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犬猫动物临床上的正确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宠物临床中的使用准则

给药, 此 时对 H P A轴 的抑制 最 小副作 用最 轻 。 猫 的
A C T H周 期 性和 犬类 不 同, 故 宜在 夜 间 l 0 — 1 2时给 药, 此 时其 不 良作用最 轻 [ m ] 。
5 监测 糖 皮质 激 素 类 药 物 的 不 良反 应
糖皮质 激 素 的不 良反应 与用 药 品种 、 剂量 、 疗 程、 剂 型及 用法 等 明显相 关 。 在 使用 中应 密切 监测
脂) 、 体 重增加 、 出血倾 向 、 血 压异 常 、 骨质 疏 松 、 股 骨头 坏死 等 , 幼畜应 监测 其 生长和 发育 情 况 n 。
性心瓣膜 炎、 非特 异性眼 炎等 。 ( 4 ) 用于脏器移 植后 的抗排异 反应或其 他过敏 性免疫 性疾病 。 ( 5 ) 抗 休 克、 血液病 、 抗肿 瘤等 。 ( 6 ) 局部抗 炎、 抗过敏使 用 。
( 1 ) 曾患或 现 患严重 的癫 痫 、 神经 症状 或 神经
期, 每 千 克体 重 0 . 5 ~l m g的氢 化泼 尼 松 , 每天 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宠物临床 中的使用准则一刘健红, 等
性疾病; ( 2 ) 消 化 道 溃疡 、 角 膜 溃疡 或 其 他 溃 疡 性
疾病; ( 3 ) 新 近 的 胃肠 吻 合术 、 骨折 手术 、 创 伤 或其
1 . 1 抗炎 作用
性, 有 明显 的缓解 毒血 症 中毒症 状 的作 用 , 从 而提 高机 体对 毒 素 的耐受 性 嵋 ] 。
但是必须注意 : ( 1 ) G C S既 不 能 中和 内毒 素 ,
也 不 能破 坏 内毒 素 ,对 外 毒 素 亦无 作 用 ; ( 2 ) 6 C S 在抑 制 炎症 、 减轻 症状 的 同时 , 也 降低 了机 体 的 防
地塞米松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地塞米松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转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也导致疫病感染途径增加,疫病增多,投入大量药物治疗。
地塞米松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应用于兽医临床,常配合其他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类因素引起的发热、过敏反应及病毒性疾病等,临床用药量逐年增加,而该药的毒副作用被忽视,造成药物的乱用和滥用,给今后动物疫病的治疗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地塞米松在兽医临床上应用进行探讨。
地塞米松又名氟美松、德萨美松等。
1958年合成研制成功了地塞米松,1960年投入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生产应用,至今,上市的地塞米松衍生物已达12种以上。
地塞米松与泼尼松龙的临床生物等剂量比为了0.75:5,生物半衰期为36—54小时,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
它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抗休克及增强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如下几点。
抗炎作用:地塞米松能够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积聚,稳定溶酶体膜,收缩血管,降低血管的通透性,阻止溶酶体酶及炎症化学中介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强细胞基质对粘多糖酸酶的抵抗力,抑制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纤维细胞合成等达到抗炎作用。
如用地塞米松治疗乳房炎、关节炎、腱鞘炎、粘液囔炎,各种眼炎(结膜炎、角膜炎),肌肉、关节风湿病的急性期效果较好。
抗毒作用:地塞米松能够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细菌内毒素不易透入细胞内,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因而地塞米松治疗严重的败血症、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腹膜炎、产后急性子宫炎等,具有良好效果。
抗过敏作用:地塞米松能够减少血液循环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联和处理,促使蛋白质异化,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影响抗体形成达到抗过敏作用。
因而用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血清病、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光过敏、急性蹄叶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湿疹等效果较好。
犬感染性休克应用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激动剂的疗效

犬感染性休克 应用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激动剂的疗效
孙轶
研究背景
背景
全身性感染具有很高的罹患率和病死率 美国每年751000人因sepsis住院(总人 口的3/1000),215000人死亡于sepsis。 新的药物治疗未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研究背景
皮质激素 1. 氢化可的松 感染性休克时最常用的皮质激素 具有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双重作用 2.盐皮质激素受体特异性配体 抗炎作用较弱,且不伴有显著的免疫功能抑制 钠代谢、血管内容量和内皮细胞功能的调控更为重 要 单纯的盐皮质激素激动剂(没有糖皮质激素作用。 例如:氟氢可的松,主要为盐皮质激素作用,虽有一定 的糖皮质激素的活性,但常用剂量无明显糖皮质激素作 用)未经临床试验验证。
