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类国际性会议综合分析.doc
上海市地方标准《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制定及实施情况介绍

一、 标准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6、制定本标准将为市场规范、行业自律提供重要依据
会议市场的专业化、市场化与会议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密不可分。
目前,会议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较低,从事会议服务的有旅行社、会 展公司、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等不同的主体, 客观上造成了会议服务机构的多元化,行业竞争激烈,服务水平参差 不齐,对整个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
家数逐年增长。 一批境内外的商业会议公司已经在沪成立了公司或办事处。
一、 标准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3、会议产业缺乏产业指导、管理和服务规范
1)从整体上看,会议只有审批部门,没有统筹协调、 促进和推广 的职能部门。
2)会议产业在国内还没有当成一个产业来进行培植。 3)会展概念相混淆,会议和展览的服务对象、服务流程、服务周
五、 旅游行业全国标准的提升
上海开展会议经营与服务标准化宣贯与达标评定得到了全国广泛的行业关注及好评,为提 升中国会议服务质量水平作出了积极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上海在会议经营与服务标准化领域的开拓与实践也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重视与 支持。
2015年,国家旅游局委托上海市旅游局承担会议经营与服务行业首个全国行业标准《会议 服务机构经营与服务规范》的起草。
二、 标准的主要内容
会议服务要求部分是本标准的重点,以会议活动举办的流程为纵轴, 以服务项目板块为横轴编制服务要求。
会议服务要求
会议 方案
注册 信息收集 收费管理 和反馈
会后 服务
会议 场所
演讲人 和嘉宾
会场布置 会议网站 和标识 宣传推广
现场管理 门禁和
安保
媒体 接待
• 一、 标准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 二、 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三、 标准的宣传推广暨达标评定 • 四、 第二部分标准的介绍 • 五、 旅游行业全国标准的提升 • 六、 合作展望(上游+第三方+服务商)
上海交通大学--各院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交通大学各院系(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目录1.船工系 (5)2.国航系 (6)3.港工系 (8)4.微电子学院 (9)5.航空院 (12)6.化工学院 (14)7.机械与动力学院 (16)8.教育技术学院 (18)9.人文学院(科学史) (20)10.人文学院(历史学) (21)11.人文学院(中文学科) (22)12.软件学院 (23)13.外语学院 (27)14.信安学院 (29)15.药学院 (35)16.情报学 (36)17.档案学 (37)18.高教院 (38)19.Med-X (49)20.数学系 (56)21.电院 (58)22.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工程 (88)23.物理系 (91)24.管理学院 (94)25.塑性成形学科 (95)26.环境学院 (97)27.农生学院 (99)28.医学院 (102)船工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国航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港工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微电子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航空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化工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机械与动力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教育技术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人文学院(科学史)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人文学院(历史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人文学院(中文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软件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外语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信安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药学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情报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档案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高教院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二、A类会议(本学科高水平国际会议)三、B类会议(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会议)Med-X 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代表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
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PEST-SWOT矩阵分析

商展前沿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展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会展业在展示中国实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上海市会展业在近年来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领跑国内主要会展城市,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目标基本完成。
