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主要情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情感和寓意。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节,抓住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准确表达情感。
难点1.领会课文中的寓意。
2.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述课文中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1)教师先向学生描述项链的外观,并引入课文。
(2)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对项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 2. 导入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 3. 课文学习(1)学生听读课文,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
(2)教师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达不同情感。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善意与友情。
### 5. 拓展延伸(1)与学生分享类似的互助故事,拓展课文主题。
(2)让学生体验互相帮助的喜悦,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人。
###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并展示学生课文的表现。
四、课堂作业1.画一幅描绘项链的图画,并写一段小短文配合描述。
2.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项链-第2课时》这一课文展开,通过情境创设、导入课文、学习理解、情感体验等环节,让学生深入感受课文的内涵,培养其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对于部分学生,提出了拓展延伸的内容,以增强教学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实现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项链-第2课时》,并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项链(第2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项链(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b1fdd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6.png)
第11课项链(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2.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朗读了课文。
现在让我们开火车再读一读课文吧。
要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哟!(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大海的美景。
1.整体感知第1自然段的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第1自然段总共有3句话。
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句子中描写的景物,说说每句话写的是什么。
(1)学生读课文,找景物。
(2)班级内分享。
预设:学生1:(读第1句话)这句话写的是大海。
学生2:(读第2句话)这句话写的是沙滩。
学生3:(读第3句话)这句话写的是浪花。
2.学习第1句话,感受大海的美。
教师:你见过大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学生1:大海特别特别大,看不到边。
学生2:大海特别深,特别蓝。
教师: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大海的呢?我们一起读读吧。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出示“蓝蓝的,又宽又远”。
)教师:“蓝蓝的”是叠词,我们要读得慢一点,边读边想象大海很蓝的样子,再来读一次吧。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教师:除了大海是“蓝蓝的”,还有什么东西是“蓝蓝的”呢?学生:蓝蓝的天空,蓝蓝的湖泊。
教师: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呢?你能说一说,或者用手比一比吗?(学生发表看法,或者比一比。
)教师:大海一眼望不到边,真是又宽又远呀!你还见过哪些“又宽又远”的事物呢?学生:又宽又远的草原,又宽又远的田野。
3.学习第2句话,感受沙滩的美。
教师:看过了大海,我们再来看看沙滩。
我们一起读一读第2句话。
(师生共读第2句话。
)教师:沙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黄黄的,又长又软。
教师:除了“黄黄的沙滩”,还有什么东西是黄黄的?学生:黄黄的花朵,黄黄的橙子。
《11.项链》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1.项链》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2)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生字组词,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3)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生字组词,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2. 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课文录音3. 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项链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项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项链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项链是由许多珠子组成的,这些珠子就像我们学习语文知识一样,一颗颗串联起来,构成了美丽的项链。
2. 课文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小组合作(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项链是什么样的?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
”(3)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共同完成问题。
(4)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5)教师总结:通过小组合作,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项链是美丽的、闪耀的、光彩夺目的。
《项链》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征;•理解故事情节进展;•学会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1.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用语表达能力。
1.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美好物品的向往;•了解珍惜财物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学会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3、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用语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4.1引入•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珠宝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喜好。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
4.2讲解故事•读故事《项链》。
•让学生合唱歌曲,讲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征。
4.3阅读故事•学生自己朗读故事,加强理解。
•让学生拿出课本,将故事中关键词汇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
4.4知识巩固•让学生描述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外貌特征。
•分组讨论故事中所传递的重要信息,然后组长代表小组汇报。
5、作业布置•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最爱”物品。
6、教学反思“项链”这篇故事是一篇波折曲折的传奇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凡人的梦想和精神追求。
