区块链技术之后,张三如果再借李四的钱的话,大家都会拿出自己的账本记下今天张三借了李四多少钱,这样如果张三再不还钱的话,就会受到大家的声讨,所以就能够帮助问题的解决),这就是去中心化分布式系统的一个优点。
第二是人与技术的关系。
作者在第一章就指出了“人造与天生的联姻是这本书的主题”。
提出了生命就是技术,在《科技想要什么》这本书中也提出了技术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
技术的作用是双向的,就像汽车的发明,它在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车祸的出现。
那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技术,凯文凯利就在书中表示,只要科技正面的地方稍微超过负面的地方,我们就应该多些包容。
这样可能会使人们有一种技术决定论的错觉。
但是作者在书中表示机器技术只不过是生命技术的临时替代品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狂想曲
——读Kevin Kelly《失控》有感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这本书非常厚,内容深
奥难读,越读越读不下去。
但,这是本好书,就像大
家推荐的一样,真正啃完并了解一圈后就发现,即便
只看懂了一部分,也能有所收获。
这本书是KK对复杂系统一般性质的观察和概括,
是复杂系统和控制论的科普。
书中涉及的知识面非常
广,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管理学、未来学、哲
学……作者牛X的地方在于该书是在94年初稿完成,
他当时预测的好多事情现在都已经发生了,比如3D打
印的概念。
本书特别适合好奇心强的人阅读,是能给你带来一点新的想法和思维的一本书。
人类与机器的未来会如何?互联网的成功会是如何?生物圈是复杂系统,互联网也是复杂系统。
把生物圈看懂了,那么也能把互联网看懂。
正如书中第一章里所描述的:“奶牛和胡萝卜跟蒸汽机与火药一样,都是人类的发明,只不过,奶牛和胡萝卜更能代表人类在未来所要发明的东西:它们是生长出来而非被制造出来的”、“人造物表现的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为了得到能适应周围生态的植物,我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物种,种植后让他们自己变异、适应。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的编程,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种植”程序。
KK曾在台湾呆过半年,那时接触了《道德经》,在《失控》中,引述了这样一句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非常绕口的一句话,两本书的逻辑都在揭示:面对一个复杂的系统,超出单个简单系统的计算范围时,最高明的手段就是放手让其自由,不去控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今天的世界已经够复杂了,而明天的一切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让我们和作者KK一起,相信科技带给我们的未来,终将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自由的“进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