基于此,本文在PEST-SWOT 矩阵分析框架下,综合考虑了上海市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政策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以及上海市会展业发展的环境,包括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旨在对上海市会展业内在发展逻辑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分析,为推动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宏观决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 上海市会展业发展情况1.1 政策条件基于2016年5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本市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6〕34号)文件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目标,以及《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的四方面目标和八项重点工作,上海市会展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展览能级、国际化程度、品牌效应保持同步提高的发展态势,重点领域、重要任务进展顺利,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目标基本完成。
特别是上海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放大贸易投资、开放和消费溢出带动效应,提升会展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
此外,上海还加快推进会展业立法,作为全国各省、直辖市层面第一部专门的会展业法律法规,《上海市会展业条例》已经于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以“促进发展”立法理念贯穿立法全过程、各条款,对发挥立法在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1.2 经济条件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城市,由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年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虹口区的一座综合型国际会议场馆,隶属于上海市政府。
该中心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拥有各种类型的会议室共计70余个。
此外,其3层的会展大厅还可以进行各种展览、展示等活动。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让人感到豪华、舒适、典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为中心主楼和一座建筑高度约为40米的旁边附楼,二者相互呼应,形成了整个中心的最显著特色。
此外,该中心还根据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将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加彰显了其国际化的特点。
作为一座综合型的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不仅包括各种类型的会议室,还涵盖了餐饮、住宿、娱乐等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会议和展览的需要。
其中,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会议室的具体情况了。
首先是主会场,也是最大的会议厅,约有3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
该会议室采用可移动座椅,方便灵活布置,同时也采用最先进的音响系统、视听设备等设施,能够满足各种大型会议和活动的需要。
其次是小型会议室,该中心拥有2至3人的会议室,适合较小规模的会议,也有10至15人的会议室,适合公司内部办公使用。
不仅如此,还有中型会议室,可容纳30至50人,以及大型会议室,可容纳500人以上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最后,诸如多功能厅及VIP房间等配套服务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布局,为不同来宾的会议和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总体来说,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为一座综合型的国际会议场馆,集会议、展览、商务、娱乐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为上海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企业家、政府代表、学者以及媒体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
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地理位置、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该中心都已经成为国际级别的会议中心,为中国投资增长、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国际会议中心。
作为上海市的重要地标建筑之一,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举办各种规模的国内外会议、展览、论坛和演出的理想场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建筑特点、功能配置以及举办的重要活动。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上海市政府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会展产业政策而兴建的国际级综合性会议中心,于1999年正式开工建设,于2002年落成。
该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世博园区,被誉为上海国际会议交流的“核心区域”。
中心的建筑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化的智能化技术与中国自然景观元素,整体设计独特而大胆。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多功能会议厅、大型展览厅、演播厅、报告厅、媒体中心、贵宾接待室、餐厅等。
其中,多功能会议厅是该中心的核心设施,可容纳约5000名观众。
该厅配备了先进的音响、照明和多媒体设备,能够满足各种大型会议和活动的需求。
除了会议功能以外,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还设有大型展览厅,可容纳各类展览和博览会。
该展览厅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分区。
此外,中心还设有演播厅和报告厅,可用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音乐会及学术报告等。
媒体中心则提供了先进的传媒设施和服务,为举办大型会议的媒体机构提供便利。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许多重要的国内外活动。
例如,在2001年至2002年间,中心举办了亚洲太平洋经合组织(APEC)第十一次领导人会议。
此外,中心还曾承办过世界卫生大会、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国际重要会议。