方法
研究假设 基于的观点:全身性感染时皮质激素的作用 取决于激动剂的作用以及应用的时机 动物模型(犬):共96例,研究时程:96小 时。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经纤维支气管镜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接种量:1.5 – 7.5 x 109 cfu/kg 接种部位:右肺尾叶
方法
标准治疗:镇静,抗生素,机械通气,升 压药,输液治疗 前负荷:根据肺动脉导管指标调整输液 血压:苯肾上腺素(接种后的最初4小 时),平均动脉压80以上,去甲肾上腺素 (4小时后) 氧合:FiO2, PEEP 抗生素:苯唑青霉素(30 mg/kg iv q8h)
总结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诱导感染性休克犬模型 预防性应用盐皮质激素减少液体需求,增加CVP和液体潴 留,减少血液浓缩,逆转休克,改善存活率和心肺功能 预防性应用糖皮质激素逆转休克,对病死率及其他器官功 能指标缺乏有益作用 临床意义 1.选择性盐皮质激素作为感染性休克高危患者预防药物 例:粒缺患者接受化疗,高危手术伴腹腔感染等 2.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逆转感染患者的休克 但应避免长期应用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从3. 而使预后恶化 3.只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高危患者考虑使用盐皮质激素辅助 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犬猫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性皮肤病,应选用具有穿透能力和润
滑作用的糖皮质激素乳剂和软膏。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应根据不
与 炎 症 有 关 的细 胞 因 子 有 白细 胞 介 皮 质激 素药 物可 以通过 口服给 药 、注 同动物 、不 同的皮肤 病而 制 定 ,应 充 素 一1 L 1,I - ,I- ,I- , 射 ( 肉 、皮 下 、病 灶 内 ) 药 、局 分 考 虑 不 同动 物 个 体 的 生 物 转 化 能 ( 一 ) L 2 L 3 L 4 I 肌 给
脓 性 创 伤性 皮 炎 、肢 端舔 舐 性 皮 炎 、 活性 、延迟 组织 胺的 合成 、稳定 溶酶 许 多皮 肤病 的辅 助治 疗 。
自身免 疫性 皮肤 病 ( 疱疮 、类 天疱 体膜等 发挥其 抗炎 作用 。 天
疮 、红 斑狼 疮 ) 及猫 嗜 酸性 肉芽 肿综
合征 等 。
性 介 质。P 能 引起 红 、肿 、热 、痛 同时 ,糖皮 质激 素能 通过 抑制淋 巴细 病 的发 展 阶 段 选择 ,对于 出现 丘 疹 、 G
等 炎性 反应 ,L T有 较 强的 白细 胞趋 胞 DNA合 成 和有 丝分 裂 ,阻 碍淋 巴 脓疱 、糜烂 、渗 出 、水 肿和 发热 的急 化性 与增 加血 管通透 性作 用 。糖皮 质 细 胞 的 生 成 ,加 速 致 敏 淋 巴 细 胞 的 性和亚急性皮肤病,应选择糖皮质激 一球 蛋 白的代 谢 作 用 , 素 的水 溶 液 或 洗剂 对于 出现 结 痂 、 激 素 可 通过 增 加 脂 皮 素 ( C 的 合成 破 坏 ,加 速 Y L )
抑 制 作 用 。 目前 认 为 , 糖 皮 质 激 素 活并识 别被 处理 的抗 原以及 产生许 多 素 ,对 需要 长期 治疗 的患病 动物 ,应
浅谈抗菌素在犬猫临床中的应用

X u m u s h o u y i犬猫疾病的诊断结果,决定了抗菌素使用的取舍。
抗菌素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药物自身的理化特点和犬猫所处的生理、病理状态。
1、抗菌药物治疗性的应用病犬猫确诊是何种细菌性感染,该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如何,合理选用抗菌素进行治疗。
(1)抗菌素的选择根据确诊的病原菌种类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选用抗菌素,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渗透性;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对β-内酰胺酶具有耐药性的抗菌素;抗菌药物效能谱及杀菌/抑菌效能。
(2)给药剂量药物足够的浓度和使用次数(一般给药须持续3-5d,恢复后加强1d),慢性疾病持续10-14d以上,才能够使药物与病原菌充分接触并抑杀,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毒性、剂型及休药期。
(3)给药途径①静脉给药:很快提高血液和组织中药物水平浓度,适用于大量给药及具有刺激性药物。
②肌肉注射:注射后2h在血液和组织中达到浓度峰值,有刺激性药物可做肌肉深部注射。
但对肌肉有损伤,有的会引起局部肿胀发炎。
③皮下注射:吸收缓慢但刺激性小,可适当多给予些药物量。
④口服给药:部分药物难以通过肠道吸收或被破坏,如链霉素、新霉素、青霉素。
口服钙也影响抗菌素的吸收,且长期口服抗菌素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
(4)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多种病原菌同时感染须联合使用抗菌素,如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多数败血性休克的治疗可以用氨苄西林加恩诺沙星或恩诺沙星加克林霉素,但应注意配伍禁忌。
2、抗菌药物在特殊生理及病理期的使用(1)老年犬猫老年犬猫患病后,使用抗菌素应尽量选择对组织器官损伤较小的药物,尤其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禁用,如氨基糖苷类,且最好减少使用剂量,正常量的75%或50%。
(2)幼年犬猫氨基糖苷类药物对犬猫肾和耳有毒性,红霉素酯化物、磺胺类、酮康唑、利福平等对肝脏有毒性;四环素引起牙齿和骨骼发育不良,氟喹诺酮类对骨骼和软骨有损伤。