在本课中,我们做了很多阅读、理解并运用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故事中的信息,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了如何去珍惜自己拥有的财物。
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学生们反应热烈,并且表现出了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比较良好。
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德庆县孔子学校冯爱琼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大海的美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美景,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1.教师引导:复习生字,分小组认读生字词。
2、指名认读生字。
3、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欣赏大海的美景,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二、朗读指导,感悟课文(一)朗读感悟、欣赏美景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①第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②第一自然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1指名回答问题: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为什么是三句话?这三句话写了哪几种事物?(二)学习第一句1、先来看第一句,谁来读呀?(指名读,指导:注意逗号的停顿。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呀?)(板书: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2、教师指导读“的”轻声,范读。
3、大海有多大,你能用手比划比划吗?谁能夸夸你见过的大海呢?(学生自由说说)3、宽和远是大海的两个特点,是哪个字把这两个特点连起来说的呢?(出示“又”,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句1、第一句写了大海,第二句写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也注意着逗号和停顿,把它读准确呢?(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2、谁能说说沙滩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远)3、(蓝蓝的、黄黄的表示颜色的词,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呢?课件出示:绿绿的、红红的、青青的、黑黑的)4、“又”字把大海和沙滩的特点连起来说了,你能不能也用上这个字说一说事物的特点呢?例如大树-- 苹果---,教师出示大树和苹果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特征)课件出示: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四)学习第三句1、第三句话,仔细听,沙滩上传来了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看,浪花来了,这句话很长,而且生字也很多,你有信心读好它吗?先自己练一练,让学生自由练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 项链 教案 第2课时

项链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又、和”2个生字。
2.学习第2自然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公道搭配偏正短语。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课内生字。
2.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能公道搭配偏正短语。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项链》(师板书:项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出示词语)蓝天方向宝贝娃娃金色笑着挂着和蔼快乐又大又红2.复习课文:(1)齐读第1自然段。
(2)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问题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预设:大海,沙滩和浪花。
问题2:浪花涌向沙滩,送来了什么礼物?预设:海螺和贝壳。
3.导入新知:美丽的海边有蓝蓝的大海,松软的沙滩,还有淘气、可爱、大方的浪花。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游戏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1)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2)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探究活动(1)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谁能把停顿读好。
预设: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快乐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点拨:指名读。
读好轻声“娃、地、着、的、活”,叠词“娃娃、嘻嘻、小小”,教师相机范读。
(2)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第2自然段一共出现了几串项链?请你用笔圈出来。
预设:①彩色的项链。
②金色的项链。
11 项链 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 . 会写“又、和”两个生字。
2. 品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写“又、和”两个生字;品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难点: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复习运用“的”字词语。
1. 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中这些叠词是写什么的吗?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雪白雪白的指名读以上叠词,并说一说在课文里分别是写什么的,并连起来说说“()的()”。
2.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的”字短语。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感知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并发现“的”字短语的组成特点,并由课内拓展到生活中,使得这一语言现象深入学生内心并乐于接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一读。
2. 你们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教师点拨:把浪花当成人来写,浪花会笑,还会“悄悄地”做事情。
多有趣啊!3. 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们有什么感觉?预设:大海太美了。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 看到大海的美丽景色,小娃娃是怎么做的呢?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2. 交流第一句话。
关注小娃娃的一连串动作。
笑着迎上去捡起穿成挂在胸前教师通过做动作,引导学生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3. 海螺和贝壳是怎么串成项链的呢?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串项链,谈谈感受。
预设:很好看。
很想戴上这串项链。
4. 大海也和你们一样想戴上漂亮的项链。
现在,大海有项链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德庆县孔子学校冯爱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大海的美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美景,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复习生字,分小组认读生字词。
2、指名认读生字。
3、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欣赏大海的美景,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朗读指导,感悟课文
(一)朗读感悟、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②第一自然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1
指名回答问题: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为什么是三句话?这三句话写了哪几种事物?