同时,中心还为企业等机构举办各类展览、论坛和商务活动提供了优质的场地与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周边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方便与会人员的出行。
此外,中心附近还有各类高档酒店和商业设施,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住宿和休闲娱乐选择。
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Bio-Forum)会议介绍

会展互动,塑造品牌---搭建生物医药创新与合作平台作为国内外最有强大影响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国际学术盛会,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Bio-Forum)自1995年以来,已成功地举行了8届,她对促进我国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会议的特点1、政府重视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科委、市经委、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药监局等有关委办的大力支持。
会议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博士任大会主席,并建立了由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院士组成大会学术委员会。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研讨会”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政策,充分借助和整合各方资源做大做强“研讨会”,获得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和上海生物工程协会等海内外相关协会的大力支持与合作,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国际学术盛会。
2、规模、层次及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会议规模上,研讨会自举办以来,参会人数稳步上升,从最初的100多人到2006年的500多人;其中,2004年由于与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生技分会合办,更是创造了800多人的参会记录。
与此同时,同期举行的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展览会参观和参展人数也同步上升。
在会议层次和国际化程度上,大会先后邀请了10多位美国、俄罗斯和2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到会演讲;邀请了默克、诺华、罗氏、礼来、拜耳等跨国制药公司副总裁发表演讲;邀请到了全球比较有影响力的MPM、雷曼兄弟、Sofinnova、蒙哥马利和Toucan 等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公司的金融和投资专家参会,并发表演说;同时,也邀请了国家药监局、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美国FDA、NIH和BIO、英格兰经济发展署等政府和机构要员做精彩发言。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一、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会展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乃至全球会展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上海举办了285场会展,参展商213,000多家,观众人数达到近350万,同比增长9.8%,实现会展总交易额1780亿元,同比增长6.5%。
近几年,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不断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良好的积极评价。
二、会展业发展前景
未来,上海会展业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上海拥有优质的会议服务和会展设备,有利于会议和展会的顺利进行,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会议和展会组织者;另一方面,上海会展业还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展会服务业务,深入实施大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吸纳与分析等,进一步提升会展市场的经济效益。
总体而言,未来几年上海会展业发展前景看好。
通过加大投入,在大力支持资源整合、市场营销和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把上海会展业提升的一流国际水平,将进一步拉动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上海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会展案例分析

术展览会”的消费者群体(主要指参展商和参观商)分类。 2.根据消费者的情况,谈谈这两个展会符合主题策划的哪
些要素和策划原则?
4 会展管理
4.1 知识点 4.2 “中国第一展”的新机制 4.3 一站式采购平台 4.4 东方之珠•珍珠美人 4.5 2019南非国家展
2.为什么广交会一届分多期举办?广交会在管理上有哪些 难题需要解决?
4.3 一站式采购平台
4.3.1 案例背景
2019年9月11日,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在琶洲展 馆圆满落下帷幕
4.3.2 案例分析
讨论题:
1.从参展商、参观商、展出面积、成交量、硬件设施、运营 模式等方面分析广州家具展、深圳家具展和东莞家具展之间的区 别。
的情况? 请说出上海与会展有关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
七个专题:
会展营销 会展品牌 会展策划 会展管理 会展服务 节庆活动 会展战略
1 会展营销
1.1 知识点 1.2 奥运营销,营销奥运 1.3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4 创新才能常新 1.5 赢在美菱
1.1 知识点
4.5.2 案例分析
讨论题:
1.在特定时间段展出、具有政治性质的南非国家展属于巡 回展的范畴,请根据巡回展的特点分析南非国家展的管理重点在 哪里?
2.南非国家展的命运取决于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这类政治 性质的展会活动在管理上有哪些难点,如何应对?
5 会展服务
5.1 知识点 5.2 乐来,乐缤纷 5.3 中国百货第一展 5.4 一个民营展会的七年蜕变 5.5 规模最大的糖酒会
福娃(英语:Fuwa)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 “妮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上海各类国际性会议的综合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汇总,现将2011年度在本市举行的各类国际会议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2011年上海举办国际会议的基本情况