研究表明,3月龄犬给予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30mg/kg.d,连续7d可引起显著的关节损伤。
兽医学中的激素疗法

兽医学中的激素疗法激素疗法是兽医学领域中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激素来调节其体内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就兽医学中的激素疗法进行详细探讨。
一、激素疗法的定义与分类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并能在体内起到调节生物活动的物质。
而激素疗法则是通过外源性激素的给予,达到治疗作用。
根据激素来源的不同,激素疗法可以分为内源性激素疗法和外源性激素疗法。
内源性激素疗法主要是通过调节动物体内自身激素的水平,从而恢复激素的平衡状态。
例如,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动物,可以通过给予甲状腺激素来提高激素水平,促进病情的康复。
外源性激素疗法则是通过给予动物外源性激素来达到治疗目的。
常见的外源性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
这些激素可以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二、激素疗法的应用领域1. 生殖系统疾病治疗激素在动物的生殖系统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例如,雌激素可以用于调节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促进生殖能力的恢复。
孕激素则可以用于帮助维持妊娠、预防流产等。
2. 免疫疾病治疗激素也被广泛应用于兽医学中的免疫疾病治疗。
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调节动物的免疫反应,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疥癣病、皮肌炎等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3. 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内分泌系统是动物体内调节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激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动物出现内分泌系统疾病时,激素疗法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例如,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动物,可以通过给予甲状腺激素来恢复其正常功能。
4. 炎症与过敏反应治疗激素还可用于治疗动物的炎症与过敏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来缓解炎症反应,改善动物的症状。
三、激素疗法的风险与不良反应尽管激素疗法在兽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使用也伴随着一些风险与不良反应。
1. 激素滥用与滥用疗法长期大剂量的激素使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使动物的体内激素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能力下降,甚至导致激素抵抗现象的产生。
糖皮质激素在犬猫临床的应用

健康养殖·诊疗2020.17 畜牧业环境91摘 要:在临床兽医诸多常见药物中,糖皮质激素是十分常用的一种,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备较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对于犬猫的各类疾病应用具备着一定的优势。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相关药物由于具备较为明确的适用症,应用范围广泛,其临床滥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很容易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用药的安全。
针对这一特点,需要对其常规用药的规范、要点和方法剂量充分认识,在临床兽医诊治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犬猫;应用规范1 前言糖皮质激素在犬猫进行疾病治疗应用的过程中,除了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一般用药治疗都是非特异性治疗,以姑息治疗、抗炎治疗、免疫抑制治疗为主,缓解现有的疾病症状等问题。
作为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由肾上腺束带和网装袋分泌,存在着一定的盐皮质激素活性。
犬猫生理分泌方面,自身会分泌氢化可的松,作为一种天然糖皮质激素,其自身起到的作用十分明确,抗炎效果较好。
但相比之下,其持续时间短,在选择用药的过程中,具体常规用药途径、方法和种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口服给药方法与药物选择兽医临床糖皮质激素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般口服用药都是采取抗炎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和维持治疗,这三种治疗用途一般都可以采取口服的方式,进一步改善动物现有的疾病问题。
首先在口服给药方面,一般犬猫的皮肤病都会采取口服用药的方式,先持续1~2周的每日一次给药控制住炎症急性发展,对其现有的疾病问题加以控制。
后续再进行维持给药,最后再一点点停药。
一般猫用药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常规用量的二倍进行给药,这主要是由于和犬类相比,猫平均体重受体只有犬类的一半,所以给药也需要翻倍。