(二)学习第一句
1、先来看第一句,谁来读呀?(指名读,指导:注意逗号的停顿。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呀?)(板书: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2、教师指导读“的”轻声,范读。
3、大海有多大,你能用手比划比划吗?谁能夸夸你见过的大海呢?(学生自由说说)
3、宽和远是大海的两个特点,是哪个字把这两个特点连起来说的呢?(出示“又”,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句
1、第一句写了大海,第二句写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也注意着逗号和停顿,把它读准确呢?(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谁能说说沙滩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远)
3、(蓝蓝的、黄黄的表示颜色的词,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呢?课件出示:绿绿的、红红的、青青的、黑黑的)
4、“又”字把大海和沙滩的特点连起来说了,你能不能也用上这个字说一说事物的特点呢?例如大树-- 苹果---,教师出示大树和苹果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特征)课件出示: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四)学习第三句
1、第三句话,仔细听,沙滩上传来了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
(看,浪花来了,这句话很长,而且生字也很多,你有信心读好它吗?先自己练一练,让学生自由练读。
)
2、指名读。
指导朗读:在读这句话之前,我们先读读这句话里的几个生字“笑、着、向、和、
2
贝”
(出示“笑着”,什么时候是笑着的呢?(高兴时是笑着的,现在老师想看看我们班同学的心情是怎样的?笑一笑,十年少,我们都爱笑,浪花也爱笑,那谁知道浪花的笑声是怎样的吗?“哗哗”的声音就是浪花的声音,让我们也学学浪花高兴时的笑声,让我们也带着微笑,带着高兴的心情去朗读这句话,好吗?多么开心,高兴的浪花啊,你们喜欢吗?咱们比赛读读这句话,看谁读的浪花更可爱!(学生赛读)
大海那么美,让我们一起带着美美的心情把第一自然段读读吧。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美丽的大海边来了一群可爱的娃娃,他们在干什么呢?咱们接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为什么?
②小娃娃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
③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每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第一个问题。
3、学习第一句。
哎,在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宝宝跑出来玩了,快看看它们是谁?它们长得可像了,谁能告诉我它们叫什么名字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吗?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送回去好吗?
②小娃娃胸前挂的是什么呢?那个小组能读读这句话,并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呢?(看,这就是用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五颜六色的,多好看呀!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彩色的项链”)(大家猜猜,小姑娘带着这么美丽的项链,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谁能开心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注意指导停顿以及“的”要读轻声)
4、学习第二句
①小娃娃在沙滩上捡贝壳,穿项链,玩得真开心呀,娃娃们收到了大海给她3
们的礼物,是什么呢?“彩色的项链”她们会不会也送给大海什么礼物呢?
(会,快活的脚印,)指导拼读“快活”,“活”本来是第二声,在这里读轻声,谁再来读读“快活的脚印”
②谁知道,这快活的脚印是谁的脚印呢?这些脚印落在沙滩上,会变成什么呢?(金色的项链)指导看图,你能找到大海的项链吗?谁能说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③老师在这个自然段里找到了两条项链,你找到了吗?请你把第二自然段在读读,然后告诉老师,看看我们找到的是不是一样的项链?
三、完整读课文,巩固知识
1、在大海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捡贝壳,做游戏,多么快活开心呀!下面咱们就带着开心的心情去朗读整篇课文,好不好?(开火车形式读)
2、该玩的时候我们要开心地玩,该学习的时候,我们也要认真地学习,下面我们回忆一下海边的美景,大家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蓝蓝的大海
黄黄的沙滩
雪白雪白的浪花
开心的娃娃
快活的脚印
3、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作者让我们欣赏到了这么美丽的大海和沙滩,同学们要记住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彩色的海螺和贝壳,下次有机会去海边玩的时候,可以看看是否真的这么美丽,到时候,你们还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海边美景和沙滩也描绘得更加美丽。
4
五、练习设计:
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1、例:蓝蓝蓝的
红()黄()绿()
白()青()黑()
2、例:又(大)又(红)
又()又()又()又()又()又()
五、板书设计:
11、项链
大海沙滩海浪海螺、贝壳脚印
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小小的快活的
又宽又远又长又软金色的项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