1.会议数量及类型
2011年上海共举办国际会议745个,与2010年相比减少48个。
其中:
公司会议256个,占全部的34.4%;与2010年相比增加44个,同比增长20.8%;
协会会议247个,占全部的33.2%;与2010年相比增加4个,同比上升1.6%;
专题研讨会及论坛194个,占全部的26%;与2010年相比减少15个,同比减少7.2%;
其他会议(包括政府会议)48个,占全部的6.4%,与2010年相比减少81个,同比减少62.8%。
2.会议规模
从2011年已举办的国际会议规模看,100人以下的会议数量有所减少,100人以上的会议数量有所增长,其中:10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31个,占4.2%,比2010年增加4个;
500-999人的会议54个,占7.2%,比2010年减少了17
个;
300—499人的会议有113个,占15.2%,比2010年减少了15个;
100—299人的会议有441个,占59.2%,比2010年减少了4个;
50—99人的会议有86,占11.5%,比2010年减少了6个;
50人以下的会议有20个,占2.7%,比2010年减少了10个;
745个会议与会总人数达到204040人,其中海外与会者达到57980人。
3、会议持续时间
会期在6天以上的会议共有26个,比2010年减少11个;
会期在3—5天的会议共有332个,比2010年增加10个;
会期在1-2天的会议共有387个,比2010年减少47个。
二、2011年上海国际会议的特点
1.“公司会议”增长幅度较大
公司会议和协会会议同2010年相比均有增长,其中,公司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长较大,增加44个,同比增长20.8%;协会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加4个,同比增长1.6%。
2.政府和其他会议明显减少
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中,政府等其他会议48个,占全部
的6.4%,与2010年相比减少81个,同比减少62.8%。
说明自2011年2月,财政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以来,政府办会明显减少,对整个会议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3.与会外宾人数进一步增长
2011年国际会议与会总人数比2010年略有减少,达到204040人次,比2010年减少2113人次,同比减少1%;与此同时与会外宾总人数有所增长,达到57980人次,比2010年增加3143人次,同比增长5.7%。
这说明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境外与会者比例在增加,境外代表占28.4%,国际化程度在增强。
4.会议的规模进一步增大
尽管2011年国际会议数量比2010年减少48个(同比减少6.1%),但是与会总人数仅比2010年减少1%。
平均每个会议的会人数274人,比2010年的260人增加14人,增长5.4%,说明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的规模进一步变大了。
从2011年已举办的国际会议规模看,除1000人以上的国际会议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余会议的数量均略有所减少。
其中,10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31个,占4.2%,比2010年增加4个;500-999人的会议54个,占7.2%,比2010年减少了17个;300—499人的会议有113个,占15.2%,比2010年减少了15个;100—299人的会议有441个,占59.2%,比2010年减少了4个;50—99人的会议有86,占11.5%,比2010年减少了6个;50人
以下的会议有20个,占2.7%,比2010年减少了10个1000人以上大型会议的增加也是2011年会议平均规模增大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说明了世博会之后上海的会议场馆进一步完善,为举办千人以上的大型国际会议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5.会议3-5天的会议有所增加
2011年,会期在6天以上的会议共有26个,比2010年减少11个;会期在3—5天的会议共有332个,比2010年增加10个;会期在1-2天的会议共有387个,比2010年减少47个。
6.专业会议公司在沪办会呈现上升趋势
专业会议公司、咨询公司和商业公司的会议部门在沪办会的次数和家数逐年增长,一批境内外的商业会议公司已经在沪成立了公司或办事处。
例如,捷培森咨询有限公司(JF Pearson)、易贸会展(CBI EVENTS)、百奥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IT Life Sciences)、上海翱蒲商务咨询有限公司(oppland)、《欧洲货币》杂志(Euromoney)、香港精肯会展(Beacon events)、英国汽车物流杂志(Automotive Logistics)、诺本集团(Noppen)、上海奇数商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IGVision)、法戈(中国)咨询公司(FAGO PR & Events)等。
这些公司在沪举办国际会议丰富了会议的举办主体,也提高了上海会议的市场化程度。
也是2011年公司会议增长明显的原因之一。
三、对上海会议旅游市场发展及趋势的几点建议
1.积极面对增值税改革对会议产业的影响
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相关政策,于2012年1月1日起上海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税制改革,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对上海乃至全国的会议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全国推广发挥示范作用。
上海会议旅游企业应积极应对增值税改革对行业的影响,做好市场服务。
2.政府会议减少趋势
自2011年2月,财政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以来,政府办会明显减少,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中,政府等其他会议同比减少62.8%。
2012年1月19日,财政部印发《在华举办国际会议费用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对政府举办国际会议的场租费、餐饮标准等开支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上海会议旅游企业应积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做好相应营销调整。
3.公司会议、协会会议、商业会议保持增长
尽管政府会议减少幅度较大,但是公司会议和协会会议同2010年相比均有增长,其中,公司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长较大,增加44个,同比增长20.8%;协会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加4个,
同比增长1.6%。
这些会议的增长与上海商业会议公司的进驻以及上海作为商务目的地城市的吸引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