由于其耐受性强,可以长期给药,一些犬类不宜长期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猫,如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其应用效果较好,而且可以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非长期、大剂量冲击应用的情况下,基本不用考虑不良反应、而免疫抑制疗法主要与抗炎疗法相似,但剂量要更多,甚至剂量要翻倍,如犬猫的红斑狼疮、天疱疮等等,可以选取泼尼松,并配合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在犬猫临床的应用

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第39卷糖皮质激素在犬猫临床的应用刘鹏李延鹏王肖祎张令玉(山东省荣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64200)中图分类号:S859.7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1-0042-01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分泌的皮质醇大约是10mg,而犬皮质醇的分泌量在0.2~1mg/kg·d。
在应激情况下,皮质醇分泌量可显著增加,甚至达到平时的10倍以上。
人体内皮质醇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规律,早晨6~8时最高,凌晨0~2时最低,但是犬猫没有明显的昼夜规律。
1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机体糖代谢方面:主要是促进肝糖原异生,增加糖原贮存,同时又抑制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因此使血糖升高;蛋白质代谢方面:可提高蛋白质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多种组织(淋巴、肌肉、皮肤、骨、结缔组织等)中蛋白质分解,并使滞留在肝中的氨基酸转化为糖和糖原而减少蛋白质合成。
分泌过多时,常引起生长停滞,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中蛋白质的减少;脂肪代谢方面:对脂肪代谢主要是促进四肢部位脂肪分解,产生脂肪向心性分布;水盐代谢方面:有弱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保钠排钾。
引起低血钙,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利尿激素的利尿作用。
2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非特异性,糖皮质激素对各种原因(细菌性、化学性、机械性和免疫性)引起的炎性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早期收缩血管,降低通透性,减少充血、渗出、水肿;晚期抑制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减少瘢痕粘连;(2)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抑制反应的同时抑制炎性细胞在炎症区域的聚集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抗原的处理和提呈;使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干扰补体的激活,减少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的产生;(3)抗毒素与退热作用: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轻内毒素对集体的损害,但不能中和内毒素,也不能低于外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犬猫动物临床上的正确应用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大类,由肾上腺束状带和网状带分泌,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和强大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是小动物临床常用的药物,也是常被误用、滥用的药物。
不合理地使用往往引起一定的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之前需仔细考虑。
在应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必须首先明确一点:除了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外,糖皮质激素疗法既非特异性疗法,亦非治愈性疗法,它只是依靠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缓解疾病的症状。
1 药物的选择肾上腺皮质激素按其对钠潴留、糖代谢和抗炎作用的相对强弱,传统地被分为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这意味着糖皮质激素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盐皮质激素活性。
犬猫自身分泌的天然糖皮质激素为氢化可的松。
对氢化可的松进行化学修饰可以产生能够将糖皮质激素作用和盐皮质激素作用更好地分离的衍生物。
但是,由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和对代谢的影响是通过同一受体实现的,所以各种衍生物并不能将其抗炎作用与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作用或对 HPA 轴的作用有效地分离开。
氢化可的松作用持续时间短,具有显著的盐皮质激素活性。
泼尼松龙和甲基泼尼松龙具有显著的糖皮质激素活性,盐皮质激1 / 8素活性很小,它们的半衰期稍长一些。
长效的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则具有非常显著的糖皮质激素活性而没有可检测到的盐皮质激素活性,它们的半衰期更长。
2 常规应用 2. 1 口服给药 2.1. 1 抗炎疗法口服给药最常见于皮肤疾病的抗炎治疗。
泼尼松和泼尼松龙是最常应用的药物,它们的等效剂量相同,一般情况下无需考虑泼尼松向泼尼松龙的转换。
口服糖皮质激素疗法分为 2 个阶段,开始时每日给药 1 次,连续给药 7-14 d,目的是控制症状的急性发展,这一阶段称为诱导期,之后进入维持期。
一般来讲,无论是诱导期还是维持期,猫需要的剂量(按体重)约为犬的 2 倍,原因是猫单位体重的平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只有犬的 50%。
猫对糖皮质激素的耐受性较强,故犬不宜长期使用的药物可安全地应用于猫。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高效能的糖皮质激素,在多数炎性疾病,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中应用受限。
然而地塞米松用于猫,基本不用考虑不良反应的问题,而且具有维持期给药次数少的优点。
2.1. 2 免疫抑制疗法免疫抑制疗法所使用的药物与抗炎疗法相同,但需要的剂量通常是抗炎剂量的 2 倍。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全身性红斑狼---------------------------------------------------------------最新资料推荐------------------------------------------------------ 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等。
如果仅使用泼尼松效果不佳,可同时使用细胞毒类药物如环磷酰胺。
另外,由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淋巴细胞的作用,可作为联合化疗的组分之一用于治疗猫的淋巴细胞白血病。
2. 1. 3 维持疗法维持疗法用于任何诱导期超过 3-4 周的情况,通常包括过敏性疾病(犬遗传性过敏症、跳蚤过敏性皮炎、接触性过敏、肺部过敏性疾病)、炎性神经疾病和胃肠炎。
糖皮质激素维持疗法唯一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是隔日口服给药,就是常说的隔日疗法。
隔日疗法需要使用作用持续时间短、盐皮质激素活性小、效能低的药物。
泼尼松、泼尼松龙和甲基泼尼松龙都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另外,若使用曲安西龙,应每 3 d 给药 1 次。
隔日疗法的预期目标是尽可能达到像诱导期用药一样的效果,同时没有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风险以及不出现糖皮质激素过多症的显著症状。
犬最好在早晨用药,猫最好在夜间用药,因为早、晚是动物体内糖皮质激素正常分泌的高峰,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最小。
但实际上,动物主人的方便显然是影响用药时间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
3 / 8从诱导期向维持期的转换需要逐渐地进行,这样病情加重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诱导期采用的是每日 2 次的给药方法,则首先需要减少给药次数,每日给药 1 次,总剂量不变。
将以后的治疗按每 2 d 分为1 个周期。
第 1 日使用诱导期双倍的剂量,并逐渐减少第 2 日的剂量,直至第 2 日不再用药。
改变频率不要超过每 10-14 d 1 次。
转换成隔日给药后,再逐渐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
向维持期的转换,最好在足够的诱导期后逐渐地进行。
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则意味着诱导期太短、诱导期向维持期的转换太快或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难以达到对疾病的最大控制。
2. 2 注射给药注射给药用于下列情况:病程相对较短(少于 4 个星期)、治疗危及生命的疾病(休克、脑水肿等)以及口服给药受限时(动物昏迷、呕吐等)。
注射用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肌肉或皮下注射,但也可用于静脉和损伤区注射。
多数药物不推荐皮下注射,因为容易造成注射点脱毛、色素改变和局部萎缩,但皮下注射能避免肌肉注射引起的不适。
对于肥胖动物则最好肌肉注射,以避免药物被隔离在脂肪组织中。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休克和脑脊髓损伤,对于治疗由于吸入烟或有毒气体引起的抑制性肺水肿有特效,对于减轻肠道细菌内毒素---------------------------------------------------------------最新资料推荐------------------------------------------------------ 产生的损害也有良效。
对于急性脑脊髓损伤的动物,早期使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可明显减少神经缺损。
2. 3 局部给药局部给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局部用药,但仍会被吸收,可能产生全身性的有害作用。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非溃疡性的角膜炎,可控制炎症,降低角膜混浊的危险。
如果存在细菌感染,必须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且最好使用杀菌性抗生素。
当角膜表层存在溃疡时,则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因为会延缓损伤部位的表皮细胞再生和血管化作用。
另外,当发生病毒性眼病或眼压较高时,也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3 特殊应用患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动物,无论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替代治疗。
要求使用低效能、作用持续时间短的药物,剂量要满足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需求。
参考剂量为氢化可的松每天 0. 2 mg/kg。
除非存在炎性疾病需要治疗,否则没有必要使用效能较大的药物(如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的结构性或5 / 8功能性损伤引起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分泌都减少,一般需同时补充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主要是由垂体前叶或下丘脑的结构性或功能性损伤以及医源性抑制引起,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只控制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而不控制盐皮质激素的分泌,所以只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危及生命的急性病例,需立刻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剂量可增大至 1 mg/kg,之后每 8 h 给药 1 次,直至症状得到控制,之后可按慢性病例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氢化可的松具有较大的盐皮质激素活性,所以在急性病例早期单独应用就能满足机体对两类激素的需求。
对于慢性病例,应尽可能模拟糖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用药(犬在早晨用药,猫在夜间用药),并且应监测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以判断替代疗法是否恰当(正常血浆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为20-100 pg/mL)。
在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前,需停用激素 24-48 h,以避免干扰检测结果。
4 停药问题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在犬猫并不严重,真正严重的问题是突然停药后导致的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此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不能产生应答,出现肾上腺危象如呕吐、低血压、虚弱、休克等时需及时抢救。
---------------------------------------------------------------最新资料推荐------------------------------------------------------ 另外,长期用药产生依赖性或病情未完全控制就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疾病复发或恶化,出现所谓的反跳现象。
为降低医源性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风险,较好的停药方法是像诱导期用药转换为维持期用药一样逐渐地、缓慢地降低剂量,直至完全停药。
在此期间,可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来评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恢复的程度。
5 合并用药糖皮质激素主要作为非特异性治疗药物使用往往还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很广泛,使得在合并用药时不得不考虑与其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1)苯巴比妥、利福平、保泰松和抗组胺药等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糖皮质激素的代谢,降低其血药浓度,减弱其疗效,故合用时需加大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2)糖皮质激素、氯噻嗪类利尿药、两性霉素 B 等都具有排钾作用,合用时易导致低血钾和加重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与洋地黄合用也易导致中毒。
(3)水杨酸类药物、消炎痛等虽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但会加重胃肠道溃疡,导致出血。
(4)糖皮质激素与抗胆碱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合用,可引起眼压升高。
7 / 8(5)糖皮质激素能对抗降糖药的作用,合用时需加大降糖药的用量。
(6)因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故不宜与疫苗同时使用。
(7)糖皮质激素与蛋白质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发生水肿的风险。
(8)糖皮质激素与制酸药合用,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的吸收减少。
(9)甲状腺激素可使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清除率增加,故与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合用时,应适当调整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10)与避孕药或雌激素合用,在加强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
(11)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药合用,可增加感染的风险。